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官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布衣官道- 第7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候啊?”

    办公室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秘书杜衡进来道:“高省长,车早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出发去武陵,是不是现在就动身?”

    “那你认为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走,马上走!通知武陵方面,告诉他们不好搞大排场。”高谦道,他情绪不好,声音愈发尖刻,听在人耳中让人起鸡皮疙瘩。

    杜衡不敢多说话,屁颠屁颠开始收拾东西,又出去通知其他工作人员,高省长要下去视察了……

    高谦这几天情绪很差,这一连几天,他都接到集城的电话指责他工作不力,而在江南高系的人员也频频找他排忧解难,让他疲于应付。

    他实在没料到,张青云搞的什么问责制度,这一堆行起来竟然会有如此大的动静。很多事情真正把权责一明晰,各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感上升了一个台阶,没有人愿意在风声紧的时候当出头鸟。

    而这也直接导致了江南各系的生存空间迅速受到挤压,就高系而言,本来有一批工程真目承包合同都要敲定了。

    但是现在出现了变数,政府这一方没人愿意在合同上签字,害怕被问责出问题。

    其中武陵的一项大工程,武陵市政府正组织面向社会重新公开扩标,本来已经板上钉钉的事情现在一重新招标,立马变数大增高系负责相关工程的老兄急得团团转,只能向上反馈,最后压力全部集中到了高谦身上。

    现在高系在武陵的工程公司以工人罢工相威胁,和武陵政府在打冷战。武陵工程公司是近几年成长起来的旅游开发、工程建设的新兴势力,手下有过万的工人。

    如果真是武陵工程公司罢工,武陵振动,万一还连带到其他的势力也跟风,武陵马上就会乱套。那样一来被问责的人就多了,武陵市委市政府固然脱不了干系可能在省一级层面上,也会有人要出问题。

    高谦清楚,这个问责制度是汤运国和张青云两人达成共识推出的东西,真要是谁要挑衅这条高压线,其后果不用说,必然是死无葬身之地。

    显然,武陵方面也知道这个情况,武陵工程公司在向他施压的同时,武陵市委〖书〗记李道成,市长王再过也急得团团转不知道该如何将目前的矛盾消弭于无形。

    这一切的事故,归根到底都是张青云那个所谓的问责机制惹的祸,地方政府一方面严格问责制度,就必须在某些事情上规范化,这一规范化了,大多数时候都会触及某方的利益。

    现在太子系在江南的利益纠葛很深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必然会招致他们的反击报复,这一来又会给各级党委政府更严峻的考验,这简直就是要走进一个死循环。

    直到此时高谦才弄懂,张青云讲江南的问题要依靠江南的同志这句话的意思。张青云搞出了这么多东西原来就是要制造矛盾,让大家都陷入矛盾中,狗咬狗完全就是以毒攻毒的招数。

    就像现在的高谦就很矛盾,作为江南省副省长他这次去武陵必须要把这件事情处理妥当,要让武陵工程公司不要搞极端的行为。

    而他这样一来,在高系内部必然就会出现分歧,等于是高谦自己来化解高系的过激举动,稍微弄得不好,高谦还很可能两边都不讨好,局面如此,他往哪儿说理去?

    更让高谦感到害怕的是,江南的太子系可不止是高家一家,可以预计,马上郭家、赵家等几方势力肯定也会遇到化解不了的矛盾,说不准他们也会反击。

    这真要反击闹开了,那就走了不得的大事,到处出问题,到处被问责,最后被问责的多数人极有可能就是友子系出身的官员,最后斗来斗去,回过头来看,很有可能就成了自己在斗自己。

    张青云想出的办法很阴很毒,首先遭遇难局的就是太子系的官员,而像高谦这样掌有实权的人物,现在更是左右为难,不知道如何回旋。

    “叮,叮,叮”办公桌上的电话响起,高谦抓起电话,听见杜衡的声音!”高省长。省长电话……”

    “转!”高谦吐出一个字,他本来坐下来了,现在却有不自然的站起身来“高省长,你现在就去武陵吗?那边的情况我刚才也接到了汇报,看上去矛盾不浅嘛!你有没有把握把这件事情处理妥当?”张青云的声音在话筒中响起,其语气中有浓浓的关切意味。

    但是这话听在高谦耳中,则极其不是滋味,他顿了顿,道:“放心省长,我定然完成任务。武陵方面要求对工程重新公开扩标是谨慎的态度,是对国家和人民财产负责任的态度,应该要支持和鼓励。

    而武陵工程公司内面可能有些人还没有觉悟到政府的意图,需要加强教育,让他们理解政府的难处。

    当然,需要严肃处理的地方也不能含糊。”

    “这样我就放心了。”张青云道,他话锋一转,变得很柔和,道:“尽量的好言相劝,我看过武陵工程公司的资料,是我们江南新崛起的建筑行业龙头企业,其发展速度很快,很有潜力也很有前景。

    我相信他们的负责人是明理之人,你耐心的跟他们讲清楚,你就讲,张省长说过,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就要有勇气和有信心来面对竞争,一家不愿竞争,不敢竞争的企业,永远都只是温室的huā朵,经不起风雨的。

    我们的武陵工程公司不可能只拘于武陵一个地方,将来要从武陵走出来,可能还要走向全国,怎么能够因为要面对竞争就尥蹶子呢?””

    张青云仔细的叮咛着高谦,高谦连连称是,心中只想骂娘,张青云太阴狠,欺人太甚,本来高谦这次武陵之行他还想了一些办法的,现在经张青云这个电话,他所有的办法通通没了作用。

    说不得高谦这次武陵之行只能是从武陵工程公司身上开刀了,省委省政府大家一致推动的问责制度,不可能不动真格。现在高谦出马来动这个真格,少不了也要壮士断腕了。毕竟身为常务副省长,高谦总不能让自己成为出头鸟,是以小不忍则乱大谋。

    张青云办公室,一张最新一期的江南日报放在办公桌的案头。

    实际上,张青云一向是反感作秀的,但是有些时候,身处高位常常也是身不由己的。

    江南日报的头版头条新闻便是张青云走访下岗职工、城乡低收入家庭,深入一线去了解江南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聆听社会底层群众的声音。

    这篇报道篇幅很长,记者署名是刘建生,这个名字据说是江南的知名记者,向来以敢说实话,针砭时弊在老百姓中很有口碑,从这篇文章的笔锋来看,起文笔是简洁老辣,在文中张青云被其塑造成了一个两袖清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好官。

    尤其文中特别提到,张青云在慰问某五保老人时,双手紧握着对方骨瘦如柴的双手久久不松开,丝毫不在意对方形象邋遢肮脏,两人几乎是在促膝长谈。

    在谈话中,张青云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环境,叮嘱随行干部,告诉他们在江南的偏远山区,还有很多低收入家庭,他们生活很困难,很贫穷,有些人老无所养,有些人身有残疾,失去了劳动能力。

    对类似这种生活有困难的群众,政府应该要有完善的养老机制,他强调,让五保老人、然寡老人、残疾人有所依靠,让他们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大体现,各级政府对这类情况要高度重视,民政部门要认真统筹规划,一定要把这类工作做好。

    一个小的例子,但是文章中却写得生动感人,张青云的形象通过这样一描述,一下高大伟岸了起来,即使是张青云自己,也不得不佩服对方的笔杆子真是妙笔生huā,但是至于其针砭时弊的能力,他却是颇为怀疑的。

    这篇报道出来,张青云专门着人查过,这篇报道是省委宣传部的一次精心策划小准备的产物,据说是宣传部部长林则姚亲自牵头炮制出来的一篇巨作,目的当然走向社会各界塑造张省长的形象。

    张青云听到沈怡的这个反馈硌果,连连摇头,但却又还不好怎么说这个林则姚。他知道,林则姚可是汪系的官员,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张青云从内心对其警惕多余感激。!~!

    ┏━━━━━━━━━━━━━━━━━━━━━━━━━┓

    ┃∷书∷书∷网∷∷∷∷∷∷∷∷∷∷∷∷∷∷∷∷∷∷∷┃

    ┃∷∷∷∷∷∷∷∷∷∷∷∷∷∷∷∷∷∷∷∷∷∷∷∷∷┃

    ┃∷W∷W∷W.S∷H∷U∷S∷H∷U∷W.C∷N∷┃

    ┃∷∷∷∷∷∷∷∷∷∷∷∷∷∷∷∷∷∷∷∷∷∷∷∷∷┃

    ┗━━━━━━━━━━━━━━━━━━━━━━━━━┛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争人事权(求月票)

    对武陵发生的事情,张青云很关注,类似这样的事情,恰恰是他最担心的事儿。

    张青云认为江南的局势,只能是水磨功夫,温水煮蛙,正是因为这样的考虑,他才想出从严肃干部问责制度开始慢慢、全方位的让江南的社会初步稳定下来,然后再徐徐图之,让江南慢慢走向正规,从而恢复元气,最终实现健康发展。

    但是,现在严肃问责制度才刚刚开始,武陵首先就出现了状况,武陵工程公司和武陵市委市政府在武陵市某重大项目的招标上出现了巨大的分歧,矛盾闹得很大,双方各有顾忌,而这其中武陵市委政府方面似乎顾虑更多。

    张青云清楚,这个事情如果处理不好,绝对是会出大乱子的,而且极有可能刺激各太子系,让他们一起来抵制省委和省政府的这次关于严肃干部问责制度的决策。

    一旦那样,局面需要硬碰硬的时候就差不多到了,张青云想温水煮蛙的初衷就会没办法尖现,江南极有可能进入复杂不可控制的局面中去。

    正因为基于这样的考虑,张青云才把问题转给了高谦,他知道武陵工程公司背后是高家,让高谦过去武陵,实际上也是张青云的一次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动作。

    他必须要让高家认清形势,不要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反对张青云的计划,否则惹恼了他,高家可能需要面临更加糟糕的后果。

    张青云认真看着桌面上从信访转过来的信件,能到张青云案头的东西,都是经过无数次过滤后的东西,基本已经没有太多有价值的东西了,但是聊胜于无,省长亲自看一弄这些信访原件,对了解基层工作还是有些帮助的。

    更何况,有些问题有张青云的亲笔批示,这也体现了省领导对某些事情的一些态度,这样转下去后”到了执行部门,他们也会重视一些,办事的效率当然也要高很多。

    来江南时间不短了,张青云早已经融入到了工作中,所以其批示文件的速度绝对不慢,厚厚的一摞材料,他见招拆招,一会儿就批示了一多半。

    像这类问题”批示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有固定的格式,就是“转默部门处理”着默同志跟进”等等一类的话,只有极少数问题,张青云才会把文件转到相关的分管领导手中,让其牵头研究,斟酌处理办法。

    这种情况其实极少,但是张青云今天就恰恰遇到了如此情况,这是一封关于武陵旅游开发非法征地的举报信,信的内容很翔实,各种案例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似作伪。

    而且”这样的事情也没办法作伪,因为真伪很容易辨别,只需张青云稍微着人一查,就知道这件事情是否属实。

    自从衡水因为土地问题出现骚乱后,那件事惊动〖中〗央,江南省委省政府在全省的范围里面展开了关于国土资源整治等的专项行动”全省十几个市、自治区都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在这个问题上每个市都是拍了胸脯,做了保证,都表示没有问题的。

    但是现在通过这封举报信来看,武陵的土地问题严重程度甚至要超过衡水当时的情况”举报称,武陵在开发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国家利用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相关政策来大量征收老百姓责任山地、林地。

    实际上也就是武陵市政府以及下属各区县政府利用极其廉价的代价从老百姓手中征收山地林地,而后将这批土地用作旅游开发,而旅游开发的资源”常常又被旅游公司和旅游景点垄断。

    举报信称,武陵的大多数旅游开发项目,并没能做到富一方百姓,武陵的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但是老百姓却鲜少从中得利,老百姓依旧生活贫困困难,这和他们所付出的不成正比。

    而这个说法,实际上矛头是指向了太子系的势力的,张青云知道,目前武陵方面主要的社会矛盾便是旅游产业链存在垄断经营和宇配不均的矛盾。武陵各旅游大景点的经营和开发,大多数都被垄断经营,旅游蛋糕过度的被集中。

    针对这个问题,几届省委省政府都想了办法,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想出具体可行的办法来,张青云上任以后,对这个问题有所耳闻,但是还没来得及来关注。

    但今天他看到这封举报信,他心中还是很警惕。因为就目前来说,张青云还是希望江南稳定的,但是根据这份举报信来看,武陵那个地方可能存在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如果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张青云翻来覆去,将举报信来回看了几遍,正想亲自给分管旅游的宋永平副省长和分管国土资源的马葛亮副省长去电话了解情况,秘书陈家强进来请示,说季东方过来汇报工作。张青云忙放下手中的活儿,亲自起身到门口迎微季东方在政府班子中颇有威望,尤其是在下面的威望比较高,在政府的几位副省长中,他算是敢于啃骨头、打硬仗的人,张青云和其接触了几次,对其印象很不错。

    季东方分管的工作是工业经济、人事、编制、监察、劳动、社会保险、统计、物价、法制、文史、参事、档案、地方志工作。其中工业经济是重头戏,但是最近他的日子很难过。

    他进门和张青云握手,坐下就开始做自我批评,讲他的工作没做好,江南的经济工作难度依旧很大,面一向活跃的旅游经济,最近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起色。

    张青云亲手给他泡了一杯茶,道:,“老季啊,江冉的经济问题停滞不前,原因很复杂。如果说过错,不是哪一个人的过错,这个不能全怪你。”

    季东方一听这话,心中一松,脸上笑容多了很多,张青云话锋一转,道:“当然,尽量的保证江南经济平稳向好运行,也是你的责任,现在在危难时刻,希望你能顶住压力,不计个人荣辱,能婆尽最大努力为江南的工业经济做出最大的贡献。”

    “是,是,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季东方道,心中多了一丝凛然。此时他才觉悟,找自己谈话的是一省之长。季东方年龄比张青云大了一轮还多,但是和张青云谈话,他还是能感到从张青云身上散发出来的一种无形的威压,这让见惯大场面,一向挥洒自如的季东方感到有些拘谨。毕竟,季东方分管的工作没有起色是事实,面对政府一把手,他没有理直气壮的理由。

    “喝茶,喝茶!这是我老家雍平捎过来的雨前毛尖,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张青云指了指桌上的茶杯对季东方道,他自己先端起杯子细细的抿了一口茶。

    “好茶!”季东方道,不知为什么,他这个敢啃硬骨头,敢打硬仗的实干省长,今天在张青云面前不自然的会流露出巴结的姿态,虽然他位高权重,表现得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