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劫:倾世帝王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颜劫:倾世帝王妃-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息王的孩子。

    “我一定要想办法和我的王联系上。”妫公主充满了向往,似乎看见息王抱着她和孩子,他们三个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公主,在楚国人跟前,切记不可以说公主你怀上的不是楚王的孩子,是息王的。楚国的王后,怀上别的男人的孩子,公主想过是什么样的罪过,会遭到怎样的惩罚吗?”后果太严重,任何人也承受不起吧。

    “没想过。”为什么怀的不能是息王的孩子?现在可以想啊,妫公主仔细想一想,的确是这么回事,“也是啊。我悄悄告诉我的王。”

    “悄悄的也不行。”善女不会认为,丹女还有可能传递有关息王的消息给妫公主,她轻易也出不去王宫大内,她只是太兴奋,在假想。

    “为什么不行?”妫公主不理解。

    善女的理由很简单,“嗯——如果公主告诉息王,公主怀的孩子是息王的,息王因为太高兴,做出什么过份的举动来,触怒楚王,楚王再知道这个孩子是息王的,不是他的,又有可能做什么事呢?是伤害息王,还是公主肚子里的孩子,让它无缘无故没有了?公主要三思而后行,千万不可以鲁莽。”

    “噢?这样啊。”善女不赞成的事,表面上就答应她,妫公主学会了跟她藏心眼,“那好吧。”她认为,告诉息王这个好消息,再提示他别触怒楚王不就完了,有什么可担心的,必须告诉他,她怀了他的孩子,怎么可以让当父王的一直不知情。




商量计策(十)

什么?王后怀孕了?”丹女险些昏过去,“国王——”

    “国王当然很高兴,还说楚国有后了,国王有后了,说王后如果生下儿子,就是王太子。”其他见到楚王当时的情形的宫女学舌。

    丹女怀疑,就算毋庸置疑,她也要让大家怀疑妫公主,为难她,她怎么忍得下这样的气,楚王如此宠爱新王后,废掉她的姐姐前王后的孩子,对她以后的发展也不利哪,“你们不觉得,我们国王跟王后大婚的时间并不长,王后就怀孕了——”

    宫女赶紧向丹女摆手,凑近她的耳朵,“可不敢这样乱说,小心祸从口出。”

    原来,大家也是有所怀疑的吧。能这样就好,一定要兴什么风作什么浪,让妫公主的孩子当不成王太子。

    妫公主把一封信交到丹女手上,“有机会见到我的息王的话,把这个交给他。”她已经等不及,不愿意再长久等待。

    信只有几片竹简,还算比较简短,妫公主的小字写得也漂亮,细密如织:

    我的王:我很想你,每天都很想你。不能见面,经常让我食无味、寝不安。我会积极努力想办法,联络我们息国人,搭救我和我的王你逃脱楚王的控制,离开楚国,回到息国去的,王要有信心,为了我们的将来。告诉王一个好消息,我怀了我们的孩子,你也很高兴吧?等我们一家三口团聚,回去息国,过我们自己的日子,是多么幸福。

   

    丹女一阵狂喜,心突突直跳,这就是妫公主怀上的不是楚王的孩子、而是息王的强有力证据啊,她自己承认的,写清楚的,楚王再袒护她,也没有用吧。

    当然不是交给息王,而是要给楚王,和楚国的朝臣们看,把妫公主撵下楚王后的宝座。

    还有,她也还没有和国驿馆“无理国”的人们混熟啊,不至于到能进去见息王的地步。就算能,她也不打算这样做。

    要交给楚王本人,还是先交给朝臣,由朝臣转达呢?

    直接交给楚王;就是先交给朝臣,由朝臣转达,如果楚王放不下妫公主,执意庇护她,不管他怎样对她吧,追查起来,也得把她杀了灭口,她自己肯定活不成。




商量计策(十一)

还是在不暴露自己、保证自我安全的前提下,找一个对楚王立妫公主为王后很有意见、特别敢言直谏的大臣吧。

    有一天,入夜以后,丹女出了王宫,穿上夜行衣,戴好黑色斗笠,遮得严严实实的,买通她选定的大臣府上的门人,被搜过身,被带到大臣的书房门外,大臣自己正在书房里看书,门人回话,“大人,有个不肯暴露自己身份的神秘女人,说有关王后的紧急的事情找大人。”

    “有关王后的?找我?”大臣困惑,会有什么事呢?不过,他还是出来一看究竟。

    丹女一身黑衣,黑斗笠,包裹得很严实,大臣架上小心,只立在房门口的台阶上,没有再往下走,尽管是在他自己的家,眼前这个女人看上去也不会武功,还是以防万一,万无一失的好。

    丹女也不勉强,不必亲自交给大臣,只要能递到他手上就行,她把竹简亮出来,向前举,“大人,这儿有一封王后的亲笔信,是写给息王的,能证明王后根本不配做我们楚国的王后,她只是视宠而骄,蒙蔽了国王的眼睛,她怀上的孩子根本不是我们国王的,只是息王的。”

    “噢?竟有这等事!”此事事关重大,非同小可,大臣本人虽然反对楚王立息国的王后妫公主为楚王后,可是,也只是为大局着想,并无个人恩怨,现在也一样,妫公主怀的如果是息王的孩子,还有可能被楚王立为楚国的王太子,事关楚国将来的命脉,岂可小视,“快,把书信呈上来。”

    下人接过丹女手上的竹简,紧走几步,递给大臣。

    大臣仔仔细细前前后后看了竹简两三遍,他肯定,“这的确是王后的亲笔信。不过,这样就能证明王后信上所说的肯定是真的,能取得国王信认,让国王治裁王后?”楚王对妫公主迷恋到什么程度,大家都清楚,都咋舌,仅凭她自己的一封信,就可以取信于他?就算这一切都是真的,楚王如果还是不肯放弃妫公主,这件事又会怎样收场?这些都是问题。




商量计策(十二)

“大人,事在人为,王后亲自确认,还不足以取信,还能得到什么样的证据?事关我们大楚国将来是有谁来统治,关乎国之根本,再不足以取信,不管国王自己是个什么态度,也应该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谨慎处理,在早朝上公开提出来,让大家给个公断吧。”哪怕只是让尽多楚国人怀疑妫公主怀的不是楚王的孩子,就没有她和她的孩子的好日子过吧,至少不可能再被立为王太子,也是有效果的。

    “的确,这件事,不应该隐瞒,应该公诸于众。”只是交出这封信,并不表示太多个人态度,看楚王到底怎么办,总不至于因此就杀了他吧。众人的眼睛是雪亮的,还希望可以劝楚王不要再对妫公主那么好,让她为所欲为。

    丹女看大臣同意了,她还有嘱咐,“大人,小女子只是一片好心好意,只为我们楚国江山永固、不至于落入他人之手着想,大人可不要连累到小女子,还希望留小女子一条活命,将来还有为大人效力的机会,大人只说是在路上捡到的这封竹简,并没有见过小女子,可否答应小女子这一个请求?”

    大臣不答应恐怕也得答应,丹女又没有露出真面目。没有把握,她就不来了。

    “你放心去吧。我不会说出这封信我来自何处,我就讲它是我捡到的。”大臣向女人保证,他还有疑问,“你难道仅仅是为了我们楚国,就这样做?”如果被楚王查出来,就算他不得已废了妫公主的王后,就凭他对她的珍爱,也得迁怒于与整个事件有关的人,生死攸关,这个女人也太大义凛然了吧,莫非,没有自私自利她自己的目的?

    “我还为了什么,大人不必操心,大人问,我也不方便说,不会说的。大人总不至于因为我怀有其他个人目的,对这件事就听之任之,不管吧?。”丹女还是看得准这个大臣的。

    “那倒不会。明儿一大早,早朝之上,我就对国王言明此事,交上这件证物,看国王到底要如何发落。”大臣还不信了,妫公主亲口承认事实,亲笔写下证词,楚王还能怎样袒护她,为她辩解。




商量计策(十三)

“多谢大人主张正义。小女子不便久留,告退。”再晚些时候,王宫的门就要关了,被查出来宫人夜宿外面,倒不要紧,再被查出来与告发妫公主有关,那就惨了。

    第二天,楚王照常上早朝去,丹女溜进他和妫公主的房间,并不叫醒熟睡中的人,就开始嘤嘤哭泣,哭声越来越大,谁让睡觉当中的人睡得太死,直到现在还不醒呢,如果被人发现她在这儿,就不好了。

    妫公主终于醒过来,是被丹女吵醒的,“丹女?你哭什么?”

    “王后,大事不好。我带着王后的信,走进国驿馆,到无理国的院子前,再摸身上的信时,它居然不在了,不见了,不知道丢哪儿了。我顺原路返回,一直找到天黑,都没有找到,趁王宫关宫门前,赶回来了。”要和大臣捡到的说辞对得上号,反正妫公主又不会查问信到底丢在哪儿,丹女有把握,能糊弄过关。

  
    “信丢了?”妫公主不想丹女从中会有什么猫腻,她遗憾的是,“那我写给我的息王的话,他就看不到了,这可怎么办呢?”

    “我一宿没有睡好,一开始,看国王一直都在,后来和王后睡了,没空隙,我自己也害怕,不敢跟王后说,怎么躲也躲不过去,现在就只好向王后坦白。王后,你要怪我、骂我、责罚我都可以,我可真是不小心的,万万没料到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它本来好好的就放在我衣服里呀。”主动要求责罚,又积极为自己开脱,这就是丹女的本事,妫公主不是那种得理不饶人的人,还怎么可能怪罪她。

    妫公主只是担心和息王联系不上,“我好想让我的息王知道,我怀孕了,我们有孩子了。”

    “我可以在脑子里记住王后的话,通过我的口向息王传达,这样最安全哪。”妫公主意识不到严重性,丹女可以提醒她呀,“可是,信丢了,万一被不怀好意的人捡去,再被国王知道,王后说怀的孩子是息王的——”

    这个问题倒是比较严重,楚王肯定生气呀,特别是被朝臣们获悉消息,他还不被气炸。妫公主根本想不到还会有更严重的后果,“这可怎么办?要不,你再出王宫去找找?”




商量计策(十四)

都丢快一天一夜了,不对,丹女早已交给朝臣,朝臣带上金銮宝殿,去找楚王理论,要他给个说法,还上哪找去。

    不过,丹女乐得出王宫去,“那好吧,我再出王宫去找找。真叫人担心哪。”

    “还能出现什么严重后果。”楚王再生气又可以怎么样,妫公主不以为然,“我怕你不能取信于我的息王,也担心你传的话不全面,以后,千万要小心,保管好我写给我的息王的信,别再弄丢。”也太大意。

    故意时,能不大意么?。

    “是。丹女知错,丹女以后再也不犯这样低级的错误,一定要把信缝衣服里,就不会再丢。”丹女信誓旦旦,把眼睛睁到最大,争取妫公主信认。

    妫公主是信认丹女的,“好,知道这样就好。出去找找吧,实在找不着,就算了,尽快和我的息王联系上,才是重要的,你也顺路跑一趟国驿馆,多和国王安排在我的息王身边的人亲近亲近,取得他们认可,可以自由出入、最好能随随便便就见到我的息王。”

    “是,那我告退了。”丹女本来就打算去国驿馆,这样正好,得到妫公主许可,更有恃无恐,她心满意足地走开。

    妫公主继续睡觉,她可不知道她正在被别人算计。

    “国王,臣有极其特别的本章上奏。”得到丹女交给的、妫公主写给息王的信的朝臣,出班奏事,他把竹简拿出来,在楚王还毫不知情的情况,当所有人的面,就大声朗读起来,他就是要让这件事公诸于众。

    楚王越听越不对劲,越不是滋味,等他恍然大悟的时候,朝臣也把妫公主写的信给念完了。所有人都了解到是怎么回事。

    楚王脸色铁青,半天沉默不语,尔后,缓过神来的他向身边的太监示意,“把那封信给寡人拿上来。”

    “是。”太监连忙走下台阶,去取朝臣手上那封信。

    有朝臣上话了,“国王,很显然,这是一封王后私通息王的信哪。——”

    “寡人还没有证实呢。”楚王没好气地打断朝臣的话。妫公主私下里居然给息王写这样的信?怎么,她认为,她怀的孩子,不是他的,是息王的?这样一来,让他在朝臣当中、楚国人跟前,如何自处呀。




商量计策(十五)

“国王,不管这封信是纯属别人捏造的,还是确有其事,绝非空穴来风呀。还请国王不要偏袒王后,仔细彻查这件事。”楚王强娶息王后,有些朝臣本来就看不惯这种荒唐的行径,他们只不过抓不住把柄,现在总算有了充分的理由,岂可轻易错过破坏的机会。

    “有人看不惯寡人大婚的妫公主,原来是息王后,寡人还因此废除所有妃嫔,以及王太子,招得不少人心生怨恨,找机会想栽赃、报复寡人和王后,这种事也是有的,而且很可能,不是吗?。”楚王的声音冷得就象阳春的白雪,透着冻彻骨的寒意。

    有些朝臣也的确是掂记着找出妫公主的错,这是自然,大家不仅仅普遍认为她实在缺少大国国母的风范,她原来还是息王后,息王如果没什么说的,接受这个事实,也还好,偏偏他执迷不悟,被楚王一直扣留在楚国,闹得两国局势相当紧张;这个女人从小又明明被论定为红颜祸水,现在可以肯定,根本就是。

    被楚王说中心思,就是不是的,只为楚国着想,也难免被这样猜测,大家感觉到有些理亏,一时间没有了太多话语,单等楚王认定笔记。

    妫公主的笔记,楚王再熟悉不过,看到是她亲笔写的小字,比朝臣读起来更情意绵绵,他的气就不打一处来,真的简直要炸了,“啪”地一声就把竹简拍龙书案上。

    由此可见,朝臣猜得出,的确是妫公主所作所为。

    “国王,王后作了我楚国的王后,依然私通息王,与他纠缠不清,并且还承认怀上的孩子都是息王的,国王,这样的王后,我们楚国不能要呀。”楚王不喜(霸气书库…提供下载)欢听,也得这样说,必须的。

    “寡人早已经把王后和息王分开,他们之间没有联系,最多只是意念上的联系,必竟夫妻一场,还依然念念不能忘,又有什么关系?。王后这样不在乎我们大国威严,是重情重义的表现,寡人认为,没有什么不好的,还值得寡人赞扬。”在朝臣跟前,当然要给妫公主脸上贴金,尽管楚王自己其实更受不了她对息王一直那么好,对他似乎就显得无动于衷,




商量计策(十六)

“至于王后怀的这个孩子,寡人和太医都可以确定,就是寡人的,不会是别人的。王后年纪还小,自幼又在封闭的环境里长大,只有善女教她识识字,她知道什么。


    她担心息王因为她怀上寡人的孩子,就放弃她,不再对她好,才这样向息王谎称是他的孩子,也算情有可原啊,没什么大不了的。王后很可能还抱着这样说,就可以和息王离开楚国、回去息国的心思。王后的话,怎么可以相信呢。”

    难道只有楚王自己的意断才可信?

    其实楚王也无法确定,妫公主怀上的孩子,到底是他的,还是息王的,但是,绝对不能在任何人面前承认,孩子是息王的,因为那样的话,妫公主再当这个楚王后,就会被朝臣和全楚国人反对,他还不可以犯众怒。

    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