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康同人)一蓑烟雨任平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杨康同人)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有,没有一个统一发号施令的人。勇义军是完颜康的嫡系,但是它比较奇葩,现在完全没有副帅。缺乏一个在完颜康失踪的情况下主持大局的人。勇义军的构成也比较复杂,什么成分都有。一朝出乱,各部坚守营盘不出,谁也没有轻举妄动。直到完颜康的手令传来,他们就……更加宅了。
    在外面,还有一支队伍。名义上已经归了勇义军管辖,实际上自主性还是比较强的,那就是耶律留哥所部的契丹人。这些人新附未久,与勇义军内部已经比较和谐互信的各部还是有些区别的。
    耶律留哥比其他所有人都急!别人总是朝廷的编制,是朝廷派给完颜康的,听号令有什么不对?他却不是!他是自己暗挫挫拉起一支超过规模的队伍,然后投了完颜康的,朝廷是要找他的麻烦的。纵然不找他的麻烦,再来一个两户女真人杂一户契丹人的杂居,他也受不了。
    本来,他有一个不错的选择——蒙古。都接触过了,一切都被完颜康的到来给打乱了。现在再投人家,出尔反尔的,肯定是不行的!
    【卧槽!被这个小白脸给坑了!】耶律留哥掘地三尺挖出完颜康来掐死的人心都有了。
    他的长子薛阇被完颜康给派了回来,才勉强安抚了他躁动的心。听说完颜康自己留在皇宫里,耶律留哥的眼皮没来由一跳:“那你还回来做甚?!”要不是妻子姚里氏拦着,他险些将薛阇暴打一顿。
    气极无奈,只好去勇义军营地里去寻勇义军诸将,完颜康走了,你们总要给我一个说法吧?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你们的处境能比我好多少吗?
    正遇到撒哈林在给大家洗脑:“元帅无恙。便是有什么,你们想跟着谁干呢?”
    最后一句话是问到点子上去了,大家还能选谁呢?后路都被堵死了。包括好些个上京路的猛安人,也都知道,金主是个相当靠不住的家伙。谁知道他会怎么想,会将自己这些人怎么办?派一个如完颜承裕这样的主帅,咔,一阵死十万,骨头都不知道到哪里拣呀。
    得,还是听话吧。
    耶律留哥旁听半晌,终于阴恻恻地道:“可是他人呢?再不来,咱们可撑不住了。”到时候自谋出路可别怪我啊。虽然这个出路也不太好找。
    撒哈林知道轻重,看了他一眼,坚定地道:“他绝不会放弃这里的,不过是别处有事,先去办事罢了。大家还是打起精神来的好,不然等他回来,一看,嘿嘿,乱七八糟,你们脸上很有光彩吗?”
    人算是安抚住了,包括心存疑惑的猛安人——汉人与契丹人反而对这件事情的接受度要高一些。可没等到完颜康回来,朝廷派出大军来讨伐了。
    这可怎么办?
    大家聚在一起商议,都有点互相不服气,女真人不肯听别人的调派,耶律留哥也不肯当炮灰。魏三为首的降兵,叫板的底气不够硬,却会龟缩大法,任你百般嚎叫,我自岿然不动。最终,只好分作几部,各守一方。
    因为这样,蒲鲜万奴的大军一气进攻,才没有被战力比他高出一截的勇义军击败。双方僵持着。
    完颜康就是在这个时候到来的。一见到他,撒哈林便舒了一口气,骂道:“你还知道回来?野到哪里去了?”完颜康笑道:“在陕西,先干了一仗,现在情势怎么样了?”撒哈林一撇嘴:“谁都不肯听谁的,亏得有朝廷,不然他们早散了。还不击鼓召将?”
    完颜康笑道:“不急,且不要宣扬。”
    命令各部将齐聚帐前,人到齐到,先不说话,走到中间来,团团一揖:“因我之事,辛苦诸位。”
    斫答的面色十分奇怪,完颜康的古怪身世让他纠结了好久,此时还是很配合地用惯常的语气道:“那边都打上门儿来了,先把狼赶走再说话,成不?”
    完颜康道:“成啊。”答应得干脆利落。
    这个无耻劲儿,让人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众将先报了蒲鲜万奴的进军路线。大凡朝廷兴兵,都有一种狗大户的气质,喜欢拿一大堆人往前堆,并且会小瞧“逆贼”,进程顺利一点,主帅略不矜持,头脑就会发热,然后掉陷阱里。这真是历朝历代屡试不爽的。
    先期几部的表现为挖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完颜康安排汉军营次日先出战,然后伪败,将蒲鲜万奴引入包围圈。契丹兵与猛安人自两翼杀出,火器营再推进。完美地将对方包个饺子,能俘虏多少,都是赚的。上京路地广人稀呐,需要人口。
    蒲鲜万奴没想到对方突然有了总指挥,还以为逆贼们依旧像前面几战那样各自为战。对于对方有统一指挥这件事,缺乏足够的重视,也没有什么有效的应急方案。他曾在南宋军队身上捞到了足够写进史书的战功,对面是宋兵,他的神经松懈了下来。
    不用拼命,这很好,宋兵跑得飞快。蒲鲜万奴也追得惬意,正得意间,一声炮响,掉口袋里了。蒲鲜万奴目瞪口呆。两翼传来喊杀声,还有“投降不杀”之类劝降的话。正面一声轰响,火器营又出动了。蒲鲜万奴调头就跑,一气跑出二百里,才收拢残兵,发愁接下来要怎么办。
    **********************
    一战定输赢,战后清点,己方之战损并不比先前几仗多,而敌军已被击溃。这样的事实面前,心意有动摇的将领迅速决定了自己的立场。耶律留哥笑着将薛阇推了出来:“这小子原就是送到元帅身边学做事的,您让他回来,他就呆头呆脑回来了。我有心罚他,却已经将他送与您,已不归我管,以后还请元帅多多教导。”
    耶律阿旺开始打圆场:“你老哥真是明白人,可惜我儿子还小,元帅,过二年可请千万不要嫌弃我家小子懒呀。”
    大家都笑了起来。
    薛阇先向完颜康行礼,完颜康笑道:“辛苦你啦。”薛阇没说自己的事情,反道向完颜康道:“元帅,我们听到流言,说什么契丹人里有叫斫答的,纠结众人投了蒙古。斫答一路与我们同往,并不曾分开。我可以作证。”
    斫答眼睛瞪得大大的,死死盯着完颜康。完颜康扫了他一眼,问薛阇:“我问这件事情了吗?”薛阇摇摇头,完颜康道:“既然我都不问了,你们还记着做什么?他我是知道的,必是要在我面前气我,绝不会走的。”斫答别过脸去,耶律阿旺笑得很大声。
    契丹兵这边算是安抚下了,降兵情绪也很稳定,对猛安人却是需要有一个解释的。他们里面,有不少人是章宗在世的时候给孙子的!从来路上讲,如果完颜康不是完颜家的孩子,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根本就不会搭理完颜康。
    完颜康吩咐道:“晚间设宴,我与诸位不醉不归。”先稳住了再说。他的计较里,是要与一些首领分头接触拉拢说服的。到上京路的猛安人,与留在陕西的不同。留在陕西的,一则人数比较少,二则既然能留在陕西,便是对自己比较信任,并不想回来的。上京路的,更难说服一点。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有撒哈林打底,有金主出昏招,完颜康也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来。许诺是不能少的,眼前的利益也要让人家看得见,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上京路的经济,目前还没有长足的发展,一时看不到,完颜康计划将上京路的经济导到一个正确的轨道上来,再图其他。
    在说服的问题上,却是蒲鲜万奴帮了他的大忙——考虑到自己打也打不过,回去可能被罚,而且汴京的那个老板还很蠢,他自立为王了。从包围圈里拼命逃出来之后,他跑出完颜康的势力范围,建了个大夏国。并且,他还跟蒙古那边联系上了。
    完颜康:……
    他自认是个凡人,在这混乱的政局里到现在还没有死,还混出了地盘,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一定是因为总有对手在做神助攻!
    
    第97章 要出行
    
    耶律留哥等人不服朝廷,可以说是非我族类。完颜康不遵号令,也是身世成迷。待到蒲鲜万奴也自立为王,才是真的傻眼了。怎么一个两个的,全反了呢?接着,完颜康有意地开放了一些消息渠道,山东杨安儿自立的消息也传了过来。直到这个时候,大家都意识到,朝廷,是真的不行了!
    本就比较适应“胜者为王”的上京路,变得愈发放飞自我。看看跟着谁混比较舒服,就跟谁吧。思维转换得,竟是比中原地区的汉人还快。完颜康也不敢大意,他自知除了一点点可怜的剧透,很多方面比这个时代顶尖的人物还是有些差距的。趁着人心不稳,再次拜访了诸部长者。
    上京路地广人稀,纵然是在金国极盛时期,对这里的掌握也不能像中原政权对地方的掌控那般严密。遥想当年,自己到了上京路,完颜洪烈一路追了过来,讲授的那些掌控上京路的法门……
    完颜康甩甩头,听着已经决意与自己合作的诸部长者讨论蒲鲜万奴的事情。蒲鲜万奴并不是草包,虽然金国朝廷已经稀烂,能到他现在的位置上,绝不是靠蠢能够做得到的。他手里还有兵,上京路又称得上是地广人稀,随便哪里钻一钻,就是个不安定因素。
    完颜康甚至怀疑,如果没有自己,搞不好耶律留哥一起来,这些部族长者里,会有支持蒲鲜万奴的。
    【唔,现在我来了。】完颜康想,一切应该有一点变化才对。
    待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得出一个结论:不能让蒲鲜万奴在上京路这么搅局。管他中原打生打死,将路一封,上京路依旧自成一国。至少完颜康到来之后,大家的生活质量并没有下降。虽然大金国眼瞅要完,心理落差也是有一些的。但是一切都没有以后的生活重要。
    完颜康发现自己还算是受欢迎(相比较蒲鲜万奴与蒙古人或者契丹人)之后,也很不客气地利用人家“不得已”的处境,清清嗓子,完颜康笑吟吟地问道:“他手里的兵,都来自何处?有无各部的族人?”
    【又是绝户计!】众人心头一震。
    果然,完颜康一开口就是要刨蒲鲜万奴的墙根:“先把大家伙儿自己的人叫回来吧。”
    金国出兵,手下组成无非那么几类,猛安人、契丹人、汉人,这三者就占了大多数。前两者完颜康这里都有对应的劝降的路子,后者劝降也不算太难。本来是跟着“讨逆”的,结果自己的头子也成了个大号逆贼,心境原就不稳。对付蒲鲜万奴的死忠,完颜康又砸下重金:“杀死蒲鲜万奴者,赏千金。不论出身。”这些钱,在接掌了上京路之后,完颜康还是出得起的。
    除此而外,又加紧了巡防,凡落单的村子,都暂时迁来聚居。玩起了坚壁清野。完颜康养这许多兵马不用抢劫,一是队伍经过了筛选,人数并不过于庞大,在上京路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二是他到上京早,早早通过各种手段接掌了上京路,他还能发展生产呢。
    双管齐下,到春耕结束的时候,蒲鲜万奴的人头就被送到了完颜康的案上。完颜康召集诸将、诸部族长者、诸官员,一同鉴定。这里面有见过蒲鲜万奴本人的,有对鉴定比较在行的,兼之完颜康也曾见过蒲鲜万奴。没费多少事儿,便确定是他。
    完颜康叹道:“函首寄京师。”
    众人皆是好奇,耶律留哥问道:“还要给他们?蒲鲜万奴已经反了,并不能令彼丧气。”
    完颜康眨眨眼,笑容有些顽皮:“我气气他。”
    耶律留哥:……
    解决了这么一个在上京路的国中之国再建国中之国的人,完颜康便将精力放到了上京路的规划上。这地方在后世看来是很不错的,东北粮仓,还有煤铁。但是在这个时候,只是个粗粗开发的地方。煤铁,完颜康知道大概的地方,但是具体在哪里,如何探矿脉如何开采冶炼,需要专业人手。这个他决定亲自回陕西去,调人。还有粮食的出产问题,黑土地是肥沃的,开垦起来也是需要时间的。
    完颜康道:“我须往陕西寻些人手来相助。再者,听闻南方有不错的种粮,我欲遣人往寻之。”
    这些是壮大实力的好事,众人无人不依。所担心者,不过是他别再搞失踪。撒哈林极不客气地道:“下次再要不见,先跟咱们打个招呼,别吓人!”
    完颜康笑道:“那我现在就先打个招呼啦。”还有一件事情,他没对众人讲,他想亲自到南宋境内走一圈,摸一摸底,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形。正好与包惜弱一同去,将外祖骨殖迁到陕西安葬。
    *****************
    上京路诸般事务安排妥当,完颜康并没有立刻出行,而是一纸手书,将徒单衡给调了过来。徒单衡现在治一国比较吃力,治上京路却还有余力。与他同行的,还有数名匠人,与一些会探地脉的奇人。
    见到他来,上京路留任的官员都大大松了一口气,此人来历大家都是知道的,能力应当不错。
    徒单衡到了之后,便接过了上京路的庶务,与耶律留哥等人分庭抗礼,上京路的制衡,初步完成了。完颜康却将斫答转升了一级,调到陕西去。陕西那里,有良好的民政基础,自会运行。铁木真西征,西夏又是盟友陕西危机不大,适合新手进入状态。
    安排完这些,完颜康便决定回陕西巡视一番之后,南下临安。临行前,却有南方消息传来——仆散安贞没有意外地将杨安儿部剿灭,残部在其妹杨妙真、妹夫李全的带领下投了南宋。仆散安贞被派往南方,追着打。
    朝廷居然胜了?这可不是上京路愿意听到的消息。
    徒单衡却笑得乖张:“往南去了啊——嗯?”
    完颜康扶额道:“是啊,现在也只敢往南边去了。不怕兔子急了咬一口吗?”
    说得一室将官都笑了起来,独魏三的脸色十分不好,他一个汉人,虽然自宋国叛出,实属无奈。在完颜康的手下,极少有不自在的感觉,盖因完颜康之行事,中原政权之风颇浓。然而现在,一群外族将他的故国当软柿子。这感觉,糟透了。
    完颜康坐得高,一眼便认了出来,摇了摇头,一抬手,止住了笑:“不管怎么样,咱们便有了时间休养生息。诸位,各安其位,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尽快赶回来的。”
    耶律阿旺道:“上京与陕西隔得未免太远,中间这许多路程太碍眼,若能连成一气就好啦。”言下不无撺掇开战之意。古来军功最重,既然元帅也不是完颜家的人,大家都是凑到一块儿的,谁的功劳大,谁的分润就多,不是么?不打仗,维护现状?这已经不能令这些刀头舔血的人满足了。
    完颜康道:“不急,等我回来,咱们还没准备好呢。”
    徒单衡道:“不错,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河南河北,还有许多人没有绝望。”
    耶律阿旺道:“若有事,请为先锋。”
    他一开口,其他将领也跟着叫嚷起来。那一位姓大的将军,瞥一眼本家撒哈林,当仁不让地与他争了起来。
    徒单衡对这个样子很满意,目示完颜康。完颜康道:“天下这么大,还怕没有仗打吗?先筛拣士卒,裁汰病弱,退下来的分与田地,留下来的要专心操练。且等我归来。”
    众将应命。
    ********************
    将上京路的事务处置得差不多,又有徒单衡接手,完颜康便放心回陕西去。临行前,耶律留哥再次登门,请求:“请将薛阇带去,千难万险,我们没有畏惧。”完颜康心头一动,问道:“我若授他些武艺,你们可愿意?”
    完颜康踏碎青砖的本事他们是见过的,据薛阇讲,飞檐走壁、出入禁中如入无人之境。能学到些皮毛,也是大有裨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