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挺暖和的!=w=
    将二十来艘大船上的货物看了个遍,姬瑾荣着实开了眼界。他说:“海外之地,当真奇妙。”
    镇南王说:“也不算奇妙,只是对我们而言有些新奇罢了。”他顿了顿,“不过那些豪强大户,最喜欢的就是新奇。若是让他们掏钱赈灾修路简直是要他们的命,可要他们花几百上千贯买点新鲜玩意儿,他们想都不想就会掏钱。这海上商队往返一趟,顶得上整个大齐收入国库的三年税收。”
    姬瑾荣对货物没多大兴趣,倒是对商队带回来的“海产”和“特产”很感兴趣,船上有个老水手对吃的特别在行,见姬瑾荣对他私人的“战利品”很感兴趣,立刻滔滔不绝地为姬瑾荣介绍起来。
    姬瑾荣听得津津有味。
    海上航行非常辛苦,吃不上鲜肉、鲜菜,从前吃的都是腌制的咸肉之类的,还有一些腌菜、干菜,有时粮食吃完了又没有靠岸,每顿下肚的是只漂着几粒米的稀饭。
    水手们为了填饱肚子,只得在茫茫大海中捕捞食物。每次捕获了大批新鲜食材,当场就将它们加工成鱼断、鱼粉、鱼糜、罐头或者虾酱蟹酱之类的,存在冰窖里当远航路上的口粮。
    老水手感慨说:“王爷每次出行都会让人为我们做好万全的准备,即使一去三四个月,我们冰窖里依然存放着足够的食物。我们在海上遇到过别的大船,他们可没我们这么走运,不仅食物不够,还常常得病!”接着他又和姬瑾荣说起鼠疫、坏血病之类的。
    姬瑾荣仔细地听着,偶尔点点头,让老水手知道自己在听。
    镇南王见姬瑾荣兴致颇高,也没打扰,命下属汇报一下此行有无意外。
    那将领正要开口,突然听到一阵响动。闻声看去,不远处一艘船竟猛烈地晃动起来!
    守船的士兵跑出甲板,口中喊道:“将军!将军!动了!动了!它居然是活的!刚刚翻了个身!”
    那将领心中咯噔一跳。
    姬瑾荣也注意到旁边的动静,抬头望了过去,只见一根粗大的长绳剧烈地晃动着,一下一下猛烈抽动,几乎要将那艘大船掀翻。
    很快地,一个巨大的怪物不远处的海水里钻出头来。
   
    第16章 收服草根蛮王(十六)
    
    姬瑾荣并未惊慌。
    他一瞬不瞬地望着那海中怪物。
    慢慢地,那怪物山一样高的背脊露了出来,上面竟像是普通的山峰似的,缀着些水草珊瑚。
    有些珊瑚很厚,色泽艳丽,瞧上去漂亮得不得了。白花花的海水从它背上倾泻而下,在四周的海面击起阵阵浪花儿。
    那瀑流似的海水“倒”了许久,才露出怪物的全貌。
    它背脊上没覆盖着东西的部分黑得发亮,有着一个一个锋利的尖角,看起来像个坚硬的壳子。再往下看,那壳子下竟探出颗巨大的脑袋——光是那脑袋,就得两个人合抱才能把它抱住!
    这怪物像龟,但又不全是龟!
    至少那颗脑袋长得特别古怪,绝不是巨龟应有的模样。那怪物的眼睛闪着寒光,仿佛已经被激怒了。它用力翻腾着,试图挣开绑缚在自己身上的巨大麻绳,力气之大连那艘拖着“龟壳”的船都差点被他弄翻!
    那将领忙说:“陛下,王爷,你们先下船!”
    姬瑾荣见那怪物虽挣扎得厉害,却并没有上前攻击,知晓着东西应该是有灵性的,只是想摆脱束缚,并不想伤到人。他望向镇南王:“石头!”
    镇南王追随姬瑾荣已久,一听便明白姬瑾荣的意思。他说:“臣这就去。”
    镇南王拔出佩剑,借力跃上那艘即将翻倒的海船,接着靠着那绑缚着怪物大壳的麻绳几个起落,踩到了怪物背上。明明那巨大怪物翻腾得厉害,他却如履平地。
    众人还还没看清,镇南王已经抬剑一挥,那牢固的绳索瞬间滑向海中。镇南王趁着绳索没完全落下,腾跃而起,回到了离自己最近的那艘船上。
    怪物重获自由,海面波涛翻腾。
    镇南王收起剑,干脆利落地回到姬瑾荣身边。
    姬瑾荣朝那怪物说:“回去吧,回海里去吧。”
    海面渐渐静了下来。
    那怪物一动也不动,既不游开,也不下沉,像是趴在平地上似的。
    姬瑾荣说:“待到太平,必请君来!”
    那怪物竟似能听懂姬瑾荣的话,猛地转了身,头也不回地往海里一沉。一开始还能从海面见着个影影绰绰的轮廓,后来连影儿都瞧不着了,仿佛刚才的骚动只是所有人的一场梦。
    等众人如梦初醒,为首的将来扑通一声单膝跪地,与身后齐刷刷跪下的将士们齐声说:“玄武现世,天下必平!”
    玄武现世,天下必平!
    海军将士的嗓儿可都是从巨浪中练出来的,一喊之下,呼声震天。码头上呆呆看着的工人和闲汉都被震醒了,齐齐跟着跪下,张口就跟喊:“玄武现世,天下必平!”
    姬瑾荣泰然受了众人这一跪。
    他最喜欢的就是这种聪慧的人。
    只要稍一提点,他们马上能会意。不管这怪物是大龟还是玄武,这么多人见着了,这么多人喊过了,那它就是“玄武”!古来兴兵征伐最讲究的就是“师出有名”,有了这一出,镇南王再出兵作战也算是“顺应天命”。
    姬瑾荣望向镇南王。
    镇南王了然于心。他也从容自若,含笑说:“陛下,该用午膳了。”
    午膳是在码头用的。
    条件不如宫里,但胜在味道鲜美。海鲜都是刚从海里捞上来的,镇南王一声令下,渔船纷纷出海,没一会儿便得了大丰收。还有些小孩从岸边的石壁周围摸出许多海边特有的螺贝,兴冲冲地拿到“大厨”手中,“大厨”挑挑拣拣,留下味道好的,用来熬粥。
    对于在海上漂泊了数月之久的水手、将士们来说,比起海产还是码头供应的新鲜蔬果更吸引人。虽说他们在去时带了许多炸好的果汁,但那到底不如鲜采下来的可口。
    姬瑾荣瞧着也觉得新奇。
    姬瑾荣虽没有亲自搞过农桑,却也不是不通农事的人。他知道蔬菜禾稻皆有时令,如今正是冬季,照理说应该没有这么多的蔬菜才对——一般来说只有宫中暖房才有足够的新鲜蔬菜供应。
    姬瑾荣望向镇南王。
    镇南王说:“陛下不喜蔬菜,所以才没有注意到这个。”他简单地为姬瑾荣介绍这些新鲜蔬果到底是怎么来的,在上一个世界,各种资源已经非常匮乏,蔬果十分不好种,大部分人都只能靠人工合成的营养液来维持生命。那个时代,人们想尽办法种活植物,哪怕是种活了一棵草,对他们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
    相比之下,区区严寒算得了什么。
    镇南王说:“我们建的大棚和宫里的暖房相似,不过耗钱更少,材料更好找,早些年已能在冬天种植蔬果。这两年来,冬日里的蔬菜已经能供应给百姓了,各大州县的集市里都有卖。”
    镇南王说的东西太新奇,姬瑾荣听得很认真。当初若是有这些手段,大周也不至于走到强弩之末的境地。
    也正是因为到了那种境地,老太傅他们才会同意让魏霆钧继位。
    大厦将倾,还管什么皇室不皇室,只要大周能传延下去就行了!
    如今也不迟。
    将来他们若是真的回去了,必定可以力挽狂澜,将大周带出险境。
    姬瑾荣安心地用膳。
    等他和镇南王吃得差不多,那海军将领又过来了。那将领已经指挥众人将货物都卸下来分装完毕,准备送往京城。他得了姬瑾荣点头,坐下向姬瑾荣、镇南王说起那“玄武”之事:“有人在海里瞧见这大壳子,觉得很有气势,于是拿麻绳困了,拖在船后面带回来。因为这大壳子一直没动静,大伙都以为它只是个空壳,都没放在心上。”
    姬瑾荣想起那黑色的壳子那么大,整一个大山似的,瞧上去确实很了不得!
    姬瑾荣说:“真是奇妙。”
    那将领说得兴起,高高兴兴地说:“可不是嘛!没想到刚才一靠案,那大壳子居然活了!陛下,末将觉得它还真可能是‘玄武’!末将出海那么多回,大海龟是见过的,刚才那壳子真不像海龟的。而且我刚才看见了它那脑袋、那牙齿,真是大得惊人,一般海龟可不会这样!”
    姬瑾荣含笑听着,并没有多说什么。
    镇南王觉得这滔滔不绝的家伙有些碍眼。
    即使是自己的部属,他也不乐意瞧见有人在姬瑾荣面前猛刷存在感。
    镇南王插嘴:“陛下吃饱了吗?”
    姬瑾荣说:“差不多。”
    镇南王说:“这次随船来了几个西洋人,他们会做一种叫‘面包’的东西,和我们平时吃的包子之类的不太一样,陛下可以尝一尝。等条件够了,臣再让他们为陛下准备些西洋的甜点。”
    姬瑾荣眼底的小火苗又唰地蹿了起来,愉悦之情溢于言表:“好!”
    那将领:“……”
    谁说他们网页野心勃勃来着?他看他们王爷恨不得将所有好东西都打包给他们陛下!就说了为什么王爷会让他找好厨子好食材,原来是为了讨好陛下!
    姬瑾荣已经吃了七分饱,听镇南王说有新东西吃,当下就不吃别的了。他站起来,与镇南王一块去看西洋厨师做面包。说是不一样,其实材料也差不多,最主要的都是小麦磨成的面粉。
    但是做面包的工序不大一样。
    姬瑾荣没见过别人做包子,津津有味地在一边看着。西洋人身材高大,发色和瞳色都与他们不太一样,宽大的手掌跟蒲扇似的,面团很快成型。这面包用的炉子也不一样,姬瑾荣来来回回地瞅了挺久,见面包一时熟不了,还在西洋厨子的指导下揉了团面团子,搓出了面包的形状。
    很快地,临时“厨房”里飘出了面包的香味。
    也许是因为以前都没尝过,姬瑾荣吸了吸鼻子,觉得这味道分外香甜。
    镇南王取了个大面包,分了姬瑾荣一小半。面包的外皮烤得金黄,里面却是雪白雪白的,手感蓬松而柔软。
    姬瑾荣接过尝了一口,感觉这面包外香里软,味道简直棒极了!
    镇南王说:“若是不加酵种,做出来会扁一些也硬一些,不过可以存放更久,小半个月都不会坏。若是要行军打仗,带上一个就能吃很久。”
    姬瑾荣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以后打仗可以随身带着这东西,免得粮草跟不上或者没条件开火,将士们饿着肚子硬扛!若是需要急行军,这简直是再好不过的口粮了。姬瑾荣说:“不错!”
    镇南王又让姬瑾荣尝了另外两种面包,接着命人送上商队带回来的酒,说道:“这酒味道甘醇,睡前喝上一小杯,晚上可以睡得很好。”
    姬瑾荣看着那红彤彤的酒,顿时对它的味道有些好奇。
    镇南王和姬瑾荣相对而坐,亲自给姬瑾荣倒了一杯,说道:“这是葡萄酿成的,酒劲很小,正适合陛下喝。”
    姬瑾荣边听边端起来尝,只觉镇南王所言不虚。这酒味儿甘美,色泽也好看,真的挺好喝!
    姬瑾荣眼睛亮亮的,对镇南王说:“我喜欢。”

    第17章 收服草根蛮王(十七)
    
    姬瑾荣一行人满载而归。
    商队带回来的除了货物之外,还有前来与大齐“贸易”的西洋海商。这些人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有着不低的出身和良好的教养。
    鸿胪寺已经交由韩适之去整改,和秋猎时已大不相同。
    接待完西洋海商,鸿胪寺的官员们心中震撼无比。海运对他们而言是陌生的,海外的其他大陆对他们而言更是难以想象的存在——可这些西洋人穿着华衣美服出现,带来了许多新巧玩意儿。虽不能说远远把大齐给比下去,可也不遑多让。
    这对于习惯了在文化与文明上“唯我独尊”的朝臣们非常吃惊。
    在他们心里头,西洋人应该都是野蛮的、粗俗的,随便一个大齐人就能把他们忽悠得找不着北。瞧见这些教养良好的西洋贵族,大齐最有文化、最有权势的一群人沉默了,沉默得和往常都不一样。
    人心是最奇妙的,以前被西梁打得找不着北,又被突厥欺辱得苦不堪言,他们都没多少危机感。
    无论是“东施效颦”、学不到大齐几分的西梁,还是完全没开化的突厥,他们心里都是瞧不起的,毕竟最精良的武器、最精致的器物依然只有大齐能够造出来。
    可是,外头突然冒出这样一群人——他们完全不知道这群人是怎么出现的,这群人有过怎么样的历史,这群人有着什么样的脾性——这群人就这么冒了出来,取出同样精巧的货物,拿出同样可怕的武器——
    这感觉就像是老天过去数千年给他们的优待并不是独一份的,还给了世界上的另一群人!
    朝臣们整个人都不好了。
    当下也不上书让姬瑾荣劝镇南王消停点别再打仗。仗还是要打的,而且要打得狠点,打得漂亮点,别让人看清了去。过些天西梁皇帝来称降归顺大齐,得让这些西洋毛子在旁边看看,可别让这些毛子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长孙猛还晕乎乎。
    以前朝中提起“战”字,个个都缄口不言,避之唯恐不及。如今却完全不一样了,他祖父被请回去了,其他武将也被夸着捧着。提到过些日子的西梁使者,那些文官个个都想了百八十个法子去坑人家,大有非把西梁坑成“西齐”不可的架势。
    长孙猛找韩适之说话:“你们文人狠起来也太可怕了……”
    韩适之目光一顿,缓缓说道:“哪里可怕?”
    长孙猛也说不上来。他只是觉得若是换成自己,肯定死了百八十遍!
    文人杀人不用刀啊。
    长孙猛说:“不知道,就是觉得可怕。”
    韩适之说:“首先要手里的刀子够利,这些计谋才有用武之地。”要是打不过,谁管你的万般算计?
    听韩适之这么一说,长孙猛才稍稍心安。他说:“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我还是有点发怵,要是我一不小心得罪了你们这些文人,真是怎么死都不知道!”
    韩适之抿了抿唇,不再接话。
    长孙猛又说:“等西梁事了了,陛下应该会想法子打突厥吧?”
    韩适之望了他一眼,问:“《武王要略》抄完了?”
    长孙猛英俊的脸庞顿时变得僵硬。
    韩适之说:“抄好了夜里给我。”
    长孙猛不满地抱怨:“我就是不明白了,抄书有什么用!你自己不也说了,还是得刀子够利,否则什么都是白瞎。我好好练武不就成了吗?”
    韩适之不说话。
    长孙猛说:“我一看到书就头皮发麻……”
    韩适之说:“也好。”他望着长孙猛,“你以后不用来找我了。”说完他拿起桌上的文书,走了出去。
    长孙猛呆了呆。他只是想讨价还价一下,至少拖了两天三天,没想到韩适之居然这么说!
    长孙猛回过神来以后急了,追着跑了出去:“适之适之,等等我!”他腿长脚快,一下子追上了韩适之,可着劲抓住韩适之的手不让韩适之走。
    大庭广众之下这样拉扯,长孙猛口里还嚷嚷着“适之适之”,周围忙碌中的官员们不由悄悄抬起头望向他们。韩适之面带薄怒,斥道:“你做什么!”
    长孙猛期期艾艾地说:“适之你别生气,我错了,我会好好把它抄完送去你家。”
    韩适之说:“不必了,是我不该逼你。”
    长孙猛最怕的就是韩适之这冷冷淡淡的模样。他指天发誓:“我真的会好好看好好抄!适之你不要生我的气,你没逼我,是我自己愿意的。以前我爷爷把我往死里打,我都没看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