《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第4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听用,在三年内彻底平定西部鲜卑。

麹义、文丑将两万人马前去西域玉门关换回马腾,马腾调往朝廷就任卫尉之职位,麹义就任西域将军,吕布给麹义五年的时间,让他把大汉的旗帜插在阿尔泰山上,西域都护府改成新州。

吕布对朝廷的锐意改革,大司马府成为最高权力机构,内阁六部成为最高权力执行机关,但之前的三公九卿并非都成了摆设,而是转型成为监督者,太尉监督兵部、刑部,司空监督户部、工部,司徒监督吏部、礼部,同时三公还管九卿,廷尉、光禄勋、卫尉三卿并太尉所部;太仆、太常、大鸿胪三卿并司徒所部;宗正、大司农、少府三卿并司空所部,九卿多进为三公。

九卿全部留存,太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光禄勋,掌管宫殿警卫;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廷尉,掌管司法审判;大鸿胪,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大司农,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这里面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大鸿胪、宗正的基本权利不变,廷尉的部分权力下放到刑部,大司农的财政收支权力放到户部,少府的官府手工业放到工部,改革的方向是尽量让六部九卿的权力平均化。

吕布以他个人在军队的崇高威望,亲自前往皇甫嵩、朱儁等保皇党的军营里,将皇甫嵩、朱儁等人明升暗降,调往朝廷,军权全部交还给吕布的亲信嫡系,那个曾经到过皇甫嵩、朱儁军营里进行说服的伊籍被军情司特工擒获,他并没有完成任务,因为此时的皇甫嵩、朱儁已经老迈,他们十年前都不敢反抗董卓,现在更不敢反抗吕布,而且吕布给他们开出来的条件非常丰厚,他们宁愿拥护吕布改朝换代,也不愿再为那个名存实亡的刘汉皇室效命。

伊籍拒不投降,被当场处死,跟他有同样宿命的有陈群,陈群去青羌路上被军情司特工跟上,押到吕布面前,吕布恼恨他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度,根本没给陈群任何求饶请降的机会,当场就命人把他斩杀,陈群临死时非常后悔,他想起了十年前吕布亲自到颍川书院的情景,那个时候吕布降尊纡贵,想请他为治中,他却鼠目寸光,看不出吕布的能耐,拒绝了吕布的征辟,现在吕布麾下文臣如云,自然不稀罕他这样一个世家子弟,陈群追悔莫及,却也晚了。

吕布为了拉拢全社会各个阶层的支持,颁布了两条法令,第一个是建立初步的社会保障制度,每个人从十五岁开始缴纳个人养老保障金,五十岁以后开始不用缴纳任何税收,就可以领取养老金,养老金是根据之前缴纳的金额以及领取时的物价水平来决定的,绝对不会出现物价膨胀十倍而养老金还跟原来的一样。若五十岁之前病故、战死,之前缴纳的养老金双倍奉还给直系亲属,绝对不会出现吞没养老金的情况。

更重要的一点是,养老保障绝对不会出现官民差距,不会有双轨制,都是根据每个人缴纳的多少以及开始领取时的物价水平来决定的,不会出现官僚不缴而可以数倍领取的极端不公平的情况。

所有的养老金都由统一的社会保险基金来负责运营,吕布将天下最好的经营人才去运行这些基金,保证每年的利润率都能跑得过物价的膨胀,而且会有更大的盈余,社会保险基金每年的营收盈利情况都会公布给天下人,不会出现暗箱操作的情况。

吕布绝对不容许自己统治的朝廷出现那些曾经被他痛恨的无耻行径,不欺骗民众、不坑害民众、不侮辱民众智商是吕布的统治底线。

当吕布确认了自己的统治是牢固的,他颁布了另外一条法令,废奴令,之前没有罪行的大汉籍的奴役仆人都全部转为自由民,跟雇主之间是雇佣关系而不再是奴役关系,雇主、雇工之间双向选择,若嫌雇主不好,雇工可以提出解除合约,因为有罪或非大汉籍的奴仆只有两条路可以转为自由民,女仆给汉人生下孩子,男仆为大汉做出突出的贡献,比如发明出什么东西。

实际上在现在的大汉治下,一直到民国时代,地主跟长工、短工、仆人、丫鬟之间存在的多是雇佣关系而不是农奴关系,只是某些世家大族把这个雇佣关系给奴役化了,吕布这点就是针对他们来搞的,吕布在此之前一直极力地削弱他们的军事力量,但为了一时的稳定,没有彻底铲平他们,这次废奴令强力推行下去,就是吕布对他们的测试,若是起兵叛乱或牢骚太盛的,一律灭族,经过十年的培育,吕布麾下人才大部分都来自中下层民众,所以他可以毫不犹豫地对任何世家大族下手。

吕布用这样的制度吸引更多奴隶成为自由民,也是釜底抽薪的瓦解了世家大族的统治,当世家大族无法把那些雇农愚化,就无法把他们武装成军队,当他们面对吕布朝廷时,没有任何反抗的力量。

第846章 登基称帝(下)

国乐曲毕,由现存刘汉重臣资格最老的蔡邕诵读诏书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昔董卓侵凌帝都,荼毒华夏,以致帝都蒙耻、汉室式微,袁绍、袁术、曹操、刘备、刘表、刘璋诸贼皆欲割据自立,朕虽不才,念天下之苍生、挂华夏之社稷,毅然起兵,上复汉室,下救苍生!奈苍天神灵之佑护、中华百姓之景从,我中华将士血战十年有余,终再定天下,重复朗朗乾坤!此朕之伟也,黎民之幸也,天下之幸也!望从今日起,朕与众卿同抚万民,平定四夷,复兴中华,钦此!”

随后刘汉皇室的太后何莲和刘辨的假儿子刘熙将玉玺及皇冠一一授予吕布,加冕完毕后,吕布便头戴皇冠,手持玉玺,向天下臣民宣布:“朕,吕布,今日正式继刘汉皇统,承继帝位,望诸天神灵、刘氏和吕氏列祖列宗保佑我中华帝国国运昌隆、千秋万代!”

吕布话音刚落,只见天空出现一道彩虹,从彩虹上走下一个个头戴光环的神人,通天教里供奉的诸神,盘古、华胥、伏羲、女娲相继亮相,对吕布的登基称帝表达了神界的祝愿和期望,便向万民宣布了吕布这一系乃神之后裔又是神使,替天行统治人界之责,诸位神灵宣布后,便一一消失在天空中,最后美丽的彩虹也消失在天界,百万军民见此圣境,一齐拜伏,在隆重的皇家礼乐中,山呼万岁。

随后十五门礼炮轰鸣十响,响彻天地,十五门礼炮象征着目前中华帝国拥有的十五个州,十响象征着吕布领导中华人民经历十年艰苦卓绝的战争才取得今日的胜利。

正在礼炮轰鸣时,吕布按动机关,金龙红旗冉冉升起,场外的民众都把红旗、红灯高高举起,汇成了一片欢悦的红色的海洋。

随后吕布乘坐九匹白马拖拉的马车检阅三军,并宣读了《中华帝国全国兵马大元帅令》:“迅速肃清反动土豪武装和四夷异族的残余,镇压他们的一切叛乱行为,占领一切尚未占领的领土,铲除一切与中华民族为敌的民族。”

吕布亲自宣读完谕旨后,进行分列式检阅。受阅部队以吕布的近卫师为前导,接着是一个陆军骑兵师、一个陆军步兵师、一个陆军弓弩师、一个陆军器械旅、一个陆军工兵旅相继跟进,继而又是一个新建的空军滑翔师,后来又有水军陆战师、水军弓弩师、女兵师、工兵旅、辎重旅等相继接受检阅,前后历时四个时辰。

在登基大典后的一个月内,吕布又进行了祭拜神灵、祭拜宗庙、封禅泰山等活动。

随后吕布又大封文武官员,对武将大幅度擢升军衔,对文官则提升品级,另外对有重大功绩者给予爵位封赏,爵位按照以前的制度实行。

吕布对中华帝国的军政体制做了一些调整,皇帝之下,有三院两署两处一殿,四院为军务院、政务院、议政院,两署为廉政公署、国家安全总署,两处为秘书处、侍卫处,一殿为通天教神殿,所有任职人员,五年一届任期,只能连任两届,十年必须要轮调一次。

军务院,设有军务总督和左督右督,下面有军机部、军政部、军备部、军需部、军训部、军建部等六部,每一个部门都设一个都督和两个辅督,另外还设有龙骧都督、虎贲都督、警备都督、预备都督等分管各种类型的军队,另外每个军区都设有一个都督,每个军种如骑兵、步兵、弓兵、水兵都设有一个训练都督,都督类似后世的司令,出征时则号称元帅。

军机部,类似后世总参谋部,负责所有军队的编制、作战,管理所有级别的军事将领和各级参军。军机部辖作战司、调度司、军情司。作战司,负责组织实施战略、战役计划,指挥和实施各军种、战区的作战行动。调度司负责所有军种的调度。情报总署在总作战部内设有一个分支机构,为军情司,负责对敌方军事情报的搜集。

军政部,类似后世总政治部,各级参军的职责除了参赞军机外,还负责发展通天教组织和宣传通天教的教义,还负责审核军功、纠察过错的军法职责。所以军政部辖有军功司、军法司、组织司和宣抚司。军功司,负责审核将士军功,确认将士的军衔和军职擢升幅度;军法司,负责普及宣传军法、审核将士罪过、执行军法、监督军纪和监控劳改;组织司,在军中发展通天教组织和配合军功司、军法司,完成对将士们军衔和军职的擢升;宣抚司负责军队对内、对外、对民的三重宣传。

军训部,负责平时所有军队的训练、发展,辖有,禁卫司,负责禁卫部队的编制、训练;警备司,负责警备部队的编制、训练;陆军司,负责所有陆上军队包括骑兵、弓弩兵、枪兵的编制、训练;火器司,负责所有火枪和火炮兵的编制、训练;水军司,负责所有河流湖泊以及海上的水师的编制、训练。

军需部,辖有财务司、军粮司、军屯司、军牧司、军服司、军医司、军舰司等,同时还辖有十多个大型物资生产供应的工场。在营级设立军需官来掌管粮饷和其他物资,发放粮饷时,所有将士都在场,由皇帝亲自向高级军官分发,高级军官再向中级军官分发,分发时需要军需官、参军和主将一起发放。财务司除了负责军中物资供应费用的统计,还掌管、统计所有粮饷的支入支出,跟政务院财政部密切合作。军粮司负责联系地方政府凑集军粮、牲畜养殖屠杀、炊事等。军屯司负责所有屯田事宜,由屯田中郎将负责。军牧司,负责马匹的采购、喂养、医治。军服司,负责所有军服、棉被、军旗、帐篷等的设计制造供应。军舰司,负责江河湖海上的大小船舶的设计制造,在河内、辽东、山东等地兴建了多处大型船厂。军医司负责宣传健康医疗知识、救治伤兵、防止瘟疫,从营级开始有医疗伍之至到师级有野战医院,渐渐地战地医生、护士、医疗器械都开始齐全,不再完全仰仗中医。

军备部,负责组织领导全军的武器装备建设,将后世的总装备部和国防科工委都囊括进去了。下面设有军械司,负责新武器盔甲的设计、攻城防御器械如弩炮的设计制造;常备司,负责制造供应常规兵器、弓箭、盔甲等;火器司,负责火药、火炮、火枪等诸多热兵器的制造;军矿司,负责开采铁、煤和石油。

军建部,负责所有军事设施建设,辖有城垣司、工事司、营房司、交通司,辖有浩大地工兵和建筑兵队伍,全面负责所有军民设施地建设,使得势力内地每一栋建筑都能为军事目地做出贡献,等于后世总后勤部和国务院里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的整合。另外,俘虏多半派到这里做苦工。

政务院,设有政务首相和次相,原来的六部改为吏政部、财政部、司法部、农牧部、工商部、文教部等六部,每部设有一个尚书和侍郎。根据军政分开地原则,政务院类同于后世地国务院,因为人才不足和时代局限,机构要简化很多,但比起这个时代地三省六部还是要健全不少。

吏政部包含考试司、人事司、监察司、组织司等部门。

财政部包含税务司、统计司、钱币司、中央银行、审计司;

农牧部辖农业司、民屯司、水利司、林业司、牧业司、粮食司、土地司。

工商部辖有工业司、矿业司、外贸司、内贸司、环保司、质检司、安监司等。

文教部辖有文化司、宣传司、出版司、体育司、产权司、旅游司、文物司、教育司、科技司等,杂糅了教育部、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发展研究中心、科技部、地震局、气象局、测绘局、自然科学基金会、信息产业部等后世部门。

司法部,负责法律的制定、案件地审理核查、监狱,将后世的公安部、司法部、法院同归在一起。

后来又设了一个民政部,辖有民生司、卫生司、邮政司、人口促生司、保障司等部门。

廉政公署是由御史台改编而来,对所有官员和将领都有调查之权,公署内辖有信访局。

国家安全总署,由原来的军情司、中情司、暗香司改编而成,不仅仅要对敌人和其他盟友势力,更要对准内部,一百个胜利有时候也抵不过背后的一刀,升级后的情报总署是后世国安部、档案局、保密局、锦衣卫的杂糅,是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融合,调查内部、敌人、盟友。

通天教神殿是将通天教的宗教地位提高到军政同等高度,便于发展通天教去挤压其他教派,全面提升国人的宗教信仰。

秘书处记述皇帝的圣旨和转呈下面的情报文书,由秘书令负责起草。

侍卫处负责皇帝、皇室的安全,包括龙骧军、虎贲军和麒麟卫。

第847章 外部监督议政院

吕布从东汉的衰败,看得分明,下面官僚权力过大不受限制是皇室威严扫地、民不聊生的根源,皇帝、官僚、民众这三方力量中,如果官僚集团力量太过强大,不是皇帝、民众的幸福,更不是整个国家的福,最典型的是东汉、明朝末年,吕布不想让自己重蹈崇祯皇帝的覆辙。

为此吕布开国之初,在自己声望最隆之际,改组了政权机构,改组的目的一则分下面高官的权力,二则监督官僚的权力运行。

在吕布看来,军政大权集中是属下尾大不掉功高震主乃至谋反篡国的一大动因,吕布把军政分开,设军务院专门处理军事,设政务院专门处理民政,是为了分下面高级官僚的权力,除了他自己之外,他不想让任何属下成为像历史上曹操、司马懿、袁世凯之类能够军政大权一把抓的权臣。

吕布将御史台改组成廉政公署,廉政公署直接向皇帝吕布汇报,绕过政务院官僚,反腐更独立,权柄更大,也是吕布为了遏制官僚权力的一大设置。

吕布把国家安全总署提升到中央一级机构,除了表示对国家安全、情报工作的重视之外,更有利用安全总署下面的三大机构为自己刺探官僚隐秘进而监控他们的目的,吕布把三大机构的名字从军情司、中情司、暗香司更名为军情部、中情部、内务部,全称是军事情报部、中央情报部、内部事务部,全面覆盖对外、对内所有角落的情报,特别是对官僚的情报监控,这三大机构都有逮捕权,一旦得到对方不利于国家、严重触犯大中华宪章的确凿证据,立即逮捕,有廉政问题的交由廉政公署,没有廉政却威胁到国家安全的则交给廷尉处置,三大机构没有审讯权,吕布是想把它当成锦衣卫、东厂、西厂来用,却不想让他们有锦衣卫、东厂、西厂那样不可遏制的权力。

吕布设置通天教神殿通天塔,继续在全国民众特别是官僚中推行信仰,就是警惕这些官僚只有儒家的政治信仰而全无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