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长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农家长媳-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樱娘与招娣正准备走时,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回过头来问殷管家,“干这种短工活,若是觉得不合适,自己可以辞么?”她是考虑到,若是实在太辛苦就不让伯明干了,或是自己不想干织布的活,这殷管家应该不会逼着她干下去吧?
  殷管家没想到樱娘还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哼笑道:“男短工干够了一个月,之后想干就干,不想干就拉倒,反正是按日数结工钱。女短工可不行,至少得干够三个月的,否则不是白费力气教了你们?”
  哦,原来做短工有这么个好处。
  樱娘欣喜地与招娣回家去,寻思着家里人听到了这个消息应该是高兴的吧?
  作者有话要说:  


☆、作孽哟

  回到家后,樱娘见有一位中年男人在院子里锯木头,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招娣,爹娘这是要给你和仲平打新家什哩。”
  招娣又惊又喜,却又不太敢相信,“真的么?”
  这时杨三娘端了一碗水从堂屋里出来,递给了木匠。她再瞧了瞧招娣那羞答答的模样,确实不算丑,就是脸上那块……,唉,还是甭看了,“当然是真的,爹娘是不会亏待你和仲平的。你公爹在屋后砍树,还要给你们打新床哩。”
  招娣心里暗自欢喜,准备把做女短工的事告诉婆婆,但她不知道该怎么说,便望着樱娘。
  樱娘就将甄员外家招短工的事从头至尾都说给婆婆听了。
  杨三娘听得喜上眉梢,“真有这等好事?若是你们俩都学好了,合着每日能挣十四文钱回来?”
  樱娘与招娣双双点头。
  杨三娘喜得不知该怎么样才好了,见她们俩手里拎着布,忙道:“你们俩今日就别干啥活了,呆在家里裁布做衣裳吧。伯明不知能不能早点回来,可别去晚了就轮不到他了。”她急着往院门外张望。
  “娘,你别担心,听那位殷管家说要不少人哩,肯定轮得上。”
  杨三娘听说要不少人,便放心多了。忽然,她又咋呼起来,“仲平他们要是也能去该多好,不知葛地主放不放他们哥仨。”她说着就跑向屋后去了,去找薛老爹商量。
  薛老爹听说樱娘与招娣都找到活干了,伯明估计也能去,自然是万分欣喜,但是听杨三娘说想让仲平哥仨也去,却连忙摇头,“这可不行,虽然葛地主家一年给他们哥仨总共才七百斤粮食,但折合起来也有两千文钱哩。何况粮食越来越金贵,还有可能涨价。咱家不就是靠这七百斤粮食往上交赋税么,交四百斤粮抵地税,再交一百斤粮抵人丁税,还能剩个两百斤留给自家吃。如今家里多了两口人,粮食可不能少,今年自家的玉米收成怕是不能好了,净是飞虫,吃掉了不少。”
  经薛老爹这么一提醒,杨三娘也想明白了,“还是你考虑得当,是我糊涂了。葛地主家的是长工活,可不能给扔了,若是执意扔了到时候想再回去,葛地主肯定不愿意,怕是还要骂人。而甄员外家要的是短工,指不定哪日就没活干了。”
  “就是这个理,做啥决定可都得稳当点,别说风就是雨。来,帮我一起推推这棵树。”
  杨三娘与薛老爹合力一推,就将这棵已经锯得歪斜的杉树给推倒了。然后两人抬着这棵树,一前一后地进了院子。
  樱娘在招娣的房里帮她一起裁布。说是帮她,其实是跟着她学。樱娘虽然手算巧的,可她没有前身的记忆,只能说干活手很顺当,也浑身是力气,但是技巧这玩意,她还待学习。
  招娣可能是好久没做过新衣裳,裁布时手都是微抖的,生怕把布给裁错了。
  “招娣,你娘家一共几口人?”樱娘坐在旁边闲着,就找她唠唠。
  “七口人,除了爹娘,我上头有两位姐姐,下面还有两位弟弟。两位姐姐都嫁在了我们那个齐山的山沟沟里,这次闹旱灾,也不知她们两家怎么过活。爹娘昨日傍晚收了公婆五十文钱,就带着两位弟弟到县城里要饭去了。”招娣说时两眼闪闪的,眼见着泪水就要落下来了。
  樱娘忙安慰道:“你也别着急,待旱灾一过,还能种些杂粮,你爹娘肯定会再带两位弟弟回家的。”
  招娣却十分忧愁,“哪怕待夏季来了雨水,爹娘能回家再种些别的,也抵不上什么事的。我们那山里每隔两三年就闹一次大旱灾,春季的麦子几乎都干死了,那种挨饿的日子啥时候才是个头啊。”
  “可不可以把家迁出来,去别的村落户?”
  “哪有这么好的事,官府不同意,谁也不敢往外迁。迁到山外来,别人不给地,照样得挨饿。”招娣深深叹了一口气,“还是永镇这边好,虽然算不上富裕,至少能吃饱饭。”
  就在这时,她们听到杨三娘在院子里嚷道:“哟,伯明回来得挺早,快!快去镇上,甄员外家招短工去开荒,每日九文的工钱,还管午饭哩,快去吧!”
  伯明还没放下柴担子,就被杨三娘一个劲地催。
  “真的?樱娘知不知道?”伯明放下担子,四处瞅了瞅。
  “她当然知道了,还是她回来跟我说的,你快去吧!可别去迟了轮不上你!”杨三娘急赤白咧的。
  伯明来不及问清楚情况,急道:“我只摘到小半袋子野桃,山上的那些都被别人抢摘光了,你们吃吧。”他说完就撒腿往外跑,出院门时回了一下头,见樱娘从招娣屋里走出来瞧着他,他便朝她笑了一笑,疾步跑了。
  薛老爹帮着木匠在劈新砍的树的枝干,见杨三娘急成那样,哼笑了一声,“一点都沉不住气的娘们。”
  杨三娘不好意思地瞥了一眼薛老爹,然后打开伯明放下的袋子,咂嘴道:“桃都没长熟就被抢光了。瞧,个头都这么小。樱娘,你来把桃洗一洗,不管熟没熟,大家都尝个鲜吧。”
  她自己拿了一个只是在衣裳上蹭了蹭,便放在嘴里咬了起来,“嘶……真酸。”然后进厨房端一大盆陈玉米出来,“我去你二婶家磨些玉米面,家里剩的不多了。”
  樱娘过来把野桃倒进篮子里,总共也就那么五六斤吧,全都是青的,瞧上去都觉得酸。
  她打出井水将野桃洗了洗,递给公爹和木匠几个,再拿几个到招娣的屋里来,“招娣,你也尝一尝吧。”
  招娣放下手里的布,接过桃子一咬,“酸是酸,但也很好吃。”
  樱娘被酸得感觉牙齿都掉了,“你娘家在山里,平时上山应该能吃到不少野果子吧?”
  招娣直摇头,“吃不到几个,经常闹旱灾,山上的那些树都是干了吧唧的,结不出几个果子,而且还没等成熟,就被抢摘光了。也有人留过种子,第二年种在家门口,可能是这些种子都是没成熟过的,根本不发芽,种也白种。”
  樱娘本来是很喜欢吃桃的,可是吃着这种青青的小野桃,她真的有些吃不下去。她心里暗忖着,等挣了钱,就能买得起大桃吃了,或许还能买来桃树苗,种在家门口,还怕没桃吃?
  两人吃过了桃,又接着裁布,瞧着时辰应该不早了,樱娘和招娣准备来厨房做午饭,只见杨三娘抱着盆子又回来了,脸上红一片又白一片的。
  “他爹,你快去二弟家劝劝吧,那两口子又闹起来了。”杨三娘慌里慌张的。
  薛老爹头也不抬,“闹啥?成日不清静的,甭管他们。”
  “本来我一直在她家院子里磨着面,也当没听见他们吵,懒得管。可是……”杨三娘欲言又止,她瞅着木匠在这里,还有两个儿媳妇也在屋里,可不能让她们听见。
  “可是什么?”薛老爹终于肯抬头了。
  他见杨三娘直朝他使眼色,又十分焦急的样子,也懂得她的心思,便跟着她出了院子。
  杨三娘站在院子外,四处瞧着,见没有人来往,才敢小声地说:“这事真是丢死个人了,若是被传出去了,咱们薛家真没脸见人了呀。”
  “到底为啥?”薛老爹有些不耐烦了。
  杨三娘顿了顿,还是说了,“金花说你二弟和才进门两个月的儿媳妇绿翠有染,你说她这不是瞎闹么?哪有公爹和儿媳妇的,她这心思咋长的?”
  “啥?这不是胡诌么?家里有了点钱不好好去地里干活,在家里胡闹什么?”薛老爹气哼哼地直跳脚,要去金花的家里。
  杨三娘跑上去拉他,“你别瞎嚷嚷,先镇住他们,叫他们别大声吵闹,若是让旁人听去了,那还得了?”
  薛老爹气得将手里的柴刀往自家院子里一扔,和杨三娘一起来隔壁院子里了。
  只见金花跟疯子似的从堂屋往院子里跑,正在张嘴大骂,被进来的杨三娘一下捂住了她的嘴。
  紧接着薛家枝,也就是伯明的二叔气咧咧地跟出来了,“你个臭娘们!你……”
  “住嘴!”薛老爹朝他二弟喝道,“快进屋去,你再大声嚷嚷是想让全村的人都听见么?”
  “这个臭娘们发疯了,我得将她休回家去!”薛家枝不骂出来不觉得解气。
  “你还不快进屋!”薛老爹又是一声厉喝,薛家枝不好意思不给大哥这个面子,只好转身回了屋。
  薛老爹跟着他二弟进了堂屋,听到里屋传来一阵啜泣声,好像是绿翠在哭。
  薛老爹朝外面的杨三娘道:“你快将院门给关起来,别让外人进来了。”
  杨三娘这才松了手,好让金花喘口气,可别把她捂憋气了。她跑过去关上院门,这时金花忽然“腾”的一下坐在地上,捶胸道:“老天爷呀,作孽哟……”
  她这一哭嚷,吓得杨三娘又赶紧来捂她的嘴,急道:“哎哟,你别大声嚷,可别让外人听见了!”
  作者有话要说:  


☆、说不清道不明

  樱娘和招娣一起将午饭做好了,公婆在二叔家还没有过来。
  樱娘来井边打水洗洗手,便见伯明兴冲冲地跑回来了,她打趣笑道:“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跑这么急乎,莫非是怕我们吃饭不等你?”
  伯明嘿嘿笑着,“我报上了,以后每个月就能挣二百七十文钱了。”
  樱娘从篮子里挑了一个稍大一些的桃子递给伯明,“活还没开始干,你就把挣多少钱都算好了。也不知开荒这活累不累,能不能坚持下来还是二话哩。
  伯明咬着桃子吃,嘴里还直道:“不累不累,比挑石砖要轻省多了,只不过一日少挣一文钱而已。有好些挑石砖的人都不肯干了,要来甄员外家干开荒的活。结果这两家闹起来了,石砖铺老板和殷管家吵得那个凶哩,不过甄员外家势力大,石砖铺老板是吵不过的,最后他只好每日加两文钱工钱,又拉回去了几个人。”
  樱娘见伯明说得开心,就在旁边高兴地听着。
  在院子里干活的木匠听了这些,有些羡慕地说:“伯明,你每日能挣九文钱,你娘子到时候每日能挣七文钱,以后你们小两口的日子肯定过得滋润。唉,我那臭婆娘若不是挺着八个月的大肚子,我也想让她去甄员外家做织布短工,这一胎怀得真不是时候。”
  伯明一惊,“樱娘,你……你上午也报……”
  “有啥好奇怪的,上午我和招娣去买布,就顺便报上了名,若不是我们俩去了镇上,你还揽不上这活哩。”
  樱娘正说着,就听到隔壁二叔的院子里传来一个年轻小伙子的声音,“爹、娘,我回来了,你们瞧我买来了什么?”
  说话的是二叔的大儿子梁子,他进了院子就将手里的一斤猪肉晃了晃,以为家里人见了会高兴,没想到却见他娘金花在抹眼泪,他爹铁青着脸在和大伯说话。
  “怎么了,娘,你和爹又吵架了?”梁子见惯了爹娘吵架,并没有觉得与平时有所不同。
  杨三娘直朝金花使眼色,生怕她说了出来,金花也懂得护着儿子的心情,憋屈地说:“你好好管管绿翠吧,她干点活都不利索,我只不过骂了她几句,她就哭了起来。谁知道你爹半上午跑回家了,见我骂绿翠,就说我这个婆婆虐待儿媳,所以就吵了几句。”
  梁子听了直觉好笑,“娘,你和爹这是咋回事,这屁大点事也能吵起来。绿翠不会干活,该骂就骂,该打就打,有啥不行的。爹,你也无需护着绿翠,哪家儿媳妇干不好活都要受打骂,不会有人说你们刻薄的。”
  他们见梁子这么说,也不知该说啥好了。
  这时梁子又朝屋里喊道:“绿翠,快出来做饭,都啥时辰了,还是冷锅冷灶的!”
  绿翠赶紧低着头从屋里跑了出来,接过梁子手里的猪肉进厨房忙活去了。
  薛老爹见梁子这一回来,事情似乎就这么压下去了,便小声对薛家枝说:“梁子都回来了,若是不想丢脸,就不要再吵了,都闭嘴吧。”
  薛老爹与杨三娘回到自家院子后,都黑着脸,一时还无法从刚才的事情缓过神来。
  “娘,二叔和二婶这又是为啥吵架?”伯明随意问道,只觉这次吵得应该很凶,否则爹娘的脸怎能黑成那样?
  杨三娘叹气道:“也没啥,就是你二叔不好好守着他的活,半上午跑回了家,恰巧碰见你二婶骂绿翠,两人就吵了几句嘴。”她哪里敢说,其实是金花洗衣裳回家,撞见薛家枝在儿子的房里,和绿翠拉拉扯扯。至于有没有做那种龌龊事,或是以前有没有发生过,谁也说不清楚。
  伯明听了也甚觉奇怪,这点子事至于闹得爹娘过去么?不过,他是不关心这事的。
  这时在院子里干活的木匠却接话道:“你二叔这几年有了一点钱,是越来越霸道了。他年轻时就经常带人打群架,听说来卖海货的贩子见了他都绕道走,怕他抢钱。葛地主见大家都有些惧他,便请他去当监守,平时谁干活偷懒,他打人可打得凶哩,不过听说他从来不打仲平哥仨,你们家可是从中沾了不少福。”
  薛老爹连忙道:“沾啥福,仲平哥仨平时干活可都是卯着劲,从来不偷懒的。他娘,快摆饭桌,大家都吃饭吧。伯明,去给把你成亲那日剩的那小半壶酒给拿出来,给你贵子叔喝喝,他来给咱家打家什,可是便宜了二十多文钱。”
  伯明进屋拿酒,杨三娘进厨房时,樱娘与招娣已经把饭桌都摆在中间了,菜也都端上桌了。
  她们等薛老爹与贵子木匠喝过酒后,才上桌夹了一些菜,然后端着碗来院子里吃。
  吃过饭后,薛老爹去了地里。杨三娘说她去砍柴,让伯明在家歇半日,想到儿子明日就开始挣钱了,她心里止不住地欢喜。
  招娣进她的屋,急乎着做衣裳,都好几年没穿过新衣裳了,那兴奋劲简直不可言欲。
  伯明与樱娘坐在院子里吃着野桃。伯明好久都这么清闲过了,他瞧着樱娘,忽然灵机一动,“樱娘,我们去山上折杜鹃花吧,这几日杜鹃花开得正艳,我瞧着有许多小姑娘在山上折。”
  伯明对花并没有多大兴趣,但他觉得樱娘肯定会喜欢,女人不都是很喜欢花的么?
  “真的?好啊。”樱娘很兴奋,去山上采花是多么有意思的事啊。
  她跑到招娣的屋门口打声招呼,“招娣,我和伯明去山上折杜鹃花了。”
  “好嘞。”招娣抬头应着,她羡慕地瞧着樱娘与伯明欢喜地跑出去的身影。想到昨夜里仲平都没有碰她,而是背着她呼呼大睡,她心里有些泛苦。若是仲平待她也有这么好,该多好啊。
  樱娘见伯明手里还带着一把柴刀,好奇问道:“你又不需砍柴,还带柴刀作甚?”
  “山上遍地是荆棘,得带刀去砍一砍,我担心刺会扎着你。”
  樱娘听了心里一阵热乎,嘻嘻笑着,正要说话,迎面走来两个人,是梁子和绿翠。只是,樱娘并不识得他们。
  梁子肩上扛着锄头,瞧着伯明问:“大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