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坐断东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坐断东南-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总计160万金。”刘风把张让的跑腿费也加上了。

    “那就要八年的时间才能收回成本,也不算太久。”学霸笑道,“那你可小心了,现在还是大汉,没人敢对朝廷的地方怎么样,等到诸侯争霸的时候就不一定了,若是上虞被被人占了,你可就收不到钱了。那就亏大发了。”

    “谁敢?”刘风忽然间迸发了激情,站起来大声道,“我花了那么多钱布局,就是为了尽快拿下会稽,谁敢当我财路,我跟他玩命。”

    “行了,行了,你冲我吼什么?”学霸一把将刘风摁回原位,“再说了,你之前才挣多少钱?现在又有多少?随便兑换几万金就是几百万了,比你之前的收入高多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要那么多钱干嘛,陪葬啊?够用不就行了。”

    “我怎么听你这话那么别扭呢?”刘风看着学霸,“不过还是谢谢你,现在心情好多了。”

    “行啊,那你明天有没有时间陪我去逛街啊?洛阳应该有很多好书,说不定连大儒注解本都有。”学霸兴奋的问道。

    “估计不行,你还是找小玲儿吧!”刘风摇头。

    “那你明天干嘛去?”学霸问道。

    “等皇帝召唤啊,升爵总得在朝堂上公布吧!”刘风道,“估计皇帝还会派人一起去证实情况,我们待不了几天的,你要去的话就抓紧时间,还不知道洛阳能再繁华多久呢!”

    “是啊,这么雄浑厚重的城市,毁了就可惜了。”学霸喃喃道。她学的是古代文学,对古城、古物很有兴趣。

    ……

    朝堂之上,诸位公卿依旧在为新军校尉的事挣个不停,代表不同利益的各方势力争论不休。

    而经刘风提醒过的刘宏,早已有了决定,像看戏一样的看着他们争论。直到有人发现他们争论了很久,忽略了皇帝的存在,连忙提醒诸人,争论才渐渐平息下来。

    “怎么了,诸卿家继续啊,朕觉得很有意思啊!”见众人停下,刘宏笑眯眯的说道。

    “臣等失礼。陛下恕罪!”众人齐声道。

    “不就是几个新军校尉吗,也值得你们这样争执?干脆散了吧?”刘宏变了脸色。

    “陛下不可!”何进应声而出,“现今北军五校几乎损失殆尽,担负不起保护帝都的职责,筹建新军正是时机,万不可因一些争执就停下。”

    之前刘宏筹建新军,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分何进的兵权,对此何进心知肚明,但他没有阻止。他知道,无论如何,只要陛下去世,这新军就是他的囊中之物。蹇硕统军,不过是个笑话。

    但他那点可怜的智商绝对想不到,自己也只是给他人作嫁衣裳罢了。

    “陛下圣裁,臣等不敢妄言!”建立新军,那就有无所的职位等着他们安排,诸位公卿也不愿皇帝改变主意,不管怎么样,先顺着皇帝建起来再说,以后再操作又不是不行。

    “哼,一点小事,争执这么久,早这样多省事?”刘宏冷声道。

    早这样?早前谁也不知道你会一拍两散说散伙啊,毕竟你的目的大家都猜得到,心里有谱。万一这次反对,真逼得建新军的事黄了,还不得被人骂死。

    底下站立的朝臣无不这么想。

    “典军校尉曹操,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刘宏看着期待的众人,缓缓开口道,“在朝的迅速去职,到西园找上军校尉蹇硕报到,不在的迅速行文召来。还有,继续征募300万壮丁。”

    这几人,有宦官势力的,有世家势力的,有关东的,也有关西的,比较均衡。朝臣们忽然发现有些看不明白皇帝了,什么时候皇帝有这样的政治智慧了。

    “对了,上任之前,让他们先把钱交了,当然,朕会给他们个优惠价的。”刘宏又接着道,“还有,今后西园新军的支出由国库负责,朕不会再私人出钱了。朕想明白了,不能做亏本生意。”

    这种事都拿来在朝上说,也真是没谁了。

    别的人或许不在意,反正又不是他们掏钱,但大司农就不一样了,愁眉苦脸的,已经在思量着怎么增加府库的收入了。没办法,几百万人的支出,可不是个小数目。

    “行了,有疑问下去再商量,朕还有一件事,宣朕的典船都尉吧!”刘宏又给了众人一个“惊喜”。

    什么时候,地方官来朝,可以不通过三公府了?

    “臣上虞亭侯、典船都尉、永宁长刘风,拜见陛下。”在外等了老半天,刘风才等到让他进去的消息。

    “宣诏吧!”刘宏没有废话,直接说道。

    诏书是张让亲自宣读的,内容就是夸了一下刘风,然后进爵上虞乡侯。

    “不知刘侯因何而升爵?”宣诏结束,司徒许相代诸人问道。

    “正要和众卿商议此事。”刘宏道,“此次致远入朝,就是为了给朕一个惊喜,夷洲已经找到了,朕正准备派人去核实,诸位有什么合适的人推荐啊?”

    还没证实你就给人升爵,这可不像你的作风,不过既然敢来,说明此事十有**是真的。不过升爵的话,花钱是肯定的。但即便这样,也足以说明这人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很高。

    许多人心中如是想。

    “原本朕说过,只要寻找到夷洲,为朕开疆拓土,朕就升他做太守,但是现在还没有证实,不好升官,就有劳诸位选个合适的人去看看,以免被人糊弄了。”刘风笑呵呵道。

    在场诸人大多知道刘风的使命,即便有不知道的,也有人简单告诉他们。但有一点,大家都知道皇帝对夷洲的事很上心,甚至关系到他死后的谥号。

    大将军、三公九卿等一起商议了一会,然后还是许相代表众人回答道:“臣等之见,夷洲远在海外,东南有较多的夷洲传说,所以这人选还是扬州一带的较好。尚书郎盛宪,会稽人士,器量雅伟,在京数年,辅助陛下理政,颇有好评,可谓最佳人选。”

    “盛宪?靠,怎么把这家伙炸出来了。不过也好,认识一下,或者对会稽的局面有帮助。”禀完事情自动缩在一角的刘风暗道。

    “那好,就以尚书郎盛宪为主,小黄门左丰副之,一起随典船都尉去证实情况。一旦确认,迅速回归。”刘宏想了一下道。

    他自然清楚是怎么回事,派出两人,也有相互监督的意思,省的到时候出现什么变故。

    “致远啊,你这次也速去速回,不要耽搁,只要你所说属实,朕自不吝赏赐。”刘宏看向刘风。

    刘风知道,这是说给其他人听的,于是恭敬道:“臣不敢隐瞒,一切都会在盛尚书和左公公那里得到证实。”

    “嗯,那就好。”刘宏点头,然后看向诸臣,“还有事吗,没有就散了,赶紧去执行。”

    “臣刘焉有事启奏。”在刘风的目光下,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人走出来。

    “太常刘焉?莫非那件事要在我的眼皮底下发生了?”刘风心中隐隐激动起来,这可是给未来的动乱添的一把大火。

    “嗯,说吧!”刘宏皱眉,想了下还是允许了刘焉的发言。

    “如今四方不宁,叛乱频起,很大的原因在于,诸刺史部职权太小,威势太轻,不能调集一州之力。而且一旦所用非人,就更增加了地方的暴乱。所以,臣恳请陛下撤刺史部,改置州牧,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地方。”刘焉沉声道。

    朝堂上安静下来,寂静无声。

    在场的人几乎都知道,州牧是王莽为了镇压起义军所置,中兴以来已被废除,现在刘焉再度提起是什么意思?难道他认为现今的情况已经能和王莽时期相提并论了吗?

    刘宏很久没有开口,搞得刘风很无趣。历史书上就那么简单的一句话,可用屁股想想也知道,这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定下来的。

    “朕知道了,此事重大,诸卿都回去想想,下次朝议再说,退朝。”刘宏起身离开,留下一脸愕然的众人。(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一章、刘协(求收藏、订阅)() 
没有群臣想象中的震怒,也没有殿前武士来将刘焉拿走。刘宏留下轻飘飘的一句话,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群臣相继离开崇德殿,刘风也尾随在后。

    脸熟的人或者打个招呼,看不上刘风的人自然是对其不理不睬,当然也不乏想结交刘风或想拍刘风马屁的人。毕竟现在看来,刘风还是很受皇帝重视的。

    曹嵩成了太尉,也没有多趾高气昂。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这个太尉是花钱买的,干不了多久,还笑呵呵的和刘风说了几句话才离开。刘虞也是一样,还邀请刘风有空去家里坐坐。

    而之前在曹操引荐下有过一面之缘的袁绍,居然也来打了个招呼,一度让刘风怀疑他是不是转了性。

    三五成群的结伴离开,只有刘焉一个人孤零零的,众人唯恐避之不及。在未知皇帝的意向之前,谁也不知和刘焉混在一起会不会受牵连。

    孤零零的一个人向宫外走去,刘焉心中苦笑,自己迈出这一步,也不知是对是错。是更进一步成为主掌一方的大员,还是身陷牢狱?他心里没底,只能下次朝会看自己的造化了。

    他不是不知道这个提议的危害,但依旧提了,只因为他看到了大汉的未来,中原的乱局已经不可逆转,他只求偏居一方以避战乱。

    想自己也是少年成名,拜过郎中,当过县令,任过刺史,掌过宗正,前次黄巾起义,自己发掘了刘备,平定了幽州动乱,再次被拜九卿之一的太常,当时是何等的风光。可是现在,就因为这个提议,皇帝还没怎么着呢,周围就已经开始割袍断义了。

    “太常大人!”正在出神,忽然间听见有人叫他。晃了晃神,他只以为自己出了幻觉,这个时候,还有谁敢亲近于他,于是就想快步离开。

    “太常大人!”就在这时,又一个声音传来。这次他听的分明,声音来自身后。他转过头,看到一张年轻的洋溢着笑容的脸。

    这人,赫然就是刘风。

    刘风刚刚和熟识人告别,就看到不远处刘焉孤零零的身影,想了一下,还是决定上前打个招呼。他不知道刘焉在想什么,之前叫了一声没反应,只得又叫了一声。

    “哦,是你啊?有事吗?”刘焉对刘风可是不陌生,刚刚还为他的事参与过议论。

    “没什么事,只是看太常大人出神,下官担心出事,就叫了一声。”刘风说道。

    “哦,多谢了,本官没事,无需担心。”刘焉笑道,可那笑容比哭还难看,“现在诸人都和本官划开界限,你还是早离开的好。”

    “那到未必,下官倒是觉得太常大人的话很有道理。”刘风肯定的说道。他能理解刘焉现在的心情,也明白雪中送炭的情分远超锦上添花。至于刘焉主掌益州之后会不会有冲突,那太遥远,刘风还没来得及考虑。

    “哦,你居然赞同本官的提议?你可知道,本官这是在当朝否定陛下?不知道什么时候,本官就会被下狱了!”刘焉盯着刘风说道。

    “但事实就是如此,陛下也不会不知道,正如之前盖长史所说,‘上甚聪明,但拥蔽于左右耳’,陛下不会看不到其中的好处。当然,坏处也不是没有,就看陛下怎么选择了。太常大人一心为公,想来陛下无论作何抉择,都不会怪罪大人的。”刘风分析道。

    “你叫致远是吧,今后若是有事,可随时来找我。”刘焉看了刘风好一会,才说道。

    “大人有命,下官焉敢不从!”刘风笑道。

    “你我同为汉室宗亲,500年前乃是一家,就不必这么生分了,以后叫我叔父吧。你是有爵位的人,见了诸位公卿平等对待就是,不用那么谨小慎微,显得低人一等。”刘焉提醒道。

    刘风忽然醒悟过来,他已经不必一般的原住民差了。无论是在身份上,还是在名望上,他都足以和这些人平等的交流,而且暂时还有皇帝做后盾。他说欠缺的,只是一个资历和底蕴。也难怪袁绍那样的人会主动和他打招呼,还真以为他会转性了呢!

    “叔父大人,侄儿刘风拜见。”刘风行了个礼,朗声道。

    “好,不错,年轻人就该有这种朝气。”刘焉笑道。

    “叔父大人,若是陛下同意了您的建议,改置州牧,想来作为建议者,您无论是威望还是资历,都足以出镇一方,不知您想去何处?”陪着刘焉往外走,刘风边走边问。

    “致远啊,虽是第一次见面,我却很看好你。实话说吧,大汉的未来不太好,中原乱局已现,我欲去交州,寻一个安稳的地方度过晚年。”刘焉推心置腹的说道。

    什么看好我,明明是我雪中送炭让你有些好感。你说的好听,避乱/交州,但等到之后有人告诉你益州有天子气,你丫就不会这么想了,就该起异心了。不过现在都叫“叔”了,将来对阵了怎么办?

    “交州确实是个好地方,相比其他各州,算是比较平稳的了。”刘风附和道。

    辞别刘焉,才回到驿馆没多久,就有小太监来带他再进宫了。

    “你说,大汉的局势真的到了这个地步了吗?”刘宏的身体状态明显不如刚才在朝上的时候,呆坐软塌,愣愣看着前方,刘风进来,他动也不动,似乎自言自语道。

    “陛下,您是聪民人,自然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也自然知道怎么解决这事!”刘风说道。

    撤刺史,置州牧,好处不是没有,但坏处更是明显。

    州牧起源于前汉成帝时期,但那个时候只是品秩提高,职责和刺史相比并没有什么变化。直到王莽时期,相比刺史只能监察诸部太守、国相,州牧的权限提高了很多。不但能掌一州的军队,还能自行任命太守、县令,俨然一个独立王国。刘焉的建议,肯定是后者那样的州牧。但大汉已是江河日下,一旦置州牧,等其成长起来,只怕就会像周天子的分封国,尾大不掉,甚至反噬其主。

    “可是,朕真的很不甘心啊!”刘宏依旧没有抬头。

    “陛下既然有真面结局的勇气,那为何还要在过程中犹豫?”刘风再次说道。

    “你说的对,最惨的境况我都已经接受了,又何必在意这些小事呢?”刘宏终于抬起头,看向刘风。

    “张常侍,去把小皇子带来。”忽然,刘宏吩咐道。

    张让本能的觉得刘风和刘宏的话不仅仅是说刘焉建议的事,但他再怎么也想不到刘风和刘宏之间早有默契。俄然间听到刘宏的话,联想到昨日刘风“秘密”告诉他的,顿时知道陛下已经有看主意。

    “臣这就去。”张让一边走一边想,这个结果对自己来说,到底是好是坏。

    不多久,张让就带着刘协来了,刘宏于是将其他人都赶出,除了张让。

    “儿臣拜见父皇。”刘协很漂亮,他只有6岁,还有一双大眼睛,初学礼仪,还不怎么熟悉,兼之人又小,看起来萌萌的,可爱极了。难怪后来董卓能一眼相中。

    “皇儿过来,不用多礼,朕不是吩咐过不用教你这些的吗,那么繁琐,太后也不怕把孩子累坏了。”见到孩子,刘宏明显愉悦了许多,“来,给你介绍个人认识。”

    “什么人啊?”刘协扑进刘宏的怀里,好奇的问道。

    “呐,就是这个,他叫刘风,你可以称呼他‘叔父’。”刘宏指着刘风道。

    “叔父!”刘协喊了一声,让刘风不知所措,也让一旁的张让吃惊不已。

    “陛下,臣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