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印月(明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启印月(明穿)-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紫丁旁。

    淡雅的芬芳洋溢着醉人的清香,让朱由校的心微微放松下来,再看看身旁让他安心的人,他真想让时光就停留在此刻。

    乔婉深吸一口气,突然转头对着朱由校说道:“你那个父皇可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完了之后就什么反应也没了。”

    她就是故意要提起这个话题,看到朱由校的脸色凝重起来,也没再言语,只盯着他等着他的回答。

    说实话,乔婉此刻也不知朱由校到底会做何决定,虽然有时她能猜出他的想法,那也只是在他允许的范围内,若是他真想隐瞒什么,自己是无从看出的。

    朱由校本不想在这这温馨的时刻谈起煞风景的话题,可看着奶娘倔强的眼神,他苦笑一下,转身慢悠悠地往回走。

    这也就是乔婉此人了,在朱由校的心志坚韧之前走进他的心里,让他用包容宠溺无限爱护的眼光看待她的一举一动,若是换成他人,呵呵,这世上也就再没有了他人,朱由校绝不允许有人妄想猜测自己的想法,更不允许有人这么固执提起自己想要逃避的话题。

    这是他作为一个强者的底线,也是他作为一个有志上位者必备的品行与权威。

    能让他毫无顾虑的信任,毫无底线的纵容,恐怕天下间唯有此人了,可他不想回答她,不想让这丑陋繁杂的琐事惊扰了她的心绪,玷污了她的美好纯净。

    乔婉快走两步跟上他,抬手抓住他的衣袖,望着他的眼睛说道:“唯心而已,做出不会让自己后悔的决定,无论发生什么,你只还是你。”

    看到那温柔如水的眸子里洋溢的全是对自己的支持与信赖,朱由校不自觉的点了点头,随后灵光乍现般的豁然开朗,他如释重负的笑了起来。

    是啊!唯心而已!

    世上哪有那么多两全其美的法子,懂得如何取舍也是一门学问,行走于天地间,总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憾,凡事但求问心无愧,又何必在乎那些庸人之语。

    当夜,在别人都已入睡的时候,曾经的郑贵妃的内侍,现任的御药房总管崔文升被人秘密带到了一处偏僻的冷宫之中。

    被一股浓烈的气味熏醒,崔文升以为犹在梦中,骂骂咧咧的说了几句,翻身继续睡去,可身下的异样让他是彻底惊醒了。

    崔文升麻利的站起身,先是惊魂未定的后退了一步,待到看清站在面前之人时,随即反应过来,这是一向不怎么在人前出现的皇长子,他根本用不着害怕。

    想到此,崔文升又恢复了往日的目中无人,颐指气使命令朱由校快点把他送回去,不然就等着吃“好果子”吧!

    面对不为所动的朱由校,一向在后宫横行的崔文升哪里受得了,别说是个无能的皇子了,就是当今的皇上在当太子时还不是被他训过,现在还不一样得敬着他,气不打一出来的崔文升骂的是更加难听,此时他显然没有意识到,当郑贵妃不再是后宫呼风唤雨的郑贵妃,他崔文升也再不是那个狐假虎威的崔文升了。

    对于眼前之人的破口大骂,朱由校连不屑的表情都没施舍给他,他才不会把这些无关紧要之人说的疯言疯语放在心上。

    朱由校悠然的转身往屋内唯一的那张椅子走去,落坐的时候,在不经意瞟到张牙舞爪的崔文升时,眸光一寒,继而又恢复了往日的从容不迫。

    不跟他一般见识,可不代表自己会随意容忍他人不敬,既然他胆敢挑战自己的威严,那么就准备好付出相应的代价吧!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有一番利用价值。

    看到依旧搞不清楚状况,越骂越凶的崔文升,朱由校懒得跟他磨叽,示意吕顺给他清醒清醒脑子。

    吕顺早就忍无可忍了,他哪里能容许得了他心中信仰一般存在的殿下被人这样侮辱,殿下指示之前,他也不能随意出手,已经忍到快要暴走的李安,在看到朱由校的示意后,第一时间冲上去,狠狠地收拾了那个满口污言秽语的家伙。

    看到被打倒在地的崔文升此时一副不敢再多说多动分毫的模样,李安这才开口说道:“唉!不知道梃击一案的真想揭开后,是皇上先收拾你,还是郑贵妃先收拾你?亦或者是庞保和刘成的冤魂先来找你?听说他们是被郑贵妃让人活活仗毙的,死的那个惨呐!”

    崔文升本以为他没证据,虽不在张扬,也没承认此事,不过,在李安说出傅淑女的宫女时,崔文升惨白着脸向朱由校求饶。

    朱由校挥手让李安他们都退出去,单独与崔文升密谈了半个时辰。

    李安他们不知殿下与崔文升说了什么,只知随后他们殿下的眉头终于舒展了。

    接下来整个皇宫恢复了平静,李选侍不在乾清宫大吵大闹了,郑贵妃也似乎是消停了,就在大家以为一切安好的时候,却被乾清宫突如其来的事情搅得措手不及。

    从万寿节的前一天开始,皇上就卧病在床,到现在已经有四天了,可他的身子依旧不见好转。

    八月十四日,内管崔文升给皇上开了一副据说是“药到病除”的药,奈何这副“神药”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泰昌服用之后就开始腹泻不止,身子更是虚脱,不舒服的泰昌开始想别的法子,听说鸿胪寺官员李可灼手中有仙药,就火速招他进宫。

    李可灼进宫之后,先是为泰昌诊断一番,然后进献了一粒红色药丸,泰昌服后觉得病情好了很多,心情也好多了,感叹李爱卿的忠心耿耿之余,又在申时饮下了一粒,满心欢喜服下“仙丹”的泰昌并没有等到所谓的药到病除,因为,到了次日,也就是九月初一那一天,泰昌驾崩了,这个在位整一月的皇帝就这么离奇般的离开了人世。

正文 第六十九章 朱由校登基

    听到泰昌去世的消息,乔婉心里的石头总算是放下了,先前她真的很担心朱由校会动摇,如果他一时心软错过这次的大好机会,那样的后果她不敢想象。 

    虽不再担心朱由校的帝位,可她又想起另一件事,思来想去,乔婉还是决定进宫一趟,这几年来她再未踏进皇宫一步,刚开始是不想面对王才人,不过后来则是慢慢养成了习惯,不想再去了。

    她不与王才人一般见识,可不代表她心里一点也不怪罪她,王才人的种种表现就好像是自己在欺负她似的,就算她有苦衷,可又不是自己害的她这般模样,不感谢自己帮她养孩子就算了,还一副自己是阻挠扼杀她幸福的刽子手,但她又大度宽容不愿同自己计较的模样。

    每次看到两个孩子和自己相处,她总会流露出哀怨羡慕的神情,看的自己恶寒,这还不算,不管是在什么场合她都以一副谦卑的姿态对着自己,尤其是自己向她行礼时,她更是表现的诚惶诚恐,搞得整个迎禧宫气氛尴尬怪异。

    真当自己愿意行礼啊,要不是为了怕校儿为难,自己何苦会忍让着她,再者说,若是自己真的如她所愿不行礼的话,说不定自己目中无人的姿态就让她给做实了,而且,乔婉就不相信,王才人会对王妈妈那天的举动一无所知!

    她就是小心眼了,就是不要进宫,不要去面对那个让她不舒服的女人!

    不过,现在王才人不在了,她也就无需再继续任性下去了,担心这个关键的时候会出意外,她想再进宫一趟,虽不知自己能不能帮的上忙,但去了总比不去有用。

    可还没等到乔婉动身,就收来了宫里递来的消息,打开纸条看见上面写着“吾安勿念”四个字。

    乔婉秀眉微挑,这是不让自己进宫了,这个臭小子,不领情便罢了!

    把纸条攥在手里,乔婉闷声不响地回到房间,关上房门后,她满心的欢喜再也掩饰不住,其实她哪里会生气,她盼了这么多年的天启时代终于要到来了!

    反正旁边也没人,乔婉肆无忌惮的笑了起来。

    其实朱由校知道奶娘在担心什么,她先前说过的话,自己都没有忘记,现在他不想让奶娘进宫,因为宫里还有几只小蚂蚱没蹦跶出来,就是她们没本事误伤她人,可跳出影响心情也不是好事。

    乾清宫的移宫案并没有发生,或者说所发生的事情只是李选侍一人的闹剧,就算朱由校有整人的恶趣味,他也不会为此而去配合李选侍的滑稽表演。

    朱由校无法想象他像个木偶一样不敢反抗,任由李选侍呼来喝去,最后还要靠着大臣们的搭救才能从李选侍的软禁中解脱。

    所以在他暗中召见崔文升的第二天,就给王安下令,想办法把李选侍软禁在暖阁,不然她再出来,朱由校对于自己父皇的性子摸得还是很清楚的,确定这样做不会有什么不妥 。

    人说知子莫若父,到了朱由校他们父子这里,情况似乎反过来了,朱由校所料的分毫不差,直到泰昌死去都没在传召李选侍,他整日都在惦记着自己的病情。

    泰昌帝会如此快速的走完了他的帝王生涯,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再疑惑也是于事无补,该办的事还是要办的。

    国不可一日无君,新君继位是重中之重刻不容缓的事情,除了那些另有谋算之人,不管是哪个党派的官员,在他们眼中新君的人选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还未来得及被封为太子,但已有万历皇帝遗命要立其为皇太孙的朱由校。

    可接下来的问题让群臣外加朱由校都头痛了,这着实不是他们无能,而是这事确实不好办,先皇刚刚去世,他的尸棺尚未埋葬,现任皇帝眨眼间又成了先皇,泰昌帝的帝陵还未来得及建造,这可如何是好!

    正在守灵的朱由校听见魏朝来报,说是方从哲、杨涟、韩旷和刘一璟等人在外求见。

    朱由校让魏朝立刻把他们请进来,自己又往外迎了几步,等他们行礼之后,朱由校就把对先皇帝陵之事的担忧说了出来。

    朱由校连着多日未睡好,因为守孝在吃食方面跟不上,再加上守灵过度消耗体力,现在看起来分外的憔悴。

    杨涟等人本也是为此事而来,听到小皇帝说的首句话就是先皇安葬之事,而不是问及自己继位的问题,心里对这个不怎么露面的小皇帝就有了好感,他们脑海里恍惚中记得他很孝顺很知大体,心里的印象又好了几分,再一看朱由校面色憔悴、神色悲恸,也就把刚刚要出口的话咽了下去。

    其实他们来这也不是为了难为来小皇帝的,他们总不能逼着年仅十六岁的小皇帝立刻变一个帝陵出来吧!

    众人面面相觑,没有帝陵是大事,可早日入土为安也是大事,最终只能议定在昌平景泰陵的废址上重建新陵,日后在重新修缮。

    先皇啊!这不是我们做臣子的不忠,做儿子的不孝,而是实在无能为力啊!

    新帝登基的日子已经定下了,为九月六日,可现在都九月四日了,新帝还未搬去乾清宫,这怎么能行!

    于是杨涟就把这个问题道出,希望未来的小皇帝能早日安排此事。杨涟此时只是一个小小的给事,可谁让他是先皇留下的顾命大臣呢,是以官职不高的杨涟也有了绝对的发言权。

    朱由校没有说话,只是为难的皱了皱眉头,待到杨涟还要追问,李安噗通一声跪到地上,指责李选侍的蛮横无理,一语道破不是殿下不想搬,而是没办法搬。

    之前在郑贵妃强大的光环下,李选侍就被大家忽略掉了,听到李安所述,方从哲、杨涟他们还似乎有点不大相信。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李安提议让他们自己去乾清宫的暖阁走一遭。

    看到李安信誓旦旦的脸,方从哲杨涟等人果真带着疑问去了,当他们快走到地方的时候,就听见李选侍的破口大骂声,一会骂着新皇,一会又怨怼先皇,又似乎是对身边的人嚷嚷着自己是未来太后,谁敢不从定斩不饶之类的话。

    听的这几位大臣脑门上直冒虚汗,他们着实是没有想到,这个最得先皇宠爱的女人竟然是个极品泼妇,还一心想做太后,霸着乾清宫不愿搬出去。

    既然新皇这么看重他们,把他最头疼的问题交给自己这些人,那他们也不能太无能了!

    几人商定之后,就让先皇伴读太监王安将李选侍强行移宫,这是他们今天第二次在心里对着先皇抱有歉意,先皇啊,实在不是我等不尊重您的遗孀,是她太痴心妄想了!

    从泰昌病重的后几日,李选侍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可以在暖阁里无所欲为,但就是不能出去,虽不甘心,可她没有法子反抗。她发现,自从皇上病重之后,她以往的那些招数就丝毫不起作用,面对那些木头般的侍卫,她的威胁恐吓不行,撒泼耍赖无用,其它那些小心思更是搬不上台面,让她的脾气变得暴躁,不骂骂这些人她就心里不舒服。

    现在又听见王安请她移宫,这哪里是请!自己还没答应呢,他们就开始帮忙搬东西了,真是欺人太甚!

    不过听说这是大臣们的意思,她也没敢闹腾,李选侍以前倒是有这个胆子单挑群臣,可这几日不得走出暖阁一步的她,磨光计策的同时,似乎也把勇气给磨去了不少,一时没想到好主意的李选侍,只得抱着八公主离开了乾清宫,移居到仁寿宫内的哕鸾宫。

    明天就是登基的日子了,为泰昌守灵的朱由校不自觉摸了摸戴在胸前的铜钱,眼睛中溢满了光彩。

    此时,身在侯府中的乔婉静静地坐在床沿,打开放着铜钱的小匣子,看着上面写的“万历通宝”几个字,乔婉笑了,她渴望着带起铸有“天启通宝”字样的铜钱,带着那样的铜钱将会是她心里最好的祝福。

    这个她一手带大的孩子终于要迎来了自己的时代,从明天开始就踏上他开创盛世的征途,乔婉相信,他会保护着大明的河山,保护着大明的所有子民。

    第二日的登基大典如期举行,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

    面对场面隆重的登基大典,朱由校倒是没计较仪式是否繁琐,坦然自若的照着既定的仪式行事,并抽空粗略的算了一下花费,心里暗笑,若是奶娘知道了这个数字,恐怕又得心疼了。

    当朱由校坐在郊坛前的金椅上,面向南方向前望去时,他被这庄严隆重的气氛感染的亦是心潮澎湃,望着前面的百官,望着脚下的土地,朱由校的眼神变得坚定无比。

    随后又诣太庙,追尊先人,来到奉先殿后,朱由校身穿衮冕坐在了御座上,其它的事自有群臣来做,他只需耐心等着就行,一切准备就绪后,礼乐响起,下一步只要文武百官在通赞官的指引下行了三跪九拜之礼,今天的登基仪式就算是完成了。

    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但像是在验证朱由校的想法一样,在通赞官开口之前,一女子高声疾呼道:“等一下!”

    这个时候行礼谁都不敢慢一步,百官都在凝神等着通赞官的话,这时传出的声音自是听的很清晰,这么隆重庄严的场合都有人出来捣乱,大家是万分诧异,就连礼乐官们都止住了手上的动作。

    众人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之间郑贵妃身着盛装骄傲的立在那里,她双手抱着一个宝匣,身后跟着的人是崔文升。

    郑贵妃望了望在场的众人,对于这个效果她很是满意,心中暗笑一下,抬脚往由校旁边走去,却被侍卫们给拦住了。

    “让开!”郑贵妃高声呵斥道,似乎这样才足以显示出她的威严。

    这些年朱由校虽没把真个皇宫全部掌握在手中,可至少在场的众人都是对他忠心耿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