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资料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寒资料集- 第5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曾经在香港回归前赢得了“世界大富翁大赛”的冠军,为香港争光,并旋即成为全港传媒访问的焦点,其後写了一本书《蒙地卡罗战记》来讲述这次比赛。他亦是龙与地下城游戏的热爱者,在推广益智的桌上角色扮演游戏方面不遗余力。
他之所以选择「毕华流」为笔名是因为「毕华流」和真名「吴汉源」对偶(「毕」和「吴」的谐音在广东话中都有「不是」的意思)。
毕华流的作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回忆学生时代系列:由《主席手记》开始,到《捕捉女王》、《天子门生》、《夜半无人/爱的宣言》。
忆述教师生涯系列:由《万能老师》、《顽皮教室》到《诲人好倦》。
生活幻想系列:《美梦成真》、《国史奇兵》、《诸事奇案》、《前线体验》、《好学武林》、《求爱傻话》、《未老言老》。
温情幽默系列:《失恋同盟》、《嫁娶如常》、《多妻是福》等。
智趣系列:《毕华流谈游戏》、《毕华流谈星座》等。
宝仔探案系列:《宝仔探案》、《少男名探》、《麻烦队长》、《真的出事》、《强劲对手》、《眼冤冤案》和《有效装备》。
历史式创作小说:先有《荒原三部曲》的《少年游》、《女儿行》和《妖兽阵》,再在这之上发展出全套十三册的《桑梓荒原记》,将《荒原三部曲》的历史背景从头交待。现时只有头六册已发行,第七册(暂名“少男编”)及第八册(暂名“少女编”)亦已完成多时,讲述康守时、移山、康健男、白聂丹蕾女王等人的故事。但由于原来负责出版的公司因为创办人离世而结束出版事业,毕华流尚在商讨新的合作形式,希望故事能以原来的包装发行。
突破出版系列:全为宗教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包括《水龙渡》、《青云鸟》、《我是羊》、《有一点》、《那日子》、《还没完》等。
宗教散文系列:《总爱言爱》、《在卓越和平凡中间》。
另外,他在1992年的《Yes!》热潮影响下,与友人合资出版一本名为《Why》的杂志与之对抗,但失败收场。2002年,他为香港小学生编写了一套全套三册的创意写作教材《中文游乐园》。
毕华流网chairmanbutt。net/
J。R。R。托尔金
《暗黑破坏神》,《永恒使命》以及《博得之门》等RPG游戏都与加里。吉盖克斯在70年代中发明的纸上角色扮演游戏:《龙与地下城》有直接关系;而加里。吉盖克斯又可以追溯到已故英国语言学教授,J。R。R。托尔金身上,这个人将昂格鲁。撒克逊(即古英国)历史与挪威神话综合在一起,变成了我们现在说的“奇幻题材”——没错,就是那种有巫师,半兽人,刀剑魔法和壮丽探险的故事。
那么,我们再回到电脑游戏上面来,这两人到底谁对电脑游戏的发展影响最大呢?
先说托尔金。他并不是奇幻题材的发明者,确切点形容的话,应该是他将传统的民间传说变的更加现代,更加流行了——而这都归功于他本人的两部著作:《哈比人》(TheHobbit)与《指环王》(TheLordoftheRings),特别是后者,它架构出了一个贯穿西方神话传说的幻想世界,堪称奇幻题材的启明灯。这两部作品对现代电脑RPG影响有多大?还记得“护戒之队”的成员组成么:两名游侠(阿拉贡和博罗米尔),一名法师(甘道夫),一名精灵(莱格拉斯)还有一名矮人(金姆利)——简直就是一只标准的RPG游戏里的探险队伍——而这也正是《指环王》的意义所在,但凡是“奇幻题材的RPG游戏”,都可以追溯到这本书中来。
黄易
原名:黄祖强
星座:双鱼座
学历: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
经历:求学期间专攻传统中国绘画,曾获「翁灵宇艺术奖」,後出任香港艺术馆助理馆长,负责推广当地艺术和东西文化交流。1989年辞去工作,隐居大屿山专心从事创作。
最喜欢的作家:金庸、司马翎
目前最满意的作品:破碎虚空、大唐双龙传、寻秦记
写作年表:【1987~1995】小说《玄侠凌渡宇》系列——第一部《月魔》,第二部《上帝之谜》,第三部《湖祭》,第四部《光神》,第五部《兽性回归》,第六部《圣女》,第七部《迷失的永恒》,第八部《域外天魔》,第九部《浮沉之主》,第十部《异灵》,第十一部《尔国临格》,第十二部《诸神之战》,以及《乌金血剑》、《超脑》等。
以上小说授权给香港博益出版社出版。
【1991年】成立黄易出版社有限公司,作品有:覆雨翻云、大剑师传奇、幽灵船、龙神、域外天魔、迷失的永恒、灵琴杀手、时空浪族、星际浪子、寻秦记、破碎虚空、荆楚争雄记、超级战士、大唐双龙传、边荒传说、云梦城之谜。
黄易其人其作
当曾经风靡华人世界的大众文学——武侠小说,已经自颠峰时期的百花齐放,淡褪到逐渐地黯然无光;当各种强势传媒和流行文化占据市场,失去光环的武侠小说已沦为阅读领域的弱势族群。但仍有无数读者沈缅于武侠魅力独特的世界,并企盼它的盛世再度降临;更有许多作者燃烧其文采与热情,不断为武侠小说注入新血。黄易正是一个不断为武侠开拓新版图、创造无限可能性的武侠创作。
黄易,本名黄祖强,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求学期间专攻传统中国绘画,曾获“翁灵宇艺术奖”後出任香港艺术馆助理馆长,负责推动当地艺术与东西文化交流。一九八九年辞去高职厚薪,隐居离岛深山、藏风聚水之地,专心从事创作。至九零年代,旋即以独树一帜的武侠作品,席卷港、台两地。
从探讨武学与天道的第一部作品《破碎虚空》,黄易便沈醉于武侠创作的天地中。其後以明初的纷乱江湖为背景的《覆雨翻云》,不但是奠定其重要地位之长篇钜著,更构织出一个动人独特的武侠世界,风靡了无数武侠读者。随即他更以不断创新的手法,亟思为传统武侠注入新的元素,创作出结合历史、科幻、战争、谋略的《寻秦记》,再度成为武侠迷争睹的杰作。而至今仍在连载,已达二十余册的《大唐双龙传》,藉由隋末乱世来探索天道无常、武道极致与生命真貌,不断地为武侠和他自身的创作版图开疆扩土!成为九零年代港、台武侠小说的旗手!
在武侠小说低迷已久、武侠市场已大部分为电影、电视、漫画等声光及图像传媒所瓜分的趋势下,黄易的武侠小说为何能够博取读者青睐,在台、港创下数百万册的销售天量天更在现代年轻读者日趋薄弱的文字耐性下,连续写下三部超越两百万字的长篇钜构,而始终拥有庞大的读者群?
正如黄易形容他最爱的两位武侠名家—金庸及司马翎的作品:“他们两人的文笔均臻达圆熟无暇的境界,魅力十足。金庸对人物的描写栩栩如生,活现纸上;司马翎则对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大胆直接、卓见哲理、俯拾即是……他们都各自创造出一个能够自圆其说、有血有肉的武侠天地!”而黄亦对自己作品的要求与呈现,亦正符合、证明了这一点。
自“新派”武侠没落至今,有许多作者仍不断地努力著,希望能吸收外来技巧、创新格局,或是能更具现代感、更能成为世俗接受等方式,试图为武侠开荆辟路、再注新血。然而一则大势所趋,更刺激眩目的流行产物渐占上风;一则努力的成果不彰,成功者鲜矣。有者太强调文字技巧的创新,而与大众阅读习惯脱节;有者过于世俗化,或大量夹杂现代语,风味尽失,或过趋于俗,沦为插科打诨,低劣不堪。如何在创新、通俗,并保持原味、显现属於中国武侠独有的风格之间取得平衡,一直是当今武侠创作者面临的课题。
而黄易的作品给读者的感受,是颇具现代感的。鲜明的文字与明快的节奏,将情节烘托得有若一幕幕动感的画面,浮现於读者的脑海中,使人如同身历其境。但是赋予这些小说灵魂的,却是最中国的哲学与传统文化。他的见闻极为广博,对艺术、天文、历史、玄学星象、五行术数皆有相当深入的研究究更精研周易、佛理、各家思想等,使他能在经营创新的题材和文字时,依然能不悖中国武侠之传统精神。
对於书中包罗万象的内容,谦称自己只是勤於翻书的黄易,透过访问,我们可以认识他对武侠的创新理念,以及武侠小说在他心中无可取代的地位:“或者可以说,武侠是中国的科幻小说。她像西方的科幻小说般,不受任何拘束限制,无远弗届,驰想生命的奥秘,与中国各类古科学结合後,创造出一个能自圆其说的动人天地。在那处,我们可以驰骋於中国优美深博的文化里,纵横於术数丹学、仙道之说、经脉理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宗教哲理,任由想象力作天马行空的构想和深思,与历史和人情结合後,营造出武侠小说那种独有的疑幻似真的小说现实,追求难以由任何其他文学体材得到的境界。”这正是显现他对武侠创作所持的态度。
纵观黄易的作品,可以发现他不断地在挖掘武侠文学埋藏的可能性。对於武侠的基本元素--武艺的追求上,他将其提升至“道”的地位,大大拓展了武学的可能性。而这种力量的取得,则必须经由武道追求的过程,不但要对抗敌人,更要击败自己、不断地试炼自己的最大极限,进而以武道进窥至道!黄易认为:“任何技艺事物都可升华至道的境界,包括‘解牛’的庖丁在内,正是技进乎道。所谓“物物一太极”,任何事物均有更深一层的易易等待挖掘。”武道对他来说,是“人类超越自己幻想中的一种可能性,具有永恒动人之美,若止於技艺,只属於下层而已”。
在小说中,对於武道原理的探索与突破,尤胜於华丽玄奇的招式和技巧。他更将“无招胜有招”的概念,以另一种形式具现;超越利器、功法的气势与精神力,可以穿透空间直探敌人心灵,乱其心神,摧其意志,更凌驾於所有血肉交锋之上。黄易赋予无形的精神气势具体的力量,相对於重物质轻精神的当今之世,无疑是深刻的针砭与反讽。
生命的采炽与真貌,也是他小说中最常探究、并且著力最深的主题。黄易在人物刻画上,可谓极具火候,不论一出场便是大侠,或是从小瘪三努力往上爬;不管是主角、配角、正派、反派,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姿采,也都面临著同一张由命运编织而成的巨网,每个人都亟思冲破束缚,活出属於自己的生命。
究竟在人世的波涛和命运的摆弄下,生命的最大可能性是什么?这想必是任谁都无法有明确解答的难题。但是黄易认为透过武侠小说,能够让生命炽烈发亮,让生命的面貌由已知的纷扰牵绊和未知的宿命中净化出来。“在高手对垒里,生死胜败只是一线之别,精神和潜力均被提升至极限,生命臻至最浓烈的境界。那是只有通过中国的武侠小说才能表达出来的独特意境。”“只有当剑锋相对的时刻,生命才会显露她的真面目。”而透过黄易的文字,你也许可以发现-原来生命也有这种可能性!
“历史”常是使许多武侠小说更生动精彩的背景要素,在黄易的作品中,读者往往惊叹於他对历史文化及社会背景的深刻认识与娴熟运用用他能够像是重现历史场景般详细生动,同时又令人物灵活地穿梭於僵硬固定的既定史实之中。对他而言:“历史是武侠小说‘真实化’的无上法门,如若一个棋盘,作者所要做的是如何把棋子摆上去,再下盘精彩的棋局。不过,这当然是非常个人的看法,动人的武侠小说是可以以任何形式出现的。但对我来说,抽离历史的武侠小说,特别是长篇,便失去与那时代文化艺术结合的天赐良缘。”这样的观点,也充分表现在他的《寻秦记》、《大唐双龙传》这两部极具历史美感与张力的作品。当然对许多武侠迷最偏爱的格斗过招,黄易独特的格斗美学更可谓卓然出众,备受好评。他极擅於处理对战双方的互动关系,配合他的精神、气势力量,所构成的“气机牵引”及敌我消长,将交锋的微妙处具现无遗。而交手後更是动魄惊心、淋漓尽致。此外,黄易对“群战”的描写更堪称一绝,在其他武侠作品中描写之群战场面,多有分割不连贯及各自为战之弊。然而他却能巧妙架构出首尾兼顾、气势贯穿的氛围,以及牵一发动全身的紧密互动关系,在其作品《破碎虚空》中的“惊雁宫之战”、《覆雨翻云》中的“血战花街”等,均是气势磅礴、凄烈动人的精彩群战,令人大呼过瘾!
也许有人认为武侠的盛世已过,风光难再!但也有人不断地为武侠辛勤耕耘、开疆辟地!无论如何,要再创武侠小说的另一次高峰并非一朝一夕或少数人的努力所能达成。除了创作者需要更飞驰的想象力、更广博的观点和更突破的艺术表现,重要的还需要读者们的支持,使武侠有生存的市场及延续的机会。
对於好的武侠小说的条件和未来前景的看法如何?黄易如此回答著:“我想我还不够资格去订下好的武侠小说应具备什么条件。凡是能令我废寝忘食地读下去的武侠小说,便是我认为好的武侠小说。而引人入胜的方法,更是数之难尽,只待有心人去挖掘。从这个角度去看,武侠小说该是有无限前景的。”
黄易正是努力提供武侠小说无限可能性与生机的作者,而他的读者同样也占了一半的功劳。正如黄易笔下的大侠浪翻云-“唯能极於情,故能极於剑”,也唯有对武侠用情至深者,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才有永不缺席的武侠人。愿以这句名言,作为黄易和他读者的注脚。
闪耀的武侠科幻新星——黄易专访
〖阅读黄易的小说是一种享受〗
黄易的小说不仅文笔流畅、容易阅读,你还可以从他鲜明跳脱的文字中看到影像画面;从细腻的建筑环境描述、人物的内在思想,乃至于触摸不著的精神力,到整个气氛的烘托,使你不期然地跌入那个满是虚虚幻幻,又似假似真的世界;更重要的是,故事情节往往出人意表,不看到最后一章、最后一字,你永远也不知道会有怎样的结局发生。科幻小说如此,武侠小说亦如是!如果说故事剧情是一部小说的骨干,那么小说中所要阐述的作者思想,便是小说的灵魂。你可以在黄易的小说中读到包括历史、天文、医术、科学、宗教、宇宙奥秘、艺术美学等上天入地的学问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他对于生命哲学的省思。
正如他所说:「每一个生命都只是永恒里的一小段插曲,智慧或愚笨、英雄或懦夫,亦不外是不同的经验;从不同角度去体会生命,在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分别。」所以不论你现在位高权贵,或只是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只要你能尽全力享受生命,一尝生命甜美,那就足够。
因此我喜欢黄易的小说。
现在就带各位前往香江拜见这位90年代轰动华人世界的新武侠顽童—黄易!
〖与武侠结缘始末〗
问黄易为何会走上写小说这条路,他竟给我一个劲爆的回答:「本来是想当画家的,所以才会进入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不过觉得自己的画实在上不了台面,只好作罢!」在他的书桌前方就挂著一幅他的画,其实画得挺有味道的呢!
黄易自称会踏上写武侠科幻小说的过程,其实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是从小就喜欢看武侠小说,更喜欢幻想;刚好多年前香港有一本名为「武侠世界」的杂志,专门刊载武侠小说,于是写了生平第一篇六万多字的武侠小说投稿,结果获得采用,于是便正式开始他写作的生涯,并在该杂志上陆续刊登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