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风流才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之风流才子-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日子过开心,那时他哪里想到开封城这个老皇帝。

 

     看到皇帝开心,那公公也道:“他还有一个爱好?”

 

     “哦,你且给朕说来。”

 

     “他爱好看书,他房里那么多书,还嫌书用到时方嫌少。”

 

     “这个爱好也好啊。”真宗高兴,立即下旨看御书房里有没有多余的书,有全部赏给石坚。

 

     最后公公才将石坚的话说出,当然那几句门里门外的话他也不敢说,太悚人听闻了。

 

     这引起了大臣争议,真宗说问范仲淹:“范爱卿,你认为那少年有几分把握?”

 

     大臣们全部看着范仲淹,他做京官不久,可都知道他脾气比寇准还要臭,他是不会说虚言的。

 

     有大大等得不耐烦了吧,不过还有几章小石就要进京,明天早上小石与辽国番子斗智,小弟已经写了一章节出来,应当很好看,请大大们来点票票,让小弟好有更多灵感,将这几个章节写成《家丁》那样神品。

 

     ( )

第四十七章 为谁

    范仲淹叹息道:“那个石相公学问之深,已到了常人无法想像的地步。他写了几本书,专讲格物,研究天地万物变化,微臣一点也看不懂,依微臣看他的把握倒有九成以上。”

 

     “哦,还有这回事,那你们为什么不把那几本书带来?”

 

     那公公答道:“奴才也向小石相公讨要,但他说还没有写完,等到写完了自当献给皇上。”

 

     “那是,那是,这本书如此深奥,是要许多时间来写。”真宗嘴里这么说,其实他在想连范仲淹都喊看不懂,自己要来何用。不过他立即高兴起来,说:“这样说,那个印、印什么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就属于朕了。这孩子,也不起个好记的名字,这个名字太熬口。”

 

     他叫拿来地图看着,然后说:“这以后就叫两湾大陆,这个大岛就叫大洋岛。”

 

     石坚在家里听到真宗取了这个名字,哭笑不得,他将南北美洲改成印第安大陆就已经过分了,真宗这样一改,简直与历史南辕北辙。

 

     真宗还说:“这样一来,还最少需要十三年才能真拥有这片地方啊,时间太长了。”

 

     大臣们听了全部仆街,秦统一六国花了多长时间,这可是比以往任何帝国疆土都大上十倍的地方。

 

     送走了钦差大臣,石坚刚要准备读书,没想到李慧来了。原来李恒听到这回皇上都封了石坚为直龙图学士,他这才是十岁,前途简直连自己都不敢想了。他立即叫李慧上石家,他现在也怕啊,听说连王相都要把自己孙女许配给石坚,这个女婿可未必是他家的。他叫李慧当着钦差面前来,意思是石坚已经有了未婚妻了,你们就不要打他主意。李慧可没有她父母那样死皮赖脸,在路上推三拖四,等到钦差走了她才过来。

 

     她看到绿萼肩膀上毛毛,心疼地抚摸着它。毛毛几个月长大了不少,可越发瘦了。现在它和绿萼、红鸢混得厮熟,把她们的肩膀当作桉树的树枝,呆在上面不肯下来。看到李慧抚摸它,它发出“呼噜呼噜”的抗议声。

 

     看到她削瘦的样子,石坚不忍,他说:“正好皇上赏了不少东西,你看得中的全拿走。”

 

     如果是李恒在这里,听到此话,一定两眼放光,真的全部拿走,可李慧摇摇头。她心说:我那有心思要这些东西,最想要的是你。可她知道随着石坚越来越有前途,她和他之间距离也越来越大,加上父母的作为,现在两人之间已经有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石坚见她不肯收,没有办法,只好硬找出一箱最好的丝绢搬上李府的马车,让她做新衣服。绿萼和红鸢也拿出皇后赏赐给她们的首饰,送给这个楚楚可怜的小姑娘。

 

     李慧道了谢后,又说道:“我昨天也写了一首诗。”

 

     “慧姐,你也会作诗了,快写给我看。”石坚高兴地说。不管他与李家的恩怨,也不管原来那少年残留在他脑海中的记忆,他对这个小姑娘也是抱着好感的。

 

     李慧拿起毛笔,在纸上写道:

 

     一抹新雨后,满地凋红血。

 

     心似蛛丝网,为谁苦相结。

 

     她的字写得没有石坚好看,就连现在红鸢和绿萼在石坚薰陶下,也写得比她强,只是她写得十分工整。

 

     石坚看到这首诗,怎能不明白她的用心,但他一想到她父母的市侩,狠狠心,岔道:“慧姐,以后你也别看《红楼梦》了,那是假的。哎,我这本书不知道害了多少小姑娘,以后我干脆不写了。”

 

     “那可不行,”红鸢立马抗议。

 

     绿萼却吃吃笑起来,说:“红鸢姐,你放心,少爷他就是不写,皇后也会命他写完的。”

 

     石坚装作无奈地摸摸脑袋,说:“那我还要毒害许多小姑娘?”

 

     这时候女孩子懂事早,李慧见石坚岔开话题,就有七分明白他的心思,十分失望。她说了声:“那我走了。”

 

     石坚说:“这就走?不过你常来,我教你打太极拳,你这身体太差了。林戴玉心肠好,可她命太差了,千万不要学她。”

 

     “嗯,”李慧答应一声,告别,她上了马车眼水却开始“哗哗”流出来。

 

     石坚目送她背影离去,也长长叹息一声。

 

     随后天气越来越热,应当是毛毛最开心的气候,可毛毛却一天天瘦下去,最后在六月来临时,一个晚上趴在绿萼的怀里死了。早上起来,红鸢和绿萼知道后大哭,石坚心想,不就是一个动物吗?他还不敢说。他心想自己也算这宋朝最可怜的家主,连两个小丫头也不怕自己。

 

     两个小丫头将毛毛安葬,还给它盖起一个坟墓。

 

     石坚更在心中诽谤,心想要不要写上一个墓碑,上书几个大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李慧闻迅也赶来,小姑娘一个劲的掉泪,她还低声说:“毛毛,你和我一样可怜。”

 

     看她哭得伤心,红鸢和绿萼也不哭了,反过来安慰她。

 

     在皇宫里还有一个小姑娘比她哭得更伤心,那是真宗唯一的女儿赵堇,才八岁。真宗子女少,大多寿命不长,他将这个女儿看得比命还重。因为迷信,他怕她再过早死去,让她进入道宫当了道士,法号叫清虚灵照大师。但她进入道宫以后身体还是虚弱,这时江芨他们这些海客进贡了考拉,真宗全赏给赵堇。果然小姑娘看到考拉后开心得不得了。可是它们不吃不喝,这叫饲养考拉的公公犯愁了。幸好传来和州石坚说的话。于是公公给这几只考拉特地盖了一个暖房,采来新鲜的茶树叶和合欢树叶喂养。

 

     这个办法暂时起了一点作用,可考拉还是一只接着一只死去。每死一只,公主就哭上一回,真宗也没有办法,连那个神奇的少年也说在宋朝养不活这些考拉。到最后一只考拉死去,赵堇干脆也跟着那些考拉学习,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了。

 

     真宗没有办法,只顾斥骂那些海客害人。可这关海客什么事,人家也是好心一片。只有刘后想出一个办法,她来到赵堇床前说:“和州传来消息,那个石神童就要进京了,哀家等他来了叫他给你讲《西游孝记》给你听。”

 

     赵堇一听,果然来了精神,她从床上爬起来,问:“皇后,是真的吗?”

 

     “哀家还会骗你?”

 

     “那我们拉拉勾。”

 

     “好,但你可得要吃饭了。那个小神童长得可好看了,他看到你这副样子,不喜欢就不会给你讲故事。”

 

     (各位大大,这个公主我实在查不到更多的资料,但她作为书中一个重要的人物,小弟还要请大大们帮个忙,有谁知道更祥细的资料,请通知小弟。至于刘娥对公主这么好,也无从考证,但她一生无子,对仁宗的确很好)

 

     小公主立即开始吃饭,还差点噎着。以后几天她看到真宗就问他:“那个小神童什么时候来啊?”

 

     真宗只好搪塞,说:“快了快了,他在写一本书,写完了就进京城。”

 

     转眼来到秋季,这一年和州的农民在石坚的教导下,这几种作物取得大丰收。石坚叫他们将那些劣质的杂粮拿来,又叫华知州请来附近所有州府主管粮食的官员以及大户,他要在自家门口摆一个大宴。

 

     ( )

第四十八章 比智

    这一天来了许多人,就连有些州的知州也赶来,毕竟这时灌溉不容易,就连沿江地区旱地面积也不少。老百姓有没有好收成,可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政绩。宋真宗也派了两个宫里的公公赶来看热闹。

 

     石坚将宴席摆在他居住地方的晒谷场上。就这样,还挤得人山人海。石坚为了推广这几种作物,早有了准备。首先他请了几个熟练的农妇表演轧棉、错纱、配色、综线、絜花。看到一会儿那些白绒绒的棉花变成了印有色彩鲜艳图案的被、褥、带、帨(手巾),虽然这些人中间有不少人曾偷偷到和州拜师学艺,可还是发出一片赞叹声。这几个农妇听到他们的赞扬,脸上都露出兴奋的神情,可她们望着石坚更是感激,如果没有这个少年,那有她们今天。结果当石坚叫人表演用棉籽榨油时,这些观看者都心疼得要死,这些棉籽到明年会变成多少棉花?等到油榨好了,石坚才说:“棉花一身都是宝,棉杆可以做燃料,棉壳呕烂了可以做肥料,棉花可以织布,棉籽可以榨油,虽然棉籽油没有菜籽油(油菜籽)和麻油、豆油味道好,但总比没有油烧菜好。”

 

     他说的是实情,虽然这时人民生活水平比前几个朝代都要好得多,但还有人家处于半饥不饱的壮态,炒菜时更舍不得放油。

 

     石坚这才撤下各种纺织机器,又摆上来各种大锅等灶具。他也请来城里几家有名气酒楼厨师,只是当他掏出钱付他们损失,这些人硬是不受,说石相公造福千家万户,才办这次宴会,他们要是收钱,都没脸死后见祖宗,让石坚再一次看到这时人民的质朴。

 

     石坚首先叫厨师们在做烤红薯、煮红薯。还有早晒干的红薯干,用它来做稀饭,还有用大麦芽熬出的红薯糖。可怜这些农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庄稼,到现在还不知道如何食用。石坚又怎可能让他们食用?这些都是要留下来生子生孙的。石坚叫他们提供一点劣质,不好留种的杂粮,这些农民结果全挑出最好的,还让石坚斥责了一顿。这些略带甜香的食物叫大家大肆快朵。特别是烤红薯和红薯糖,使大家久久不能忘怀。单论含糖量红薯不及大米,可甜度却超过了用大米做出的麦芽糖。看到他们还想再吃的眼光,石坚知道这是他们初次食用这种食物,如果吃厌了,就象他前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山区农民看到红薯就会犯胃。当然他没有说。

 

     接下来是炒花生、炒花生米、花生豆、盐水花生、花生糖,可惜石坚忘记了叫江芨他们带辣椒回来,不然再来个麻辣花生。又到了玉米粥、玉米糊、玉米棒、玉米面、煮土豆、炒土豆丝、红烧土豆、土豆片、土豆条。本来这些个事物就很稀罕,加上是大厨们精心烹饪,更是可口美味。

 

     那两个公公一边吃一边叫好,还别忘了叫石坚准备几份带回宫中。最后石坚才叫那些种植的农民宣布产量。导致那些农民现在学会了做法,还是没有吃成,全让其他州县当作种子买走了。结果没几年,这几种杂粮遍及天下,连大理、辽国都开始种植。石坚也奇怪,记忆当中这些杂粮在中国普及速度很快,可没有快到这种地步。他哪里晓得这是他声名造成的。如果换成其他人,那有这么大影响力。

 

     更让他奇怪地是到了冬天棉花产量也统计上来,一亩好田产量只有四百斤,差的只有两三百斤。和他所想像的差距太大,他又不能再次穿越回去寻问。若干年后,他又托人从美洲引进细绒绵,还叫人专门与当地棉实行杂交技术,可是与他想像的产量误差太远,这件事让他临死都不能开怀。

 

     看到他站在哪里发愣,这些农民一起劝说他。就这样,已经让他们偷着乐,这可是几百斤棉布,卖出去可顶多少亩稻子?

 

     瑕不掩瑜,这不能抹杀了他的功劳,穿着新棉布衣服,偶尔也吃吃和州进贡来的花生、红薯,真宗更念着石坚的好处,又叫人送了不少东西到和州,就连他喜欢的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画的《步辇图》也赏给了石坚,意思你帮朕扶持着江山和这把龙椅,还有颜真卿《祭侄文稿》,他知道这少年虽写一部《红楼梦》,可性子也烈得很,颜体匀称丰腴,庄重劲美,气势雄厚,也合乎这少年的口味。这两样可是国宝,连太监看了也觉得官家对这少年那是无话可说。石坚接到这两件文物,也是感激万分,他可是知道这幅画在前世可排在十大传世画作中第二位,仅次于晋朝画家顾恺之画的《洛神赋图》,这幅字帖也称为传第二行书,仅次王羲之《兰序》,还在苏轼《黄州寒食帖》之上。他前世也只在印刷品上看到,那里有亲手拿到开心。那公公看到石坚高兴的神情,心想这少年不爱钱财,不爱官爵,甚至都嫌名声太大,但对书画却是痛爱的很。

 

     到了春节,不知是谁想起来的,那些农民为了报答石坚的恩情,可想到这少年郎性子节烈,不肯收人礼物,只求一心做善事,于是献出财物交到州衙,叫华知州把这些钱物救济那些穷苦人家和孤寡老人。华知州先是一愕,然后大喜,连忙上报朝庭。

 

     看到这份奏折,就连反对石坚的一些老儒也不敢吭声。他们倒不是认为石坚真的不好,只是不喜欢石坚那么嚣张,连拒了几道圣旨不算,连他的一举一动都引起其他少年的模仿。比如说他喜欢背着手踱来踱去,或者吹竹叶,都被天下少年所学,自家孙儿也不例外。

 

     这时连耿直的李迪也不由沉声夸赞:“不以言教而以身行,此子有蔚然古风。”

 

     意思是从来不说别人怎么怎么做,而自己带头去做,让别人自发地跟着学习,有古代贤士的风范。

 

     这件事影响不小,特别那几个大户今年最收利,他们都捐出了上千贯的钱物,最后和州共收得几万贯捐款。第二年那些在海外发财的海客回来听到此事,也是惭愧,又再次发起了捐助浪潮。这浪潮自和州发起后,就没有停息过,每年国家都收得数不清的捐款,为此的确帮助的不少人。

 

     转眼到了秋天,这一年真宗的身体很差,经常生病。他再次起用寇准为相,丁谓副之。丁谓在中书对寇准很殷勤,有一次会食,寇准胡子上沾了羹,丁谓站起来帮他擦干净。寇准看不起他这种拍马屁的行为,笑着说:“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于是丁谓怀恨在心,后来在他操纵下寇准再次罢相,甚至流贬到偏远的地方。

 

     石坚还在安心地读书,这一年凡是普及棉花和那几种作物的地方都获得了大丰收,这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购买种子,就连辽国也派了使者过来。开始几个知州都不同意,但石坚叫他们尽管卖给辽国。这些人问为什么?

 

     石坚答道:“辽人凶狠,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