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四人在香山的小庄子住了几日,才懒洋洋地回京了。回京又过了七八天,阿扎兰的指婚旨意也下来了,瓜尔佳氏气得面色铁青,这王爷真是老糊涂,还嫌他们夫妻事情不够多,给庶子都娶这么好的亲事,以后她这个大嫂要管弟妹就不如意了,谁让人家娘家有底气。{Shukeju coM看小说就去……书_客@居!
看着完颜家亲事比不上他他氏,其实内里差不多,谁不知这完颜家是本朝第二大族,家族人才辈出,比起瓜尔佳氏也不逞多让。虽说完颜玉真是旁支嫡女,但人家父兄几个深得帝心,指不定哪一日,就一飞冲天了。
瓜尔佳氏回去,忍不住同雅尔江阿嘀咕此事,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雅尔江阿伸了一个懒腰,慢悠悠的告诉妻子:“阿玛说了,皇上答应二弟、三弟开府后成亲,二弟妹和三弟妹不会整日在你跟前。”
瓜尔佳氏忍不住一阵肉疼,开府了,就要一大笔修缮费用了,虽然王府不缺钱,但公众能省一分,留下来都是他们夫妻的。
既然的大的两个都要分府单过,那剩下几个都要照办了,他们夫妻想拿捏那几个,也不容易。
她还得回娘家一趟,跟母亲解释此事,让她安抚好族叔一家,想办法把选秀那里,把族妹名字报上。还好近来西北不稳,选秀推迟到明年春天了,指婚的也只是先前留牌子的几个。
这完颜玉真运气真好,不用选秀,也指了户好人家。虽然是王府庶子,但郭侧福晋陪嫁丰厚,完颜家底也很丰厚,成婚又单独开府,小日子真是逍遥。还是她这个世子夫人日子不好过,要劳心劳力的管这么一大家子。
继福晋知道这事后,沉默半响,这郭氏是死了,但她一直活在王爷心中,活人凭什么跟死人斗,根本不肯能赢的。瞧王爷给郭氏那几个孩子,找得这两门亲事,哪一门不是上上之选,听说那他他氏素有贤名,是有名的才女,连宜妃都动了心思,想让她给五阿哥做嫡福晋,没想到便宜了扬丹。
若寒一点都没想到,因为她这只蝴蝶,把好端端地五阿哥嫡福晋给吹没了。
完颜氏听着是旁支嫡女,谁不知完颜家本是先朝帝皇血脉,血统比他爱新觉罗氏好要高贵上几分。王爷真是好算盘,这两门亲事面子里子都有了。他若不把郭氏放在心上,怎会绞尽脑汁给扬丹和阿扎兰谋划亲事。那个理盛阿还小,娶妻好早呢!
看来要轮上娴雅了,王爷他自小就把娴雅记在西林觉罗氏名下,不就筹谋着给她找门好亲事。不过郭氏出身本就不差,即便没有这个嫡女身份,做为简亲王府唯一的女儿,一个和硕格格的封号也逃不了。有了这个封号,娴雅还愁找不到好亲事,只怕王爷早已到处相看了。
也不见王爷为敬顺和扬桑阿谋划,敬顺功课一直不好,也不见王爷去管管,还有空操心这些庶子庶女。
博尔济吉特氏咬牙切齿,脸上一阵扭曲,一个送茶水的小丫头,见了她这副恐怖的样子,吓得赶紧缩到门后。哼!宗室贵女大多要抚蒙古,只要有机会,她定到太后跟前进言,让娴雅抚蒙古,最好嫁个端敏的那个科尔沁左旗去。
继福晋越想越恼,胸口急剧的起伏着,近来也不知道什么缘故,特别容易激动,一激动就喘气,胸口憋得慌。找了几个大夫看看,却说是天气渐暖引起的,若是心烦气躁,就让她多念念佛经,还给她开了几副静心汤。
喝了几副静心汤,念念佛经,她自我感觉好了很多,就让敬顺写了戒骄戒躁四个大字,挂在墙上,日日看着,雅布还表扬她有了禅心。
禅心有个屁用,还不如把她放出去,好歹能让她到花园了逛逛。这都阳春四月了,外头春光明媚,花园里姹紫嫣红,她都不能出去瞧瞧,这不是活活困死人吗。
听说阿扎兰几个,过几天就要回张家口了,等那三个走了,让敬顺和扬桑阿再去求求王爷,说不定就会把她放出来。
王爷对她没什么情分,但对孩子向来不错,不管嫡出庶出,都很疼爱。只要没有那碍眼的四兄妹,她博尔济吉特氏还是能翻身的,等她出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治治那个嚣张的瓜尔佳氏。
四月初五甘肃急报,葛尔丹旧部骚扰陕西、甘肃边境一带,烧杀抢劫。经历过康熙三十一年、三十二年大旱的陕西,百姓生活刚刚好转过来,就碰到此次浩劫,一时饿殍遍野,加上山西地震,难民潮涌入了京城。
康熙帝在朝会上勃然大怒,誓要御驾亲征,踏平准格尔,收复准格尔各部。因西北不稳,王爷起复了,过些时候就要出去练兵了,扬丹也跟去。
王爷为什么不把雅尔江阿也带走,若那两个大的都死在战场上,王氏又成了那个样子,敬顺的世子之位,就是手到擒来,真是时不与我。
四月二十一是个黄道吉日,又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好天气,阿扎兰带着若寒、若阳从京城启程了。
若阳一路上兴奋地听着哥哥姐姐,说起逛庙会的事。
四月的京城,樱花盛放,灿若云霞,出外踏青的络绎不绝,此时京城的庙会也特别多。四月初八的赐儿山云泉庙会,四月初十玉皇庙会,四月十五鲁班庙会,四月十八奶奶庙会,名目极其繁多。
每年庙会时,都要演戏酬神,香客摩肩接踵,赶会进香,求神祈福。看热闹的、买东西的、卖货物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川流不息,人山人海。那日若不是扬丹举着若阳,只怕小家伙都要被人踩扁了。
庙会摊点星罗棋布,日用百货、土特产品、生产用具、风味小吃,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有唱戏的,跑江湖卖药的,耍杂技的、跑马戏的、测字算命的、说书的……不约而同,纷纷赶来开场献艺助兴。若阳骑在扬丹脖子上,死活不肯离开杂耍那里,两眼一动不动盯着那只小猴子。
更有趣的是,年轻女子花枝招展地站在自家店铺台阶上,一字排开,排列得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整齐,脚上穿着各式精美的绣花鞋,真是千姿百态,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之为“赛脚会”。让若寒大开了眼界,清朝也有这样开放的地方,不知道还以为,哪来这么多暗娼在揽客。
扬丹笑着说道:“这些女子大多不是汉人,都是苗疆那些边远地方来的,那里民风尚未开化,女子也同男子一样,要出门做事,养家糊口的。”
至于贵族男女就不同了,骑马或赶着马车,随身仆人携酒带饭,甚至带上锅、糕点、餐具、水果,有些人家甚至倾巢出动,一路踏青而来,若寒他们几个就属于这一种。
踏青在城外看戏的人们,戏散后,就在帐篷中过夜。有的点燃篝火,尽情玩乐,夜深人静,或带着美人谈情说爱,或叙家常,或独自静思,看月亮,瞄星星,听蛙声,在夜的旷野中度过春末夏初的美好夜晚。
若阳拉着姐姐的手,闹着若寒下次在回京城,还要带他去看庙会,若寒笑着答应了,心里却是酸酸的,小家伙,姐姐可没机会带你回京城了。
等姐姐以后再见到你,你都成了大孩子了,或许都成家立业了,姐姐只能暗中过来,看看你过得好不好,也可能这辈子都没机会来看你了。
轻轻地把若阳哄睡后,若寒抚摸着若阳小脸看了一遍又一遍,怎么都觉得看不够。名为姐弟,实为母子,若寒的实际年纪加起来比雅布都要大了。
上辈子林朝英活了三十七岁,现代的林若寒活了三十一岁,加上娴雅十二岁,加起来,她都是八十岁的老太婆了,比雅布都大了四十来岁了。
虽然她渴望有个知心爱人,但让她与一个十几岁的小屁孩恋爱结婚生子,她实在没那个念头。若是年纪相当的,都可以入土了,还结啥子婚,生啥的孩子。
她遗憾自己两辈子都没做过母亲,朋友告诉她怀孕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想着这世界多了一个和她血脉相连的人,就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不再孤单!为了孩子,她吃多大的苦也不怕!
朋友是个单身母亲,她爱了一个不该爱的人,很多人都劝她把孩子打掉,她说这是上天赐予她的礼物,她不能剥夺他生存的权利。为了应付国内的计划生育,她移民去了国外,生下了孩子,那孩子如今也十来岁了,孩子很聪明懂事,也很孝顺。
若寒第一次抚养的婴孩就是襁褓中的若阳了,看着他一天天长大,会爬,说话走路,习武上学,也稍微能弥补心中的憾事。
若寒想了想,还是把给继福晋下毒的事告诉了阿扎兰,阿扎兰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两人决议这事只有他们两知道。至于继福晋以后怎样,两人还要等上五六个月时间,这事查不到他们头上,只怕大嫂瓜尔佳氏到时要被黑锅了。
这个女人一日不处理,就防不住哪一日,就跟毒蛇一样跳出来,咬人几口。娴雅能如此处理,已是便宜那女人了,想想那二十几条人命,她和王氏的下场,就算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清明这几天,要去乡下上坟,加更没有了,只能日更了。
☆、筹谋
{shUkeju cOm看小说就去……书@客~居&阿扎兰问道:“妹妹,博尔济吉特氏的事,你有几成把握?”
若寒道:“八成!三哥,你也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难保京城里没有医术高明的大夫。{Shukeju coM看小说就去……书_客@居!”
“妹妹,为何不让那博尔济吉特立马暴毙了,这不是省事多了?”
“三哥,宫里那位盯得很紧,我们姐弟几个刚进京没多久,那女人就出事了,阿玛准会怀疑到我头上,无论啥毒药,一次用量多了,容易被查出端倪来。”
“那也是,慢性毒药不容易查出。现在二哥还在京中,回张家口还要一两个月,半年后,那博尔济吉特氏若出事了,阿玛一时半会也不会怀疑到我们兄妹几个身上。只是大嫂难免要被黑锅,虽然大嫂私心有些重,但人不坏。”
“大嫂若安分,不去招惹那博尔济吉特氏,自然无事。”
听到这里,阿扎兰很诡异的一笑,说道:“妹妹,你说敬顺多求几次,阿玛会不会心软,把那博尔济吉特氏放出来?”
若寒摇摇头,对于这个便宜阿玛,实在不好说什么,他当惯了老好人,做事总想面面俱到,方方兼顾,偏偏又优柔寡断,甚至还有些拎不清。她只是淡淡地说了两个字:“难说!”
“妹妹,你说那个蠢女人出来,会干啥事呢?”
若寒摇摇头,她对这些高门大户内宅的弯弯曲曲的门道,实在不懂,向来不屑这些妻妾之争,再说她都打算走了,更不会管这些。
她现在只想见到程伯伯,托付小若阳的事,程伯伯去年重列武当门墙了,还曾说要收若阳做他的关门弟子。若寒打算把易筋经赠给程伯伯,请程伯伯抽空帮忙指导一下阿扎兰。
若寒觉得阿扎兰若科举不成,就要走恩荫,宗室子弟那么多,不是谁都能谋上差事的,还要考武艺的,竞争也很激烈。听杨丹说,即便恩荫成功了,基本都是进宫当侍卫,混得好些还能争取武官外放,阿扎兰自幼身子不好,一点武艺基础都没,只怕恩荫都轮不上。
阿扎兰练武年纪偏大了,资质又一般,若寒也没指望他练武有大多成就,只要能通过宗室考试,能恩荫就成。只有两个兄长都有出息,将来才能提携若阳。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不,若寒是一片慈姐心。
若寒不想纠结博尔济吉特氏的事,转移了话题,问起有关清朝户籍管理的保甲制度来,这对她今后出行至关重要。
阿扎兰很是诧异,妹妹怎么会问起这些事来,不过反正旅途很空闲,他也乐得当先生,给妹妹解说大清朝的户籍管理制度。
出京前,能摆继福晋一道,阿扎兰心情很是愉快,得意了吹了几下口哨,然后说道:“妹妹,可是问对人了!别的不知道,就律法一块,你三哥我最在行了。”
“以前生病躺在床上没事可干,就让二哥给我找杂书看,让阿德给我读书,最喜(www。87book。com…提供下载)欢听刑法典狱类的案件。{Shukeju coM看小说就去……书_客@居!因这个,你三哥我就喜(www。87book。com…提供下载)欢上律法了,朝廷很多律法,三哥我都有拓印本。”
“这次回张家口,我把这些宝贝都带过了,妹妹若喜(www。87book。com…提供下载)欢,我让阿德给你找,反正在车上也无聊,拿来解乏也好。”
林若寒不由心喜,真是踏破铁机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塔克爷爷和程逸轩对大清律法不是很清楚,她一个小姑娘,又不好追着人家里长问,书摊里又没有这类书籍,正烦恼着。
上上辈子幽居古墓,生生地关了自己一辈子,经历了现代多姿多彩的生活,若寒最希望能四处漫游,行遍千山万水,尽品人间美味。看看大漠落日孤雁,雪域高原的千年雪莲,一碧万顷的大海,迷人的热带雨林,神秘的苗寨等等,很多很多她以前没有去过的地方。
接下来几日,若寒翻找了几本有关婚嫁、宗族、保甲制度的书籍,不懂这年代的律法,很容易把自己逼进死胡同,她要做一个良民,一个活得潇潇洒洒的良民。
清朝有两个制度在后世很有名,一个是八旗制度,另一个是保甲制度,八旗是治军的,保甲是治民的。八旗制度源于清朝,这保甲制度却源于宋朝,是赫赫有名的王安石提出的,十户一保,十保一甲,一人犯法,全家连坐。
因王安石的保甲法,水浒里不少英雄好汉,就落入官府衙役的手中,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宋江。宋朝虽然实施了保甲制度,但地方上绿林黑店,杀人越货,却是甚为猖獗。
让保甲制度真正发扬光大的却是明朝,但凡出行不仅要随身携带身份文碟,还加上一样官凭路引。,两者缺一,一盗贼罪论处。
到了大清朝,户籍管制就更为严厉,虽然没有现代的身份证,但要实名住店,店小二要逐一登记清楚,客人姓名及家主姓名、年龄、籍贯、去向、行当,店主除每月向里长汇报,官兵还会不时过来查验客人身份文碟和官凭路引。
若寒看了不由一阵头痛,要凭空编造一个身份,再弄官凭路引,没人帮忙绝对成不了事,她也没有在外头风餐露宿打算,也不想一辈子见不了光,她要堂堂正正的活在阳光下,想去哪就去哪。
她试探着问了阿扎兰一句:“这保甲制度管得这么严,盗贼少了很多,难怪京里治安这么好!”
阿扎兰嗤的一笑,道:“傻妹子,这保甲制度只是说起来好听,但管起来可不容易,很劳民伤财的。这保甲制度管管城里还成,乡下就不好管了。”
若寒很是纳闷,这保甲制度看起来相当不错啊,怎么实施起来,也有很多不便利之处。
阿扎兰直起身子解释道:“这江南之类的富庶之地,保甲管起来自然没问题。你看西北之地,几十里地也只有几户人家,至于那些山沟沟里,就更不用说了,官府大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出匪乱就成了。”
若寒恍然大悟,她怎么忘记扎木合小姨的事,她就是张家口乡下落得户,据说是很山里的地方,那里只有一户人家,给了他们几两银子,那家人早死的儿子,就凭空白地冒出一个女儿来。
对啊!她也可以试试这个法子,找个乡下的地方认个亲,重新落个户籍,再用新户籍去开官凭路引,补救一切欧凯了。
对!就这样办!这事一定要在她出行之前弄好!
这事说急也不急,就凭若寒的现在的小个头,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