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海风云-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民公社时期,国家就组织大家一起干活劳动赚取公分,后期由于老百姓缺乏动力,大家都在偷懒耍滑。究其关键,就在于当时无论你干多干少,一天的公分都是固定不,没有波动。

    而在21世纪初的时候,全国各地又突然冒出来一个新农业合作社来。大批的农民以土地入股,在几个领头人的带领下,按照市场的需要种植有经济价值的农作物来,交由合作社专门的销售单位来统一出售,最后按照你种植的农作物产量来分配销售所得的经济价值,而作为合作社则只从中抽取维持组织运行所需要的必要费用。

    这样一来,合作社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了劳动和资本的联合,从而形成了新的所有制结构。

    虽然李天养前世所在的省份山区较多,没有发展出新合作社模式,但是作为一个一到年尾就要刷屏分钱的土豪模式,让他不能不听到太多这方面的新闻,也耳濡目染大概知道了一些合作社的情况。

    来到这古代,他就一直在想着是不是能把这种模式给契合进他们这样的村落里来,帮助大家互利互惠,获得远比乡亲们单打独斗更多的收益。因为以古代的生产力水平来说,什么黑科技、高技术含量的东西都是一些扯淡的玩意儿。

    即使你有这样的东西,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老百姓情愿相信亘古以来就流传下来的生产模式也不会愿意相信你说的话,哪怕这是一个可以给他们带来美好未来的东西。

    好在有了这么一场地震,给李天养带来了一个契机,前期的努力和坚持让他在乡亲们心中留下了一个良好的印象,而他一直在想尽办法把村民们聚拢在一起,捏成一团,也正是为了这方面早做的打算。

    既然大家都已经被李天养劝说组成了一个大家庭,现在李天养再说让大家统一组织起来到田间地头去劳作就不会有一开始那么大的阻碍了。其实古代老百姓都是一种奇特的生物,他们会固执地不愿意去主动改变自己的生活模式,但当他们统和在一起了以后,又会有一种从众的心理,既然大家都这么做了,那我也跟着这么做总归是不会错的。

    你还别说,其实合作社模式还真的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有牲畜的人家,说明他们家境相对还行,劳力有,但土地也一般比较多。没牲畜的人家呢,土地爷会相对较少,干活劳动全靠自己的双手双脚一犁一耙地苦做。

    现在大家把资源一整合,有物力的多出一点物力,有劳力的多出点劳力,形成一个互补,干起活来比大家自己单打独斗的时候快多了。虽然现在已经入夏了,但需要做的农活还是蛮多的,再加上这场地震,每家每户的田间地头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些破坏。

    李天养相信,在尝到了合作社合作的甜头了以后,未来李天养想要继续把这种模式发展下去大家也都不会发生抵触的情况了。久而久之,就能在潜移默化之下打破长久以来束缚住乡亲们的一些东西。而当周边的村落看到这样的模式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的时候,他们也会去思考,去想办法来学习。

    老百姓是固执,但他们不是傻子,哪怕你有好的主意,把未来说的天花乱坠他们也不会相信你说的每一句话,只因为他们不愿意承担全家人忍饥挨饿的风险。但如果你脚踏实地地去做出一个成绩来,让他们看到这样做所能带来的收益,不用你说他们也会不约而同地模仿下去,这就是亘古以来的中国老百姓思维。

    乡亲们从来没有想到过,大家合作干活会有这样的效率,原本需要7…8天才能干完的农活,现在却只要4…5天就能漂漂亮亮地干完还没有以前那么劳累。现在一到休息的时候,一群大人就会时不时地讨论着这种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的劳作模式。

    虽然他们讨论的目的未必是想要继续把这个模式经营下去,但是绝大多数都会谈论这样做给大家带来的好处和方便。

    现在发生的一切都是他所希望看到的,乡亲们的思维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马上转变过来的,这需要时间的冲刷,也需要旁人的引导。现在能做到这一步,李天养其实已经很满足了,下一步他就想着能够找到一些能让大家在业余之时也能获取利益的办法来继续把大家拢在一起。

    如果这场地震再晚来几个月就好了,让他把蚯蚓饲养家禽的实验给做成的话,那他就可以用这个办法给大家带来可以看得见的好处,也好坚固他们继续合作下去的信心。

    现在他就一直在脑海中打转,看看还有什么方法是现在或者说在灾害完结之前可以给大家带来收益的。为这,他也是想破了脑袋,还舔着一张小脸四处去打听,可惜都没有什么得到什么好的点子。

    张冲最近一直都在默默关注着李天养的所作所为,看他组织合作社,带来前所未有的效率;看他四处打听消息,想要找到一个发家致富的办法。

    (有话要说!我是个新人,我的书属于比较慢热型的,只是因为我觉得在前期尽量把一些东西给大家讲的清楚一点,到后期如果上架的话就不用浪费太多的篇幅去水一遍这些东西。所以有很多人说我前期太过拖沓,让修剪一下枝节,而我却一直如故地在这样写着。即使我的收藏很差,只有30;即使我的推荐很少,除了我自己投给自己的10几票之外,只有区区10票是书友们给的,我也没有想过要去改变。

    (本章完)

第47章 张冲的心思() 
(有话要说!我是个新人,我的书属于比较慢热型的,只是因为我觉得在前期尽量把一些东西给大家讲的清楚一点,到后期如果上架的话就不用浪费太多的篇幅去水一遍这些东西。所以有很多人说我前期太过拖沓,让修剪一下枝节,而我却一直如故地在这样写着。即使我的收藏很差,只有30;即使我的推荐很少,除了我自己投给自己的10几票之外,只有区区10票是书友们给的,我也没有想过要去改变。但是现在群里一个个历史类签约作者在那显摆他们的数据和责编给的推荐以后,我想我是不是做错了,我是不是也应该学习一下如何套路。在此说了这么多的废话,如果大家觉得我没有必要去跟风的话,那就求大家给我一点支持吧!)

    张冲心里其实有了一些想法来帮助李天养实现他赚钱的目标,只是现在他还不是很清楚李天养这样做的目的。

    如果是要施恩,他觉得李天养大可不必如此麻烦,以他家隐藏的身家,直接花点钱财去到泉州这样的大城里购买上一批急需的物资来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

    大家不会以为作为一个积年海盗头子的身家就那一百来亩土地和那栋一进的小院吧?李德其实是一个很有生存智慧的人,要不然他也不会带着一群悍匪在海上驰骋这么多年也没让官兵摸到他的老巢。

    他始终把一句话作为他行事的座右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他在村里从来不显山露水,也不大肆挥霍的来的不义之财。作为一个头领,他的土地甚至还不及老二甘兴志的一半,更别说这个村里的地主老财吴永康了。他也从不有意出头,不管官府来村里做什么,他都会正常应对,埋没在人民群众的滚滚浪潮中。

    但是暗地里张冲有悄悄计算过李德的收入,在大概计算了之后,他的心里都会感到吃惊。如果真要把李德家里的所有财产给摆在明面上,那他家才是真正的潭门村的首富,而且要甩明面上的首富吴永康几条大街远,就算拿到县府、州府里去,他们家业能排的上字号的。

    所以他相信,如果李天养真要想在村里来施恩的话,作为一个脑子明显很聪明的人,绝对不会做这中吃力不讨好,而且还带有一定风险的事情来。再以他把家里粮食全部捐出去的魄力来说,他也不像是一个守财奴的样子。

    那他为什么要去想着找一个谋生的活计给一群大字不识一个的乡巴佬呢?所谓升米恩,斗米仇,如果李天养带着这群粗汉把事情搞砸了,他们可未必会想到他现在对潭门的恩情的呢。

    他不相信李天养会想不到这些事情来,虽然他现在看起来才只有五岁的样子,但他前面做的每一件事,任何一件可都不是以个五岁稚童能够想到和去做到的。

    所以他想要知道李天养这样做的深意,这样他才好去向李天养说出他想到的办法。如果连李天养的最终目的都想不明白的话,那他还有什么面目去要求李天养来拜他为师?他又有什么资格去教导这个学生?

    他其实在看到这个新鲜的农业合作社以后,心里就有了一点眉目,但他始终无法相信这样一个简洁却有如此的使用的组织是出自这么一个幼小的孩童之手。所以他一直在暗中观察,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高人在暗中给他支招,可惜一直没有让他发现什么破绽,仿佛这个还真的是出自这个幼童之手。

    眼看着李天养还在为赚钱的事情伤脑筋,张冲也再坐不住了,此时正是他露脸的时刻。既然李天养都已经为这事儿烦恼了好几天了,到现在都还是一筹莫展,即使他的背后真的有哪位高人,看来也是无计可施了,他张冲现在上去给他们出一个可行的办法来,那不是让他们刮目相看,在他李天养的心中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吗?

    想到就做,张冲现在也不知道为什么,对于能想到一个李天养都想不到的办法出来,他的心里会觉得无比的兴奋,比帮助李德他们出一万个主意都要觉得舒坦。

    “不知为何,三叔觉得天养你最近心不在焉,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可否说出来让你三叔来参考参考?”张冲当然不会上来就跟他李天养开门见山,好歹他也自诩是潭门村里的第一智者,虽然现在他觉得可能有一个隐士在村里潜藏,但也不妨碍他的良好自我感觉吧。

    再说了,他怎么也算是他李天养的长辈,怎么可能会自降身份去迎合一个小孩儿,要不是李天养一直没有来找他询问事宜,他现在都不会这般颇为直接地询问李天养的,这在他看来,其实都已经算是很掉价的事情了。

    李天养坐在海边的一块礁石上,也不知道张冲是什么时候来到他身边的,起身对着张冲一揖,无精打采地说出了心中的困惑。

    张冲习惯性地右手抚弄着胡须,假意地一笑,莫测高深地对李天养说:“其实这事难也不难,眼前就有条出路。”

    一听张冲说有办法,李天养的精神马上一震,也顾不得什么晚辈礼仪了,拉住张冲的衣袖就开始撒娇:“三叔,大家都说你是咱们村里最聪明的人,在这村里就没有你办不了的事,想不出的办法!”

    “你这小鬼头,就知道给你三叔套高帽子,要真像你说的这样,那你为什么到现在都不来找你三叔问问呢!”张冲装模作样地拿手一点李天养的额头,眯着双眼说:“让你三叔猜猜,你为何要寻这一条门路!你心里想要把这合作社给继续经营下去,而要想要村里的乡亲继续陪你将这条路走下去,那就需要让他们看到真实的好处,这样他们才会跟着你的脚步一步一步向前走。”

    “你这样做,是否是为了尽早在村民的心里树立起威望,为了以后能顺利接受你父亲的基业呢?”张冲把自己心里的猜测给说了出来,他自以为自己是猜中了李天养心里的打算,认为现在李天养的心里一定是非常震惊的,那么为他收李天养为徒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李天养心里是有一点点震惊不假,但未必如张冲所想的那么震惊。他没想到张冲猜到了他想把合作社继续办下去的心思,但张冲也猜错了他李天养为什么会想要继续把合作社半夏取得最终目的。

    这事怪不得张冲,谁会想到这么一个平常的小小合作社会是李天养心中撬动整个社会基础的一块基石。张冲他们这些读书人的聪明才智是无可否认,即使他们穿越到几百年之后的未来,想必也能混的比大多数普通人要好,限制他们的其实是一个眼光和格局。

    几百年前的人的眼光怎么也没法跟一个早就已经经历过更高社会形态的人相必的,猜错也是应有之意。如果就凭这么一点点东西他就能猜到李天养心中的真正打算,那他就真的是骇人听闻的妖孽了。

    (本章完)

第48章 修路(我又回来了)() 
十几天就在忙碌中过去了,除了间或还能感受到一点余震的波动和村中还没完全清理干净的残余废墟,谁又能想象到在十几天前的深夜里会有那么一场千年难逢的地震呢?

    老百姓都是一群很懂得自我安慰和抚平创伤的人群,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脸上慢慢开始露出一丝希望的光芒。村子的重建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李德队伍的回归更加速了村子的重建进度。不过地震带来的海啸淹没糟蹋了太多的食物,即使在李天养的组织抢救下保存了尽可能多的粮食,但是还是有近半的粮食没法食用了,这就意味着剩下的粮食肯定是没有办法帮助村民撑到地里的两书成熟了。更别提在这场地震当中,村外有将近两成的土地崩裂下陷和海潮倒灌,等到秋收的时候粮食减产那是百分百的事情。

    接下来粮食紧缺的问题那其实已经算是悬在大家头上的刀,当初危机之时为了团结大家,李天养夸下海口会和大家一起度过难关,现在他父亲李德回来了,家里家外的事情也都被李德给慢慢接手了下来,毕竟怎么说李天养的年纪摆在那里,再是如何让李德刮目相看但也不可能真的让李天养把他辛辛苦苦,用命给换来的家当给真的全都拿来救济村子里的的村民。再说了,家里的存粮都已经被李天养给全部拿出来了,现在其实除了银子,李德他们家里还真的没有一点吃的食物。

    为了这事,李天养私下里跟李德撒娇卖萌,威逼利诱,各种手段用尽了,都没法让李德拿出分毫银钱出来去买粮。而吴老太太即使再疼自家孙子,心肠纵是良善也不会让自家儿子把这保命的本钱真的拿来救济乡亲,乡亲们再亲也亲不过自家的儿孙。至于三娘对于这些大事,从来都不会多说一句,都是李德和婆婆他们拿主意。

    李德不点头,那甘兴志和吴巨仁他们肯定不会干,那就更别想让吴永康这样的老狐狸会大发善心无偿帮助乡亲们了,当初要不是形势所迫,他说不得早就已经趁火打劫,到处去放印子钱、低价收购乡亲们手里的土地了。

    最后没有办法,李天养只能央求着父亲他们开着那艘双桅帆船出海打渔,收获一些渔获回来,而村里剩下的小渔船则在近海附近打渔,这样多少能帮大家节约些粮食,多撑一段日子。好在这个时代大海资源不像现代那样被过度开发,即使是在近海出海一次的收获还是不错的,往往几条小船一次就能收获2…3石的海鲜。

    2…3石换算成现在的重量虽然也就4…500斤,但是古代可没有现代那么便捷,大家的小船在近海打渔靠的多是人力,风帆也就是在顺风的时候才会使用,再加上没有制冰保鲜之法,每次的收获小点的渔船就会在中间隔出一段仓位放入海水来养鱼,大点的渔船则在船的两头修建两个暗仓来放置海产。

    出海往返一次加上捕鱼就得花上最少一天的时间,如果捕上来的海产是像现代一样全是死的的话,等回到岸上的时候估计这些海产估计都已经腐败变质了。所以在古代,能够去南沙,西沙这些远洋打渔的,最少都是吃水上百石的大型渔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