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逆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五代逆天- 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怎么得来的,靠的还不是当年邺城老兄弟们的竭力支持吗。

自己在一天,这些人自然恭恭敬敬的,可是万一自己尘归尘、土归土了。郭荣能不能驾驭他们呢?王峻、王殷……一个个名字在郭威的脑子里闪过,郭威不禁摇了摇头,别的人倒也罢了,这王峻、王殷恐怕绝不是那种甘为人下的。

可是,让郭威狠下心里,下黑手,下辣手,他又有点拿不定注意,毕竟这些人都是跟了自己好多年的好兄弟,好哥们。如果不是今天,自己当了皇帝,有了这层身份的限制,和这些人恐怕是要经常的喝酒谈天,打猎郊游。可惜,黄袍一披,很多事情就由不得自己了。

郭威使劲的摇了摇头,这些事还可以再放放,再看看,眼下最关键的,却是如何应付楚军了。两天前,砀山大败、宋州投降的噩耗就接踵而至,这对于老皇帝的打击也是极大的。这才几天功夫,那原本就因病而消瘦的身体,显得更加的单薄了许多。那沉寂的表情里,偶尔也会流露出点点的犹疑。皇帝毕竟老了,这内心的憔悴,恐怕比外在表现更要深上几分。那年轻时指点江山的英雄气概,似乎也顺着时间渐渐消退了。曾几何时,当李从珂的大军几度攻上太原城头,当石敬瑭屠刀几度举起的时候,郭威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惧怕。那些时候,他的心里都有着明确的主意,有着坚定的立场。可现在,楚军大举入境,几乎要兵临城下的时候,朝廷内外也是吵闹声一片,是战是和,是死守还是后退,商议了许久,也商议不出来。

“砀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岗,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枯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御桌前,放着一首新诗,是大周的细作从宋州带过来的,在宋州已经开动了自己的宣传机器,在做全面的军事动员来。郭威嘴角流出一丝苦笑,马云?自己纵横中原的时候,他恐怕还在穿着开裆裤吧?可现在竟然气势汹汹的直逼了过来。可惜,自己身体实在是经受不起军旅的折腾,不然的话,还真想亲自率兵去和这个从未谋面的后辈较量一番。

“陛下,王枢密使求见。”在郭威神游四海,胡思乱想之际,一个心腹宦官在屋外低声禀报道。

“哦……”郭威清醒了过来,他勉强的定了定心神,说道:“请王兄进来吧。”

不大会儿功夫,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挺着大肚子,优哉游哉踱着方步走了进来,他见者郭威,只是微微一弓身子道:“陛下,身体可好些了吗?”

“来人啊,给王兄看座。”郭威微笑着说道:“敌军深入,天下震荡。王兄次来,想必是心中有良策了吧?”

“哈哈,实不瞒陛下。自臣出任枢密使一来,无不殚精竭虑,以保我大周的江山。这些天,朝廷上下议论纷纷,臣以为都是迂腐之言。臣请陛下将那些妄言迁都者尽皆处斩!”

看着王峻老当益壮、意气风华的样子,郭威不禁有些羡慕,他默然沉思了一会儿:“听王兄之言,想必是要死守汴京,以待援军了?”

“这个自然。”王峻瞪着两个大眼睛扫了郭威两眼,继续道:“陛下,现在楚军声威虽大,可臣以为,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郭威瞥了王峻一样,那样子似乎是第一次见过王峻一样。郭威自己也是久经沙场,可以说是当年汉高祖刘知远麾下第一大将,现在年纪虽然大了,身体差了,可脑子还不糊涂啊。自楚军围攻萧县到现在的砀山大捷,相距时间还不到一个月,如何有“强弩之末”的说法呢?现在恐怕是楚军军心最盛的时候了。

王峻摇了头,说道:“陛下,您以为楚军的下一步行动的方向在什么地方啊?”

郭威笑了:“王兄,你又在考校我了。如果我是马云的话,有两个选择,第一,南下配合丁思瑾,攻取蔡州等地了,依少量部队,骚扰汴京;第二嘛,集中全力攻取汴京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楚国很有肯定要围攻汴京了。”

“呵呵,陛下高明。所以,臣才因为应当死守汴京也不后退。”

郭威脸上还是挂着微笑,他当然知道楚军要攻击汴京,如果他是马云,在如今这形势之下,也会忍不住要试一试汴京的情况。楚军攻击汴京,不但郭威自己看的出来,王峻看的出来,大周朝廷上下基本上都看出来了,不然,这几天怎么会议论纷纷,或者要战,或者要退呢?

“王爱卿,你有何破敌之策吗?”

“陛下,现在争夺的焦点,就在于汴京了。如果汴京失手,不管是咱们主动放弃的也好,还是楚军攻克的也好,咱们大周的实力必然会受到沉重的打击,到时候,不过河东的刘崇会不会趁机攻取河北,单单是河南蔡州的王殷恐怕也坚持不住了!如果河南、京东一带都被楚军给攻取了,大周就没有可就危险了。所以,汴京是必须要死守的!而且,臣以为,守汴京咱们是必胜无疑!”

看着郭威疑惑的样子,王峻再次笑道:“还是那句老话,楚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看着王峻卖关子的样子,郭威心中难免有些不爽,嘴上却求教道:“王兄,此话从何说起啊?”

正文 第56章 专权

第56章专权

“陛下。单从砀山一战上看,楚军出动时间不满一月,应该是士气正盛的时候。说楚军是‘强弩之末’的话,似乎有点异想天开。其实不然,陛下,您也是久经沙场的名将了,您也知道‘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战嘛,全凭着一股子勇气,所以,咱们练兵的时候,不仅仅是锻炼武技,培养军士逞强斗狠,却又不让他们私斗,让他们心里永远憋着一股子劲儿。陛下,您说这是为了什么啊?”

郭威笑了:“这是因为好钢要用到刀刃上,让他们把心中的狠辣之劲,用到战场上去啊!”

“对啊。陛下,这才是统兵之道。可是,楚国却是截然不同。自马云即位一来,八年时间里,征战不休,地盘虽然一扩再扩,可是军队没有得到过较长时间的休整,军队厌战啊!所以,臣才说楚军是强弩之末。”

如果是太平时节,王峻这些话很可能就蒙骗了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君主们。可是郭威是谁?他是从死人堆里面爬出来的,常年的疆场厮杀,让他对军队和军士非常的了解。郭威犹疑的瞥了眼王峻,只见王峻滔滔不绝,颇为得意的说道:“马云以疲敝之兵,发动砀山之战,虽然胜利了,可是那也是险胜。如果他们不是占有了地利,想击溃郭崇的部队,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如果,他们要进攻汴京的话,只要我们固守上一段日子,楚军厌战情绪强烈,时日已久,士气低迷,等咱们的援军到了,楚军是必败无疑的。”

望着王峻有些期盼的眼睛,郭威沉吟不语。王峻说的这些东西,在他看来,没有一句话是实用价值的。不错,楚国自马云即位以来,大战小战基本上是连年不断,可是有一条,就是这些战争持续的时间都不长,除了灭南汉花了半年时间之外,就连击败李唐,也才仅仅两个月的时间。说楚军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整,在郭威看来,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按王峻这个理论来说,自己的大周也好不到哪去。从后晋出帝石重贵开始,由晋到汉再到自己的大周,那一年没有不打仗啊,而且有三次还是全国性的大战,比如契丹灭晋,比如后汉驱逐契丹,又比如三藩之乱。

从军事上来讲,守汴京和放弃汴京都是有利有弊的,可从政治上来说,汴京是绝对不能放弃的。今天放弃了边境,明天河北的那些守军将领们,就可能叛变投降,整个局势就到了糜烂不可收拾了。这一点,郭威看的很清楚,只不过,他需要找一个合适的理由,来说服百官,同时,还要确定一个行之有效的防守方案,而不是嘴上说说不能弃守汴京。

“王兄,除此之外,楚军还有什么必败的原因吗?”郭威询问道。

王峻笑道:“陛下,臣听说,马云在宋州调发徐州百姓五万人入伍,还抽调降卒两万人加入楚军。这么一来,楚军兵力虽然多了,可是,这战斗力却差了。如果我们能够侦测到这些百姓和降卒的具体位置,作战之时,专打这些人,楚军岂不是必败无疑吗?”

郭威有点想扒开王峻的脑袋,仔细看看自己这位相交多年的兄弟,心里头到底想些什么?王峻这第二个理由,虽然比第一个理由要好一点,可还是似是而非。为什么这么说呢?楚军新编军队,能让我们这么明显就找到具体位置吗?再说,敌众我寡,必然是守城战,也不会是野战。就算你知道这些新军的位置,莫非还能出城去袭击别人吗?楚军百战之兵,可不是傻子。如果自己是马云,要是打定主意进攻汴京的话,肯定是倾尽全军而来,到时候,十几万军队蜂拥而至,区区汴京城里3万胆寒的军士,真的能够守住汴京吗?更不要说,和楚军在野外作战了。在郭威看来,马云和楚军的将领也是足智多谋的,自己能看清楚的事情,他们未必看不清楚。

忽然,郭威心中一动。自己心中的这些担心,王峻难道是真的不知道吗?还是,他有意这么说……

郭威眼珠子一转,哈哈大笑道:“听了王兄一席话,朕对防守汴京更有信心了。依王兄之见,我们当如何布置军队啊?”

“陛下,您是当是名将,这布置军队的事情,您可比微臣要高明的多啊。只不过,以臣之见,在布置军队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啊。砀山大败之后,朝中百官议论纷纷,有很多人已经心中动摇。外敌压境,而朝廷不稳,这可是大忌啊。臣以为,在确定死守军心之前,要平息朝廷的争议才对。”

“依王兄之间,该当如何啊?”

“陛下,乱世需用重典。朝廷是和是战争议不断,乃是宰相之过。臣弹劾李谷、王溥。请陛下罢免他们的官职。而御史颜衍、陈观博学而又识大体,请陛下任命为宰相。”

郭威怀疑的看了眼王峻,原来他的目的是在这里。颜衍、陈观是什么人?都是他王峻的心腹之人啊。王峻身为枢密使,是没有资格兼任宰相的,他推荐这两个人做宰相,岂不是大周朝政、军政都出他王家之门了吗?郭威心里不爽,嘴上推辞道:“进退执政大臣,不能仓促行事,等我慢慢考虑一二再说吧。”

郭威说着看了看天色,已经是正午时分了,差不多到了吃饭的时间了。他身体不适,每次都吃不了太多,可是过一阵子有饥饿异常,无奈之下,只能是每顿少吃,每天多吃几顿。

郭威嘴上没说,可是张望时辰的样子,却是在提醒王峻:时间差不多了,你也该回去了。

可是王峻却出乎意料的说道:“陛下,如不罢黜这两人,恐怕百官不服啊。军士们也是心有余悸啊!”

郭威有些动怒:“他们是宰相,和军士又有何关系,莫非他们还把手伸到军队里不成?”

郭威明着说李谷,实际上却是暗指王峻手伸的太长,可王峻似乎完全没有听明白,倚老卖老的争论个不停。

生病的人,大都厌烦罗嗦。更何况王峻还心怀叵测的唠叨,郭威烦躁的说道:“就算要换,也是国家大事,得等到个黄道吉日再换。王兄暂且下去,到了黄道吉日再说。”

正文 第57章 京变

第57章京变

如果说王竣的专横蛮狠,郭威还可以容忍,如果说王竣的专权跋扈,郭威还能够忍受,那么这一次,郭威真的忍无可忍了。大周的两个宰相李谷和王溥都是郭威精挑细选的,多年观察的,比如李谷,这个人读书一般,可是即为务实,施政事宜,同时,为人也有情有义,当年后晋出帝石贵重北迁契丹的时候,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敢去送行,当时仅是相州刺史的李谷却跑来送行。这让郭威更加的看重。

五代时期相权和军权,有时候是分开的,有时候又是合二为一,比如石敬瑭时期的桑维翰就身兼枢密使和平章事两个职务。可是,在郭威看来,权力只能集中于君主,对于臣下,权力是应该分散的。如果,郭威不当皇帝,那么王竣和他应该能做一辈子的好兄弟。可现在,王竣咄咄逼人,让郭威不得不先下手为强。

国家国家,对封建王朝来说,化家为国之后,弄不好就是国破家亡。不管是谁要想把君权给架空,那都是郭威所不能容忍的。

望着王竣远去的身影,郭威脸上浮出了一丝残忍的笑容。这个老兄弟,向来都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很少有人能被他看上眼的,对朝臣用起来犹如家奴一般。如果是平日,还能留你一条性命,可现在敌军蜂拥而来,也只能用兄弟你的人头,来堵住动荡的朝臣之心了。

第二天,郭威在宫中突然降旨,召集李谷、王溥、冯道、窦固贞、向训等大臣,同时也召见了王竣。这些日子,虽然郭威身子不太顺服,可是大兵压境,他也只能强自支撑着,听军情,看军图,秘密调动着军队。

也正因为如此,郭威经常性的召见李谷他们。当李谷、王溥等人接到圣谕之后,一点怀疑都没有,就急急忙忙的赶来了。这些人都在各个部门当值,距离皇宫的路程也不同,有些人先到,有些人后到。而王竣到了皇宫之后,则被安置在偏殿等候。

这事儿也即时平常,郭威作为皇帝,每天肯定要召见不少官员,有时候是一起召见,但更多的时候,是单独召见。那么侯见的官员们,一般就会被安排在偏殿等候。可是,这一等,就等了大半个时辰。

而皇宫此时,正是热闹。等诸位执政大臣都来齐了之后,郭威流着泪说道:“王竣欺人太甚,目无君上,对我太过无礼。你们还不知道,昨天,他还在这里,就在这里,要求朕李、王两位爱卿的职务。”

“哼!”郭威重重的哼了一声,继续道:“他这是想要赶走我身边所有的官员,除掉我的得力助手啊。现在,我的儿子在京外,他也是一心要隔阻我们父子的联系。上个月,我身体不适,临时让郭荣来京城,他就心怀不满。自古而今,哪有一边管理者军机要务,又要兼任宰相的臣子呢!更何况,他还一再要求担任重镇的节度使职务。我念在往日的情分上,一再满足他的要求,顺应他的意愿,可是他仍不满足,一味的贪婪无度。像这样目无君主,谁又能甘心忍受呢!”

这几个大臣,李谷、王溥是郭威一手提拔起来的,而刚才从郭威的话里面,也可以听得出来,郭威和王竣准备翻脸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李谷和王溥的官职,想留住他们两个人才。这两人立刻就站出来表态,指出郭威的决定。

向训呢?是跟随郭威多年的老部下了,是跟着郭威出生入死,有着过命交情的人。他对郭威的决定也立刻表示了赞同。当然,他之所以赞同一方面是因为郭威已经下定了决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和王竣不合,郭威除掉王竣,相当于替他除掉了一个心腹大患。事实上,王竣这种颇为自恋的人,和军中的高层关系都不太和睦,要不然也不会出现自己秘密写信让藩镇节度使保举自己,结果这些节度使却把密信呈给了郭威。从这方面来看,郭威对王竣的纵容,未必就是完全出于兄弟感情。或许,正是因为郭威很了解王竣的刻薄为人,知道他和军队高级将领不对付,所以才让他当枢密使,一方面可以用他来压制地方的节度使们,另一方面,为自己将来收敛人心,杀鸡儆猴奠定基础。

窦固贞是几朝老臣了,深知养生之道,这种局面下,他理智的站到了领袖郭威的一边,大力支持处罚王竣。

可老迈的冯道却摇摇晃晃的说道:“陛下,现今敌兵压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