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大学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民大学霸- 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没有完全的理解,甚至不知道正确与否,能不能适用于大学生。就直接普及到大学生课本之中,根本就是不负责任的状况。就算是院士们同意,上面大佬们也不会同意的。

    “哎呀,你管竞赛组是什么想法呢,能够邀请你给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出题,本身就是荣誉。你赶紧跟我说答应不答应!”吴丙白没有找其他原因,直接问道。

    王宁心中一动,吴丙白什么时候这么急迫了。就算是给全国大学生竞赛出题很光荣。对于他来说也没有太大意义,怎么吴丙白会这么说。

    “吴老师。你是不是知道点什么?”王宁问道。

    “那是,我当然知道一些内幕。不过具体要不要跟你说,等你给我答案之后我再告诉你!”吴丙白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神秘兮兮的说了一句。

    王宁撇了撇嘴,心中忍不住埋怨了一句‘您老都多大了,还玩小孩子的把戏!’

    虽然这么想。口中却说道:“很感谢竞赛组对我的相信,只是这一段时间我没时间,我的研究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可能没法答应竞赛组的邀请了!”

    听到王宁拒接,吴丙白却轻轻的松了一口气:“我就知道你会拒绝。非要我打这个电话,真是太无聊了!”

    王宁无视吴丙白的抱怨,疑惑的问道:“吴老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了答案,吴丙白倒是没有继续玩神秘,直接道:“还不是竞赛组那边考虑到你的名气,觉得继续让你参加比赛有点不公平,其他人就没得玩了。所以想出个馊主意,邀请你加入竞赛组,为试卷出题!”

    王宁点了点头,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个邀请了。

    也不奇怪,他如果是原本天才学生的话倒是无所谓,现在不同,他是世界级的数学家,是公认世界上最顶尖的数学家之一。这名头太大,就算是竞赛组都不能无视。

    王宁一旦去参加比赛,不管成绩如何,第一名绝对是王宁的,谦虚都不用谦虚。没办法,谁让他的名头太大,冠军要是不给王宁的话,外界肯定会质疑竞赛组的水平。

    王宁那么知名的数学家,参加一场本科程度的竞赛,竟然还输了,没有得到冠军!其他人不会想比赛多难,对手多么有天赋,他们肯定会质疑竞赛组水平有问题,没有给出公正的判决。

    一种大型的比赛,最不能引起的就是公众质疑。一旦被质疑,比赛的公信度就会荡然无存,就无法吸引选手参加比赛。到时候,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就废了。

    同样,他们也不能把冠军给王宁。还是那句话,王宁的名气太大,冠军直接给他的话,其他人同样会怀疑竞赛组是不是公平,是不是因为名气太大,才把冠军给王宁的。

    到时候竞赛组会很为难,避免以后麻烦,还是直接扯面让王宁不要参加比赛吧。

    果然,吴丙白接下来的解释也验证了这一点:“本身竞赛组就不想你参加比赛,不管输赢他们都有麻烦。所以干脆邀请你进入竞赛组出题,不答应最好,有了这个邀请,你就应该明白竞赛组的潜在含义了。那些学生跟你不再一个程度,你自然不能跟他们参加同样的比赛!”

    这是竞赛组的想法,王宁倒是有点奇怪:“要是我答应加入竞赛组呢?”

    吴丙白随意的说道:“那更简单了,你要是答应加入竞赛组的话,他们完全可以借助你的名气宣传比赛。至于出题的事情,压根就不需要你,只要把你当成吉祥物供着就可以了。你可能不知道,其实决赛的题目现在已经解决,试卷都快出来了,根本轮不到你出题!”

    吴丙白说完,王宁一阵无语,竞赛组真能折腾,为了自己他们也算是煞费苦心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九章 叶静秋的求助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的事情并没有结束,吴丙白的电话更多的是让他有个心理准备,真正的动作才刚刚开始。

    晚上的时候,竞赛组的组长林院士特意给王宁打了一个电话,电话的内容正是关于邀请王宁参加竞赛组的提议,询问王宁有没有时间参加。

    早就知道竞赛组的目的,王宁婉拒了林院士的邀请,顺便在电话中提出了自己因为学术研究,再加上研究生的学历,可能没有办法参加三月份的决赛,正式向林院士提出了退出决赛的请求。

    对于这个提议,林院士表示很惋惜,他表示很看好王宁,本身还想在比赛上看看王宁的实力呢。既然有事情,又是研究方面的事情,那就不能耽误,至于比赛,放弃也是应该的。

    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继续聊了几分钟,答应到京城去林院士的实验室看看之后,两人才挂断了电话。

    第二天,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官网上就出现了王宁退出比赛的公告,公告上说明因为王宁已经是研究生,再加上学术研究,没有办法参加决赛。只能遗憾的宣布王宁退出决赛,希望其他竞赛者可以取得好成绩。

    这个公告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就算没有这个公告,大部分人也不相信王宁会继续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确实是国内最顶尖的大学生数学竞赛,能够在竞赛中获得名次,不但可以获得更多教授们的注意。还可以获得升研的奖励。对未来有很大帮助。

    王宁呢?他根本不需要那些奖励。论名气。论地位,他一点都不比那些教授们差多少,甚至还在那些教授,专家之上。再加上本科程度的比赛,级别实在是太低。

    就像是一加一级别的幼儿比赛,要是高中生突然跑去参加,就算得到了冠军,估计也不会有什么高兴的。还会遭到其他人的白眼。

    王宁跟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的情况就是如此,成为了世界级数学家之后,大学生级别的比赛无法证明王宁的实力,反而显得很幼稚,退出是应该的。

    公告传出去之后,倒是没有人有什么异议。反倒是原本的参赛者,有人松了一口气,也有人满满的遗憾。

    这其中就是以沈如雪为代表的天才学霸们,他们每个人都是天才,从小到大获奖无数。在各自的领域上有太多成就,从小养成的自信。让他们就算是面对王宁也不会认输。

    在他们心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彼可取而代之的心理。再加上从新闻中,或者从长辈们口中听到对王宁的夸奖,这种不服气就会变成妒忌,妒忌总是要发泄的,要是不发泄会憋死人。

    正面对抗他们没有资格,只能从扯面比较,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无疑就是很好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能够战胜王宁,才可以让其他知道自己也不可小觑。

    抱着这种心理,他们尽可能的补充知识面,就算是在春节,在休息的时候他们也在学习,在探索。就像沈如雪一样,春节期间也只是休息了几天,剩下的时间全用在了数学冬令营之中。

    不得不说,因为相互的研究,他们的实力倒是增加了不少。很多人的知识面提高了一截,正准备憋着一口气跟王宁正面对抗的时候,就看到了王宁退出比赛的公告。

    要是一般人半路退赛,肯定会引来一阵谩骂,胆小鬼也好,没实力也罢,反正名声肯定不好听。结果到王宁这里的时候,不但没有人谩骂,反而得到了支持。

    这种情况让那些学霸一口气没吐出来,差点憋出一口老血。只是不管纠结也好,烦闷也罢,王宁退赛已经成为了定局,想要跟王宁正面对抗,他们还差了一些资格。

    不过一直努力也不是没有收获的,当一大批学霸们摩拳擦掌想要在比赛中一展拳脚的时候,面对的却是加强版的超级学霸。在超级学霸们的攻击下,普通学霸压根就没有反抗的余地,死伤一片。

    这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注定要经过一场惨烈的厮杀,最终存活下来的超级学霸才能够登顶,获得巨大的荣誉。

    只是不管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多么精彩,多么刺激,多么扣人心弦,跟王宁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了。最多给学霸们的实力点个赞,没有自己的压制,他们的实力终于是展现出来了。

    全国大学竞赛的邀请只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王宁并不怎么在意。相比较逆核公式的推导,什么事情都可以放在另一边。在推导过程之中,王宁也有点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科学家会沉迷于研究,并且为什么科学家们需要国家的帮助了。

    那种一步一步解析世界,用自己的了解,知识去构建世界确实有一种另类的满足感。就像是一位造物主,站在最顶端,随手洒下一颗种子,让他成为一个个体一样,那种创造的畅快让人沉迷。

    这还是普通的解析,要是一步步研究,将神秘的东西具现出来,用物质来表示,那种才有创世的感觉吧。王宁对此有点期待,希望未来不会让自己失望。

    同时,他也有点明白最顶尖的科学家为什么一定会有组织的帮助,实在是研究不是简单的请客吃饭,而是最奢侈的活动。

    就好比王宁现在,一个月下来,他耗费的白纸就差不多三箱子,再加上从京城直接飞过来的内部资料,光是前面的研究就耗费了不下十万。

    这还只是一个开头,王宁实在是不敢想象那些大型试验是如何开头的,每一步都需要耗费多少的资金跟人力。

    王宁相信,那一定是很夸张的数字,可能微不足道的一点都是普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庞大数字。正是因为研究太消耗资金,如果没有庞大的力量在身后支持,就算是再天才的科学家也只能干瞪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不只是用来指代烹饪的。(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章 叶静秋的求助(中)

    世界上任何一个研究成果都不是随便拍拍脑袋可以完成的,就算是有参照,有足够多的实体让科学家们复制,甚至夸张一点,给出详细的研究过程,将他们完全制造出来,变成自己的理论,同样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

    理论性的科学家还好一些,只需要足够多的纸张,运算量足够的电脑网络就可以。他们完全用这些东西研究世界,实验性的科学家不行,没有足够多的资金支持,他们根本无法继续试验下去。

    不管是理论性科学家跟实验性科学家,他们最终都需要进行实际操作。只有在操作之中,在试验之中才会了解自己发现的东西到底是不是正确,是否有某种帮助。没有那些的话,理论只是理论,价值根本不大。

    正因为如此,每个科学家身后都需要一定的实力扶持,大型的集团,某个国家等等。没有他们的帮助,光是依靠科学家们自己的力量,难度太大。

    说实话,国际局势已经成型,现在的科学程度已经足够,很多东西可以发明,可以发现,却不允许实际的运用。

    比如说新型能源工程,机器人工程,可以怎么说,五大流氓国之中都有这两个研究,甚至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果。某些不为人知的地方,新型能源在被使用,机器人代替了传统的人力,做着最危险的工作。

    然而,这两个工程可以直接面向全世界吗?当然不可以,不是因为技术达不到,而是因为要顾及人类社会的格局。

    现在的格局是人力跟科技并行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人力,在很多地方依然要依赖人类。所以科技可以跟人类共存。一旦科技完全取代人力,那么人力就没有了存在价值,他们找不到自己的目标。

    简单点来说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事业,现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依靠石油生存,又有多少人在坐着最基本的工作,那些工作机器人完全可以代替。

    依靠石油生存的人类最起码上亿。可以被机器人取代的工作最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一旦这两个项目推广起来,就代表将会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类失业。

    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五的人类找不到自己存在的目标,不需要贡献自己的力量,无所事事之下会发生什么事情,想起来就不寒而栗。

    满足现状的人是少数的,大多数人对生活有追求,让他们没有事情做,他们就会找事情去做。比如说破坏。比如说杀戮,不要怀疑,人类完全可以做的出来。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人类跟猪一样,满足他们的吃喝拉撒就可以,他们不会闹事,老老实实的呆着,行尸走肉一般的生活。那么。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类生存会给行政者带来多大的负担。

    不用多,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消耗的资源是轮吨来计算的。每个人消耗几十吨资源,几十亿人一起消耗,地球早晚会被消耗干净。到时候,找不到合适的星球,人类就只能等待灭亡。

    换个角度来说,剩下的百分之五人类愿意养活那不工作的百分之九十五人类吗?一开始或许无所谓。当资源开始消耗之后,他们就会不舒服了。不舒服演变之下就成了烦闷,厌恶,到最后的想要清除,完全是一条龙的改变。根本并不会有其他方式。

    所以不是地球科技储备不足,而是很多科技暂时不允许拿出去。一旦推广起来,就相当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对世界格局将会有毁灭性的打击。

    一开始王宁或许还不知道,当看到内部科学家才能够阅读的科技储备之后,很多普通人梦寐以求的黑科技赫然在列,甚至不少科技已经有了成品。

    地球上储备的科技水平,最起码超越了普通人能够想象的五十年。一旦有足够的资源,有足够的机遇,人类很快就可以进入宇宙大时代。

    有趣吧,就是这么有趣。大国之间隐藏的太深,很多东西是不能透漏的。所以大部分科学家要做的就是继续开发现有的科技,将传统科技提升到极限。至于那些黑科技,有些需要慢慢释放,有些只能暂时储存,加强科学底蕴。

    一部分科学家要做的就是去分辨,尽量让科技取代人力,却又不至于产生动荡。这才是很多人做的事情,至于所谓的黑科级,不管是西方跟华哥,都暂时不允许出现。

    有了共识,野生的科学家很难生存,他们做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不被允许的黑科级。不管能不能制造出来,都不允许流通,算起来,他们全都是禁忌科学家。

    王宁当然不想成为所谓的禁忌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们不但没有地位,没有资源,很多人的生活也很不如意。王宁不想过的那么苦逼,就算是有超脑的帮助,上面不允许,他很多事情还是无法做。

    至于跟很多小说中直接开科技公司,一步步自己壮大的过程,看起来很美好。但是却不容易实现,还是那句话,整个星球给民营科学家划定了一个界限,这个界限野生科学家不清楚,不知不觉就会触碰。

    一旦触碰的话,只有选择诏安或者被丢到某个监狱之中反思,虽然不会有什么危险,却没有了自由。

    王宁不想那样,干脆从一开始就向着华国靠拢,了解他们划定的规则之后,才开始准备自己的研究。

    逆核公式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他很重要的一个工作。逆核公式不只是逆向吞噬核能,对于很多科学家来说,核能除了制造核武器之外,更是难得的能源,它的作用远远不只是破坏。

    王宁也是这个看法,逆核公式就是基于这个考虑上被提出的。逆核公式除了消除头顶上的核武危机之外,更主要的是提供动能,为下一步的计划做准备。

    算起来,那才是彻彻底底的黑科级,所谓的新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