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倾南北- 第6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海军的船只在之前就有一部分是番禺郡船厂下水的,但是都是飞剪快船,用来保护大汉的南洋商路。而现在新式的主力大船南下,其目的也已经变得更加单纯明了,就是要好好教训林邑人!

    “御史和刺史来的都挺早啊!”两名将领快步走入府衙,和傅縡、侯亶打招呼。

    身穿陆师朱色常服的,正是大汉镇南将军罗毅。而身穿海军蓝色常服的,则是大汉镇海将军戚昕。

    汉军自从北伐之后,针对军中派系混杂、将士们衣甲不齐的原因,开始进行改制。李荩忱出面带头,会同户部、工部、太尉府和商部一起商量设计新的军中制服。

    统一衣甲在古代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秦代尚黑,衣甲旗帜一般都是黑色,汉代为火德,衣甲旗帜自然往往都是赤色。但是到了三国之后,战事混乱,天下群雄争斗,自然这些制度也就变得模糊不清,士卒们上阵甚至往往都需要自备衣甲或者干脆就只是穿着一层布衣,自然也就谈不上统一衣甲了,只是在旗帜上继续保持一致罢了。

    大汉现在有了流水化生产技术,而且有蜀锦的生产技术在背后作为铺垫,以及国家也在积极推进新的织布技术,所以衣物的生产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这自然也就给了李荩忱充足的底气。

    新的制服按照陆军和海军区分,陆军作战时候的衣甲为外侧披甲,内衫和衣领都为红色,这样在作战的时候,对于诸如刀盾手和其余的轻甲士卒,穿上这样的衣甲之后,衣甲只保护住人们的胸膛和膝盖以上,四肢都会露在外面,这样红色的衣衫就能够起到区分的作用。

    而重甲士,在一般会通过衣甲上的赤色标注、外露的衣领以及头盔上的赤羽来区分,不过现在大汉的重甲士数量不算多,这个倒不是紧要的问题。更何况大汉的周围,几乎没有谁有重甲士,所以主要起到敌我识别作用的衣衫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必须要和其余队伍完全一致了。

    海军和水师亦是如此,统一的蓝色制服,代表他们将会在未来向着蓝色的大海继续迈进。现在天下能够适合通航的水域几乎都在大汉的掌控之下,所以水师的概念也就逐渐消亡,海军注定将取代水师成为大汉不折不扣的第二兵种。

    当然了海军对于甲胄倒是没有什么需求,在大海上轻便灵活往往要比重甲防御来得重要,所以也就不用考虑甲衣会不会挡住内衫的问题。

    之前所说的这些都是作战时候的衣衫,而在平时,陆军和海军也有专门的礼服,礼服和之前的官服有所不同,笔挺和修身取代了宽袍大袖,凸显出军人的昂扬气势,而肩膀上的花纹也都有所不同,龙纹代表着他们大汉皇家军人的身份,而龙纹上的星星数量则代表着将领的官衔地位。

    陆军礼服为上衣红色镶嵌白边,裤子白色镶嵌红边,海军礼服为上衣蓝色镶嵌白边,裤子白色镶嵌蓝边,因此出现在傅縡和侯亶面前的罗毅是红色,戚昕是蓝色,身形挺拔。

    侯亶羡慕的看了一眼身穿军服的两人。

    当初汉军入岭南的时候,他也有机会从军,不过最后还是当了文官,现在看看着实是有些后悔的。

    “两位将军,各部都怎么样了?”傅縡起身见礼,沉声说道,“可曾安排妥当?”

    这一次傅縡南下,并不只是作为御史,更是作为南征的监军。

    “陆军各部总计五万已经整顿完毕,另外李将军和杜将军处兵马各五万也已经整顿完毕,只待进攻。”罗毅急忙说道。

    “海军青龙大舰五艘,快船二十六艘,征用运输兵员用民船二百五十艘,已经全部准备妥当,可一次投送兵员至少五千人。”戚昕也郑重回答。

    汉军这一次动用了十五万大军,是大汉开国之后除了汉军北上之外采取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行动,并且也是海军和陆军进行整编、改制之后第一次采取联合行动。

    因此整个军方上下以及整个朝廷,对于这一场战争都是全神贯注,也是期待已久。

    林邑,不算什么强劲的对手,不过是一群只能在山林之中四处乱窜的猴子罢了,大汉这一次对林邑动兵,除了要保护大汉岭南地区的安全以及确保大汉南洋商贸运输线的安全之外,主要还是论证跨海进攻和海军、陆军联合进攻的可能性。

    毕竟按照太尉府的计划,汉军在未来的北上作战时,将会采取海陆并进的方式,在北方沿海,太尉府已经挑选出了众多的合适登陆地点,到时候海军会运送陆军在漫长的北方沿海随机登陆,从而起到和陆师相互配合、共同夹击的作用。

第一五一二章 登陆地点() 
单纯凭借陆军,汉军注定将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完成对北周防线的突破,尤其是对洛阳防线和淮北防线的突破。

    如果可以从淮北防线的背后进行突破的话,自然也就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汉军可能付出的伤亡。而洛阳防线虽然位于中原,但是如果汉军选择山东半岛或者渤海地区进行进攻,那么完全可以从邺城的后方发动对邺城的进攻,这样从整个大战略上也等于绕过了洛阳防线,避免汉军和北周军队沿着潼关、洛阳城、虎牢关等等雄关要塞连番血战。

    这场角逐天下的战争进行到如今的程度,双方都在憋着一口气,但是李荩忱也知道,无论是自己这边还是宇文宪那边,还是会想尽一切办法减少伤亡。

    三百年乱世,已经快让这个时代人们的忍受能力达到极点。

    因此如果战争再继续进行下去,甚至再持久的进行下去的话,注定将会有更多的伤亡,一旦民间无法承受这样的持续战争的代价以及大量伤亡的代价,那么自然就会爆发动乱。历史上的隋朝虽然已经完成了大一统,但是因为还在持续的对外发动战争、对内劳民伤财,所以最终还是被推翻。

    李荩忱虽然已经在竭尽全力修缮内政,但是有一些问题和矛盾,只要战争存在并且继续,那么就注定会存在并且无法解决的。

    因此快速结束战争,是治标治本的最好手段。

    正是因为知道后世诸如仁川登陆这样的典型战例,所以李荩忱并不认为这种在后方登陆、然后进行突破的方法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他也需要海军和陆军配合实验一下进行论证,否则李荩忱也没有胆量把整个国运都压在这上面。

    傅縡沉声说道:“某身在岭南,对于林邑并非没有了解。这一次虽然我们是大军压境,但是对于敌人绝对不可轻敌。林邑人并不可怕,他们身材矮小、几乎没有多少能够和我们正面抗衡的能力,但是问题恰恰就在这里,他们很有可能不会选择和我们正面斗争,这在之前的数百年南方的战斗中都已经得到了证实。这些林邑人不成整体,还是和部落相差无几,这也就意味着在我们防守的时候,敌人会拧成一股绳,但是在我们进攻的时候,敌人又会散成一盘沙,就是因为有这些猴子在,所以从先汉到现在,中原王朝很难在这里建立起来完善稳固的统治。”

    罗毅和戚昕都微微颔首,罗毅紧接着说道:“某在漓水驻扎年余,对此也颇有体会,这一次陛下给我们的命令就是要彻底解决林邑人的祸患,既然如此,不管林邑人到底是人还是猴子,我们只需要用最简单的方法,自然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傅縡和侯亶下意识的对视一眼。

    果不其然。

    军方这些家伙就是来杀人立功的。

    杀人,是最原始的也是最有效率的、最公正的获得功勋的方式。

    汉军北上,杀人立功的机会并不多,毕竟北方还是以汉人为主,尤其是上一次汉军北伐入关中,北周军队经常出现大片大片集中投降的现象,这自然就导致汉军几乎没有多少靠首级立功的可能。

    虽然现在汉军计算功劳的方式已经不再只是依靠人头首级的数量,但是首级数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实打实的、谁都抢不走的功劳,不管是之后提升还是衣锦还乡,说起来自己的功劳是杀人立下的,那腰杆都觉得挺直;说自己的功劳是运送粮草得来的,那面子上当然是挂不住的。

    所以陆军这一次磨刀霍霍,就是要砍林邑人的脑袋。

    更不要说已经憋了太久的海军。

    因此要他们杀人,他们可不在乎,甚至还鼓掌欢迎。

    作为文官,尤其是吃斋信佛的文官,傅縡当然是不想看到人头滚滚的场景的,不过这样的场景只是局限在对自己人、对华夏汉人身上。华夏的道德伦理从来都只对自己人,周围的那些蛮夷,本来就没有必要和他们讲什么圣人之德,他们愿意归于王化,中原王朝愿意接受,但是如果他们想要谋反作乱,那就杀干净。

    就算是傅縡,想到之后林邑人被杀得血流成河的景象,也只是摇头叹息一声罢了,并没有什么值得他怜悯的。

    罗毅径直走到舆图前,在今年年初,白袍就已经开始绘制南方的舆图,林邑地区的舆图已经呈现出基本的轮廓,再加上常年来往南洋的大汉商贾作为向导,道路的问题也算不得什么。

    “这里,象林,就是林邑人的主要聚集地,象林濒临海边,也是来往南洋的海上重要码头,因此非常适合船只直接登陆。”罗毅伸手敲了敲舆图上被着重标出来的点。

    象林,后世的岘港,也是曾经大汉的日南郡象林县,是日南郡最南端的一个县,也是先汉疆域、乃至于华夏疆域曾经抵达过的最南端。

    汉代末年乱世开始之后,华夏的力量后退,日南郡消失,象林也自然沦落胡尘里,成为林邑人的主要聚集地,依托曾经汉代修筑的城池,象林城甚至继续发挥着南洋上贸易港口的作用。因为象林在汉代属于县邑之中的邑,所以被称为象林邑,而甚至林邑人的名字,都来自于对于“象林邑”的简称。

    因此拿下象林,不但等于拦腰截断林邑人的势力范围,而且还等于拿下了林邑人的经济命脉。

    放眼整个林邑的海岸线,也就只有象林和北侧的卢容(今越南顺化)比较适合于登陆,继续向北的话,有一座横山横亘在大汉的九真郡和林邑国之间,当然了经过连年的侵蚀,九真郡以及更北侧的交趾郡,都有很大一部分落入林邑的掌控之中,不过如果从这边登陆的话,很难起到直接打击林邑人后方核心地区的目的。

    卢容是一座小港口,无论是重要性还是地理位置,自然都比不上即使是两千年后也依然是深水良港的象林。

    海军和陆军在登陆地点的选择上达成一致也在情理之中。

    傅縡点了点头:“登陆林邑的确是最合适的,但是海军、陆军劳师远征,能不能胜任?”

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 
劳师远征,这是现在摆在汉军面前最大的一个问题。

    毕竟在这之前,无论是哪个朝代的军队,都还没有进行过跨海远征的行动。汉代征服辽东的时候是用军队在陆地上推过去的,而东吴后来虽然曾经派遣大船队探索东海和南洋,但是那一支船队的主要目的也只是探索航路,并不是进攻和作战。

    运送数千甚至上万将士跨海进攻,在这个时代来看的确是天马行空的战术,任何人都不会想到敌人的进攻会来自海上。

    哪怕是林邑人,恐怕也很难,因为这其中的确有太多的难题没有办法解决。

    对于汉军来说,这一次不仅仅是挑战,甚至还是冒险。毕竟一旦船队出了什么问题,那么很有可能导致数千兵马全军覆没,朝廷几年来打造海军的心血付之一炬。

    作为监军,傅有资格也有义务监察确定军中策略的可行性,因此他必须要确定这样的战术到底有多少风险。

    “在今年夏天海上风浪大的时候,海军就已经利用快船和青龙大舰分别完成了横跨南洋、抵达林邑南部海域的行动。”对此,戚昕倒是信心十足,“所以跨海远征,海军有信心,只是针对到时候的海况,海军会对上船的人数严格控制,如果海上风浪大,海军将会携带不超过五千人,而如果海上风浪小,携带人数应该能超过八千人,乃至于万人。”

    罗毅也正色说道:“此次南征,陆师多选用南方子弟,水性好的也不在少数,而且大多数都已经上过船进行训练,之前从福州向南调动军队就是采用海运,便是让将士们提前适应和熟悉。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我们还是打算在这两天进行演练,暂定于朱崖。”

    朱崖,并不是一个令人陌生的地点,此处又称为琼崖,也就是后世的海南岛,对于每个来过岭南的人,或多或少的都听说过这座悬浮在海外的大岛,甚至来往的船只也往往会选择这里作为避风港。

    不过自从汉代以到今日,朝廷,无论是曾经的大一统朝廷还是后来的南北朝偏安朝廷,都没有建立过对朱崖的完全统治,这里一直都游离于华夏文明之外。

    一来是因为朱崖这里的确没有什么已知的、足以吸引人们的地方,反而一座孤零零的岛屿,又远在天南,天气炎热,自然就不会吸引人们;二来江南朝廷的注意力一般都在北方或者在内斗上,自然不会关注这个远在天边的岛屿。

    相比之下,至少朱崖这里还有南北来往的船只,总比另外一个方向上的流求来得好,自从当初东吴的船队发现了流求之后,那一座岛屿仿佛再一次被遗忘在了大洋上。

    不过这些岛屿被遗忘的日子已经逐渐结束,极速扩张的大汉海军成为了占领并且控制这些岛屿的急先锋。在这个航海技术还远远没有那么发达的时代,海上的岛屿不仅仅是补充资源的地方,更是可以躲避狂风大浪以及辨认方向和方位的好地方,因此海军联合工部,早早地就已经开始对这些岛屿的勘察。

    至于这背后有多少李荩忱的意思,那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李荩忱很清楚“自古以来”的重要性,他当然不介意让海军带上石碑之类的,每个能露出海面的地方都立上一块。

    海军最中意的港口自然就有朱崖,朱崖这里的确有不少良港,再加上工部在朱崖发现了大量能够替代南海的玳瑁来制作镜片的水晶,更是让这个地方变得更加重要起来。

    现在工部已经开始研究诸如千里眼这样的观测仪器,这些观测仪器并不只是为了能够在打仗的时候用,无论是地质勘测还是航海测量,都需要这些精密的仪器,普通的钢铁和木头显然无法胜任,可是李荩忱也不知道怎么烧出来的玻璃,尤其是透明的玻璃,因此他也很难起到指挥的作用。

    大汉工坊在很早之前就已经烧出来了琉璃,但是充满气泡和杂色的琉璃终究不是玻璃,自然也就不能用于制作玻璃仪器,为了不让其余的技术等待玻璃技术的成熟,工部只能选择昂贵的玳瑁等替代品,现在有了水晶的出现,工部自然算是找到了一个相对方便简单一点儿的替代品,不过想要开采水晶以及最终把水晶用于器械生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然了,本着不试一试怎么知道的态度,工部肯定不会轻易放弃。

    并且除了水晶之外,这座岛上也并非一无所有。

    随着海军的入驻,工部随之派遣勘探队,而朝廷的官员委派也紧跟在后面。不过现在这里的民众数量很少,当地的土著也就是后世的黎族人也已经存在于深山之中,现在还没有主动倾向于和这些“陌生人”进行接触。

    为了能够尽快掌控这座岛,李荩忱自然开始向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