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珠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归珠记-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黎白羽从南京回到庐山,因为找到了小秋和紫珊的下落,心中大为安慰。这一日,他在枢密院处理完几件公务,突然很想找一个旧友一起喝上几杯。可是,顾卓成已久没有了音信,也不知他究竟回了白鹿洞书院没有。他又想了一圈,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人。他本是一个人到庐山来的,在丰城原先的朋友都没有跟在身边。

    正怅然间,突然门外进来一个小厮禀道:“有位姓鲁的公子求见”

    黎白羽奇道:“鲁公子?”却一时想不起来是谁,只吩咐小厮:“请他进来”

    待得来人走进房中,黎白羽上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笑道:“我说是哪位鲁公子,原来是你这家伙。你从丰城搬走以后,这许久也没回来过,今日怎么找到这儿来了?”

    鲁长丘在椅中坐下,望着黎白羽道:“嘿,我一个织布坊的生意人,哪里敢来讨扰你这个探花公子”

    黎白羽愣道:“鲁兄,你今日来,不是为了骂我的吧?”

    鲁长丘哈哈大笑起来:“不与你绕弯子了。我本来是要去丰城你老爹那里的。你忘了吗,我以前给你府上也送过许多布匹。前一阵子,你母亲说过要我再送一车去,给你们府上的小厮和丫鬟都做些新衣,说是有门亲事要办。我刚走到庐山城中,就想起你此时已不在丰城,而是就在这庐山了,就想先来看看你的地儿,这一打听就打听着了。”

    黎白羽听见“亲事”两字,脸色顿时有些不自然。鲁长丘见他神色突变,奇道:“怎么?”

    黎白羽踱到窗前,看见院门外停着一辆装满布匹的马车,说道:“鲁兄,这些布区就卸到我的新府里去吧,不必再送到丰城去了。我今日想与你喝上几杯,等一下我们去找个酒楼,一醉方休,你看如何?”

    鲁长丘犹豫了一会儿,见黎白羽颇有兴致,也就随了他一起去了街外。

    席间,黎白羽端起杯来一饮而尽:“鲁兄,今儿我有一件高兴的事情,你也别问我是什么,只管陪着我喝就行了。”

    鲁长丘笑道:“黎弟,许久也不见你这般豪爽了,以前,我来黎府找你的时候,十次倒有八九次是你正被黎老爷压着读书训话。怎么,如今任了编修,又离开了丰城,不再看你爹的脸色了,将你高兴成这样?”

    黎白羽摇了摇头:“鲁兄,你今天来找我,正是有缘相见,如果是前些日子,我就在南京,你会扑空了。我在南京遇见些奇事,以后我再说与你听。今天我们就只喝酒便罢。”

    鲁长丘只得陪了他一杯接一杯的干了去,直喝得日头偏西,两人才回到黎白羽的府中,分头歇了,直睡到次日天明。

    庐山的秋季总是极美,黎白羽新府后的园子里,菊花开得茂盛,一株银杏的黄叶正飘飘忽忽的从树上坠落下来,在地上铺上了一层斑斓的地毯,亭间淡雾轻萦,坐在其中眺望远处,可见排列齐整的大雁轻轻的掠过云间。

    正午,鲁长丘随着黎白羽到后花园中漫步了几圈,叹道:“当年,我与你和顾兄一起去过那么多地方游玩,如今却是各自有着自己的事情,想见一面也是不易了对了,当年的三清山之约,我还记得呢我们在丰城你府里,正说得高兴,你却被你爹叫走了,从此就没再提起,呵呵”

    黎白羽想起从那一日去了白鹿洞书院,此后发生了这么多事,心中也是感慨颇多。他对鲁长丘道:“顾兄自从在京城省试失利,人就变得消沉了许多。上次我去书院里看他,他只是恨自己命运不济,也不再念书了。如今又有许久没有见过他了,不知他现在是在何处?”

    鲁长丘犹豫了一会儿,看着黎白羽道:“顾兄前不久,倒是去过我坊里一回。他带来一个姑娘,说是要暂时留在我那里。只不知,他什么时候会再来。”

    黎白羽惊道:“姑娘?是惜叶吗?”

    鲁长丘脸上浮起一层疑惑:“惜叶是谁?听芮芝也说过几次这个名字,她跟顾兄很有关系吗?”

    黎白羽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将芮芝留在你那里了。也对,他那时确实是带着芮芝走的,想来是继续带着她也不太方便。”

    鲁长丘摇头道:“看来你们之间是有过一些事,我不知道的。不过,既然顾兄不愿意跟我说,我也不会强问他。”他望了望前门,想起了什么,嘴边露出一丝微笑:“黎弟,你知道的,昨天那车布匹,倒有多半是芮芝姑娘织的呢,她可真是聪明,一学便会,比那些织了半辈子的大娘们还更灵巧,怪不得顾兄对她如此看重。”

    黎白羽从他的表情中读出了一些复杂的东西,惊道:“芮芝姑娘是顾兄的娘夏夫人身边的一个丫鬟,因为一些事情,不能继续待在顾府了,他便将她带了出来。你老兄别想到别处去了,那姑娘在你那里,你好生藏着,不要让顾卓成的大哥顾教尉知道了便罢。”

    鲁长丘有些惊讶,但也略猜得了一二,不再问他。两人沉默了一会儿,鲁长丘望着身边不断向下落叶的银杏,突然来了兴致:“黎弟,我本来是要去丰城,回家时日尚早。既然我俩都记挂着顾兄,何不现在就去白鹿洞书院,看看他到底在不在那里呢?”

    黎白羽向西边望了望,那里山峰正延绵伸入无穷的天际,仿佛可见庐山峰顶墨香萦绕的书院。鲁长丘的话引动了他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想着的一件事情,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应了。两人牵马向着白鹿洞书院前行。

    临近傍晚,两人已上了山去,到了书院的大门前。赤龙的蹄声打破了四周的宁静,一名书生从院中匆匆地走了出来。黎白羽见了此人,上前笑道:“俞兄,今日又是你来迎我”

    俞彤舟道:“是啊,我一听这赤龙的声音,便知是你来了你这马儿,我可是眼馋了许久了,哈哈”他将二人让进院门,领到书房里坐了。

    黎白羽向顾卓成曾住的寝阁望去,只见那厚厚的帘布遮着窗口,心中顿时一沉,问道:“顾兄没有再回书院中来吗?”

    俞彤舟笑道:“你只记得问你顾兄,却不记得问问我这俞兄呀?虽然我是后来这书院里的,到底也是同一个师门啊”

    黎白羽见他嘻嘻哈哈,也玩笑道:“你好好的坐在这里,又没有跑,又没有病,我哪里还问得着你呀”

    俞彤舟更是大笑起来:“那顾兄又没有跑,又没有病,你问他做什么呀?”

    黎白羽惊讶地与鲁长丘对视了一眼,问道:“真的吗,顾兄果然就在书院里?”这时,书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黎白羽望去,却见元老先生正立在门口。

卷二 第九十八章 书院的归途

    第九十八章 书院的归途

    两月前,顾卓成从鲁长丘的织布坊离开以后,骑着马儿直奔白鹿洞书院去了。一路上,他将上次回到顾府的情形反复地想了数遍,暗暗下定决心,依然要留在元老先生的门下,两年后再上京城重考省试。

    走到傍晚,马也乏了,他来到庐山城内的茄香客栈小憩。店小二端上两坛酒来,冲他笑道:“顾公子,今儿又是一个人来的?等会儿喝醉了,就住在本小店里得了。只是不知道,等咱们伙计明天送你回了书院,还是不是上次那个小姐替你付帐了?”周围的客人都掩了口窃笑起来。

    顾卓成抬起头来斜睨着小二,见他那比绿豆大不了多少的的眼中,暗隐着讥讽的笑意。他认出这个小二曾在庐山脚下跑堂,不知怎么又到这茄香客栈里来了。

    顾卓成一把将两坛酒推开:“我后半夜就要赶路,随便上几样小菜过来。”

    店小二有些诧异地看了看他,应声而去,不一会儿就端上了饭菜来,走时轻声对一旁的伙计道:“我不会是认错人了吧,他哪一回不是灌得连南北也分不清楚”

    东方的天际刚刚出现一丝白光,顾卓成离开了茄香客栈,策马向庐山奔去。然而,离书院越近,他却越是慢了下来,昨日客栈里小二的嘲弄,提醒了他一些事情。过往的一年中,他在书院里消沉度日,不念诗书,早已触怒了元老先生。就在离开书院赶往顾府的前几日,元老先生还对他说过,要将他逐了出去。如今,他虽抱定重振的决心,但是,元老先生还愿意再次收他吗?这不是他自己一厢情愿可以办到的事情。

    顾卓成心情一下又沉重起来,此番回去,还能不能进得书院的大门?他越是靠近庐山,胸间越是生出几分情怯来,想起以往在书院中的狂放不羁,觉得有些不认识以前的自己。

    不知不觉天已大亮,他来到了山脚下的凉亭中。亭间摆着几副竹制的桌椅,上面落着一线茶叶的碎末,被山间的晨露一浸,变得柔软细滑。顾卓成在桌边坐了下来,这才发现,这间亭子就是他曾经打听过惜叶去向的茶亭。他走向道旁,向下面的深沟望去,只见一片郁郁葱葱的杂草树藤,将一面的山岩浓密地遮住,真不知道那时几人是如何能下去,找到那块小小的木牌的。

    想到惜叶,顾卓成心里紧缩了一下,自从那一晚从韩府离开,就再也没有见过她,只知道她将黎府的聘礼退了。他可以想象得出,惜叶为了退掉这门亲事,在韩府里会面对着怎么样的压力,简夫人,还有韩老爷,他们是怎么放过她的?

    顾卓成倚在茶亭的柱上,看着面前秋风习习的深林,惜叶柔美的脸庞渐渐浮上了心间。他抬头向山顶看去,书院的檐沿隐约伸出了林间。他狠狠一拉马儿的缰绳,心下默道:“不管是跪,是求,我一定要回到这书院中来,这是我唯一可以走的路途。”

    晨时的书院笼罩在一片淡淡的雾中,里面的回廊与花园里,有些书生已经在捧着书认真的记诵。顾卓成走进去时,元普正在院中铺开一张大纸,挥毫作画。

    元普见顾卓成突然回来了,立起身来打量了他几眼,对他的来意已猜得数分。在黎顾二人去京城省试之前的两年间,元普本是十分喜(霸气书库…提供下载)欢顾卓成的,比对黎白羽还更看重他些。只是,顾卓成在京城意外失利,回来以后消沉了许久,同门百劝无效,他为了书院的风气,不得不打算将他逐离白鹿洞。如今,顾卓成自己又回来,决意要重新振作,这对元普来说,正是求之不得之事。

    待得顾卓成说明来意,元普当即将他又留在了院中,依然让他住回自己原来的房间。傍晚,顾卓成坐在窗前,望着房中熟悉的物件,默然地出神了许久,直到夜入三更。从次日以后,他便与同门书生一起,昼夜苦读,不敢松懈。

    话说黎白羽和鲁长丘来到书院,正与俞彤舟说话间,元普推门而入。黎白羽忙起身迎道:“学生拜见元老先生……”

    元普在椅中坐了下来,笑道:“白羽,你上次来书院的时候,我正在京城看望翰林院的几个老友。自你殿试归来,我们还是头一回见面啊”

    黎白羽应道:“是的,学生本该早就再来见过老先生,只是最近遇到不少事情,一直耽搁至今,还望老先生见谅。”

    鲁长丘素闻元普的名望,一直都很景仰,如今见元普须发虽皆已半白,却目光炯炯,颇具仙人之风,心下更生出了几分敬意。他上前行礼道:“久仰元老先生大名,今日得见,不胜荣幸”

    元普刚才见黎白羽身旁跟着一个男子,不甚注意,以为是他的随从小厮,听鲁长丘这一说话,方知是黎白羽带来的友人。他笑对黎白羽道:“白羽,你又引了朋友要到这书院中来?呵呵,上回你父亲要你到这儿来,你偏要带了顾卓成一起。前些日子,顾卓成可把老朽给折腾够了”

    元普此言正是击中了黎鲁二人的心底,他俩互望了几眼,黎白羽小心地低声问道:“元老先生,顾兄最近与我们分别时,说是想回到这书院中来,只不知他究竟来过没有?”

    元普尚未答话,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冷冷的声音:“我说今儿是什么日子,那黑乎乎的鸦儿从早上就一直叫个不停,原来是有稀客到了”

    几人望去,只见竺夫人扶着小丫鬟的手走了进来,她缓缓坐入椅中,也不看黎白羽,向元普道:“顾卓成岂止是将你折腾够了?我看他本事通天,把几座府都掀起了底了你如今倒不记事,又将他留在书院里,我看是还没吃够他的亏呢”

    黎白羽听见此言,心下一松:“原来顾兄已经又到了书院,看来元老先生已谅解了他,又将他留了下来。”再看竺夫人的脸色,又暗知这其中已多了一些复杂的东西。

    竺夫人一向与韩府的简夫人交好,对惜叶也疼爱有加。在竺夫人的心里,曾经与韩夫人一样,以为惜叶与黎府的亲事是板上钉钉,不可能有什么变故,哪里想到,就在亲事正式进入准备阶段的时候,聘礼都已经抬进韩府,却发生了令她们惊讶又伤心的事情。虽然,亲事是惜叶提出的反悔,她们却又怎能不知道这背后的缘由

    黎白羽一向对惜叶不太热情,这在两名夫人的心里早已埋下了不满。只是这男女亲事,一般都听父母之命,如果黎白羽顺顺当当与惜叶结亲,这不满自然也就烟消云散。如今婚约已毁,这不满就放大到了整个的胸间。如此,竺夫人见了黎白羽,哪里能如以前一样对他和颜

    黎白羽觉得尴尬,向竺夫人行礼告辞:“竺夫人,学生贸然来此,多有打扰”

    竺夫人哼了一声,面无表情地端起茶来。黎白羽携了鲁长丘轻声退出了书房。

    鲁长丘出了房外,奇道:“黎弟,刚才那位是元老先生的夫人吗?你怎么那样怕她,她也对你不理不睬的。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得罪她了?”

    黎白羽叹道:“一言难尽世间事有许多无奈,不是可以随意扭得过缘份的。今日不谈这些吧,咱们该回去了。不过,顾兄既然已在书院中,为何到现在也没有出来呢?”

    俞彤舟正好跟了上来,在一旁答道:“顾兄回来的这几天,性情大变,不太待在自己房中,每日里多在林间读书。他好象也挺怕那位竺夫人的,或许也是为了避免遇见她吧。这一时也不知他上哪里去了。”

    鲁长丘望了望眼前秋季深林,山的另一边是层层叠叠的红色,远处有雾气随着秋风散去,倏尔又聚拢了来,常青树依然挺立着直直的树杆,茂密的叶子迎着霜风起舞,不远处的古寺传来沉沉的钟声。他对黎白羽道:“许久没有看过这样美的秋景了,不如我们到林间里看看,说不定还能遇见顾卓成呢”

    这话正合黎白羽心意。两人将马儿留在书院的马厩中,徒步向林间走去。经过一条下坡的石径时,黎白羽想起这条石径是直通广佛寺而去,那一日便是在这里,与简夫人母女一起去寺里还愿。那个时候,顾卓成与惜叶是第一次碰面,谁能想到,一年的今天,居然是如此情形

    两人信步朝前走着,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广佛寺前,里面传来阵阵诵经的声音。黎白羽正怅然间,鲁长丘突然惊道:“黎弟,你看”

    黎白羽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寺前的树林间,一团银光舞动,有人在出神地练剑。只见那剑光闪得极快,一道道光痕连与一片,将练剑之人围在其中。片刻之后,剑光渐渐收起,一个高高的男子的背影立在原地。

    鲁长丘笑道:“我说这剑舞得怎么有几眼熟,果然是顾兄好兴致在此练剑”

    顾卓成被说话声惊动,回转身来看见了他俩,忙迎上来道:“你俩怎么来了?唉,我这剑法有许多年不曾练了,退步了不少,让你们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