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势- 第4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好,继续监视,不可轻举妄动,这只是敌人的先头部队!”

    果然,已登陆的敌军呈散兵阵形散开,充满警惕的四处张望,刚才还云集滩头的人头一下子就分了开来,望着国防军原先修筑的战壕和简易工事,这帮家伙哈哈大笑,甚至还有人从裤裆里掏出家伙尿上一泡。

    “看你能猖狂到何时?”贾丰沛握紧了拳头,但依旧没有下达任何出击的命令,整个伏击阵地上静悄悄的,仿佛国防军真的遁走一般。

    上岸地地确是先头部队,在他们陆陆续续向前进发且没有遭遇危险后,同行的联络军曹掏出旗帜,在滩头上上下挥舞,告知后续部队加速登陆。

    “来了。”贾丰沛在望远镜里看得真切,“鱼儿这么快就上钩了!”

    果然,在联络军曹“平安无事、抓紧登陆”地指示下,大批登陆舰艇开始涌来,身材矮小的日本兵踩着及膝深的水、排着密集的队形,跑步冲向滩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迎接自己的死亡。

    国防军在进行抗登陆准备时,事先以“演习”为名在青岛附近滩头布置了大量的雷区并用显著的标识予以标注,当时布置时有一个总的指导原则,凡是适宜登陆的地点都要布上足够的地雷,而且要多种型号、多种类型的地雷一起布。当然,夏海强在指示布雷时早就留了个心眼,公开标识的雷区未必就是真正的雷区,真实而又完整的雷区分布图只有三份,全部列为最高机密看守起来,各防御阵地指挥官手中只有本单位正面的分布图是完整而又有效的。就是这样一个**阵,前线部队还别出心裁地弄出了很多文章,借着大雨、台风的机会,原本已模糊不清的指示牌变得更加糊涂并且歪歪斜斜地插在地里,风刮过来摇摇欲坠,谁知道时候会被埋在土里。附近百姓倒是知道厉害,都是远远遁开,鬼子哪里晓得其中详细,稀里糊涂就扑了上来。

    作为历史上日军登陆的主战区,崂山湾附近的滩头是国防军用力最深、雷区最为发达的区域,完全是布好了陷阱等待猎物的上钩。雷区的布置很有意思,最靠近滩头阵地的开阔沙地埋的是炸药和电击发地雷,没有手工引发是绝对不会爆炸的,人称一号雷区,优点是方便、可控、布置密集、威力大、不会误伤,缺点是造价不菲、埋设也颇费周折。其次是二号雷区,布置的各种各样的绊发、压发、连锁地雷区,密度稍小,但因分布面积大,绝对数量不小,对于二号雷区的地雷,国防军很是下了一番功夫,火药分量都调整过,全部是那种只能炸伤而无法把人炸死的家伙,用夏海强的话说“炸死一个鬼子太便宜他了,一定要炸成缺胳膊少腿的伤员,一来可以牵制至少两个健康的敌军,二来战争结束后也能给敌人背上包袱——看这些家伙救活后怎么活下去?”从效费比上说,这也是最为狠毒的损招——死人大不了火化后送入靖国神社、日本政府用不着赔偿很多的抚恤金,但如果是伤员一定会积极救治,那些药物可是价值不菲,伤愈后丧失劳动力的老兵还要政府一直赡养,估计一个伤员付出的代价等于三个死人的代价。三号雷区的地雷密度更小,且以诡雷为主,为的是在对方已脆弱的心理上再次施加压力,用恐慌、怀疑情绪来最大限度地阻滞敌军推进的速度。

    。。。

【第104章】 滨海炮战() 
第104章滨海炮战

    随着后续部队的陆续登陆,已呈散兵阵形散开的鬼子先锋部队在几名军官的带领下,“嗷嗷”冲了过来,很快就杀到了二号雷区的边缘。也许是渡过一号雷区的平安无事麻痹了他们的心态,刚开始还有一些谨慎、小心的鬼子变得愈发猖狂,不仅推进的阵形开始散乱起来,就是姿势也由原先的弯腰弓背变成了直挺挺的前进。

    “报告长官,这里有一块牌子!”

    “嗯?”鬼子大尉一看,木牌插得歪歪斜斜,上面依稀还有四个大字“地雷!危险!”

    这里是雷区么?鬼子军官愣了一下,忽地想起上级的告诫:支那人最善于虚张声势,最善于无中生有,这难道是欺骗?但就在他进行思索、考虑的时候,地雷已开始三三两两的炸响,理由很简单,这块牌子压根就不是在雷区的边缘,而是已经深入雷区,方才鬼子军官冲得飞快,等他停下脚步,后面大部队已经涌进了雷区。人数一密集,地雷炸响的几率就高,很快到处都响起轰隆声。

    “八嘎!”看来支那人这会是玩真的,鬼子军官额头青筋暴跳,掏出指挥刀狠狠地朝木牌劈去,轰隆一声,被砍断的木牌引发了引信,鬼子军官当场被炸得血肉模糊,半边脸皮被硬生生的撕去,两只眼睛也将弹片照单全纳,渗出的血迹甚是吓人!身体摇摇晃晃地栽下去,但即便这样。鬼子军官还是在“减轻”分量的地雷面前存活下来,只是疼得在地上打滚,嘴里发出狼一样地嚎叫声。

    此时,地雷阵地倒霉的鬼子已哭喊成一片,刚才的一番爆炸,全部都是反步兵地雷特别是成片炸响地雷的杰作,60余个鬼子成为了牺牲品。幸存下来的人也已充满了恐惧,有人想去救援受伤倒地的同伴。结果没走两步又引发了地雷,又是轰隆隆的一片。有意志胆小地试图退出这片区域,但慌不择路的他们依然不能避免地雷地招呼一番折腾,大大小小的伤员居然接近90人,让一直在暗中观察的国防军观测员窃喜不已。

    此时,后面的大队日军正在登陆,很多人听到了前面的爆炸声。在军官的望远镜里则出现了呻吟遍地、血肉模糊的伤员景象,滩头附近地黄沙地上空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硝烟雾。地雷!作战经验丰富的日军高层立即判明了形势,而且可以肯定是支那人大片的雷区。

    “可恶的支那人!”指挥登陆的西川大佐脸涨成猪肝色,这可是太过棘手了。由于国防军严厉把守各个路口,日军情报人员无法探明准确的消息,只能凭借原有的资料和情报进行抓瞎,在此次国防军所分布地地区,到处都是这种所谓的雷区公开告示。日军的漏网情报员虽然将所“探知”的雷区都呈报上去。但上面根本不相信国防军会部署如此众多的雷区,认为恐吓、吓阻的情况居多。一番虚虚实实之后,想不到居然一头撞进了支那人地真雷区,真是令人诧异。换地点登陆么?不要说时间上来不及,就是来得及也不能做,这太折损“天下无敌”的大日本皇军的面子了。难道居然连一个小小的雷区都过不去?但硬着头皮前进也不是很好的选择,前方已有士兵报告了雷区的存在,需要派遣工兵去探雷、需要派遣医护兵去救助伤员,如果无法对目前的局面进行处理,那么爆炸的阴影将一直伴随着部队,这对于士气的打击无疑非常大。于是,工兵和医护兵被同时派往二号雷区执行任务,而大队人马则抓紧下船待命。

    越来越多的日军聚集在一号雷区上,他们认为这里是非常安全地,军官忙着编组队伍。士兵忙着进行各种进攻前地准备。就连英国人也认同日本人的作法,认为这是明智地、合理的。

    日军的举动都无法逃过在暗处监视的国防军观测员的眼睛。眼看在滩头聚集的敌军越来越多,他不失时机地摇响了通往指挥部的电话。

    “01,01,我是05,我是05,大群老鼠已进米缸,请盖缸盖,请盖缸盖!”

    “营长,差不多了,干吧!”指挥部里早已有人按耐不住,各个观测员汇报上来的情况几乎惊人的一致,滩头已至少有一千二百以上的敌军,且空余面积大为缩小,短时间内不可能再大量增加人员;而在二号雷区,日军的医护兵跟在工兵后面,已救助了不少伤员,雷区中未爆炸的地雷已被工兵清理掉了一大片,时间如果稍有迟疑,日军将在雷区中开辟一条通路。

    “各小组注意,我是01,我是01,立即按照预案盖缸盖,立即盖上!”听到这声命令,一直和观测员呆在一起的起爆员已把手放在了击发按钮上面。

    “放!”起爆员毫不迟疑地按下了击发手柄,不一会,滩头方向传来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工兵在滩头埋设的炸药、地雷夹杂着大量杀伤人员的钢珠开始飞溅开来,刚才还猬集在一起的人群瞬时倒下,在爆炸中心的倒霉蛋则直接被气浪掀到了海里,同样的场景在滩头其余地点纷纷上演,钢珠威力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当时各国除中国和德国装备了较多的钢盔外,均没有太好的防护,而日军那顶薄薄的织物帽就更不是钢珠的对手。很多钢珠是先被引爆抛至空中然后再成片洒落下来,运气好的身上多几个血窟窿,运气不好、被击中要害部位的只能一命呜呼,见他的天照大神去了。日军、英军在突如其来的铁蛋雨面前慌了手脚,纷纷抱头鼠窜,但狭小的海滩根本没有多少回旋余地。很多人被同伴挤落水,被深不及半米地海水硬生生淹死,还有人慌不择路逃进了前方的二号雷区,成功地扮演了一次性探雷器的角色。

    国防军的工兵这次可是立了大功,滩头1000余名敌军被炸药伺候地不成人样,横七竖八地躺在血水浇灌的滩头上,从军舰上望去。原本一片空旷无比的沙土地转眼变成了杀人于无形的修罗场,这份惊骇让人简直无法相信。担任日军登陆指挥地神尾中将一直呆着船上休息。先前的地雷声由于距离尚远再加军舰本身地噪音掩盖,他没有听到,这次滩头阵地发生的剧烈爆炸声势远远超过方才,再加距离又近了许多,饶是他老人家耳朵再不好,此时也被声音惊动起来。匆匆走上舰桥一看,滩头的一番场景让他大感恼怒。几乎要气晕过去,同行的英国高级军官也大惊失色,似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可恶的支那人!”神尾恶狠狠地将拳头砸在扶手上,铁质的扶手嗡嗡直响。

    “报告司令官,我们遭遇了支那人预先布置地雷区,部队损失较大,西川大佐身负重伤,目前仍在进行抢救。根据我们的观察和工兵部队的判断,支那人可能等在暗中并未撤走!”

    “炮击,给我立即炮击!”神尾气急败坏,原本以为是像演习一般轻松的登陆作战居然生出这么多事端来,一个敌人的影子还没有看见就让自己的手下白白损失了将近1000人,这份郁闷的心情郁积到了极点。

    掩护登陆的日军舰队无法找到有价值地目标。只能对准内陆胡乱开炮,很多炮弹纷纷落在国防军预先布置的演习区域内,虽然居民因为演习的缘故撤走了,但毕竟许多建筑物尚在,日军的炮火报复造成了大量的损失。

    小鬼子睚眦必报的心态夏海强知道得一清二楚,他也从不指望鬼子在吃了大亏后能够若无其事,他早就留有了后手,接到前线第一击得手地消息后,只是微微笑了一笑,小鬼子一定会报复。果不其然。战列舰群的炮火铺天盖地而来。夏海强成竹在胸,很快又发布了第二道命令。这也是作战预案的一部分,国防军在胶州附近琢磨日军的动向已整整持续了半个月,好几套预案都制定出来,让夏海强颇为满意,身边的参谋群果然不是盖的。

    “命令炮兵,对准滩头阵地的登陆舰船和辅助舰船开火,15分钟后转移阵地!”秦时竹有令在先,我们不开第一枪,不过万一敌人开第一枪,开第二、三枪的必定是我们。

    国防军的炮兵群早已埋伏多时,滩头阵地的坐标更是心知肚明,一接到开火地命令,立即就将大量地炮火倾泻出去,炮群中的105mm榴弹炮、155mm加农炮虽然不能对战列舰有杀伤力,但对付那些薄壳登陆舰船和辅助舰船却是绰绰有余。更何况这些舰船一方面靠近海岸,机动空间小,便于炮群发挥威力,另一方面也搭载了大量地步兵和器械,击中后战果更大。

    日军报复性炮击刚刚告一段落,国防军的炮火开始怒吼,这次的还击不同于日军毫无目标和准头的乱轰一气,完全是有坐标体系参照,有隐蔽观测哨提供校正的精确打击。一发发炮弹落在滩头附近的海面上掀起巨大的水柱,日军舰艇不是被炮弹击中搁浅(水太浅无法完全沉没)或是士兵被飞舞的弹片夺去性命,甚至还有炮弹击中运送弹药的运输舰,殉爆的弹药将周围的舰艇接二连三地抛上空中又狠狠摔落,大量的机枪、山炮、野炮被摔成零件状态,砸落下来的时候往往还能捎带走一些倒霉蛋的性命。在持续的炮击中,滩头附近的海域如同开了锅似的乱成一团,很多侥幸没有被命中的舰艇想夺路而逃却因为慌不择路而相互挤碰、冲撞,造成了更大的混乱。

    在指挥舰上观战的加藤、神尾等人根本没有预计到国防军居然在劣势情况下还敢还击,这太不符合中国人的脾气和性格了,中国人似乎从来就是任人宰割、忍辱负重的国民,时候居然也变得如此勇武?日军海军有经验的军官已从水柱上判明了国防军所用的弹药多半是105和155口径的,他们也相当惊讶于国防军的还击,但随即这种惊讶就转变为暴跳如雷。

    “还击,还击!给我测定支那炮兵阵地的弹道,进行压制!”不等加藤的命令,许多战列舰早已调整方向开始按照开炮处的烟尘予以还击。国防军的炮兵阵地大半修筑在半埋在地下的工事里,但非永久性的工事无论怎样遮掩,都不可避免地会冒出硝烟,当众多火炮一起发射时,凝聚而成的硝烟是对方最好的指示物。在前面几分钟出其不意的打击中,国防军是用最快的速度倾泻弹药,很快日军就反应过来,军舰上的重炮炮弹开始陆陆续续向阵地招呼。

    “轰轰”一发又一发的炮弹在阵地周围炸响,虽然还没有造成损失,但遍布四周的、直径20米的大坑时刻在提醒着舰炮的威力。20分钟后,日军专业军曹测出了国防军的弹道和大致方位,通过司令塔指挥各舰统一压制和反击,但此时的国防军炮群已滑如泥鳅般的溜了,外围的火炮撤往预先准备的避弹处,中心的火炮则尽量进入地下防御洞窟进行遮蔽。用钢筋水泥修筑起来的地下掩体顶部厚达1。5米,即便被直接命中也不会造成多大的破坏。就在日军准备发威的那一刻,一直进行饱和炮击的国防军炮群仿佛如同凭空消失了一般,全部停止了炮击。

    日军的还击整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阵地上被砸开一个又一个的大坑,很多没有见识过舰炮威力的步兵一个个耳膜被震得生疼,他们终于明白这半个月来修筑的地下工事和坑道绝对不是无用功,就是这些不起眼的东西救了自己的性命。好在国防军在前沿阵地布置的兵力不多,工事修筑也颇为方便,不然半个月还真折腾不出那么多隐蔽所,呼吸着空气中呛人的硝烟味,对于鬼子的仇恨又加深了一层。惊心动魄的炮击过后,国防军仅仅损失了2门火炮,30余人受伤,无人死亡。

    。。。

【第105章】 文武协调() 
第105章文武协调

    与国防军精心准备、损失轻微的情况相比,日英联军的损失可要大多了,除了方才登陆部队近1000人的伤亡外,滩头附近海域的日军伤亡更是惨不忍睹,到处是船只和军火碎片,海水里漂浮着大量断肢残臂,原本略微有些发浑的海水被染成了红色,让人忍不住作呕。后来这一带的海鱼连续数年都非常肥大,但附近渔民却是避之唯恐不及,谁都不去打捞。至于起先在滩头和雷区中幸存下来的日军官兵,由于没有遮蔽物的防护,则被国防军的炮火无情地撕个粉碎,整体计算下来,日英联军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