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势-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D―人家和你又不熟,凭第一次见面就给你捐钱?

    “另外,我再从个人薪水里每年给贵校捐1000元,作为优秀学生的奖学金。”秦时竹补充道。“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那太好了。”张伯苓简直心里乐开了花。

    “张先生办学不易。我十分钦佩,将来若是还有难处,不妨直说,我能帮忙解决的,一定予以关照。”

    “呜”汽笛长鸣,再过三分钟火车又要出发了,张伯苓接过支票。却不好意思马上走――总不能钱要到了,马上就拍拍屁股走人吧。

    “希望巡阅使在有空时能到鄙校去看看、转转,如果能亲自给优秀学生发奖学金,那就更好啦。”

    被他这么一说,秦时竹的愿望有点勾起来了,那个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著名人物,不正是出身于南开嘛。

    “是该去贵校看看。”秦时竹做出决定后,立即吩咐左雨农。“通知车长,列车延时到下午开车。””

    “这是为何?”左雨农感到奇怪,不过还是吩咐手下人赶紧找车长。

    “我临时打算改变行程,在天津转悠一圈,去南开学校看看。有愿意去的,可以和我一起去。或者可以在天津城逛一圈,特别是那些学生估计也没有逛过天津,让他们也见识见识。”

    “这”左雨农没料到秦时竹这一手,愣了一会。

    “告诉大家,下午两点之前务必回到车站,准时发车。”

    南开学校规模不大,但十分整洁,看得出来张伯苓治校有方。但随行的左雨农就没有这么想了,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一个中学。秦时竹就下令停车视察。是不是有些过?看着南开地规模,沈蓉也猜不透丈夫刚才心里想地事情。秦时竹捐钱大方,可问都不问,看都不看就捐了钱,是不是有些草率?她不是心疼钱,而是觉得钱要花到刀口上,北疆教育也缺钱呢。

    他们都不知道,秦时竹为何来南开,知道这件事地,只有秦时竹自己,他是为一个伟人而来的――周恩来。

    走进南开地学堂,学生们都在认真上课,朗朗的读书声格外悦耳,秦时竹的心情很好,想到可以见识到那位少年英伟,他就十分激动。

    看见张伯苓校长陪同着一个戎装的人走进了教室,讲课老师愣了一下,随即认出这不就是大名鼎鼎的北疆巡阅使嘛。

    “同学们,张校长陪同北疆巡阅使来视察了,让我们表示热烈地欢迎。”孩子们听了,十分激动,都热烈拍手表示欢迎。

    张伯苓正准备向大家介绍,没想到眼尖的教师一眼就认出了秦时竹,他觉得十分欣慰,当下他郑重其事地予以了介绍,并把秦时竹的捐资一事和设立奖学金的消息告诉了大家,回答他们的是更加热烈的掌声。

    秦时竹知道这位教师已数月没有领到薪水了,但还是能坚持授课,拍拍他的肩膀表示勉励,让后者感动得不知道说好。

    “同学们,今天我来,是临时起意,没有准备,因此演说呢我也不准备发表了。我只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诸君为而读书?”秦时竹笑容可掬地望着台下的学生,目光在人群中搜索,他在哪里呢?

    有人回答:“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有人回答:“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又有人说:“为明礼而读书。”

    还有人说:“为做官而读书。”

    更有人说:“为父母而读书。”

    有人说地更干脆:“为挣钱而读书。”

    秦时竹笑眯眯地听着这些学生的回答,脸上始终挂着笑容,这些答案,早已被他所知道了

    张伯苓的脸色有点发烧,不过这些毕竟只是半大的孩子,也怪不得他们,他只能在心里稍稍叹气。

    终于,有一个学生站起身子来:“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读书。”

    秦时竹一听,一惊一喜,惊的是居然出现了这样的回答,喜地是终于有学生回答得比较像样了,他盯着这个学生看了好几眼,努力想搜寻出伟人的印迹,这真是我们的好总理吗?

    “你叫名字?”

    “我叫”这学生一字一顿地说,“张-广-智。”

    张广智?秦时竹有些失望,不过没有显露出来。继续和蔼地说道:“张广智同学,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为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读书呢?”

    “我父亲是中国人民党党员,他告诉我,主席号召,全国人民要团结起来,共同建设四个现代化,把咱们中国建设成世界的先进国家。我现在年纪还小,还不能建设现代化,但我一定要好好念书,等长大了就可以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了。”张广智挺直了腰板,清晰而响亮地回答。

    秦时竹的眼眶有点湿润,不管怎么样,这个学生回答的还是不错的,看来,人民党的政治威力已经显现出来了。对他的回答,张伯苓也十分欣慰,这个年轻地学生身上透露出一种与年纪不相称地成熟,是不是自己也该考虑一下加入人民党的事情了呢?

    张伯苓一直对人民党有好感,对于秦时竹提出地党义,在人民日报和新华上发表的理论文章,他是每期必看,虽然在他心目中认为,搞教育的最好不要掺和政治,但没有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没有一个真心支持发展教育的执政党,光靠民间力量,是很难把教育办好的。因此他始终在犹豫,要不要加入人民党,至少,他是不会加入到处乱拉人的国民党的。

    这段时间请求援手的努力频频碰壁,让他感到了无助和失望,但问题居然在秦时竹处爽快的解决了,他由衷感到高兴,他觉得:加入这样的政党,更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由此,他联想到了马相伯,这位南洋公学的创办人,也于前些日子加入了人民党,是不是也是从中看到了希望呢?

    。。。

【第099章】 伟人踪迹() 
第099章伟人踪迹

    秦时竹的话把他从思索中拉了回来,“同学们,刚才你们谈论的读书的目的和意义,不能说错,都对。但我觉得以这位张广智同学回答的最好。为呢?人活一世,少则三四十年,多则七八十年,就是再长寿,一百年也差不多要过世了。在这短暂的人生中,我们是不是要做些来证明我们没有白来世间一遭呢?我觉得,很有必要。刚才同学们谈到的为了赚钱,为了光宗耀祖,为了做官,这些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但我把这些目的称之为小我。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如果仅仅是这么做,只是为了实现小我,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能依靠谁呢?人不能很自私,不能一心一意地只为自己打算,古往今来,为大家都很敬佩仁人志士?靠的是?靠的是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这些英雄豪杰,他们的**已经消灭,但他们的英名永远留在我们心中。这些仁人志士,有些读过书,有些没有,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标。我把这种精神称为大我,只有努力实践大我,才能真正让人民记得你,认同你,能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刚才张广智同学谈到了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发奋读书,我很欣赏,这说明他已经朦朦胧胧地意识到了自己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开始愿意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这很好,当然。实现四个现代化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手段,我们地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向张广智同学学习,为了实现远大理想和抱负而读书,为了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人而读书,为实现中华崛起而读书!”

    “哗啦啦”所有的人都在热烈鼓掌!

    离开了教室,张伯苓试探性地提出:“巡阅使。能不能给我们学校题幅字?我想把它镌刻起来,让同学和老师永远铭记。”

    “当然可以。”秦时竹爽快地答应。“不过,你要帮我个忙。请帮我找一下,贵校有没有一个叫周恩来的学生?”

    “行。”张伯苓疑惑地看着秦时竹,他为对这个学生感兴趣呢?

    秦时竹马上掩饰:“他是张季老一个故人的孩子,自幼聪明伶俐,我听说他在贵校求学,能不能帮我打听一下。不过不要惊动他。”

    “好好,我马上派人查看花名册。”张伯苓吩咐完自己的助理后,恭恭敬敬地摊开文房四宝请秦时竹题字留念。

    写呢?秦时竹略微沉思了一会,就写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几个苍劲有力地大字。

    “好好。”张伯苓连声称赞,“巡阅使的书法大气磅礴,寓意深远。从今往后,这就是本校地校训了。”

    “张先生过誉了。”秦时竹最关心的,还是某人的下落。

    “巡阅使。校长,我看过花名册了,没有这位学生。”助理很快检查完了花名册。

    “你确信?”张伯苓不放心,生怕漏掉。

    “是的,为了防止遗漏,我还特意问了各班的班主任。都说没有这个学生。”

    “是嘛?”秦时竹有些失望,转口说道,“也许我记错了,可能不是在贵校。”

    “真对不起,让巡阅使失望了。”

    “没事,没事。刚才那个叫张广智的同学给我的印象很深,如果他平时表现不错地话,是不是可以考虑给他发放本年度的奖学金?”

    秦时竹的提议和张伯苓正好不谋而合,他说:“这位同学平时表现很好,尤其是他写的文章。很有才气巡阅使真是好眼力。”

    “本来我想亲自给他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学金以资鼓励的。可下午马上要回沈阳,实在没空了。还请张先生辛苦一下,举办一个隆重的典礼,让全校的学生都能学习这种可贵的品德。”

    “好,好。”张伯苓连声答应。

    “为国培养人才是件大好事,也是辛苦事,时竹在此,对张先生地辛勤工作表示由衷的敬意。”说罢,秦时竹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哎呀,使不得,使不得,您真是太客气了。”

    在恋恋不舍中,南开学校的师生将秦时竹等人送上了北去的列车

    从此以后,由于秦时竹和人民党大力发展教育,捐资兴学,他们在知识分子,尤其是教育界当中的地位就牢固的树立起来,教育界地名人,大部分都加入了人民党,受师长熏陶的学生,也把人民大学等北疆高等院校作为自己升学的首选。

    回到家的秦时竹依然念念不忘周恩来这位伟人,心里小声地在琢磨,到底到哪里去了呢?本来想通过手提电脑查找资料的,但电脑一直都是何峰和葛洪义保管着,没有他俩的允许,不准动用,美其名曰,保护核心设备。

    正在心烦意乱之时,不知不觉已走到了秦振华的房间里,儿子正闷头在刷刷地写作文。看着儿子用功的背影,秦时竹欣慰地笑了,在几个子女身上,他可是下了大功夫,他可真怕他们成为纨绔子弟。

    “爹,您帮我看看,我刚写的文章怎样?”秦振华刚写完,就看见自己的父亲进来了。

    “好。”秦时竹拿起文章就看。

    “爹,你地勋章呢?”秦振华问道。

    “勋章?”秦时竹还沉浸在思索里,不要说作文没看进去,连勋章也一时半会没有想起来。

    “就是袁大总统给您地那个。昨晚上您还戴着呢。”

    “哦,那个啊。”秦时竹愣了一下,“你弟弟兴邦要玩,我送给他了。”

    “啊?这么贵重地东西您给他了?他可是有名地调皮蛋,说不定就弄没了。”秦振华连连惋惜地叫道,“那勋章多好看啊,金光闪闪的。”

    “我说振华。你怎么对勋章感兴趣起来了。”秦时竹满不在乎地说道,“没了就没了。我也不是很看重。勋章嘛,只能代表过去,将来怎么样还不知道呢。”

    “这倒也是,人不能总是执著于过去。您看,我这文章就是写为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

    “进步不小嘛,比原来像样多了。”秦时竹粗略看了一下,“看来最近很上心。”

    “那是。最近老师给我们看了几篇范文,让我们照着写,我回来琢磨三天啦,今天才写出来,要还是没进步,我白琢磨了。”

    “作文选?”秦时竹一愣,这么早就有作文选啦。记得自己小时候可是每回都看的,时不时还从里面模仿一二。

    “今年我们国文老师是从东关模范学校转来的。他给我们看了好几篇范文,说是他以前的一个学生写地,说来还是我们学长。”秦振华边解释边把那几篇范文递给秦时竹,“您看看,都在这里。”

    “你倒蛮诚实的。”秦时竹拍了拍自己儿子地肩膀,就接过范文看了。本来也是心不在焉。没想到,居然在第二篇看到了周恩来这三个熟悉的字。

    真的!秦时竹觉得自己是不是因为太专注了,以至于把都当周恩来。再仔细看,没错,果然是他。

    沉住气,脸上还是不动声色的表情,秦时竹继续问:“这个周恩来也是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他也是。”秦振华有些奇怪,父亲为要问这个呢。

    “你知道他现在哪里读书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我知道,老师说他好像在辽宁第二省立中学念书,而且还是低年级学生会主席呐。”

    “第二省立中学?”秦时竹脑子一转。“这不是刚成立的学校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是啊。今年刚刚升学的。”秦振华觉得自己父亲今天特别怪,他小心翼翼地问。“爹,您是不是认识这位学长?”

    “啊是不不,我不认识他。”在儿子的追问下,秦时竹显得有些不太自然,“其实认识与否无关紧要,我只是希望你能像他学习,也能写出这么漂亮地文章来。”

    “我知道啦,我会努力的。”秦振华满口答应,马上转口说道,“爹,你把勋章给弟弟了,娘把玉如意给妹妹了,就我也没有,这不公平。”

    “啊?那你想要?”

    “我看上那个小自行车了。”秦振华撇撇嘴,“就是您送给小皇上的那个,能不能也送给我一辆。”

    “你这小鬼,消息倒是蛮灵通。好,明天找你母亲要钱,就让她给你买一辆”

    “爹,你又骗我,这东西哪里有卖啊?”

    “这倒是,那你让你母亲找你左叔叔,让他给你弄一辆。”秦时竹笑着说,“不过不许到处乱骑啊。”

    “知道啦。”秦振华撒腿就跑,嘴里大呼小叫,“我有自行车骑啦!我有自行车骑啦!”

    看着儿子活蹦乱跳的样子,又想到自己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快意,秦时竹笑了。

    “笑呢?这么开心?”冷不防葛洪义走了进来。

    “没,没?”秦时竹悄悄地将周恩来的事情讲给对方听。

    “原来如此。”葛洪义也笑了,“要不要我派人去关照他?”

    “不用,不用,不要打断别人的正常生活。”秦时竹赶紧摇头,“我估摸着他毕业后应该会继续留在北疆继续升学的,如果真地要到南开去,那时候不妨再说。”

    “这样也好。”葛洪义笑着说,“人才总有出头之日,只要他在北疆一日,我就不怕他不来。”

    “以后再说吧。”秦时竹问,“找我事?”

    “确实有几件事情,第一,腾龙社已整顿完毕,但最近咱们跟日本人耗上了,你来我去的,虽然没有撕破脸皮,但大家损失都不小;第二,各地警力不足,我想让你将军队复员一些,给我做警察;第三,据可靠消息,山西有个贩毒一条龙,已被我们查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