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势- 第6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这个意见;大家都赞同么?或者;我们表决一下”托洛茨基说完;第一个就把手举了起来;其他人的手也齐刷刷地举了起来——与白俄斗争到底是每一个布尔什维克的神圣职责;没有任何借口;这是政治立场问题。

    “现在;我命令;15天以后;发起对残余白卫军的清剿。”

    “什么;这么快?”众人大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托洛茨基微笑着看着众人:“图哈切夫斯基同志;你向大家解释一下吧。”

    “事实上;从中日战争一开始;托洛茨基同志就指示红军总参谋部做好应对准备;我们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动员了红旗方面军;并且为之准备了相应的粮食、物资与军火;大约能够支持3个月时间;这次发起进攻的主力是红旗方面军改编的突击部队;核心是9个步兵师又4个骑兵师;以及配属给他们的辎重部队;总兵力主要为15万步兵和2万骑兵;远东方面军将承担牵制和监视任务。为了将帝国主义可能的干涉降低到最低程度;红旗方面军整体改编成远东共和国近卫军;以远东共和国的名义发起对白卫军的进攻。3个月以后;远东高纬度地带将进入寒冷的冬季;不利于作战;我们有一个冬天的时间可以加强防御;帝国主义只能疲于应对;即便中日双方在此时达成停火协议;彼此间的不信任也不会干涉红军的行动。”

    众人脸上起初都是一片惊异之色;布柳赫尔也为托洛茨基的手笔震惊了;但反应过来以后就觉得这个策略无疑是十分高明的。不过;斯大林却是铁青着脸。托洛茨基的举措从军事上看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这种事先不通过政治局就直接进行重大军事布置的做法触动了他敏感的神经;最起码列宁、季维诺也夫和他三人是完全不知情的;5个政治局委员瞒着3个;他愤怒地想:托洛茨基这是要干什么?

    季维诺也夫也意识到有些不对劲;插了一句:“这件事列宁同志恐怕还不知道;是不是先和他汇报一下?”

    托洛茨基毫不为意点点头:“列宁同志现在养病;不要过多地打扰他;会后请斯大林同志向他做专门汇报。今天的会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员全体通过;政治局委员也有4位同志投了赞成票;可以形成正式意见了。我命令;由布柳赫尔同志担任近卫军司令员;会议后立刻组建司令部;全权指挥这次战事。”

    季维诺也夫本来还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又说不出来了——道理是明摆着的;不管列宁赞成与否;托洛茨基已经得到了足够的票数与支持;反对也是徒劳无益。

    一直没有说话的政治局委员克列斯廷斯基忽然插话道:“各位同志;我有一个想法;我们能不能在中国发展革命和进步力量呢?我个人的意见是;中国也可以成立**政党;作为世界革命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秦时竹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集团虽然通过人民党的伪装牢牢控制着国家政权;但从理论上说;中国作为资产阶级多党制国家;是可以组建合法政党的;我们可以有效利用这个机会。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家属的队伍不断壮大;拥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谁都明白克列斯廷斯基的意见就代表了托洛茨基的意见;难道这么快就要向中国渗透革命了?

    “作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中国外有民族矛盾;内有阶级矛盾;是多种矛盾聚焦的汇合点;秦时竹集团就是中国大资本家的象征;之所以矛盾没有爆发;没有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一方面是因为秦时竹集团在民族主义上的伪装十分得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缺乏有力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一直落在资产阶级手中;如果我们能够改变这个局面;中国必然也会出现自己的十月革命”(。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

【第089章 】 断然措施() 
克列斯廷斯基说了一通之后;托洛茨基适时接过了话题;对季诺维也夫说道:“依我看;共产国际可以对中国革命进行一次深入讨论;帮助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应当形成自己的力量;发出自己的声音。当然;中国哪怕建立了革命政党;依然十分弱小;在短期内也许只能走议会斗争的道路;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无产阶级革命的**是一定会来到的。”

    在这个已被穿越者扰乱的时空里;共产国际依然还是组建了起来;作为指导各国革命事业的最高指挥部;共产国际拥有响当当的名声;而季诺维也夫正是共产国际第一任执行主席。但他本能地觉察到;托洛茨基和克列斯廷斯基方才的一唱一和中蕴藏了更为深刻的含义;在众人目光聚集下;即便屋子里气温适宜;他仍然觉得自己后背上在冒冷汗——对方的目的是什么呢?

    “托洛茨基同志”他刚想开口解释一下;对方已摇着手打断了发言;“针对中国的革命举措不是一下子就能说得清楚的;今天会议也不适合对此进行讨论;希望会后共产国际执委会能够拿出一份完善的计划;在下次政治局会议或者中央全会上予以讨论。我们的当务之急;还是把白卫军分子尽快清剿干净”

    散会之后;斯大林立即奔赴黑海向列宁报告去了;而季诺维也夫则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托洛茨基在会议上的表态和决定绝不是无的放矢;他是有准备来的;将中国革命的任务交给季诺维也夫和共产国际的用意当然是十分明白的;如果共产国际措施不得力;中国革命搞不起来;他就可以追究季诺维也夫的责任和错误;如果中国革命如愿以偿地发动了起来。那本身就证明托洛茨基“不断革命”的策略与方针是正确的。更要命的是;还不能推托这个任务;因为共产国际本身就肩负“指导”世界革命的任务;除非他季诺维也夫不想干了。

    在列宁病重之后;托洛茨基所在的犹太帮经过商议;觉得需要借助各种机会“统一思想、巩固阵地”。单纯论党内外的威望;列宁比托洛茨基还是要强一些。另外;无论在中央委员会还是政治局中;列宁派的成员依然略微胜过托洛茨基派;但布尔什维克从来就不是靠选举或者人员多数来决定行动路线的——决定路线的只有策略和结果。

    当初发动革命的时候;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是坚决反对的;列宁的主张在党内也并不占据上风。但革命成功了;事实证明了列宁的正确;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只能灰溜溜的靠边站。更极端的例子是;签订布列斯特条约时全党都是一致反对的;唯独列宁极力要求这么做;甚至不惜以个人辞职为代价;最后证明签署这个条约、顺利实现停战对于保障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是十分必要的。现在。新一轮关键的路线选择已在当口了;显而易见的是;在革命的方向与策略上;托洛茨基与列宁存在着不小的分歧;季诺维也夫在是否举行革命的问题上已经错了一次;这次可不打算再站错队了。

    就在红军摩拳擦掌、紧锣密鼓地准备扫清白俄残余的时候;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正在伦敦市场打响。

    距离7月末日本国债兑付的时间已没有几天了;但日本政府仍然没找到低成本解决的办法。无论是关东州战彻是朝鲜战场;日本都没有取得想要的胜利;使得内阁通过一场大胜扭转舆论观点的希望落空了。军部原本很想通过粉饰战报来造就一个胜利;但各**事观察员都是人精;早就将消息一一发回;使“人造”胜利根本还没来得及成型就已经如同泡沫一般破碎了。为了不至于出现兑付失败的后果;大藏省派驻英国的官员不停地与各主要银行接洽。但却收效甚微;各主要银行的观点惊人地一致——在日本完成当期债券兑付后才考虑发行新一期债券。即便日本方面抛出了高达10的年息与3手续费的诱惑;这些银行依然不为所动。

    这些接触虽然都是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早已对日本资信深表怀疑的资本市场在探明情况后迅速作出了反应;日本债券评级被连续降低;已被归入了垃圾级;而债券柜台交易的价格也果断跌破了票面的8折。如果日本政府现在有一大笔钱能够回购债券;将会是非常划算的行为——可问题在于;日本政府却偏偏拿不出这笔钱来。本来一战结束后日本囤积了不少外汇;但因为日元币值相对坚挺;而英镑一直都在贬值;惯于精打细算的大藏省迫不及待地将国内外汇余额进行了兑换以避免损失。而在中日开战之后;因为日元汇率大幅度贬值;大藏省又抛出了大笔外汇稳定币值;使外汇存底降低到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乃至于出现了债券的兑付危机。

    摆在日本政府面前的就只有两条出路:第一;破罐子破摔;干脆宣布债券违约;进行信用重组;第二;动用一切力量兜底;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也要保证兑付。这两条基本都不是什么好路;选择了第一条就意味着日本政府国家信用破产;破产很容易;国家主权的特性使投资者注定也没法找日本人麻烦;但将来要重返债券市场、重新塑造国家信用可就没那么轻松了;第二条路也没有那么容易走;外汇可不是草纸;想印多少就有多少;必须有外国资本直接投资或者大量商品出口才能办到;现在也已是缓不济急了。

    这两条路究竟应该怎么选;焦头烂额的原敬首相简直快被逼疯了:从情绪上来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债券违约;大不了就是内阁辞职下台;原敬首相来当这个替罪羊;但理智又告诉他;这条路看似简单;却是一条把日本往绝路上带的路子;万万不能选择。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不顾一切要求高桥是清拿出解决办法。

    望着眼睛通红的首相;高桥藏相长叹了一口气后;缓缓说道:“事到如今;倘若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避免出现债务违约;就只能采取断然措施了。”

    “断然措施?”原敬仿佛如同溺水之人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眼睛瞪得滚圆;“请赶紧说。”

    高桥是清竖起两根手指;说道:“要解决外汇不足问题;有两个办法;第一;采取外汇管制措施;冻结全国银行业的外汇储备;要求国内所有外汇持有者必须将外汇按照官方牌价兑换给大藏省;使之为国家所用;第二;不惜一切代价获得外汇——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抛售硬通货。”

    “既然有这两个办法;为什么藏相一直不愿意说呢?”

    “首相大人;这是死路啊”

    高桥是清早就做过统计了;国内民间剩余的外汇储备虽然不足以完全覆盖整个债券规模;但渡过难关也基本够用了;问题出在这个民间外汇的所有权上;日本普通民众持有外汇数量很少;充其量只有九牛一毛而已;外汇绝大部分都在企业手中;特别是在几个赫赫有名的财阀掌控之下;只要政府敢采取这种外汇管制的行动;就说明要拿财阀开刀了;这是任何一个明智的政治家都不会选择的举动。至于抛售硬通货换取外汇更是一杯毒酒;大藏省并没有多余的黄金储备;所拥有的储备其实都是日元的准备金;在“金本位”体制下是整个日本货币体系最核心的基石;如果这衅金储备变现流出;那就意味着货币发行的基础动摇了;只要消息传出;日元币值必定只有一个结局——暴跌。

    这种后果与债券违约的后果比起来;真不知道孰轻孰重了。

    沉默了半天后;原敬首相才道:“英国方面正在努力调停中日战争;债券违约是绝不可接受的”原敬在这一点上还是想得很透彻的:债券持有人基本都是英国民众和英国公司;如果日本敢宣布违约;英国公众一定会将英国政府骂得狗血淋头;日本还指望着英国政府拉自己一把;是决计不能做这种触霉头的事情的。

    “财阀方面”原敬叹了口气;“藏相能不能疏通一二?”

    高桥是清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在日元贬值的背景下;财阀疯狂地利用日元套购外汇牟利;怎么可能将到嘴的肉再吐出来?原敬首相的设想根本就是与虎谋皮么。

    原敬狠狠地捶了下桌子:“为什么支那的秦政权能有财阀的鼎力相助?北方集团号称支那第二财政部;要献金有献金、要资源有资源;而堂堂帝国政府”说着说着又说不下去了。

    最后;他咬牙切齿地说道:“不管那么多了;抛掉一衅金储备;渡过眼前难关再说”(。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

【第090章】 黄金抛售() 
众人大吃一惊、面面相觑——真要抛售黄金?

    高桥是清也傻眼了:原以为首相不过是随便说说而已,没想到居然是动真格的。作为资深经济人士,他当然明白用抛售黄金来解决外汇问题是真正的饮鸩止渴,即便暂时能够缓解债务危机,对日元币值稳定也毫无裨益,理由明摆着,一旦将原本作为准备金的黄金予以抛售的消息走漏,本币只会以更快的速度下滑,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后劝道:“首相大人,做这个决定要慎重啊,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不能这样做。”

    原敬瞥了对方一眼,冷冷地说道:“难道高桥君还有别的办法?”

    “这个”高桥是清自然说不上来。

    “那就只能这么做了。”

    “首相”高桥是清深深地一鞠躬,“请恕我无能为力”高桥是清到现在终于弄清了原敬首相的精神状态——这位已纯粹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了!对他而言,处理这种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辞职,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但原敬仿佛看透了他一般,不紧不慢地说道:“藏相,如果我得到的消息没错的话,这两天你已瞒着军部在折腾海军军费了,海军的东西你都敢动,区区一点黄金有什么了不起的?”

    “啊!”高桥是清面如土色,仿佛一只被人攥住了脖子的鸭子,“依依呀呀”说不出话来。原敬的话击中了他的软肋——军费预算调整是议会才有资格操办的,哪怕陆海军现在可以“团结一致”。消息一旦抖露出来也是麻烦的。更何况,高桥是清知道原敬首相言语中针对的不仅仅是这个事情的表面,海军建设费中的猫腻他作为藏相怎么会不了解、不参与呢?更不必说这次冒险挪用海军军费事实上也是收了陆军大笔好处的,现在看来,原敬首相不是不知道,而是一直隐忍不发而已。

    原敬缓缓地说道:“抛售黄金的事情是瞒不过财阀和公卿们的我们也不必隐瞒,你就大大方方告诉他们,大藏省要抛售一批黄金,让他们拿外汇来换,至于兑换率一切都好商量。”

    黄金抛售最佳的选择当然是伦敦市场。不仅价格公道。而且承接能力较强,不过眼下哪怕日本有心这么做也来不及了,即便用最高速的驱逐舰运载,赶到英国黄花菜也凉了。只能从其他渠道想办法。这一点上倒是难不倒高桥是清。办法当然是有的。将黄金卖给国内的财阀换取外汇当然是一种办法,将黄金卖给在日本国内的外资银行,同时请这些外资银行设在伦敦的分行拿出货币代位清偿日本国债就是。

    不过。除了国内的财阀之外,其余黄金卖给谁倒是要好好斟酌一番,原敬咬咬牙道:“剩下的全部抛售给英国银行”

    他忧心忡忡地劝解道:“是不是最好分散开?否则太便宜了英国人,更何况英镑已经不在执行金本位制了,不见得能吃下这么多黄金。”

    “不,就给英国。”原敬摇摇头,“英国方面一直批评我们没有诚意,这就是我们给他的诚意。至于黄金,高桥君,你放心吧,英国人不会嫌多的”

    这一点他的思路还是清晰的,虽然一战以后各主要列强的金本位制度差不多都已经改弦易辙了,但那不是说黄金没用,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