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警戒-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由世界的心脏,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动机。

    “我们成功地控制了曼哈顿的中南部。”阿尔图尔?布拉莫维奇?戈尔什科夫海军大将在悬挂着的巨幅地图上挥舞着教鞭向眼前的同志说明当前纽约的战局。

    “我们已经掌握了第42街,刚好在林肯隧道到皇后区-市中心隧道一线。周围的情况是,泽西城的战斗已经平静下来,我们基本上控制了这一地区。布鲁克林区也基本全部掌握在我们手中。”

    实际上,在战前的谋划当中,罗曼诺夫就把攻占纽约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这位美国人一手培养起来的苏联领袖深知纽约对于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重要性。

    纽约的历史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缩影,他的繁华更是资本主义的动力。攻占纽约,不仅可以沉重打击美国的经济发展和抵抗意志,还可以大大震动世界金融市场乃至经济发展。当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中心落入红色苏维埃联盟手中时,西方世界此时的神情恐怕并非“恐慌”一词所能概括。

    但在如何进攻纽约的问题上,苏联最高统帅部可谓绞尽脑汁。相比于美国南方,有墨西哥作为战略进攻的跳板,可以轻易发动大规模的闪击战,可是纽约却不行。陆军的思维在这根本行不通,只能依靠海军来达到目的。

    海军委员戈尔什科夫大将提出了一个方案,即“日出”行动——寓意为象征红色苏维埃的太阳将从纽约东面的海平面升起并照耀纽约,也暗示了进攻纽约将从海上展开。“日出”行动虽然有抄袭前人之嫌,但还是行之有效:大批苏联海军陆战队伪装隐蔽在进入纽约的苏联商船里,后续部队和支援舰队则借以派往墨西哥维和以及参与北约举行的演习为名,大摇大摆地游弋在纽约对开的公海上。战争一打响,苏联商船里海军陆战队凶相毕露,迅速上岸闪电般地夺取各个重要港口设施,同时外海的舰队和部队也迅速开进纽约湾和哈德逊河,利用前锋部队夺下的码头向岸上输送大批部队和物资。

    初期,面对不知所措的美国人,苏联海军陆战队进展十分顺利,几乎兵不血刃就占领了象征资本主义世界财富与奢华的曼哈顿岛南部,包括华尔街、帝国大厦甚至联合国总部都落入了苏联人的手中,红色海军的战士一度还攻进了中央公园。曼哈顿西南边的泽西城(JerseyCity)和东南边的布鲁克林(Brooklyn)也很快就被插满了红旗。

    但罗曼诺夫在紧要关头犯了一个难以挽回的错误,顺利的进攻使这位自信过头的苏联统帅误以为美国人会乖乖地放弃纽约,于是命令戈尔什么科夫大将把大批部队抽调出来,去进攻波士顿和南部的墨西哥湾。

    然而就在这时候,杜根总统紧急调遣了两个王牌的空降师第86和第101空降师,迅速机降纽约,并集结了周边的陆军和国民警卫队对苏联人发起反攻。

    自大与盲目的苏联海军陆战队被突如其来的凶猛反扑打得落花流水,不得不向海边撤退。急转直下的形势迫使罗曼诺夫不得不对纽约重新大量增兵。战斗开始陷入激烈的拉锯战,从西南的泽西城到东南的王后区(Queens常译为昆西区或昆斯区),双方你来我往拼死搏斗。重型武器也被纷纷投入巷战,因此,高楼林立的街区变成硝烟弥漫的战场。

    昔日到过纽约的人根本想像不到,熙熙攘攘的大街如今要么死一般沉寂,要么枪声四起、巨炮轰鸣、子弹横飞、瓦砾遍地。

    战争进行了四个月了,苏联在纽约的控制线跟早期差不多,但他们已经投入了十万兵力。美国人保住了剩下的街区,包括极具战略意义的肯尼迪国际机场,但也精疲力竭。

    最痛苦的莫过于纽约市民,逃离战火的成了无家可归的难民,而且再也见不到曾经极度繁荣的家园——尽管那些早已空无一人玻璃尽碎的摩天大楼依然屹立着;不幸困于战火纷飞的城中的人们则更为悲惨,死亡、疾病、瘟疫和缺粮、断水时时刻刻包围着这些昔日养尊处优的可怜人们,其惨状不言自明。

    无论如何,纽约是当前美国唯一还在战斗的城市。战争暴发以来,美国几乎所有城市在美军被打败后便会被宣布为不设防,然后由市政当局——而不是联帮政府——宣布投降,和平接受红军进驻。然而纽约没有这样做,她一直在苦苦地支撑着,承受着意识形态与国家矛盾引发的战争带来的苦楚。

    美国政府一直没有宣布她为不设防城市,市政当局也从没有表示过投降求和,即使在华盛顿沦陷、总统逃离之后,纽约还在坚持战斗。

    也许因为她是自由美利坚乃至资本主义世界的圣城,这场所谓的********与资本主义的意识决战、苏维埃与美利坚的民族对决、罗曼诺夫与杜根的恩怨了断,就是一场神圣的战争,一场争夺世界的圣战!

    “从目前各方面的情况来看,我们攻占每一个街区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戈尔什科夫毫不掩饰地说,“敌人通过周边发达的公路交通和肯尼迪机场,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增援和补给。我们试着切断他们的补给线,但都没有取得成功。在他们看来,纽约就如同我们伟大的卫国战争中的斯大林格勒。”

    “是的。”罗曼诺夫说道,“从华盛顿发起夹击的计划也失败了。”他的口气颇为不满,“你的十万海军陆战队竟然被美国佬两个师牵制住。”

    最高统帅跟历史上的许多领袖一样,自我感觉过于良好,常常看不到自己的错误,还总是把失败责任归咎于下属执行不力。但凡是有那么一丁点权力支配他人的俗人也都会有这种情况,就如现实中许多企业的老总,经营状况的恶化往往怪罪到员工头上,而不去反思自己的失误决策。

    “如果我们在五月底不抽走那些部队的话,现在纽约会完好地掌握在我们手中。”戈尔什科夫一针见血,这位性格刚烈的水手完全继承了俄国水兵的直率,不过他的口气还是掺了了许多圆滑。

    罗曼诺夫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右手握拳在意大利真皮沙发的扶手上狠狠地砸了一下。

    “那时我太乐观了,没料到杜根会调出他的精锐部队,以为胜利会很容易。”这一句话也许可以分清罗曼诺夫这位苏联的最高统帅、政府的总理与一个普通老总的区别。

    “我建议我们向纽约、华盛顿、波士顿增派兵力。”维拉迪米尔说,虽然身为北美战区司令员,但他所说的三个地区的红军却不在他的统辖范围内,“以这三个城市为基点,扩大解放区,连成一大片。”

    侵略者总是不知廉耻,把占领区说成解放区,把自己说成解放者。这一点意识形态矛盾极端尖锐的东西方倒是出奇地一致。

    “这也是我叫你回来的原因。”罗曼诺夫说,“维克多,你简单说一下南部的战局吧。”

第二节 耶稣的圣枪

    维拉迪米尔大将站起来走到地图前,接过戈尔什科夫的教鞭,指了指堪萨斯城和圣路易斯,说:“我们顺利地夺取了堪萨斯城和圣路易斯。但是!”

    大将转而指着阿拉巴马,“我们丢失了伯明翰、亚特兰大、蒙哥马利和塔斯卡卢萨以及大片土地。”维拉迪米尔故意看着科西金和与其并排而坐的尤里说。

    “彼得洛夫同志指挥不当,致使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损失惨重,只好退至通比格比河一线。而且芝加哥的突击行动也失败,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目前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由第20集团军司令员特利里瑟尔同志代理指挥,他通过几次小规模的局部反攻,暂时稳住了战线。”

    “不过敌人在阿拉巴马和佐治亚集中了两个集团军以上的兵力,并且投入了新式的‘死光坦克’。所以我们的右翼是十分脆弱的。我和涅钦科的意见是暂停‘双头鹰’的下一步计划,抽调两个方面军的兵力来加强右翼,一方面补充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一方面从孟菲斯越过密西西比河,沿着田纳西河南岸向东进攻,包抄美国和加拿大盟军。具体的形势和计划已经写在报告里。”

    维拉迪米尔说完又赶紧补充了一句,“战区党委也通过了这个计划。”

    这句话有些多余,北美战区党委不过就他说了算,政委压根不干涉他的指挥,倒是那几个兼任方面军司令的常委非常赞同他的计划。当然,维拉迪米尔想借此表明他并非独断专行,还是奉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基本原则,以免有些人说他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另一方面,战区党委的常委都是由前线高级将领组成,他们的意见往往是十分重要而且中肯的,这样也可以限制一下远离前线的最高统帅和总参谋长的天马行空的思维,免得他们老是凭空制定出一些不着实际的计划。

    “下午召开的最高统帅部全体会议就重点讨论维拉迪米尔同志的计划和增援纽约、华盛顿地区的行动。”罗曼诺夫转而又说:“关于芝加哥的行动,也不能算是失败,至少我们的突击队成功地撤退出来,并且歼灭了美帝国主义军队半个营的兵力。充分显示了我军的战斗力和心灵控制器的强大威力,极大地震慑了美**队。”

    罗曼诺夫滔滔不绝地为自己的草率决策保住面子,“不过情报有误,我已经让格林卡娅同志组织一个独立的委员会,负责调查此事。好了,时间也差不多。”

    苏联总理说着站起来,“大家先到餐厅,等下我们共进午餐。阿尔图尔,你跟我来一下。”

    众将纷纷起立敬礼之后离开。

    罗曼诺夫领着戈尔什科夫大将进入旁边的门,穿过金碧辉煌的走廊来到了他的办公室。

    三个人已经等候在房里。一位就是伊戈尔空军中校。另一位是索菲娅?彼德洛芙娜?格林卡娅——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会主席团主度,简而言之,她是克格勃的总头目。还有一位穿着华丽的东正教礼袍,此人正是莫斯科主教区的主教约瑟夫?维克托罗维奇?雅克夫斯基。三人见到总理和大将走进门赶紧起身行礼。

    “请坐下。”罗曼诺夫示意道。

    众人便纷纷坐下,只有罗曼诺夫一个人还站着。他郑重其事地说:“把各位叫来,只是想完成一项空前的计划。”他接着对格林卡娅示意道,“格林卡娅同志,请你给大家说一下。”

    “好的。”克格勃首位女头目站起来径直走到对面的幻灯机后面。很快一幅彩色照片便被投射到雪白的幕布上。

    那是一把老旧的短矛。

    “这是耶稣的对枪,就是当年刺死耶稣基督的枪头。”格林卡娅接着说,“我们的情报显示,由于战前参加纽约公共图书馆举办的一次重大的文物展览,这把枪从维也纳霍夫堡博物馆被送到了纽约公共图书馆。战争爆发后它一直存放在那里。”

    “是的。由于纽约公共图书馆处于我军的半包围下,敌人有好几次派出大部队抢夺,但都被我们击退。”戈尔什科夫接着说,“现在它算是处于中间地带了,我们目前还无法占领它,美军也没办法控制它。”

    罗曼诺夫接着他的话说:“它被称为命运之枪,隆基努斯(Longinus)用它刺进了耶稣的腹部,因此沾满了耶稣的鲜血。西方的帝国主义者深信,得到命运之枪的人能够征服世界。当然了,这只是他们的传说。但如果我们能够夺取这把圣枪的话,对于狂妄自大的帝国主义者会是一个无比沉重的打击。”

    伊戈尔现在明白了,之所以十万火急把他如回莫斯科就是因为要赋予他新的任务——前往纽约夺取“命运之枪。”相较于基督的其他圣物真十字架、约柜、圣杯和荆棘冠,隆基努斯之枪算得上是实实在在的世界级文物,而且自它出现后似乎就一直是野心家、独裁者、战争狂人梦寐以求的宝物。

    传说拥有了这把圣枪的能够战无不胜、征服世界。在过去的公元纪年里,君士坦丁大帝、查理?马特、查理曼大帝、巴巴罗萨、腓特烈…乃至希特勒,都曾拥有这一把人间的神兵玄器。

    看来罗曼诺夫也对这把圣枪垂涎三尺,期冀借助此枪的神奇力量来更有效地实现他的世界霸权。实际上,远超出人们意料的是,这位貌似极为坚定的布尔什维克领袖此时却已经派出了旗下大量的特工人员,在学术界和宗教界精英的配合下,全力寻找基督教的散落世界各地的圣物。而对于圣枪采取的行动则是当中的重中之重。

    “身为正教的主教。”雅克夫斯基接着罗曼诺夫的话说,“我将率领我们神圣的圣枪使团全力配合这一次行动,全力支持苏维埃对背着耶稣基督的异端分子的打击。”

    雅克夫斯基是出了名的宗教极端分子,据说他曾得到上帝的圣启,从而拥有超凡的能力。自打一九五六年他进入喀山大教堂后,就一直宣扬对天主教和梵蒂冈教庭的敌对言论,当然这在过西方操纵下的过渡政府时期自然被当成异端邪说而遭到压制和迫害,但罗曼诺夫的上台却使得这位极端分子在上帝的仆从队伍里直上青云。

    “是的,雅克夫斯基主教有一种特殊的能力,他能够感知基督教圣物的存在。他组强了一个‘圣枪使团’,也是拥有极强战斗力的特种部队。”罗曼诺夫向手下宣传来自宗教部队,“伊戈尔同志,这一次的任务将由你来完成。”罗曼诺夫充满信任和期望的看着伊尔戈说,“戈尔什科夫同志已经为你挑选好了部队,而且他的海军陆战队也将全力配合你的行动。同时雅克夫斯基主教和他的圣枪使团也将直接受命于你。”

    伊戈尔马上从座位上站起来,说:“是,罗曼诺夫同志。那您的具体计划呢?”

    “请坐下。”罗曼诺夫示意道,“明天你就和戈尔什科夫同志、雅克夫斯基主教前往纽约,到现场实地考察后,再拟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你必须尽快行动。”格林卡娅说,“我们的情报显示,美国人也在组织突击队准备抢运圣枪。”

    “纽约的心灵控制部队你也可以调用。我会发布一项相关的命令。”罗曼诺夫最后着重强调,

    “命运之枪一定要到手!请记住,鲁斯兰?康斯坦丁诺维奇,这是一项神圣的任务。虽然这把圣枪是宗教的圣物,但也是人类文明的圣物,作为人类最为进步的社会,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将它保护起来。这场战争不仅仅是祖国苏联对美帝国主义者的民族复仇,更是一场进步与反动的圣战!一场新生进步的苏维埃对腐朽反动的帝国主义的神圣战争!”

第三节 夜袭

    北美大陆已经笼罩在一片漆黑当中。纽约也早已失去了昔日不夜城的光芒,没有灯光,没有霓虹,只有无尽的黑暗。这座曾经何几繁华何几辉煌的大都会,如今却因为战火而黯淡无光,失去了往日的活力,死气沉沉。

    这几天,美苏双方似乎不约而同地在做调整,都停止了战线的争夺,原本日以继夜的枪声、炮声也都沉寂了下来。战争爆发以前,这是一个熙熙攘攘的大都市,战争开始后,这成了一个战鼓震天的大战场,今夜又成了一座死寂的黑城。

    这时候,一艘小驳船正从美军控制的哈德孙河上游缓缓开来。它悄无声息、小心翼翼地在漆黑的河面上向东南的河口摸索过来。船上,一小队人马正紧张地准备着。

    “都准备好了吗?”谭雅?亚当斯少校回过头轻声问身后的队员。

    她身后的七名突击队员齐声回答。这些突击队员和谭雅一样,个个戴着潜水镜、身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