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枭雄- 第3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虽然李渊也拥有了火油在杨元庆的意料之中,但他心中还是有些感慨,一次火油风波使他意识到了军事技术在战争中传播的迅速。像火油,一旦它在战争中发挥了威力,那么所有势力都会急切地寻找它;还有沙盘,他听说王世充也开始使用了,那么李渊的军队中肯定也会出现。

    再比如在河内郡确立的医护兵方案。它能大大减少士兵的死亡,那么不久以后,其他势力中也会出现女医护兵的身影,这些都是无法避免,关键还是看士兵的战斗力,将领的统帅能力。以及钱粮支援,运输能力,兵源富足等等硬实力,这些才是打胜仗的保证。

    火油迟早会被各个势力普遍用于战争,这在杨元庆的意料之中,火油只是一种资源型武器,不是什么秘密,李轨就使用了火油和薛举作战。

    但他还有真正的王牌部队,他的陌刀重甲军,那才是别人难以学会的杀手锏,重甲的炼制和新型陌刀的打造,这才是他的绝密技术,他决不能让任何人学会。

    杨元庆的行军元帅府位于河北县县城内,由县衙临时改成,他刚走到府门前,一名亲兵上前禀报,“启禀总管,从前的杨太守回来了,正在军衙内等候。”

    “杨师道吗?”杨元庆微微一怔。

    “正是他!”

    杨元庆大喜,杨师道居然回来了,这个消息顿时将火油风波给他带来的不快一扫而光,他翻身下马便快步向军衙内走去,一进门便正要遇见了杨师道。

    杨师道也看见了杨元庆,他眼睛里的神情有些复杂,有一种重回的尴尬,也有心中的忐忑不安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他慌忙上前施礼,“师道参见楚王殿下!”

    杨元庆连忙扶住他,轻轻在他肩头捶了一拳笑道:“这次回来,若再想逃可就没门了。”

    杨师道心中涌起一股暖意,杨元庆并没有因为他这几年的离去而变得冷淡,就仿佛他昨天才离去,他也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笑道:“我离去时你曾说过,假如有一天我想另找一条出路,就来五原郡,太守的位子依然给我留着,我可以随时来就任,所以我这次回来了,继续去当我的五原郡太守。”

    杨元庆拍了拍他的肩膀,摇了摇头,“你不用去五原郡,我有更好的位子留给你,你跟我来。”

    杨元庆转身向官房走去,杨师道也跟了进来,两人坐下,杨元庆又命亲兵上了茶,这才坦率地问他,“这次你来,是投奔我杨元庆,还是投奔杨侑?”

    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杨元庆必须要丑话说在前面,因为杨师道的身份不同于一般人,处理得好,他将来能成为自己最大的助力,但处理不好,他也会成为自己的阻力,他在关键问题上的态度不容含糊。

    杨师道微微笑道:“你看我是先来找你,还是直接去太原找杨侑?”

    杨元庆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只是要把话说清楚,其实他心里也明白,以杨师道的智慧,他不可能去助杨侑,尽管他是皇族,他也会向前看,而不会去留恋一个旧王朝。

    “好吧!先给我说一说洛阳的情况。”

第二十四章 临战增帅

    长安太极宫两仪殿内,一场关于救援弘农郡的紧急朝会正在这里召开,两仪殿是内朝,是举行小朝会之地,只有一些重要大臣才有资格出席这里的朝我要

    李渊坐在高高的玉阶龙榻上,因为昨晚一夜未眠的缘故,他双眼里布满了血丝,精神显得有些憔悴。

    “各位爱卿,先议第一件事吧!关于军属换重臣之事,各位爱卿觉得是否可行?”

    两天前,杨元庆命太常少卿薛收出使长安,提出用窦诞、宇文歆、刘政会三人以及李叔良和夏侯端的尸首,换取在李叔良一战中被俘的一万余关中士兵的家眷。

    这件事在大朝上商议时争论很激烈,几乎是一半赞成,一半反对,李渊本人是赞成的,窦诞是他女婿,宇文歆和刘政会是他起兵时的心腹,李叔良和夏侯端的尸体他更想接回来厚葬,只是他若独断决定,显得他有点过于自私,所以他希望重臣们支持他。

    裴寂对李渊的心思极为了解,窦诞、宇文歆、刘政会三人都是李渊的心腹,窦诞还是他的女婿,而一万多士兵的家眷大多是老弱妇孺,光耗粮食,不事生产,除了让杨元庆有点难受外,留着也无用,不如和杨元庆交换。

    裴寂站起身道:“陛下,臣闻窦诞、宇文歆和刘政会身陷敌营,却坚贞不降,此忠烈之臣我们若不能善待,不闻不问,冷漠待之,不知会寒多少大臣的心,阻止多少人才俊杰前来投靠,而一万多士兵都降了北隋,甘心为杨元庆卖命,他们的家眷我们却替北隋恩养,忠贞者冷之,背叛者厚之,这岂不是令亲者痛而仇者快之事?陛下。反对者无非是不想让杨元庆如意,可他们却没有想到我们的坚贞之臣还在北隋的狱中饱受折磨,古人有千金买骨之说,我们却心怀狭隘,一叶障目,厚叛卒而轻忠臣,孰轻孰重,陛下当自决。”

    刘文静刚想起身反对。李建成却以目光示意他不要多言。刘文静把准备反对裴寂的话又咽回肚子里。

    李渊点了点头,裴寂的表态深合他意,他又问内史令窦威。“窦爱卿以为如何?”

    窦威身体嬴弱,颤颤巍巍道:“陛下,窦诞是老臣侄孙。老臣不敢多言,但宇文歆和刘政会是人才,不应该轻易放弃。”

    窦威是转个弯赞成,李渊明白他的心思,又问左仆射独孤震,“独孤爱卿可否赞成?”

    独孤震微微一笑道:“老臣极为赞成裴相国之言。”

    李渊又看了众人一眼,见没有人反对,便毅然做出了决定,“既然各位爱卿都不反对。那朕就决定了,这件事就由户部窦尚书全权负责。”

    户部尚书窦琎上前躬身行礼,“臣遵旨!”

    了结一桩心事,李渊长长松了口气,思绪又转到今天的重头之事,放弃还是坚守弘农郡。

    “各位爱卿,下面再议今天的大事。关于弘农郡,李孝恭向朝廷紧急求援,局势大家都清楚了,朕有点矛盾,究竟是放弃弘农郡。还是坚守弘农郡,想听听大家的意见。畅所欲言吧!”

    这一次是刘文静率先站起身道:“陛下,臣主张暂时放弃弘农郡,杨元庆刚击败窦建德,李密也无功而返,北隋军士气正旺,从杨元庆的兵力部署便看出端倪,他在风陵渡布兵,很明显是想断我们的后路,一旦后路被断,而东路又受到王世充和杨元庆的夹攻,李孝恭军队士气低迷,此战必然惨败,与其惨败,不如暂时放弃弘农撤回。”

    朝廷中有一句名言,‘有刘文静的赞成,必然就会有裴寂的反对,反之亦然’,所有人都用眼角余光悄悄向裴寂瞄去。

    果然,裴寂站起身朗声道:“刘相国怎么尚未战便先言败?”

    他走出位子,向李渊施一礼,“陛下,应对的策略无外乎两种,一种是积极应对,一种是消极败退,弘农郡是我们争夺关中的第一步,如果杨元庆屯兵河北岸,我们就退回潼关,那长此以往,将士们心中就会恐‘杨’,听到杨元庆的军队到,就吓得望风而逃,我们还谈什么争霸天下?所以臣以为,杨元庆兵压河东郡,我们应对之策应该是增兵,增加阌乡县兵力,封锁河面,防御杨元庆从风陵渡渡河,这也只是最坏的结果,其实臣以为,杨元庆屯兵河东郡,只是向我们施压,他未必真的会渡河,就算他想渡河,王世充也不会答应,请陛下明鉴!”

    说完,裴寂傲慢地瞥了一眼刘文静,退了下去,朝堂内一片窃窃私语,窦威也站起身道:“陛下,臣赞同裴相国的建议,弘农郡是我们走向中原的第一步,不能轻言放弃。”

    窦威是投桃报李,刚才裴寂力主换回窦诞等人,令他心中感激,这个时候他也要支持裴寂的意见。

    这时朝堂重臣纷纷发言,赞成增兵者多,主张撤回者少,李渊终于下定决心,“朕就决定派援兵出弘农郡,不知各位爱卿推荐何人为帅?”

    工部尚书独孤怀恩上前施礼道:“陛下,臣推荐齐王元吉为援助主帅。”

    这也是李渊治军的一个惯例,军队主帅必然会是李氏宗族,很少派外姓人为主帅,这样可以保证军权牢牢控制在他的手中,所以唐军中也有很多派系,如李世民派系、李建成派系、李元吉派系、李神通派系、李孝恭派系、李孝基派系等等,偶然有外姓人,也是他的女婿或绝对心腹,如柴绍和裴寂等人。

    现在李氏宗族中,李世民在陇西对付薛举,李神通在河西安抚诸郡,李孝基在蜀州应战南蛮叛乱,柴绍夫妻在房陵郡防御南阳朱桀的入侵,太子李建成不会去,长安只有李元吉在负责练兵,只能是他领兵去援助李孝恭。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兵部尚书屈突通上前谏言道:“陛下,一战不设两帅,既然有河间郡王为弘农主帅,援军也应由他一并统领,便于调度。再者,臣不赞成裴相国刚才所言,臣以为杨元庆用兵只会审时度势,是否渡河作战,他掌握着主动,不存在他忌惮王世充而不敢渡河的道理,臣至少有八分的把握,杨元庆的军队一定会渡河。至于是渡风陵渡。还是河北县渡口,臣没有把握。”

    屈突通的谏言惹恼了裴寂,他重重哼一声道:“屈突尚书。现在河间郡王遭遇到两军三地的威胁,你却让他一人应对,假如北隋从风陵渡过河进攻阌乡县。难道阌乡县守将还派人去数百里外向河间郡王请示吗?贻误战机不说,还会真正陷河间郡王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

    裴寂又向李渊禀报道:“陛下,这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战场,一个是保潼关,兼防御阌乡县,另一个是保陕县,对阵王世充,臣非常赞成独孤尚书的建议,以齐王元吉为主帅。率军东援。”

    裴寂在朝廷内很强势,同时他也是一个极为狡猾的政客,他真正考虑的并不是李孝恭的战局如何,他在考虑如何把窦氏和独孤氏拉到秦王李世民这一派来,所以他力主换回窦诞以讨好窦威,同时反对屈突通也是为了支持独孤怀恩的建议,虽然不是一次就能成功。但长期的潜移默化,一定会让他如愿以偿。

    李渊沉思了片刻,裴寂提到潼关的安全,一下子提醒了他,不仅要考虑弘农郡的战局。也要考虑潼关的安全,屈突通的谏言也有一点道理。可以派重臣辅佐元吉。

    “朕准了,封齐王为潼关大元帅,兵部侍郎赵慈景为行军长史,率军三万东援弘农郡。”

    圣旨下达,齐王李元吉当天晚上便率两万军浩浩荡荡开向潼关,连同潼关本身的一万军队,共计三万军支援弘农郡。

    齐王李元吉率领大军是在第三天抵达了潼关,此时潼关前往华阴县的官道上挤满了西撤的洛阳民众,这些都是大业元年被强制迁去洛阳的关中人,洛阳暴涨的米价使他们思乡若渴,纷纷举家迁回自己的故土。

    此时洛阳民众西撤运动因即将爆发的战争而中断,这一批人是从弘农郡迁来,也是最后一批西迁的关中人。

    李元吉率领两万唐军也在官道上向东行军,和无数逃难的民众擦肩而过,前方不远处便是,李元吉目光冷漠地打量着这些逃难民众,从太原败退回来后,他被父皇一顿斥责,不准他再领兵,只让他负责练兵,这使他心中一直不高兴,心中充满了一种暴虐的冲动,他想杀人,但在长安他不敢,现在出了长安,他心中暴虐的越来越强烈了。

    这时,一名老人步履蹒跚,行人太挤,他没有站稳,身子一歪,正倒在李元吉战马旁,李元吉战马急向旁边避让,使李元吉的身子剧烈晃动了一下。

    李元吉勃然大怒,他抽出战刀,侧身一把抓住老人头发,猛地一刀砍下

    周围路人一片惊呼,跌跌撞撞向地里奔逃,李元吉哈哈大笑,随手将人头扔进人群中,更引起一片恐惧的惊叫。

    李元吉用布擦去战刀上的血,收刀入鞘,继续前行,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队伍最后到潼关前,这里两边有不少店铺,家家都开张营业,卖干粮和一些日常用品,生意很不错,最后离开的是一批大户人家的家眷和子弟,他们买了不少东西,每家店铺前都挤满了客人。

    这时,一辆描金马车从军队旁边驶过,跟着四名随从,车窗里露出一张长得极为娇媚的俏脸,女子年约二十岁,一双狐媚眼勾人魂魄,满头珠翠,她却在好奇地打量浩浩荡荡开来的军队。

    李元吉一眼看见了这个女子,他的眼睛蓦地一亮,直勾勾地盯着她,李元吉动心了。

第二十五章 抢人事件

    李元吉回头望着马车远去,他眼睛里的贪婪之色尚未消褪李元吉的亲兵们早已心领神会,齐王殿下看上的女人,怎么可能让她跑掉,有两人急忙去打听,片刻回来禀报“殿下,那女人便是洛阳名妓苏万春,听说已被李孝恭副将黄君汉收为小妾。”

    李元吉眼中光彩更加炽热,原来是她,早有耳闻,据说几年前有人曾千金买她一宿,李元吉倒不在意什么黄君汉的小妾,黄君汉在他眼中屁都不是,只是这个女人是名妓出身,自己若收纳,他父皇知道后必然会震怒。

    这时一名亲兵替他出主意道:“殿下可以在别宅养她,不让她进府,圣上就不会知道。”

    李元吉点了点头,这是个好办法,他立刻给亲卫们使了一个眼色,百余亲兵迅速调转马头,向那辆马车追去。

    李元吉得意一笑,催马向关城内奔去。

    从李元吉看上那个女子到亲兵们前去追赶,并没有太大的动静,这些过程一般人不会注意,但有心人却不同,左面第二家的店铺名叫张记杂货铺,掌柜姓张,是一名三十余岁的壮汉,他一面给客人称果子,同时也将李元吉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中,他见李元吉的亲兵已经追去,便立刻找来一名伙计,低声嘱咐几句,伙计转身迅速离开了店铺。

    大约过了大半个时辰,伙计回来了,给张掌柜使了一个眼色,张掌柜立刻跟他到了小店后面,后面是一条小河,小河内停了几艘小船。

    “看到什么了?”

    “卑职看见那女人已被李元吉的亲兵抢走,往华阴县方向去了。”

    张掌柜的真实身份是北隋的情报探子,杨元庆的情报体系经过数年的建设,已经渐渐形成一个巨大的情报网,情报官员隶属于内卫府,由内卫府将军魏贲统帅,这个张掌柜名叫张少华。军职是校尉,是长安情报堂的副手,负责收集潼关和蒲津一带的情报,这家张记杂货铺便是他们的情报中心。今天他们在观察李元吉带来的援军,却无意中发现了李元吉抢夺女人的一幕。

    “那个女人的身份能确认吗?”

    “卑职问过那女人的随从了,女人确实是李孝恭副将黄君汉的小妾,原来是洛阳名妓。

    伙计话音刚落,远处官道上疾奔来两名骑马之人,满脸是血,正是那个女子的随从,他们也是黄君汉的亲兵。本来是护送主将小妾回长安。不料在潼关却被李元吉抢了。还杀了两名兄弟,两名亲兵又惊又怒,赶回去向主将禀报。

    张少华注视着两人进了潼关,他特殊职业的敏感性使他立刻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情报的重要,他当即回屋写了一份情报,吩咐伙计“放鹰给河北县!”

    夜晚,河北县城。杨元庆正在第二次会见王世充的特使王仁则,双方同盟合作的意向已经达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