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与阿家。”
所谓惦记着丰淳和元秀,也就是说她们到底还是想回长安的,只是一时间寻不到合适的台阶。不,台阶倒是有个现成的,时候也还不太远,元秀眯起眼,她七月生辰,今年恰好要行笄礼,如今因任秋之案,皇室几位公主的谣言,包括贺夷简恋慕元秀的消息都统统被抛到了一边,等到七月里,若丰淳点头,平津要回来也不难。
但元秀对这个长姐为人做事到底有些不放心,沉吟了一下,问道:“我记得大姐带承仪离开长安时,似乎是将那仙奴带了去的?那仙奴……”
“奴上回也问过卢涣了。”采蓝苦笑,“卢家令起初顾左右而言其他,后来奴说阿家没有问,是奴自己多了嘴,卢家令才答应偷偷的告诉奴——平津公主这两年越发不理会驸马,却对仙奴格外的上心,这一回公主带着郡主去了封邑,却把驸马留了下来,这事……”
元秀蹙起眉:“那你可问过他究竟是什么缘故?我怎么仿佛记得,当初大姐要与郑敛和离时,父皇可是亲自出面苦劝,甚至为此还斥责过韦造治家不严的,那时候卢丽妃还在,生生被气出了一场大病……大姐那时候和离难道不是为了韦坦,竟然真是为了这仙奴?”
她语气里充满了不可思议之色,梦唐承前朝大隋,而隋则接续了魏晋之风,本朝定鼎至今,因着科举制的缘故,阀阅不再如前朝那样高高在上,除了五姓七望固执着门当户对外,望族子弟迎娶或者下嫁平民之后也是时有的事情,但那也只是对平民——仙奴本是教坊出身,乃是乐籍,这一籍卑贱无比,连子孙都不得入科场,平津可是堂堂帝女!
金枝玉叶养几个面首,元秀虽然自己不这么做,但对于姑母、阿姊们的做法却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只是对面首动了真心,却委实太过可笑了!
如今士族与平民之间固然鸿沟已经不再,但哪怕是平民,与乐籍之间,依旧天壤之别!所谓良家子,便是指籍属平民,至于乐籍,却是与娼户差不多……几十年前,名满长安的风流女冠鱼玄机,可不是正是因为娼户出身,即使幼年时便得了温庭筠青眼,最后也不过是嫁与了李氏为妾,即使为妾,李妻不容,说赶也就将她赶了出门,无处落脚,只得在玄宗皇帝之女咸宜公主当年所居的咸宜观中出家。
元秀脸色渐渐郑重起来:“卢涣可有说缘故?”
采蓝轻咳一声,示意其他人先退下,又替元秀斟了一盏冻饮,这才细声道:“此事,平津公主府中颜面无光,卢家令自然不肯多言,但奴旁敲侧击,倒是有个想法。”
“哦?”
“奴想,平津公主和离后下降韦坦,起初几年也是关系极好的,否则那时候先帝还在,本就是韦坦极为不满,若不是平津公主拦着,早便寻个由头,将他调离了长安!”采蓝这话说得委婉,实际上,因宪宗皇帝对自己的长婿郑敛极为满意,为了平津请求和离一事,当初连赐死韦坦的心都有了,奈何平津跪在紫宸殿上口口声声要与韦坦同生共死,宪宗究竟爱女心切,只得含恨忍了下去,若非那时候平津对韦坦一往情深,震慑诸藩、中兴梦唐的宪宗皇帝又岂会叫韦家一个浪荡子打了自己的脸?
元秀微微颔首:“我亦有所听闻。”那时候元秀还没出生,但她在宫中也隐约听见过平津对韦坦曾经是多么的情深义重——采蓝抿了抿嘴:“平津公主……虽然对驸马有心,但为母之人,最关心的,究竟还是自己的儿女……”
她尽力把话说委婉,元秀蹙眉,已经听出了她的意思:“你是说,大姐与驸马感情生疏,是蛮儿的缘故?”
“阿家,奴进宫时,先在文华太后身边伺候,那时候平津公主已经下降,太后时有赏赐分于宫中诸位殿下,那时候已经成婚开府的仅有代王与平津公主,也都使人将赐物送至府邸,奴那时候跟着姑姑们,却是往平津公主府邸里跑过几回的,平津公主与如今的开国县男郑敛相敬如宾,然奴有几回听公主府里的人议论,说郑敛待平津公主恭敬有余而亲近不足,平津公主又是先帝都十分钟爱的长女,自觉被郑敛冷落,心有不满,之后承仪郡主出生,按制,公主之女与诸王之女一般,只可为县主,惟太子女,方可为郡主,然先帝因承仪郡主乃孙辈之中头一人,又因平津公主素为先帝所爱,因此才越级封其为郡主,连封号都是先帝所拟。”采蓝道,“后来平津公主恋慕如今的韦驸马,先帝拗不过公主,答应了她,虽然这件事情叫先帝伤了心,但究竟是亲生女儿,也是时常使人探望,年节赏赐不断的。一直到了先帝驾崩后,平津公主才和韦驸马冷淡下来!”
“蛮儿实在胡闹了些,那仙奴身份何等的卑贱?”元秀皱眉,“她就算不喜(87book…提供下载)欢韦坦,却也不能为此挑唆得大姐夫妇不和呀!”
却听采蓝在旁,幽幽说道:“阿家只在幼时靠在先帝身边见过郑敛一回,想是记不得他长什么样,不瞒阿家,那仙奴别处倒也罢了,那背影却是像极了郑敛!”
元秀吃了一惊:“居然有此事?”
“其实当初平津公主让仙奴住进了长公主府后,卢丽妃就向先帝哭诉过,道郑驸马冷落平津公主,以至于平津公主不得不收下背影与驸马相似的侍从为念,先帝为此还旁敲侧击,叫驸马多些时候陪伴公主。”采蓝低声道。
元秀蹙着眉:“这么说当初昭贤太后丧仪后,我们去大姐府邸里做客,蛮儿拿着仙奴编的花篮给我瞧,那时候还以为她小孩儿心性,对此人不甚在意,原来却是有意抬举他?”
她沉吟着,“父皇当年既然劝说那郑敛待大姐好些,难道他竟敢不听吗?”
“原本先帝看中了郑驸马的稳重,平津公主也喜他相貌威武,只是这位驸马性情沉默寡言,虽然得了先帝的叮嘱,时常回府中陪伴公主,但多数说是陪伴公主,还不如说是陪伴郡主,而且平津公主金枝玉叶,心性骄傲,先帝虽然不是当众叮嘱了驸马,可那时候有卢丽妃在宫里,这些事情也瞒不过她去,阿家想一想,平津公主乃是先帝爱如明珠的长女,生母卢丽妃出生望族,位居三夫人之一,自幼深受先帝怜爱,少年时候容貌虽然说比不上阿家,但也堪与昌阳公主相媲,就是没有帝女这一重的身份,难道还愁长安没有郎君用心吗?”因这会四周只有采绿留了下来与元秀一起听着,采蓝说话也不忌讳,压低了嗓子道,“平津公主若是不知道先帝叮嘱驸马多陪伴自己也还罢了,见驸马果然在府中待得时间长了,可却一直盯着郡主瞧,再一想先帝的嘱咐……哪里有不恼的?”
那时候的平津公主出身高贵又年少美貌,这两重里面随便拥有一重,都足以引长安少年竞相追逐了,偏生郑敛从成婚起对她总是不够亲近,平津公主自负遗憾之余,终于等来驸马经常留在身边,但接着却发现自己的驸马更多关注于女儿而不是自己,继而发现他之所以时常留驻府中,完全是因着宪宗皇帝私下的叮嘱,而非对自己的怜爱,这样的认知随便换了哪个心高气傲的女子都是无法接受的。
同为帝女,元秀略想一想,也能明白长姊当时的心情——也难怪,她会公然让娈童住进府邸,为了一个既无功名在身也无过人才华的浪荡子弟韦坦,不惜长跪御前请求和离——哪怕当时她已经与郑敛有了一女!
她叹了口气:“那为何父皇还要补偿郑敛?”这会,元秀却觉得是郑敛对不起元秀了。
采蓝和采绿对望一眼,巧妙的答道:“这都是因为先帝仁善的缘故。”
——真话便是,无论本朝多么优容公主,自古以来究竟是男尊女卑的,平津公主当时羞恼之下,将事情又闹得极大,哪怕有新城公主的例子在前,可这会平津公主一未过世二未重病,反而公然闹到了御前要和离,满城风雨同情的自然都是郑敛,宪宗皇帝其时正在削弱藩镇,正值用人之际,郑敛是他为自己心爱长女挑选的夫婿,其人本有才华,自然要安抚。
何况宪宗皇帝自己,也是男子。
元秀叹了一句,便不再追究此事,而是把话题转到了方才采橙禀告之事上面:“扣下了卢二十六娘,先不要为难她,究竟是卢确侄女。”
“采橙使了郭霜看着她,那女郎瞧着是极有分寸的人,阿家但请放心。”采蓝忙道。
“哦?是雪娘的二姊?”元秀不太相信的问道,“她的幼妹今儿想是在崔十四手里受了惊吓,该不会趁机在卢二十六娘身上讨回来吧?”
“阿家放心,也不是霜娘一直看着,晚间自有人去换。”采蓝道,“再说霜娘毕竟是郭总管之女,不得阿家吩咐,不擅自做主的道理,她却是比有些人懂得多了。”
采蓝这话是明显在刺崔十四,元秀方才恼怒过了,这会也有点可笑:“堂堂郎君,恐吓幼女也就罢了,居然还要亮出随身之刃——这崔十四好歹也是博陵崔氏族人,竟然这般的没有出息!”
“阿家不知,他可还是崔太妃的嫡亲侄儿,比之崔南熏只是崔太妃的堂侄还要近一层呢!”采蓝扑哧一笑,揭露道,“其父崔温礼,官拜司农寺卿,其堂叔崔温仪,也就是崔南熏之父,乃礼部尚书,这一位如今还只是禁军里边一个寻常士卒,若不是身手尚可,又与袁别鹤有旧,这一回护送阿家避暑,凭他那眼力与为人,哪里有他近身的份?”
元秀想起当初嘉善大长公主府里云州被算计的事,对博陵崔氏越发的没有好感,冷哼道:“那崔南熏或者比他能干些,然而也不似什么好东西!”
采蓝和采绿都是知道之前东平公主事的,薛氏为此还亲自出手教训了一番崔南熏,此刻都是抿嘴一笑:“许是崔卿与崔尚书忙于国事,到底没教好这两位郎君。”
“这些都是小事。”元秀郁闷道,“叫我心烦的是——这袁别鹤究竟能力不足,也不知道五哥手底下还有没有其他当用之人,否则这等人就是抬举了他做神策护军中尉又能如何?”
神策军是天宝年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所置,安史之乱中渐渐崛起,广德元年,此军由当时的权宦鱼朝恩率领,护驾幸陕州的代宗皇帝回长安,自此成为禁军,后来鱼朝恩因罪而死,神策军交由本军兵马使统帅,奈何到了建中年间,泾卒之变致德宗皇帝出奔,德宗皇帝遂不再信任文武大臣,将神策军权分做了左、右厢都知兵马使,交与了宦官,后又置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因此此军名义上由大将军并统军率领,实权却一直握在了护军中尉手中——也因德宗皇帝此举,神策军自此军权一直辗转于宦官之手,从德宗皇帝以下,几次帝王废立,宦官干政,皆因拿住了此军!
原本元秀以为邱逢祥放任丰淳将袁别鹤扶到了统军的位置,是对皇权有所避让,如今看来,多半还是因为袁别鹤能力不足的缘故……
元秀叹了口气:“明日若卢家二十五娘还要求见,采蓝出去代我在正厅那边招待着,早膳后,先传袁别鹤。”袁别鹤或者能力不足,但至少他忠诚,若能够提点些,还是尽力而为吧。
元秀公主
正文 第一百八十九章 善音
'更新时间' 2012…05…22 23:42:48 '字数' 2730
烈阳高照,经太液池折射,粼粼波光返明蓬莱殿上,将殿前牌匾映得尤其明光逼人。
与匾同样明光逼人的却是蓬莱殿人的脸色,个个行走带风,皇后王子节虽然从前也有过接连几日侍寝的事情,但为妇以来,丰淳还是头一回待她这般上心——这几日除了上朝与批改奏章,丰淳几乎住在了蓬莱殿,就是前两日裴才人使人来说不慎中了暑,丰淳也只吩咐了耿静斋去看。
韦华妃向来是不主动争宠的,如崔芳仪、卢芳仪进宫来虽然就得了高位,但也不是太受宠爱,她们都是望族出身,自然做不出如赵芳仪一日三回使人催请丰淳前去的事情。
何况,生有两子的赵芳仪昨日才受了斥责。
至于郑美人,她位份虽高于裴氏,宠爱却远远不及,反而抓住机会,用心绣了些东西送去蓬莱殿,孝敬皇后,倒是因此得了王氏与丰淳的称赞。
望仙殿偏殿里,午后气候明显比前两日炎热,以至于裴氏从小憩中热得醒了过来,伸手一摸,身上单丝罗中衣差不多全被汗水浸透了,旁边打扇的宫人倒是没偷懒,但宫扇一下一下扇在了身上,似乎更加躁热起来,她烦躁的翻个身,旁边贴身宫女善音忙问:“才人可要喝些凉物?奴这就去后面井里取上来。”
“井里?”裴氏迷迷糊糊的,反问,“怎么不用冰?”说到这里,她清醒了点,微怒道,“这样热的时候,怎也不多放些冰在旁边,没见我热得中衣都湿透了么!”
“尚寝局那边说因先前嘉城公主生辰并昌阳公主下降的缘故,窖藏的冰用多了,怕接下来七月里元秀公主的笄礼上不够,因此从本月起,除了紫宸殿、蓬莱殿、含凉殿等,各处用冰都有所削减。”善音为难的道,“才人这里若是照先前那样用,怕是份例不够用到月底呢。”
裴氏听着,吩咐道:“拿帕子来我绞一绞脸。”
善音去取了帕子来,裴氏就着新打上来的井水擦了把脸,回过神来,冷笑:“什么冰不够!宫里新下降了一位昌阳公主不说,五月下旬时珠镜殿因薛尚仪惧夏,用冰用得最厉害,但昌阳公主婚礼才过,元秀公主就带着薛氏离开长安去别院避暑!单这两处就足以省下许多份子了,何况今年这三位公主的事,去年取冰时尚宫局难道就不曾想到不成?往年冰不够,尚宫局是怎么做的?”
听出她话里的怒火,善音小心道:“是派人登太行、王屋二山取冰雪。”
“无非是见中宫得幸,陛下这几日都没有召我侍奉,打量着我只是区区才人,又不似曹才人那样已有子嗣傍身,便露出来嘴脸罢了!”裴氏一甩帕子,恨恨的道。
善音安慰道:“才人且莫生气,许是尚寝局那边所剩之冰确实紧张,奴听说不单是才人们这里,就是宫里几位殿下那儿也减了些例子呢,还是皇后说殿下们年少,拿自己的份补上了些。”
“皇后啊还不是邀买人心?”裴氏挥手吩咐打扇的宫人退下,冷笑,“昌阳公主有胞兄齐王,还有生母杨太妃在,自己也是个性情泼辣的,元秀公主与五郎同母所出,听说脾气也是娇纵的,她身边的乳母薛尚仪少年时更是名满长安的难缠!这两位还在宫里时,一堆一堆的用着冰,尚寝局左不说不够,右不说不够,偏巧她们一个下降,一个去避暑,就开始减份例了!无非是因为嘉城公主一心向道,对这些都不在乎,琼王如今谨慎小心,更不敢为了些许小事向五郎进言,而东平、云州并利阳三位公主与徐王一样,都是没有同母所出的兄弟姊妹,连生母都没了的,五郎平时政务繁忙,哪里样样都有暇过问?这几位年纪也小,哪里斗得过皇后?先欺负了人,再补上一部分——少不得还要谢恩!”
善音低声道:“才人慎言啊,如今帝后和谐……”
“哼,我刚刚进宫时,五郎待我难道就不好吗?那时候别说皇后了,就是进宫前听说最得五郎宠爱的赵氏,说起五郎来,也要称一句大家,只有我,第一夜侍寝后,就能唤他做五郎……男人的心啊,就是这样的朝三暮四!哪怕你再美,总有贪图新鲜的时候!”裴氏酸溜溜的说道,“如今得宠又怎么样?皇后殿下嫁给五郎又不是一天两天了,到这会才得到五郎几日浓情蜜意,当真以为可以从此宠夺六宫了吗?谁知道过上几日,五郎他又会召谁侍奉?”
说着,恨恨的拿宫扇用力摇了几下,问道,“这几日承香殿的那三位还去蓬莱殿上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