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行军司马黄忠说道:“主公,最近几个月里,主公扩兵甚快,中央军的战兵、辅兵、护田兵、郡县兵数量甚多,训练上也跟得上,但惟独在令行禁止的军纪上稍差一筹,难以称得上是天下一等一的精兵。”

总参军、中军师中郎将董昭也说道:“主公之前没有在军中设置军正以正军纪,把整顿军纪的责任交给各级参军,我认为甚为不妥,因为参军除了参赞军机之外,更重要的职责是跟各级将士沟通交流,确保他们的思想跟主公一致,这就要求各级参军要笑容可掬,平易近人,可整顿军纪需要铁面无私、六亲不认,这样是非常矛盾的,各级参军均无所适从。子衡提的对,就是应该从上向下设置各级军正,专司整顿军纪。”

吕布听董昭这么说似乎很有道理,转而一想,后世的指导员、政治委员全都身兼多个职责,包括协助军事指挥、思想政治工作和军队纪律维持,并没有划分成两个职位,便摇头否定道:“本来军中就讲究的是赏罚分明,沟通交流的时候面对的是没有犯错的将士,就该平易近人,维持军纪的时候面对的是犯错的将士,就该铁面无私,只要在整顿军纪的时候,注意方式方法即可。现在人才匮乏,不可能在各级设置另外各级军正,也没有必要在各级另外设置军正。这样吧,参军继续负责整顿军纪,从队开始,每个队的参军统领一个伍的宪兵,以此类推,各级参军统领下级的所有宪兵。中央军满编二十万人,宪兵共计为一万人。”

“宪兵?”众人疑惑道:“这是什么兵种?”

博闻多识的沮授笑道:“我知主公之意,《尔雅》有云,宪,法也。宪兵,应该就是维持军法的精兵。”

吕布点头称是:“公与说的不错,宪兵正是维持军法的精兵,他们负责维持军纪,保障军令执行,组织军法审判,同时负责约束将士的行为举止,处理军中各个部队之间的纠纷以及军人与民众的各类纠纷。”

时任中央军总参军的董昭笑问道:“还请主公再重新明确一下各级参军的职责?”

吕布将不断赋予参军的职责做了一番重新整理,提炼出了几点:“各级参军的职责共有六点:

第一点,参赞军机,协同同级主将组织指挥作战、训练,与同级主将共同签署各项命令。

第二点,传达上意,下发并贯彻执行军务院颁布的各项制度、纲领、决议、命令。

第三点,关心将士,与将士开展沟通交流,及时化解将士的思想问题,接受将士的申诉,监督军需,确保将士的粮饷足额发放,监督伙食,确保将士餐餐得保,监督各级将领,防止虐待下属。

第四点,宣传安抚,带领部队做好宣传、安抚民众。

第五点,维护军纪,带领宪兵,宣传军法,贯彻执行军法军规,整顿军纪。

第六点,情报保密,带领宪兵,协助情报部门审讯战俘、获得情报并做好机要保密。”

董昭又问道:“主公已经授予子衡以中央军军正之职,难道要取消吗?”

吕布看了看一脸镇定的吕范,笑道:“中央军只设置一个军正,由吕范担任,统领全军的宪兵,负责宣传安抚、维持军纪、情报保密工作,吕范同时兼任中央军副总参军。”

吕范举起手:“主公,我想推荐一个人为我的副手,担任副军正。”

吕布笑问道:“何人?”

“中山人夏侯兰,此人虽然年纪很轻,但颇通律法,尤其通晓尉缭子。”

吕布笑着点点头:“我也素知其人之能,不过他在担任副军正之余,也要在宣抚营里旁听三个月。”

随后,吕布又跟诸位将领讨论了一下军规,将严格的军法形成了正式的公文颁布下来。

吕布先是沿用了韩信创立的十七禁律五十四斩,他本来以为这十七禁律太过严厉,但自从他执掌中央军以来,身为三军统帅,把十七条逐条看来,发现大多数都斩得很有道理,所以他至少稍微更改了几个地方,另外又添加了几条禁律,组成了中央军的三十禁律七十二斩:

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者,斩!

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者,斩!

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者,斩!

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者,斩!

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弊者,斩!

谣言诡语、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军士者,斩!

好舌利齿、妄为是非、挑拨军士令其不和者,斩!

残害良民、强逼良女、私掠民财者,斩!

侵吞公物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者,斩!

军民聚众议事、私进帐下探听军机者,斩!

或闻所谋、及闻号令,漏泄于外使敌人知之者,斩!

托伤作病,以避征伐,捏伤假死,因而逃避者,斩之!

主掌钱粮,给赏之时阿私所亲,使士卒结怨者,斩!

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者,斩!

畏敌不前,擅自撤退,斩!

友军势危,当救而不救者,斩!

主将阵亡,主将被俘,亲兵全队皆斩!

私存军械,私卖军械,蓄意损坏军械者,斩!

擅自行动,破坏协同,若胜,杖,若败,斩!

私斗闹事、酗酒滋事者,平时杖,战时斩!

猥亵、调戏妇女者,平时杖,战时斩!

行贿受贿、聚众赌博者,平时杖,战时斩!

包庇犯罪,纵容犯罪者,结果轻微者杖,严重者斩!

打击报复、体罚部属者,轻微者杖,严重者斩!

谋取私利,侵占部属利益者,轻微者杖,严重者斩!

隐情不报,弄虚作假,欺骗上峰者,轻微者杖,严重者斩!

投敌叛国,临阵脱逃者,本人处斩,全家为奴!

丢失旗鼓,丢失辎重,全队皆杖!

调用之际,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者,杖!

出越行伍,搀前越后,言语喧哗,不遵禁训者,杖!

扬声笑语、蔑视禁约、驰突军门者,杖!

军容不整,辱军颜面者,杖!

联保连坐,凡有将士违犯禁令,同伍有人揭发,就全伍免罪,知道而不揭发,就全伍一齐受罚。从两长到军帅,亦都实行联保连坐,揭发者免罪,知道而不揭发的,与其同罪。

吕范问道:“何谓杖?”

吕布从一旁拿出一根五尺长五寸粗的枣木大棍,展示给诸位将领们看:“军棍才是真正地让将士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并能有所悔悟的东西,而鬼头大刀不是。凡是将士犯下的错误并不致命,可以改正,就责以杖刑,每一杖刑为五十军棍同时降低一级军衔。”

众将听了吕布总结出来的三十条军规,都叹服地点点头,确实很切合中央军目前的需要,如果能够严格执行下来,定会极大地提高中央军的战斗力。

吕范却皱着眉头说道:“有罚须有赏,必须赏罚分明,才能服众!”

吕布笑道:“我曾深思过这个问题,我准备定下一个十级战功奖赏制度。一级士兵就是那种从来没有斩获敌人首级或俘虏过敌人的菜鸟兵,他们仅能在战后得到最基本的一份奖赏,而如果从现在开始有斩获敌人首级、抓过俘虏或完成其他战术任务的,都会有不同的战功积分,积满一定分数就会升级,就可以比前一级多获取一成的奖赏,如果全年没有触犯军规军纪的会增添一半的奖赏。”

吕范朗声笑道:“有了三十禁律七十二斩和战功奖赏制度,赏罚分明,我这个军正就好做多了。”

吕布严肃地说道:“子衡,制度如何都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执行,我希望你能迅速从中央军中整编出一支能干的宪兵队伍,尽快开始对全军上下进行一次整风。”说出整风两个字,吕布心里突然泛起强烈的厌恶,不能再那样愚蠢地自己搞自己人,急忙说道:“不是整风,是整顿。”

吕范雷厉风行,自从任命为中央军副总参军兼总军正的时候,他就开始挑选宪兵队伍。

第316章 吕蒙来了

吕范到了邺城的几天后,他的同郡人吕蒙在姐夫邓当的带领下,携带母亲前来邺城。

吕布的书信到达吕蒙老家汝南郡富陂的时候,正逢吕蒙姐姐出嫁,嫁给同郡人邓当。

吕蒙的父亲早丧,吕蒙就跟着母亲一起住在姐夫家,每日跟着姐夫邓当一起习武。

接到吕布的征召书信,邓当和吕蒙母亲周氏都深表怀疑,身为朝廷高官的吕布怎么会看得上吕蒙这么一个十一岁的娃娃,竟然还说要收吕蒙为义子,当下就表示拒绝前往邺城。

吕蒙虽然对母亲很孝顺,但对母亲和姐夫漠视自己的意见,很是不满:“娘亲,姐夫,你们觉得阿蒙那里差了,做奉先公的义子难道不够格吗?!”

吕蒙的母亲周氏知道儿子虽然年幼,但秉性高傲,最不容别人看低他,笑道:“阿蒙,娘亲不是说你差,而是那个吕布跟我们素未谋面,却如此殷切,【wWw。Zei8。Com电子书】娘亲就是怕上当受骗!”

吕蒙咯咯笑道:“娘亲,我一个小孩子,有啥好值得他一个朝廷大员骗的呢?他便是骗我,也不过是骗我做他义子,有他这样的大官关照着我们,娘亲和姐姐的日子也好过一些。”

周氏想想也对,他们这个寒门破户有啥值得人家惦记的呢,没准人家真的是冲着阿蒙而来的。

邓当个性谨慎,见岳母差点被吕蒙劝住,忙道:“岳母,阿蒙,不如我们先派人去打听一下,看看这个吕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到底值不值得做阿蒙的义父!”

邓当家虽然也是寒门,却也有数百亩薄田,家里有十几名奴仆,他便派了几个奴仆前去洛阳打探,过了一些日子,关于吕布的一些详细情况从洛阳邺城传来,让邓当倍感振奋,特别是同郡人吕范携带家小前去邺城的消息传来,邓当便一改当初的谨慎,催促岳母早下决心,快些到邺城。

吕蒙的母亲还在举棋不定,吕布的第二封书信又到了富陂,里面还夹带着一张对邓当的任命状,任命年方十八的他为掌管五百人的营帅,若是邓当不愿意做营帅,也可以去一个县里做县尉。

邓当的父亲只是县里一个小吏,邓当是不折不扣的寒门,虽然有一些才干,却因为家世,不被世家看中,若非这次被吕布相中,怕是要等到五年后孙策招兵,他才有出头之日。

恰逢此时黄巾余党又在汝南暴动,新任汝南太守袁绍以暴制暴,使得汝南愈加混乱,吕母为了儿子和女婿的前途,毅然下定决心,背井离乡,前往邺城。

邓当也狠了狠心,把田地家产全都变卖,在汝南招募了一千多名流民,跟随着他前去邺城。

因为吕蒙是晚辈,吕布就不亲自出城迎接,而是让吕范代替自己前去迎接吕蒙一家人。

在前往将军府的路上,吕蒙的母亲问吕范吕子衡:“子衡,奉先公他怎么会知道我家阿蒙,还愿意认阿蒙为义子呢?咱们都是同乡,你莫要骗我。”

吕范微微笑道:“奉先公以前曾游历天下,路过汝南,见过阿蒙一面,奉先公深通相面之术,一眼就看出阿蒙是根骨清奇、悟性极佳、聪明好学的孩子,若是好好培养,将来必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所以才不远千里派人请你一家前来邺城!”

吕蒙年龄还很幼小,听到这样的赞扬,情不自禁地露出一脸得意。

吕母脸色一沉:“阿蒙,听清楚了,奉先公说你‘聪明好学’,说‘若是好好培养’,你要是骄傲了,懒散了,不好学了,辜负了奉先公的培养,怕是将来也难成大器!”

吕蒙奉母至孝,他母亲这么一说,他连忙收起得意之色,也把母亲的话听入耳中,郑重点头道:“娘亲,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学,一定不会辜负娘亲和奉先公的期望。”

吕布虽不出城迎接,但当吕蒙一家人到达将军府门外,吕布走出府门,亲自迎接吕蒙一家人,以示对吕蒙和邓当的看重。

吕布打量了一下面前的吕蒙,这时的吕蒙只有十一岁,却长得像十四五岁,已经有六尺五寸的身高,身量瘦削修长,眉目清秀斯文,乍看上去,就是一个准备进太学读书的儒生。

再仔细一看,吕蒙眉目间流露出一些桀骜,不羁,彪悍,正如吕布所料想的,此时的吕蒙远不是那个文武兼备的帅才。现在的吕蒙受限于家庭条件,还没有开始系统地自学,虽有几分聪明,却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把自己的聪明更好地发挥出来,特别是他的骨子里依然是好勇斗狠,任侠尚气,换言之,现在的吕蒙还远远没有脱胎换骨。

吕布转念一想,吕蒙现在只有十一岁,留给他脱胎换骨的时间还很充足,自己对他的成长要有些耐心。

那段时空他靠自学都能成为东吴四大都督之一,而且还是最善进攻的都督,这个时空里,有自己的精心教导和司马徽、胡昭等名师的传授,相信他只会比那个时空的更要完美几分。

吕蒙得母亲授意,连忙上前俯身下拜:“吕蒙拜见奉先公!”

吕布上前把吕蒙扶起来,哈哈笑道:“你怎么叫我奉先公,怎么不叫义父呢?!”

吕蒙嘻嘻笑道:“我娘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

吕蒙的母亲周氏上前施了一礼:“奉先公,可否举行一个仪式,让阿蒙正式拜在你的膝下?”

吕布回礼道:“嫂夫人放心,等我们同族广陵人吕岱和南阳人吕常来到邺城,我们一并举行入宗大典。”

吕范给吕蒙的姐夫邓当安排了一处宅院,吕蒙跟他母亲便暂时住在姐夫家中。

邓当安顿好岳母和小舅子,便带着吕布给他的任命状,来找吕布:“主公,我想即刻入军效命!”

吕布微微一笑:“跟我来!”带着邓当径直来到了将军府里的校场。

吕布指着校场的兵器架:“你擅长什么,尽管取来,我要考较一下你的武艺!”

邓当看吕布对吕蒙的态度,他完全猜得出来,吕布多半是看在吕蒙的脸面,才赏给自己一个营帅,邓当非常不服气,小舅子吕蒙以前依附于他跟他习武,现在却变成他邓当依靠小舅子才能得人赏识,他拿起一杆大刀:“主公,末将虽然不是您的对手,但末将也绝对能够胜任区区一个营帅之职。”

吕布命人牵来一匹黄骠马,对邓当笑道:“子抗,我相信你完全能够胜任营帅之职,但我却想给你更重要的胆子,不知道你抗不抗得了。”吕布说完这句话,飞身上马,提起方天画戟,指着邓当:“使出全力攻我,我看你的武艺到了什么境地?”

邓当当仁不让,跨上黄骠马,抡起大刀,直奔吕布而来。

两马交错,嘡啷一声巨响,邓当虎口发麻,手中大刀几乎握不住,方天画戟荡起的寒气让他全身发冷。

吕布停住赤兔马,微微一笑道:“不错,还能接我一戟。”说完又挥动大戟,刺向邓当。

吕布并未使出杀招,慢慢地跟邓当切磋着,打了十个回合,吕布一戟将邓当的大刀击落在地,勒马笑道:“你的武力勉强可列入正三品武将行列。”

吕布自从颁下十品官制以来,在军中闲来无事,便鼓动全军将领比武竞技,然后把他们的武力排成品级,比如黄忠、典韦、赵云、王越等人的武力均在九十五分以上者,列为正一品,如此类推,每五分降下半个级别,邓当的武力大概在七十五到八十之间,跟魏续、宋宪之辈差不多,比李封、薛兰、刘何之流强上一些,勉强算是二流武将。

吕布又驻马跟他探讨了一些带兵布阵方面的问题,发现邓当还是读过几本兵书,只是年纪尚轻,从未有过行伍经验,显得有几分稚嫩,好在邓当个性稳重谨慎,可以稍微弥补经验和年龄上的缺陷。

吕布点点头,笑道:“我原来不是给你营帅的委任状吗?我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