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 (1-1016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衣夜行 (1-1016章)- 第3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比如北方,当时有归顺大明的蒙古、女真、吉里迷(尼夫赫人)、苦夷(阿伊努人)、达斡尔等各族百姓,宁王和辽王在的时候,对这些部族也只是实行羁縻政策,他们只是名义上的臣服,甚至连听调不听宣都做不到。

朱棣需要加强对这里的控制,对蒙古人,他把随他靖难立下大功的朵颜三卫分封在那里,设立三个卫所,以夷治夷。切断辽东和鞑靼的直接接触,而对辽东诸部族,他也想加强控制,一直到奴儿干地区,统统建立卫所,由流官和当地部族首领共同治理。

这些举措是切实可行的,在那种交通、通讯不便利的年代,要加强对这些民族聚居区的管理而不致引起强烈反弹,这是最好的办法。实际上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旧是这么干的,想把当地氏族领袖抛到一边,像控制中原地区一样,那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在脑子里YY一番。

可即便如此,难度也是相当大的,军事部署的调整、军事统帅们的安排、对地方氏族领袖的安抚,牵扯了他很大的精力,这个时候,他对由于争嫡而引起的浙东丑闻自然无暇多顾。这件事既已交给了夏浔,那么无论夏浔成功还是失败,在夏浔做出结果之前,朱棣是不会指手划脚,做出过多干预的。

可是偏偏这时候,浙东又闹出一桩轰动朝野的大事,朱棣也不得不暂时摞下辽东的事,把注意力重新放在了眼皮子底下……

第509章 风云

王宇侠、李天痕一行人得了夏浔的嘱托,立即离开金陵,火速赶往观海卫,结果到了那儿的时候,并没能马上把自己被俘的兄弟们解救出来。他们手中有五军都督府的免罪判决,可以证明他们的无辜,却不可能直接命令观海卫放人。

观海卫都司常曦文不在,他陪同浙东水师都指挥使洛宇出海了。

双屿卫现在由太仓卫的官兵镇守着,浙东都指挥使洛宇不太放心,会同五军都督府派来浙东督察剿倭事宜的都督佥事萧梦,由观海卫都司常曦文陪同,往双屿岛视察去了,他们只比王宇侠等人早走了半天。

王宇侠等人无奈,只得暂且在观海卫附近住了下来。双屿岛如今情形如何,他们也牵挂的很,可是夏浔那番嘱托他们没有忘记。洛宇等人就算再如何丧心病狂,也不敢对双屿岛的百姓大兴屠戮,屠杀一帮平民,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可是如果被俘的双屿卫官兵一被释放,激愤之下惹出事端,那就让双屿岛陷入被动了。

因此,两相权衡之下,他们还是留在了观海卫附近。直到第三天上午,朝廷要求释放双屿岛将士、并命令洛宇、纪文贺等一行人的命令才送抵观海卫。

见了朝廷的行文,观海卫留守的将领不敢怠慢,马上释放双屿卫的官兵,发还武器和战舰,那些舛傲不驯的双屿卫将士一俟领到武器,确有激愤狂怒者马上就要实施报复,他们被关押期间没少受折磨侮辱,如果振臂一呼,这些原本就不大在乎国法军纪的士兵很有可能群起响应,从而由受诬陷变成真正的哗变。

幸好夏浔有先见之明,双屿岛三当家的王宇侠在此,这些人一被释放,他立即赶来接收,并且把他们暂且纳入了自己的管辖之下,在他的强力压制下,才没有把骚乱演变成暴乱。

在王宇侠的再三解释和强横压制下,总算把这支满怀怨恨意欲造反的队伍收拢了起来。次日,战舰和武器、人员全部交接外毕,他们登上自己的战舰,准备返回双屿岛,刚刚开了水师大寨的门,他们的舰队还没出去,观海卫视察双屿岛的战舰便回来了,而且带来了一支庞大的舰队,太仓卫的战船和将士都被他们带回来了。

回来的战舰还带回一个惊人的消息:浙东水师都指挥使洛宇和太仓卫都司纪文贺双双毙命双屿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受邀陪同视察的五军都督府佥事萧梦才果断地接过指挥权,把观海、太仓两支舰队的人马全部带了回来。朝廷赶来颁旨的官员闻讯目瞪口呆,只好把萧梦等一干知情者带回京师,追查之事草草了结。

不过这个消息却也不无好处,至少那些满腔愤怒的双屿卫官兵闻讯后,怒意大减,不再有人嚷嚷着反了朝廷,再做海盗了。

消息传回金陵,立即在朝野再度激起一片轩然大波。

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据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萧梦报告,他奉五军都督府命令,一直在浙东督察剿匪事宜。事发前两日,洛宇突然邀请他一同视察双屿岛,双屿卫自“造反”之后,双屿岛就被太仓卫的官兵控制了,洛宇还一直没有到岛上去过,有些放心不下。

对此,萧梦自然没有异议,他奉命来浙东,本来就是视察,无权左右水师将领的行动。由于浙东水师名为水师,实则诸卫大多都是戍守在陆地上,真正拥有海船的只有观海、太仓两卫,此刻太仓卫镇守着双屿岛,他们只能动用观海卫的战舰,所以两人率亲兵赶到了观海卫,由观海卫都指挥常曦文陪同,赶往双屿岛。

他们到了双屿之后,受到太仓卫指挥纪文贺的热情款待,当晚还吃了些酒,然后就分别睡下了。等到次日清晨起来,始终不见洛宇和纪文贺动静,一开始还以为是吃醉了酒起来晚了,所以无人在意,直到日上三竿依旧不见二人起床,萧梦便与诸将去寻找二人。

结果他们发现纪文贺的卧室空空如野,又赶到洛宇住处,却发现洛宇和纪文贺早已气绝身亡。两个人死得很蹊跷,洛宇手中攥着一把匕首,深深地刺在纪文贺的心口,纪文贺的腰刀却横在洛宇的颈下,看那样子,好像是洛宇对他突然袭击,纪文贺垂死之际暴起反击,以致二人同归于尽。

当时,萧梦带着太仓卫、观海卫十多名中高级将领,他们亲眼目睹了这一切,这些人都是人证,可以证明萧梦所言。至于为何发生这样的事,所有的将领都莫名其妙。

而今,结合已经审明的“通倭案”,自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洛宇就是栽脏陷害同僚的主谋,事发之后,他在京中的耳目立即送回了消息,洛宇得知消息,起了杀人灭口之心,于是借口视察双屿,还拉上萧梦做掩护,赶到双屿岛。随后,他秘密约见纪文贺,趁其不备,想把这个知情人干掉,却不料纪文贺垂死挣扎,把他也干掉了。

如果接合“通倭案”的审结情况,发生在双屿岛的这桩离奇杀人案,显然只有这么解释才合理。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是因为这样的事在大明军中闻所未闻,从未有此先例,以致朱棣也不得不表示充分的关注。

与此同时,朱高煦一派的武将都对这一推断表示赞同,希望就此结案,而朱高炽一派的人自然不肯罢休,他们坚持认为这是有人策划的一场谋杀,目的是杀人灭口,保护真正的幕后主谋,希望皇帝继续查下去,让案情真正大白于天下。

可是中立派的文武官员们已经不愿意让这桩丑闻继续败坏朝廷的名声,不想继续追查下去了,他们纷纷出面,赞同二皇子朱高煦的人做出的结论,认为此案已然真相大白,无须继续查证下去。中立派官员的支持,使得本来稍占上风的大殿下一派暂时失去了优势,政局又进入了僵持平衡阶段。

洛宇刺杀纪文贺,自然是萧梦一手导演的把戏。按照朱高煦和丘福的打算,是打算让萧梦把杀人罪责推到双屿岛百姓身上的,但是萧梦接到指令之后,却擅自对这个计划做了一些修改。原因只有一个,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

他一直奉命在浙东巡察,通倭案是他一手策划,通番案也有他推波助澜,如果把洛宇和纪文贺之死推到双屿卫百姓身上,固然也能达到杀人灭口的目的,可是怎么就那么巧,偏偏这边“通倭案”真相大白的时候,两个冒功栽脏的将领就突然被人杀死了?如果有人不依不饶,继续追查下去,难说不会把他拉进去,成为更高层次官员的替罪羊。

可是经他稍做改动,变成洛宇蓄意谋杀纪文贺,虽然让案子变得更加难看,让朝廷蒙受了更大的丑闻,却能更好地保护他自己。由此可以证明,洛宇就是主谋,因为事发,心存一线侥幸,想要杀掉他的同谋纪文贺,从而推诿责任,结果两人同归于尽。

他的目的虽然是为了保护自己,客观上却令得整个案件具备了就此终结的理论依据,并且争取到了中立派官员的支持,因此回京后不但没有受到丘福的责备,还得到了朱高煦的赞扬。

他们当然不知道,在他们背后,还有一只看不见的魔掌在推动他们的斗争升级,而纪文贺就是这第三方势力的一员。事情到了这一步,第三方力量担心把他们也牵扯进去,彻底暴露在阳光之下,这才鼓动中立派官员对他们进行声援,希望就此中止对浙东水师丑闻的继续追查。

夏浔就是在这个时候回到金陵的。

“少爷,夫人都不在家,都去布置咱家的新宅子了,小荻去看过,好大的宅院,特别的壮观,门口那两只大石狮子,把两个小荻摞起来都没那么高,里边院子套院子,小荻才转了半圈就迷路了。祺夫人说,还要在后院的水池里面放养……”

“小荻啊,你等会儿再说。”

肖管事狠狠瞪了眼女儿,打断了她的话,捧着一大摞请柬向夏浔汇报:“老爷,这是这些天收到的请柬。王驸马已经派人来过三回了,打听老爷回京的日子,请您过府一叙。解缙大学士送过两回请柬,请您回京后过府饮宴。都察院的佥都御使吴有道老爷亲自来过四回了,他说……”

“哦?吴有道来过么?”

夏浔止住脚步,侧着头微微一笑,轻轻地笑笑,从肖管事手中接过了拜帖,都察院是陈瑛的地盘,吴有道是陈瑛最大的一股竞争力量,如果是吴有道有意示好,这根橄榄枝可得接过来,栽培好了,那就是他杨旭在朝廷的喉舌。

会做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吹的,他现在也需要培养自己的吹鼓手了。

肖管事继续汇报:“定国公府也送过信儿来,说是福州赤忠将军已经到京了,现在就住在定国公府,请国公回京之后……”

他刚说到这儿,一个家仆匆匆跑来,禀报道:“国公,都察院黄真御使求见!”

夏浔失笑道:“黄真么,这厮倒长了一只狗鼻子,请他书房稍坐,我马上就去!”

第510章 上兵伐谋

“国公,哎呀呀,国公,您可回来了!”

夏浔刚刚迈进书房的门,规规矩矩坐在椅上的黄真就一跃而起,颠着屁股冲到他的面前。

步子不能迈得太大,却也不能太小,在这有限的空间里,要有充分的腾挪动作,叫上司看清楚你是一溜儿小跑迎上来的,却又不能原地踏步。脸上的笑容要亲切中透着卑微,卑微中透着欢喜,明明表达的就是谄媚的意思,可又不能表现的太明显。

夏浔只看了一眼,就觉得黄真这老家伙近来大有长进,至少这拍马屁的功夫虽未出神入化,比起以前也强了许多了。

“下官一直盼着国公还朝呢,大概是心有灵犀吧,估摸着国公快回来了,下官冒昧地登府一问,嘿,果然就回来了。”

黄真跑上前,搀了夏浔一条手臂,好像搀老太爷似的把他搀进去,这马屁功夫把夏浔拍得浑身好不自在。他在椅上坐了,对黄真笑道:“好了好了,我的黄大人,你也坐吧,这么急着找我,什么事呀?”

黄真近来确实比较得意,他把自己的前程压在夏浔的身上,算是捞偏门成功了,于是便成功地进入了吴有道一班人的眼线。宰相不得与言官交从过密,这不只是自古以来官场上的规矩,也是为君者的忌惮,所以解缙等一班大学士和尚书、侍郎们都不愿同言官们走得太近,当然,这里边也有陈瑛对自己的地盘看得太严的缘故。

所以吴有道一班人一直就是孤军奋战,等到陈瑛率先破坏规矩,同丘福走得甚近之后,吴有道等人便也想攀上一棵大树,而黄真这个独行侠一直为辅国公摇旗呐喊,而且经常出入辅国公府的事一经落入他们的眼睛,自然就得出了黄真是辅国公的人这一结论。

吴有道几次三番登门,都没接触到夏浔,便打起了黄真的主意。黄真在同僚间不再受人排挤,还有一群人对他表示出了充分的尊重,老家伙现在真的是有种焕发青春的感觉,连走道儿都觉得浑身都是力气,而他这一切都依赖于夏浔,所以一见夏浔难免有点忘形。

黄真扶着夏浔坐下,自己在下首的椅子上坐了半个屁股,笑眯眯地道:“国公就是下官的主心骨儿啊,国公不在京里,下官想做点儿事儿,可就拿捏不定了。眼下见了国公,还没有所请教呢,下官就觉着这心里头特别的踏实……”

夏浔对他的马屁实在是有点吃不消了,连忙笑道:“打住、打住,呵呵,黄大人呐,到底有什么事,你直说就是了,如果本国公能帮你拿拿主意呢,自然是会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

“是是!”

黄真把袍裾撩了一下,身子微微前倾,带着点卖弄地道:“国公,您这些日子不在京里,可知浙东水师栽脏陷害的最新进展?”

夏浔端起茶杯,轻轻抹着水面上的茶叶,不置可否地道:“唔,听说过一些,怎么?”

黄真坐直了身子,义愤填膺地道:“国公,浙东水师丧心病狂啊!他们为了推卸罪责,陷害同僚,这还不算,还要拖国公您下水,害得国公您吃了许多苦头。而今,案情一旦真相大白,洛宇和纪文贺立即双双毙命,甚么自相残杀,哼哼,怎么可能,这分明是有人故意布局,用洛宇充当替死鬼!”

“哦?”

夏浔抬起眼皮,撩了他一眼,问道:“那么,黄大人有何打算呀?”

黄真不由自主地又倾了身子,神秘地道:“国公,现在许多官员都众口一词,认为洛宇就是栽脏陷害案的主谋,主张就此结案,朝中大学士和几位尚书、侍郎人单力孤,难以应付。我都察院中一班同僚,打算一起上书朝廷,请求皇上严查此案,不管幕后涉及何人,一概严查到底,决不辜息,以平双屿军民之愤怒,以雪辅国公之冤屈,我们已经联络了三十多位御使,只是不知国公意下如何。只要您点头,明日早朝,我们的奏疏就可以递上去!”

夏浔诧异地瞟了黄真一眼:“这厮什么时候也有资格拉帮结派了?”

仔细一想,夏浔便有所领悟了,黄真一向参与不到什么派系里去,固然有他性格上的缺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没有自己明确的政治诉求,就像以前的自己一样,与所有人无害,也就与所有人无用。当自己旗帜鲜明地站在某一政治派系一边的时候,就有人像黄真一般,站到自己旗帜下来。

而这个势力结构就像一座金字塔,投奔到自己门下的人,自然也可以召集比他更低一层次的人向他靠拢,并且结交拥有同一政治目的的朋友。再想到吴有道四次登门,夏浔就知道黄真所谓的联系了三十多位御使恐怕是往他自己脸上贴金,实际情况应该是吴有道带着他那一派系的三十多个御使想投奔自己门下,而以黄真为桥梁。

夏浔微笑了一下,说道:“哦,你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可是吴有道一班人?”

黄真老脸微微一红,说道:“是,对于国公蒙受的冤屈,吴大人及一班御使都深为不平,他们一向仰慕国公,眼下朝中有奸人藏污纳垢,他们都愿随国公一起,惩处奸恶,澄清庙堂!”

夏浔没理会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他沉思了片刻,放下茶杯,凝视着黄真,问道:“我问你几句话,你认真答我。”

黄真连忙拱手道:“国公请垂询!”

夏浔问道:“黄大人,你认为,本国公领众御使,促请朝廷继续追查浙东水师陷害同僚之疑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