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官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布衣官道- 第6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占江晖哂笑,突然脸色一沉,道:“既然你知道大有潜力可挖,为什么就不会和黄海方面妥善将关系处理好?你以前常常说华东干部怎么怎么地,现在到了你自己身上,又比人强得了多少?”,乔国盛脸色火辣辣的发烫,他的年纪也不小了,这些年也闯出了身份,至少他自己觉得是烦有身份了,现在被占江晖如此批评,他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尤其还是当着柯建这样后辈的面。

    柯建似乎能够体会到他的尴尬,兴许也只是觉得他不宜继续留在这里了,连忙缓缓的退了出去。

    “怎么?你还不服气吗?你自己仔细反思一下,华东的工作真的就是大有希望吗?不要报喜不报忧,不然到头来出了乱子可是谁都承担不起责任的……”占江晖道。

    乔国盛屁股在沙发上挪动,他肥胖的身躯似乎觉得有些燥热,伸手解开了衬衫最上面的扣子,道:,“华东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党委班子一盘散沙,大家各自为政,团结协同精神差。更有个别干部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处处要出风头,不顾全大局,所以我认为,现在首要就是中央要对华东班子进行调整。”,“够了!”,占江晖“道,一双眼睛如鹰隼一般从乔国盛脸上刮过,乔国盛心中怵然一惊,心中泛起无尽寒意。他已经很多年没有这样的感觉了,凭他对占江晖的了解,只有占书*记在极其生气的时候,才会有这种眼神。

    一时他心中异常的紧张,感觉屁股上也坐不住了,浑身都不自在,刚才的气度已经不见了。他已经清楚,占江晖比他想象的更了解华东,华东现在的问题占江晖似乎都了解的比较透彻了,既如此……

    乔国盛想到了他和张青云的矛盾,占江晖生气,是因为此吗?

    “你为什么不直接说张青云没有摆正位置?”,占江晖瓮声道,“啪!”,一声,他将手上的书扔到面前的茶几上,道:“你们两人像刺猬,你扎我,我扎你,难不成就学不会团结吗?你们一个贵为省长,一个也是省委常委,都是一省的最高领导,国家的栋梁,怎么还是这种觉悟呢?你们是觉得,你们争得越凶,我的脸上就越有光彩,是不是这样……”

    占江晖语气越来越重,乔国盛一句话都不敢回嘴,呼吸却是愈加急促。显然,占江晖的突然发火让他有些发懵,而他的内心更多的是不服气。

    他和张青云之间的矛盾,乔国盛从来就没觉得自己有问题。在华东,他是省委副书*记兼省长,是党委二把手,政府一把手。而张青云不过是个组织部长而已。

    在工作上,谁配合谁还用得了争吗?张青云和他搞不好关系,首先应该是张青云的问题,张青云摆不正位置,不能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怎么就成了他乔国盛的问题了呢?

    但是在此时此刻,乔国盛即使有千般不服,他都是万万不敢表露出来的,他知道占江晖的性格,占江晖最讨厌不低头认错的干部,乔国盛不敢在这个时候触霎头。

    但是在内心,他对张青云的成见却更是深了,他能够感觉的到,占江晖能够如此了解华东,定然是张青云的功劳,张青云能够向占江晖汇报华东的事,也就能汇报他乔国盛的问题,其中还不知添油加醋说了一些什么呢?

    一念及此,乔国盛呼吸夹是急促,本来就肥胖的身躯似乎更为臃肿,不住的喘粗气,心中的难堪难以用言语表达…………!~!

    ┏━━━━━━━━━━━━━━━━━━━━━━━━━┓

    ┃∷书∷书∷网∷∷∷∷∷∷∷∷∷∷∷∷∷∷∷∷∷∷∷┃

    ┃∷∷∷∷∷∷∷∷∷∷∷∷∷∷∷∷∷∷∷∷∷∷∷∷∷┃

    ┃∷W∷W∷W.S∷H∷U∷S∷H∷U∷W.C∷N∷┃

    ┃∷∷∷∷∷∷∷∷∷∷∷∷∷∷∷∷∷∷∷∷∷∷∷∷∷┃

    ┗━━━━━━━━━━━━━━━━━━━━━━━━━┛

第九百一十五章 良苦用心(求月票)

    求月票,推荐票!二更送上!谢谢!

    房间里很安静,占江晖和乔国盛两人相对而坐,一时谁都没有说井。

    兴许占江晖是说累了,情绪没有了刚才的激动,他用手烦为的专注的抚摸着书的封面,书名:《中国的问题》,作者:罗素,罗素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

    在罗素所有的成就和著作中,《中国的问题》这本书并不惹眼,但是占江晖却非常喜欢这本书。此书写于20世纪20年代,离现在已经很多年了,那个时候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完全不一样。

    但是这本书依旧颇有参考价值,时代变了,社会变了,但唯有人性永恒不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罗素作为一个时代的智者,他站在一个外国人的角度,来替中国把脉。

    书中,罗素多处引用中国传统经典《道*德经》等著作,等于是对中国文化的精华进行了挖掘,即使用现在人的眼光来看,罗素对中国开出的处方都是很管用的,占江晖每次读这本书都感悟良多。

    “唔!”占江晖将书放在茶几上,努子努嘴,乔国盛愣了一下,将桌上的书拿了起来,心中突然很激动。

    占江晖对书的珍爱走出了名的,他能够主动送书给别人,这绝对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刚才占江晖的神情乔国盛都看在眼里,他能够从占江晖的眼神中读到他对此书的珍爱。

    把自己珍爱的东西送出去,如对方不是特别的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乔国盛将书拿在手中,翻开书页,内面全是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他所看到的页面竟然都有占江晖的亲笔注释。

    乔国盛的心猛一跳,紧接着一阵狂喜,立马意识到了这本书的价值,他张张口正欲道谢”占江晖却先开口道:“这本书不是送给你的,而是经你之手转交给张青云,你告诉他,这本书是我珍藏多年的心爱之物,希望这次不会明珠暗投!”,乔国盛脸色微微一变,刚才一颗狂喜的心立马沉了下去,心中不自然的泛起了妒忌,他能感觉得出来”占江晖更器重张青云,也更看好张青云,合着自己进京一趟,却成了别人的邮递员了?

    “是,我定然将此转交给他,并将您的话转告他。我相信他能够领悟到您的苦心!”,乔国盛平静的道,慢慢的将书放进了自己的公文包,面上没有露出丝毫不快。

    占江晖的时间有限,乔国盛只有力分钟的时间,柯建代替占江晖送客,占江晖看着乔国盛远去的背影,良久才叹了一口气……

    华东”深夜,张青云在六号楼书房仔细的读着占江晖从京城送来的书,这本书他确实没有读过,占江晖送他书,自然是有道理的,他不敢怠慢,当他晚上就开始看。

    书是政府办公厅连若涵送过来的,但张青云清楚,这书应该是占江晖转交乔国盛的。张青云能过体会到占江晖的意图,他是希望张青云能和乔国盛将关系搞好的。

    乔国盛借给书的机会,完全可以让张青云过去”两人握个手,谈谈京城的事情。哪怕是谈谈见占书*记的事情,双方多沟通一下”说不定关系就能缓和一些。

    但乔国盛没那么做,显然不是他没有领悟占江晖的意图”而是他根本就没有打算和张青云将关系缓和。

    这让张青云感到有些遗憾,他的本心,从未想过要和乔国盛掰腕子。只是很多事情他不得不去做决定,他不得不去担心,可没想到到头来还是分歧越来越大了,这让他很无语,事已至此,也只能由他去了……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张青云抬头,忙站起身来,原来是赵佳瑶端着一碗汤亲自送了过来。张青云大多数时候起居都在六号楼,所以赵佳瑶大半也在这边。每天晚上,张青云办公,赵佳瑶都亲自煲汤,这段时间,张青云算是彻彻底底享受到了被老婆伺候的滋味了。

    汤不是普通的汤,内面有人参等多味珍贵的药材,对人参的用途,张青云也有一些研究。黄书*记当年喜欢喝参汤,张青云就劝过他,告诉他很多北方人是不宜用人参的。

    当时黄新权就停用人参汤,一段时间后果然感觉更好了,而张青云自己,参汤对他是颇合适的,经常家里的厨师都会给他煮参汤喝,而赵佳瑶现在陪着他,这个活儿多半都是赵佳瑶亲自做了。

    “青云,这么晚了,还在看书?”,赵佳瑶道,她瞟了一眼桌上泛黄的书页,皱了皱眉头。张青云道:“这是京城占部长托人捎给我的书,让我好好读、仔细读。我这两天晚上都在看呢”“张青云缓缓的吐气,这本书他看了接近一半了,他心中也渐渐明白了占江晖的意思。占江辉在书中的注释,有很多都是其仕途的心得体会,所谓一万人看同一本书,都有不同的感畅而占江晖自己的感悟都注释在书上,占江晖行为做事,向来大气,心胸很开阔。所以他的注释也非常的大气开阔,例如,他对书中对《道*德经》的崇高评价的评语为:“西洋之人都知我华复文化知精要,国人岂能不知?道*德之经非小国寡民,而是指凡事需符合自然规律,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我们的有太多干部太死板,思维太局限,站得不高,看得不远,岂能不出问题?”,另外,他又有注:“凡看过《道*德经》的干部,都应不会讲套话、空话,多行动,少说话,多做实事,少说空话,几千年以前的先哲就知道的道理,为什么我们很多领导干部不懂……”

    张青云通过这些注释,自然能够领悟到占江晖的政治态度和行为准则。同时也隐隐感受到了占江晖在暗示他思维不开阔,太局限的意思,兴许还有更多的深意,但是有一些张青云目前还没能领悟到,有一些领悟到了,却无法用言语表达,文字和语言是很苍白的,很多妙的东西都只能是存乎一心!

    “哎哟,姑父看书真用心,你看这密密麻麻……咦…………”,赵佳瑶道,话说一半,惊呼一声,她拿起书,却从书中掉下来一物,张青云捡起来看是一张书签。

    书签上写有:“雷声大,雨点小,皆因独龙难行云。一 ……”应该是一副对联,下联却是空着的。后面落款写着,赠国盛一单联!

    张青云一惊,拿过书签仔细看了看,又拿过书从头到尾翻了一遍,再也没有任何发现。

    国盛是谁?除了乔国盛又还能是谁?从这副对联可以看出,占江晖的所谓雷声大,雨点小,自然是指乔国盛现在华东所面临的局面。这也是现在下面老百姓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乔省长的政令在省一级喊口号凶,到了下面却执行不力,不是雷声大,雨点小吗?

    雷声大,雨点小的原因呢?自然是乔国盛太独,没想过去借助别人的力量,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等等原因造成的,这就是独龙难行云呐。占江晖这一联劝勉警示的意味烦重了。

    “难道这本书是给乔国盛的?”,张青云心中泛起了颇多疑惑,从书签上的落款来看,占江晖就是写给乔国盛的嘛!一时张青云陷入了沉思。

    而就在这时,桌上的电话响起来了,他连忙抓起电话,电话那头传来柯建熟悉的声音,道:“张部长吗?你稍等,部长要跟你通红!”,“占书*记!”,电话一接通,张青云便道,电话那头,占江晖过了很久才恩一声,道:“我给你的书你收到了吗?”,“收到了!”张青云抿了抿嘴唇,沉吟了一下,又道:“这书我读了很多了,只是其中书签却是留给乔省的,他是不是给我把书弄错了?”,“恩?有这等事?”电话那头占江晖道,“那副对联是怎么写的啊?”,张青云忙把对联的上联重复了一遍,占江晖在电话那头呵呵一笑,道:“哦,我有印象,那天我一时兴起,信笔写了几个字。对了,你能够补齐下联吗……”

    “呃………”张青云心一惊,一时半会儿哪里能琢磨出来?他连忙老老实实如是回答。

    占江晖淡淡的道:“你补不出下联,就说明你对这联还是不够重视。真要是有心,你华东如此人才辈出,单单华东组织部就有多少才华横溢之士,这么多人还想不出一副下联吗?”,张青云连连称是,心中却渐渐下沉,占部长既是写给乔国盛的,又何尝不是写给自己的呢?这本书他通过乔国盛转交给自己,一切皆因“有心”二字。

    如乔国盛有心,他早就看过了这本书了,这副对联又怎么可能落到自己手上?乔国盛放过了,自己得到书了认真读了,可是读过,就真是有心了吗?

    “占书*记,我明白了!我定然不辜负您的期望!”张青云道,占江晖用意深远,其实终究还是劝勉心胸要开阔。现在华东,张青云觉得乔国盛不行,总觉得他自己是正确的,这何尝又是正确的心态?

    带着镣待跳舞,张青云没有能力改变华东班子格局,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尽量让华东的工作做好,这才是正确心态……!~!

    ┏━━━━━━━━━━━━━━━━━━━━━━━━━┓

    ┃∷书∷书∷网∷∷∷∷∷∷∷∷∷∷∷∷∷∷∷∷∷∷∷┃

    ┃∷∷∷∷∷∷∷∷∷∷∷∷∷∷∷∷∷∷∷∷∷∷∷∷∷┃

    ┃∷W∷W∷W.S∷H∷U∷S∷H∷U∷W.C∷N∷┃

    ┃∷∷∷∷∷∷∷∷∷∷∷∷∷∷∷∷∷∷∷∷∷∷∷∷∷┃

    ┗━━━━━━━━━━━━━━━━━━━━━━━━━┛

第九百一十六章 华东局定(求月票)

    这些天张青云一直都很低调,除了应付繁重的日常工作外,他晚上大多都在读书,然后便是自省自楚一般人都有个通病,那就是常常只顾着往前走,整天忙忙碌碌,却忘记停下来静一静,反思一下。显然,张青云也是有这个毛病的,最近这段时间,他受占江晖点拨,静下心来仔细捋了捋近几年来自己走过的路,还真发现了不少问题。政治上的事,往往很玄妙,所谓带着镣铮跳舞,实际上便是指任何人在这个圈子中都有难处,都不能依自己的性子而为。就好像走路,明明要去东方,但却不能直接往东走,可能需要往西先走一段再折回来,有时候可能还要绕着转圈子,云山雾罩最后才定方向。

    这个道理张青云自然懂,但是他仔细回顾自己这几年的工作,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还是有些粗糙。

    而在处理和乔国盛的关系上,更是有很多不妥当。

    乔国盛其人其性就是那样,组织上让他当省长,那他就在那个位子上。站在大局的角度上,张青云原本可以多配合他一些,但常常还是有些感情用事了,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当处处着眼大局,现在华东的大局是什么?

    华东的大局就是要顺利推行改革,稳定和继续发展经济,提高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这个时候,个人意气可以少一点,尤其是在省级的高位上,不仅是中*央盯着,下面各市县也有很多双眼睛盯着,不能团结同志,消极影响很大,张青云认为因当引以为戒!

    中*央正式印发免去春卫国同志华东省委委员”常委,书*记的通知,这个通知的印发,标志着华东的政治春卫国时代宣告结束了,就在通知出来的当天,春卫国赴美治病。

    张青云赶到机场送行,却没有和他说上话,因为前来送行的人太多”另外,春卫国健康状况很差,除了人大、政协的几名老同志外,他谁都不见。

    从机场回来,一路上张青云心中烦为失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