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倾南北- 第4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的首要目标还是杨坚。”李荩忱点头说道。

    在对北方的战事上,杨坚至始至终都是李荩忱的首要目标,关中土地肥沃,又是长久以来北周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同时现在杨坚的麾下多数都是汉人,若是能够吸纳这一股力量,自然能够让李荩忱的势力大规模扩展。

    毕竟不管怎么说,在这个时代想要立足并且变强大,还是需要有足够的人才,而现在李荩忱得到的弘农杨氏和陇西李氏等世家的支持终究还不够,甚至陇西李氏之中也只是以李渊、也就是曾经的李虎所属为主的一支,还有以草原李氏为主的一支还在北朝之中。

    其家主便是同样战功赫赫的老将李穆,李穆祖上自称是汉将李陵之后,不管是真是假,这都是关陇集团之中同样不可忽略的一股力量。而已经归附于李荩忱的李询就是李氏这一支的后代,是李穆的侄子。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层关系在,李穆这一支李氏也是全力争取的对象,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蓝田于氏等,这些在历史上决定了整个隋唐走向的大家族,是李荩忱现在所需要的。

    因此拿下杨坚远远比拿下宇文宪来的容易,也来的必要。

    所以联合宇文宪一起对付杨坚,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可是宇文宪毕竟也是周人,真的会和我们联手么?”黄琦还是有些不相信的问道。

    杨素笑了一声:“秘书监多虑了。我们这边没有把杨坚当做可以信任的伙伴,而宇文宪那里也同样如此。对于宇文宪来说,他如果败在我们的手中,那么只是鲜卑被汉人打败了,但是如果他败给了杨坚,那可就是鲜卑被汉人吞没了。”

    黄琦怔了一下,大概明白了什么。

    宇文宪之所以要反出长安,不仅仅是因为宇文赟和杨坚的迫害,更是因为他已经看得清楚,杨坚是有野心的,他不可能真的安心的去做他的“普六茹坚”,未来早晚有一天必将会取代宇文赟,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宇文赟根本就不是杨坚的对手。

    而一旦宇文赟被杨坚所取代,那自然而然就不会再有什么鲜卑和北周,整个鲜卑民族也就随之被汉人建立的新的王朝所取代。在这个鲜卑人都争着想要成为汉人,甚至不惜牵强附会的时候,鲜卑化实际上就是一股逆流,其目的是为了勉强让鲜卑人保持自己作为一个独立民族的最后一点儿存在感,哪怕只是称呼和仪式上的。

    这样的逆流一旦不再由鲜卑人主持,那么自然也就消散无影。现在的宇文赟和关中朝廷中,哪里还有鲜卑称呼?甚至就连皇帝宇文赟身边环绕的妃嫔,也都已经是汉人。

    对于宇文宪来说,败给李荩忱,或许只是亡国,但是败给杨坚,那么就是灭族了,孰轻孰重,他显然拿捏得清楚,这也是为什么明知道李荩忱正在坐大,宇文宪也不得不一直集中兵力对付杨坚。

    而且李荩忱也好,宇文宪也罢,显然都看准了杨坚这个小朝廷的重要意义,这就是一大块肥肉,这个朝廷之中的官员有汉人有鲜卑人,李荩忱和宇文宪都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同时又有宇文赟这个至少现在在名义上还是北周皇帝的人在,李荩忱抓住宇文赟,就可以罢黜北周正统,而宇文宪抓到宇文赟,自然就可以重新占据道义制高点。

    只不过看守着这块肥肉的,是一条恶狗,既然两个人都没有办法独自吃到肉,那就不如联起手来先把狗打了!

    “立刻派人前往邺城。”李荩忱斟酌说道,“传令前线,约束各部,不能和宇文宪起战端!”

    顿了一下,李荩忱紧接着说道:“派人告诉萧世廉,南乡加派重兵,但是不可轻动,这是我们和宇文宪谈判的筹码。”

    等黄琦领命去了,李荩忱的目光重新转向舆图的西北:“我们在这里打的热闹,但是真正要看最后一切会变成什么样,还是得看西北那边战事的进展啊。”

    “西北一定,关中,不过是陛下囊中之物。”杨素一拱手,“还请陛下放心,我大军现在云集西北,就是和突厥真的决战,也未尝不可。这样也只能让于翼和我们绑的更紧。”

    “朕这一步棋下完了,就看杨坚怎么走了。”

    “报!”就在这个时候,李平大步走进来,“陛下,汉中急报!”

    李荩忱怔了一下,和杨素对视一眼,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杨坚以柱国梁睿为凉州刺史,引兵三万南下关中,转而向西北。”李荩忱扫了一眼,忍不住喃喃说道,“还真是越来越有趣了。”

    “竟然是梁睿,微臣还以为会是李穆。”

    “李询就在襄阳,杨坚不会让李穆动的。”李荩忱淡淡说道,“叔侄关系摆在这里,杨坚也不傻。”

    杨素微微皱眉:“梁睿也是朝中老将了,而且当初于翼还曾经是她的部下。杨坚这么安排,与其说是给西北增加援兵,倒不如说是不信任于翼,干脆让梁睿坐镇西北,至于于翼折腾成什么样子,至少不会威胁到关中的安全。”

    这梁睿也是北周功勋卓著的老将了,这些年南征北战,现在北周不少将领都出身他的麾下。而在历史上杨坚担任丞相之后,蜀中王谦叛乱,裹挟巴人八部,声势浩大,正是梁睿率兵入蜀,平定了叛乱,为之后杨素在蜀中打造战船、东进攻陈奠定了基础。

    杨坚派梁睿前来,意图很明显。

    李荩忱尽管放马过来,宁肯壮士断腕,也要关上关中西北的大门。

    至于蓝田于氏,这本身也是对他们的一次考验,若是蓝田于氏还想着能够为大周效忠,那杨坚到时候也能接纳他们,毕竟梁睿也是于翼的老上司了,而如果他们就此反叛,杨坚也不会因为他们而丧失了对于萧关的掌控。

    “决绝狠辣啊。”杨素感慨道。

    真不愧是杨坚。

    “这样倒是帮了我们一个忙,至少蓝田于氏的选择越来越少了。”李荩忱淡淡说道。

第一一二六章 战云催() 
李荩忱从来都没有、也不敢小觑杨坚。

    毕竟是隋文帝,一代枭雄。

    因此杨坚能够在这么快的时间内拿出来这样的应对方略,李荩忱也没有觉得奇怪。这也是为什么李荩忱坚决把杨坚作为首要目标的原因之一,不灭掉杨坚而让他坐大,那后果不堪设想。

    “看来微臣小觑对手了。”杨素此时叹息一声。

    他毕竟不是当时身在长安的杨素,那么时候杨素手中有弘农杨氏从各个角落搜集来的消息,就算是长安城中的一只狗生下了小狗崽也都能够被杨素知晓,毕竟一个盘踞北方数百年的庞大家族有着怎样的人脉和根底本身就是不可想象的。

    而且杨素当时距离杨坚很近,甚至还有机会面见杨坚,杨坚的一举一动都能够被他看在眼里。

    现在杨素虽然是太尉府参军,天下情报的往来他都能够看到甚至是经手,更甚于当初在长安,但是毕竟他距离杨坚太远了,这个自己曾经细细琢磨的敌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经过这么多波折,显然杨坚也在更加快速的吸取教训和成熟。

    只不过好在杨坚终究不是年轻人了,就算是他有所改变,也是有迹可循的,这也应该是李荩忱、杨素这些年轻人在面对他的时候所能拥有的最大的长处了。

    “在战略上蔑视对手,在战术上重视对手。”李荩忱微笑着说道,“关中虽然是龙盘虎踞之地,但是毕竟只是一个关中,只要我们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那么是龙就得给朕盘着,是虎就得给朕卧着!”

    杨素震了一下,脸上原本一贯的风轻云淡已经消散殆尽,取而代之的是谦虚,他郑重的一拱手:“臣谨受教!”

    李荩忱微微颔首,历史上的杨素也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主儿,也就只有杨坚才能算降服了他,只是杨素自己心中到底服不服,恐怕也没有人知道。

    至少现在的杨素还年轻,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李荩忱愿意一点一点的培养他的谦虚、培养他的忠诚。

    总比手下是一个阴险诡诈的越国公来得好。

    (作者按:杨素封越国公)

    ——————————

    大风吹卷着雪扑上回乐城的城头,滚滚黑云从天边而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前压,甚至城头上的旌旗都已经触碰到了云。

    小小的回乐城在这茫茫河谷之中、滚滚黑云之下,显得分为渺小。

    和黑云一起滚动的还有涌动的人潮。

    大汉元年十二月十九,距离大年还有十一天,突厥人发动了对回乐城的第三次进攻。

    实际上前两次的进攻只是为了试探城防的强弱,很快就被击退了,但是突厥人应该也差不多弄清楚了这座小城的特点,所以这一次很干脆的直接采取了大规模的人海攻势,其目的自然也再简单不过,就是用人命直接堆砌出来一条从山谷通往城头的道路。

    简单粗暴。

    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阵仗的曹宁,还是变了脸色。

    突厥人的前两次进攻他也并不是没有经历,但是那毕竟只是小队人马试探性的进攻,城中一通乱箭射下来,甚至不需要投石机发威,就让突厥人丢下一地的尸体知难而退,双方根本就没有推进到近身肉搏、刀刀见血的地步。

    而旁边的侯秘也是神情凝重。因为大雪的缘故,援军还在路上,但是突厥人却来得如此之快。

    显然这一条狭长的河谷也让突厥人感受到了恐惧,而这小小的回乐城则是他们生的希望。看着那些呐喊着、狰狞的脸上写满疯狂的突厥士卒就能够知道,这注定了是一场恶战。

    “投石机,放!”侯秘果断的下令。

    “床子弩准备!”曹宁也跟在侯秘身后下令,年轻的他声音都未免有些颤抖,但是脸上的神情却愈发坚毅。

    侯秘瞥了他一眼,脸上露出些许赞许的神色。战争、尤其是以寡敌众的实战,是最容易让人成熟的。

    石弹呼啸而出,就像是犁地的铁犁,在滚滚人潮之中划出来一道又一道的缺口,但是很快这缺口就被后面更多的人所填补。突厥叶护和吐屯这两个大部落都是突厥部落之中规模数一数二的,所爆发出来的战力自然也令人吃惊。

    “床子弩不着急放,把人放的近一点儿。”侯秘凝神说道。

    风太大,这么远的距离上也就只有石弹还能保持一点儿可怜的准头,箭矢撒出去恐怕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曹宁应了一声,下意识的咽了一口吐沫,看着那潮流一般的敌军已经越来越近,微微眯眼,而旁边的侯秘霍然一挥手。

    “放箭!”

    在这样的狂风之中,唯一能够起到作用的也就只有床子弩的铁矢,当然相对的,突厥人的骑射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反倒是大汉这边沾了光。

    粗大的铁矢呼啸而出,刺破当先一名突厥士卒的胸膛,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突厥士卒惨叫着倒下,但是更多的突厥士卒还在拼命的向前冲,转眼功夫这人潮就到了城墙近前,而突厥人的投石机也在向前推,石弹呼啸着砸向城墙。

    突厥人的投石机自然和大汉的霹雳车没有办法相比,距离自然更近,而且突厥人干脆更是拼命,他们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么远的距离上对城墙并没有什么威胁,所以直接推动着投石机向前。

    “这帮家伙是要拼了。”曹宁忍不住说道,他已经在指挥床子弩调转方向,直指那些移动的投石机。这些投石机只能抛射小石弹,甚至说的不好听一些就是小石头,但是也已经足够对守军造成威胁。

    “放!”侯秘紧接着也一挥手。

    箭矢再一次呼啸而出。

    “他们拼命,那我们就要了他们的命。”侯秘这才微笑着说道。

    下一刻,一架架云梯靠上城墙,低矮的城头上,早就已经烧的火热的油锅同时翻滚,滚滚热油劈头盖脸的浇了下去。这些热油是用城中能够找到的几乎所有柴火才加热起来的,就是为了给这些突厥人一个惊喜。

    大批的热油顺着云梯滚下去,努力攀登云梯的突厥士卒惨叫着从云梯滚下去,而云梯周围的士卒也都满地打滚。

    “退,退!”不断有士卒在大喊。

第一一二七章 这是运气好() 
一时间整个城墙下面,突厥军队已经乱作一团。

    对于这些已经习惯了寒冷的草原狼来说,滚烫的热油的杀伤力显然倍增。但是毕竟突厥人有着足够的人数优势,很快后面的头领们就催动着更多的士卒向前冲。

    突厥人的冲锋是从远远的天边就开始的,当身在这洪流之中的时候,就已经几乎没有撤退的可能,不管情愿还是不情愿,每个人都在被推动着向前,哪怕是他们明知道前方是死路一条。

    偌大的部落想要生存,就只能突破这个小城。

    “热油的效果不怎么样啊。”侯秘喃喃说道。

    “将军,我们的热油数量也不多了。”曹宁着急的说道。

    “能够杀上几百名敌人,某已经心满意足了。”侯秘淡淡说道,“接下来就是刀刀见血了。”

    当然也没有侯秘说的那么可怕,突厥人这个时候才重新席卷到城下,再一次开始攀登城池,而迎接突厥人的是打量的檑木和滚石。狂风吹散了突厥人的箭矢,也让城上只能以乱箭射下去,能够起到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所以真正顶用的实际上还是檑木和滚石这些最原始和最直接的东西。

    “把床子弩后撤,”侯秘沉声说道,“准备接敌!”

    “准备接敌!”城墙上大汉将士都屏住了呼吸。

    在援军还没有赶到的情况下,檑木和滚石自然也变得非常稀有,大战才刚刚开始,趁着大家体力都还在,肉搏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大风带着雪扑上城头,这雪花像是一把把利刃切割着肌肤。每一名士卒都屏住呼吸紧紧盯着这风雪,云梯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而一名突厥士卒狰狞的面容骤然出现在眼前。

    “砰!”马槊直接照着面门捅了过去,那突厥士卒惨叫一声摔落,但是他后面还有更多的人在艰难的向上攀爬。

    一道又一道的身影跃上城墙,当然刚才的马槊实际上只是少数,对付他们的首要手段还是箭矢。手持劲弩的汉家将士几乎是顶着突厥人的胸膛射箭,这一排冲上城头的突厥人甚至都没有站稳脚跟,那些还站在城垛上的,更是直接仰面栽倒、摔下城,变成城下风雪之中层层叠叠尸体之中的一部分。

    “杀!”一名突厥小头领从一个城垛跳上来,他选择的这个位置不得不说非常刁钻,两名突厥士卒刚刚从这里摔下去,谁都没有想到这后面竟然还有人能够攀附。

    毕竟这人从城上摔下去,实际上也相当于一个巨大的檑木和滚石,起到的效果甚至要比普通的石头和木头来得好。

    显然这突厥小头领颇有几分本事,而此时几名弓弩手已经转移开来,对付其余地方冲上来的敌人,因此这小头领骤然从越来越急的风雪之中钻出来,几乎所有人都吓了一跳,那小头领显然也知道应该先杀什么人,直接奔着同样惊慌失措的几名弓弩手扑过去。

    “砰!”一把刀从风雪中探出来,堪堪拦住小头领的去路。

    来人正是一直紧紧盯着各处,生怕出现缺口的侯秘,当发现有这么一个漏网之鱼的时候,他急忙扑上来,本来就不长的城垣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投入到战斗之中。

    横刀和弯刀碰撞在一起,紧接着再一次接连交锋。这似乎也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