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脸部一阵抽搐,烦劳我,我还想烦劳别人呢。平安仔细地想了想:“太女姐姐,我对这些事情着实不太懂。这样吧,那些外臣都在和光殿那举哀,我去请几个人来商议,您看呢?”太女闭着眼点了点头。
第二百九十章 惠帝驾崩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一章 太女的悲伤
平安满心诧异地看着德君,这也算是为人父者吗?想秦子路怕自己哭坏了,在家千叮咛万嘱咐,说是做做样子就行了,千万哭出什么好歹来,又怕自己跪久了对身体不好,给自己缝了两个垫子绑在膝盖上,这位父亲倒好,居然说这个。平安不由真的心疼起太女来,她看了看匍匐在地上,悲痛欲绝的太女,又看了看目光闪烁不定的德君,突然站起了身,对玉秀说道:“将太女扶下去休息!”玉秀见平安面沉似水,心头一震,上前就要将太女扶起来。
德君指着平安说道:“姬平安,你大胆”
平安对德君躬身一礼,说道:“太女不仅是母皇的女儿,更是大梁的皇储,身系的是大梁的基业,自然不能同寻常人家的女儿一般。她若是有一个闪失,岂不是罔顾了母皇多年来对她的殷殷期待?”说罢,平安也不管德君的脸色,俯下身将太女打横抱了起来,对玉秀说道:“去将偏殿收拾一下。你们,快去准备参汤。”平安对还站在发呆的侍人们喝道,侍人们急急忙忙地跑去准备。
德君还准备阻拦,就见风飞扬闪身拦在了德君的面前,虽然红肿了一双眼睛,去依然散发着一种凛然的气度,德君身后跪着的三皇子姬明清轻轻拉了拉德君的衣服:“父君!”德君恨恨地瞪了风飞扬一眼突然扑跪到了惠帝的牌位前:“陛下,您走了,这起子人就妄自尊大起来。连您的人都不放在眼里,陛下,我恨不得跟您一同去了,陛下”风飞扬看了一眼德君。弯腰施了一礼。便跟在平安的身后进了偏殿。
平安将太女安置在明议殿偏殿的榻上,命人将门关了起来,将德君那哭诉的声音关在了门外。等侍人端了参汤,平安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端过碗将参汤一气给太女灌下,看得身旁的风飞扬和玉秀等人直翻白眼,这也就是平安敢这么干啊。灌完参汤,平安扶着太女让她靠在自己的身上,帮太女顺气。一边劝慰道:“母皇一生最疼爱您,也在您身上花费了无数的心血,您现在这样。让她在天之灵怎么安心呢”风飞扬和玉秀觉得平安就像是个男人一样絮絮叨叨,不厌其烦地劝慰着太女。在平安缓慢而又低沉的安慰声中,太女渐渐地缓过劲来,靠在平安的身上仿佛有了一些气力,她声音嘶哑地说道:“平安,如今我心神大乱,已经没有主张,可雍京之乱刚刚平定,大局不定,就要多劳烦你了”还没说完。太女就虚弱地咳嗽起来,平安赶紧轻拍着太女的后背,想了想说道:“大臣们都在明议殿外举哀,要不,我们请几个人进来商议。您知道。对于政事,我是不太懂的。”太女虚弱地点了点头。
平安忙命侍人去殿外传请萧远程。澹台德操,以及桓修武等朝臣。侍人领命急急出去,又有一个侍人急忙跑进来,来到平安面前弓着身,低声说道:“启禀太女,郡王,外面的侍卫说郡王您家的那位七七公子要进宫,说是要来拜祭陛下。”
平安刚想说话,却突然想起好像七七的身份不适宜祭拜惠帝,家里的男人也就妫岚颜有资格在明议殿上为惠帝举哀。不过要是不让七七进来,估计自己回家不死也得脱成皮,平安犹豫着,就听太女微眯着眼睛,对那侍人说道:“准了,请七七公子进明议殿。”那侍人似乎有些吃惊,不过立刻反应过来,急忙跑出去传太女的钧旨。心里暗自揣测这七七公子不仅在郡王心里不一般,就算在太女这也是不一般的人物。
没过一会萧远程,澹台德操,桓修武以及方明德等朝廷的大臣进到了偏殿,在给太女请安之后,便坐在一边,一言不发。平安说道:“如今,母皇驾崩,太女姐姐身体不好,还请各位拟个章程出来,给太女姐姐一点建议。”平安的话说完了半天,这些人还是一言不发,把平安搞得莫名其妙。其实这其中的关节,澹台德操等人心中就和明镜似的。
惠帝一生只有太女和平安两个皇嗣,虽然太女一直是皇位不二的人选,但是雍京之乱,平安居功至伟,军中的支持不容忽视。太女身有残疾,身体羸弱,作为一个帝王来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陷,以前没有平安那也就罢了,可是现在平安既有才华又有好的身体,听闻家里的侍君已经有了身孕,从帝位永固的角度考虑,平安登上这皇位更加顺应天命。然而太女积威犹在,这姐妹之间的事情,旁人真不能有所置喙
而这几个大臣,澹台德操自进雍京之后没有多久就受到了太女的赏识,在太女的大力支持下主持了轰轰烈烈的改革,但也是因为这样澹台德操受到了门阀世家的打压。在受到了太女的提拔之后,澹台德操便不好与原来推举自己的平安走的过近,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位由平安推荐进雍京的德操先生,已经不能算是平安的人了。面对旧主新上便不好开言说什么。
桓修武在雍京之乱的时候没有明确的表态,平安在抵御北苏之时,向柳斌表达了对桓修武极度的不满。太女清洗门阀让桓修武更加的忧心忡忡,说真话,这次平安召自己进明议殿商量事情,其实是出乎桓修武所料的。卢氏门阀和大梁皇室之间的纠葛,就已经让桓修武很纠结了,更何况现在是太女和平安之间的事情,桓修武更是不可能搀和进去了。
萧远程其实很想说点什么,可是太女看上去身体憔悴,反观平安则神采奕奕,况且自雍京之乱那晚之后,已经没有任何人敢小觑平安,看上去没有什么权利的平安,在突然之间就爆发了巨大的能量。最重要的是平安舍去和卢兴婷对抗的时机,转而对抗北苏来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不能不说是个小小的奇迹,加上曼城城楼上平安宛如神祗的一幕,已经让军中有了一些传言,说平安乃是姬氏战神转世,凡是平安参加的战争,大梁都必胜无疑。基于种种原因,萧远程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又咽终于没有说出口。至于方明德等人,有一些是支持平安的,有一些是支持太女的,可是上面那几个大佬都没有说话,自然也轮不到这些人说什么,于是一个个呆若木鸡,都把自己当做家具。
过了一会,平安见大家都鼻观口,口观心,知道这都是不想发言了,正准备说话,就见七七身穿一身缟素走了进来。平安愣了愣,七七穿的和平时不同,是一身传统男人的服饰,平安急忙唤玉秀到了自己的位置,自己则站起身,走到七七身边,看着七七一张小脸,被素衣一称,显得更加的苍白,心里很是心疼,嘴上却是带着严厉:“你不在家休养,跑这干什么来了?”
七七看见这么多人坐在这愣了一下,便神色从容地向太女裣衽一礼,把平安的眼珠差点看掉下来,七七行的居然是男人的礼节,什么情况,这是什么情况?太女在榻上颔首:“让平安陪你去吧,恕我不能相陪。”
平安忙拉着七七的手来到明议殿正殿上,七七按照礼仪向惠帝的灵位叩拜,把一旁的跪侍的妫岚颜看得满身满心的不自在,感到周围惠帝的君侍投来的诧异的目光,妫岚颜死死地咬住了自己的嘴唇。
德君斜眼看着惠帝灵前的这个男孩,冷声说道:“郡王,你也太胡闹了,虽然七七公子是你所喜,但这里是什么地方,他一个没名没分的人,有什么资格来这里祭拜陛下?”
平安还没有说话,七七已经站起身,缓缓地说道:“我是奉太女钧旨前来祭拜陛下的,和平安没有关系。平安,这是蕴秀让我交给你的。”说着七七从怀里掏出一张信笺,平安边往偏殿走边拆开信笺看,只见那薄薄的信笺上只有“帝位若定,人心方稳”几个字,平安淡淡地笑了一下,心中大定,知道自己下面该怎么做了。
七七默默地跟在平安的后面一起进入了偏殿,那偏殿内的朝臣还是一副鼻观口,口观心的样子,看得平安又好气又好笑。许是喝了参汤的缘故,太女的脸色好了很多,平安也不罗嗦,直接跪倒在太女面前,抬头看着太女说道:“太女姐姐,如今母皇驾崩,所谓国不可一日无皇,就请姐姐在母皇灵前继承大统!”
萧远程一直捏着拳头打着自己的算盘,陡然听平安这么一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转瞬之间她立刻跳了起来,跪在了平安身后:“太女,确如郡王所言,您继承大统乃是顺应天意。”澹台德操等人见平安如此表态,也都依次跪拜在地,齐声恭请太女登基称帝。
第二百九十一章 太女的悲伤
正文 第二百九十二章 文帝继位
太女身后的玉秀见此情景,不敢在太女身后坐了,急忙贴着榻跪倒在地,一时之间偏殿里所有伺候的侍卫和侍人们都纷纷跪倒。太女静静地看着平安,平安脸上满是真诚,太女突然掩面痛哭道:“倒是我这不祥之人祸及母皇了”。
跪在平安身旁的七七推了平安一下,平安急忙膝行上前,先请了罪才站起身将太女抱了起来,抱到了明议殿上,玉秀急忙端来一张座椅摆放在惠帝的灵位旁,平安将太女安置在那座椅上,退后几步带领朝臣三跪九叩,口称万岁,殿内殿外的人都听到这声音,明白大梁的新皇已在惠帝灵前继位,全都跪伏在地山呼万岁。
大梁太女姬明婧在惠帝灵前登基称帝,史称文帝。大局既定,当下,文帝姬明婧召集平安和几位重臣在明议殿商议登基的一些事宜。萧远程有些激动,不过这当口自然不能表现出来,文帝前几日诛杀大梁门阀的时候,萧远程心里虽然有把握不会累及自家,但是这样大规模的清洗,不能不让人心惊胆战。现在就好了,文帝已经登基,那么按照惯例德君就会是皇太君,现在正是整个大梁的权利架构重组的时候,看来萧氏不但躲过了这一劫,恐怕还将替代卢氏登上大梁权利的高峰。
萧远程心中盘算着,德君和太女的关系不是很好,自己以后得多劝劝,让她们父女搞好关系只能是对萧氏有利。有了平安,特别是平安的侍君有了身孕之后这大梁的皇位萧氏是想不到了。但是并不妨碍萧氏的发展,所幸平安现在的势力主要还是在军中,这朝堂之上平安好像不懂,不懂最好。每一个帝王都不喜欢有人威胁自己的地位。可以从这个方面着手。让平安去做个有名无实的王娘好了萧远程只顾想着自己的心思,就听见澹台德操起身说道:“陛下,这年号还要请陛下定夺。”
太女抬眼看了一下平安,垂下眼睑想了想:“就用承启吧!”澹台德操等文臣都是一愣,都偷眼去看平安,平安茫然不知,还在想着这换一个皇帝就换一个年号太麻烦,以后要建议太女,哦。现在是陛下,建议陛下用公元,以后都这么沿用多好啊。让后代学历史的孩子们少一些麻烦。
萧远程一听承启的年号,顿时像被雷轰击了一般,承启?萧远程看了看文帝又看了看平安,难道文帝有心要禅位与平安,不可能,不可能啊!可是紧接着就见太女对站在平安身后的七七招了招手:“七七,到我这来。”
七七忙走上前,太女拉住七七的手,平安见了脸上一阵抽搐,喂。虽然我主张男女平等,但是当着我的面就拉我男人的手,真是够不给面子啊!太女脸上挂上了淡淡的笑容:“七七,我看你聪敏过人,不如就跟在我身边学习一些政事吧。以后也好给平安提个醒。”
七七歪着头想了一下:“我对政事不太感兴趣。还是让蕴秀跟着您学习吧!”
文帝还没有说话,平安就急道:“蕴秀。他不是有了身孕,身体不太好嘛!”
七七一转头嗔道:“难道他永远不好了吗?那御医都说了,过两个月就会好了,你倒是心疼的紧!”平安吓得一缩脖子,周围的大臣,侍卫,侍人们立刻全部变身成了家具,全都不去看平安涨红的脸。
太女轻轻地拍了拍七七的手,转而对平安说道:“那等御医认为可以的时候就让李蕴秀进宫伺候吧!”见平安吞吞吐吐知道她想为李蕴秀说几句,但又怕七七不高兴,便笑道:“你放心好了,我并不是要他在我面前立规矩,不过”太女轻推了一下七七:“你家里这位,你自己想好怎么对付了吗?”说的平安尴尬地搓着手,忙岔开话题说道:“那我代蕴秀多谢陛下了。”
文帝点点头说道:“以后你不必这么拘束,陛下,陛下的,我们是至亲的姐妹,你就不能唤我一声皇姐吗?”平安刚要拒绝,就见七七不易察觉地点了点头,平安将到了嘴边的话改成:“那好吧,皇姐。”
文帝满意地笑道:“德操,拟旨!”澹台德操答应着,忙提笔等着文帝说话,文帝沉吟了一会说道:“立皇妹姬平安为皇太妹,为我大梁的皇储,国之根本,兼授议政王,正君妫岚颜一品夫君,册封侍君李蕴秀,朗月心,燕赤霞为三品淑君,着李蕴秀身体好转后往中书省当差,朗月心即日起前往户部当差,燕赤霞回来后前往军部当差。”文帝边想边说,那澹台德操内心虽跌宕起伏,手下的笔却是不停。所有的人,甚至包括平安在内都已经听出来了,文帝这是担心平安以后不会治理朝政,在帮着她培养人才了。萧远程脸色十分难看,想要说什么,但是每当抬头想说话时,文帝的眼神正好扫过来,萧远程立刻将要说的话吞了回去,好容易等文帝将事情安排好,萧远程撞起胆子上前说道:“陛下,既然您已经得继大统,那先帝后宫的名分当定下来,才好有个秩序。”
文帝沉吟了一下:“奉我父德君为皇太君”平安差点笑了出来,急忙用咳嗽声掩了过去,文帝斜睨了平安一眼:“卢氏君后为后宫之首,理应辅佐母皇,却在雍京卢氏之乱时袒护反逆,着打入冷宫”平安心中一动,想起在敦城前的那个梦境,文帝看着平安脸色一变,便问道:“平安,你有什么意见只管说出来。”
平安说道:“我想当日裴氏的时候,母皇没有苛责大皇子,母皇这一生对子女爱护有加,不如皇姐就按着大皇子的先例,让二皇子和卢君后在一起也有个照应,也算是让他们颐养天年了吧!”
文帝沉吟了一会对澹台德操说道:“就按着平安的意思办吧!另外奉皇太妹之父秦氏为宜太君,享皇太君禄,”萧远程急忙道:“陛下”文帝眼光一沉:“此事不用再议,我意已决,拟旨吧!”萧远程只得讪讪地退到了本位。
文帝转而对七七说道:“他们都学习了,你怎么办呢?总不能老是跟着平安吧,当心她以后嫌弃你,她可是个多情的种子呢!”平安脸上一红,看着文帝戏谑的目光,知道这一定是风浩煦透漏消息给文帝了,平安嘿嘿地干笑了两声,七七疑惑地看了看平安又看了看文帝,最后将目光锁定在平安身上,平安不敢喝七七对视,假装去看澹台德操。文帝看平安尴尬便对七七说道:“你若对这些真的都不感兴趣,我自然也不强迫你。”说着,文帝从腰间下了一个玉佩下来,交给七七:“这是母皇当日赐给我的,如今我将它转赠给你,不管你以后对什么有了兴致,都可以去看看。看见了这个玉佩,便如看见我了一般。”
屋里的人的目光都转向这个貌不惊人的男孩,竟然能得到文帝如此大的恩赐,不知道是看在了平安的面子上,还是真的和这男孩子投了缘。其实在文帝的内心来说,自那日和七七在明议殿的密室里的一番谈话之后,便对这个思路极为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