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着玉如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随身带着玉如意-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看手中的水鸟,乐笑开了嘴,人家都说守株待兔,他这个都不用守,自己就“噗噗”的往下掉,这莫非就是大家常说的“傻人有傻福”?

    乐拿着十几只水鸟往前面走去,三郎小屁孩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好奇的看着他手中的水鸟,陶成看了一下,也跟着走了进去。心想着,天è;渐黑,这些水鸟应该不会再傻乎乎的飞下来才对。

    乐提着水鸟来到厨房,抱着“天赐不吃,反受其噬。”的伟大思想,烧了一锅水,把这些水鸟拔去爪除内脏,煮了一大锅的鸟粥,那个味美呀,差点把自己的舌头都吞了下去。为了奖励家里动物们的英勇行为,他给屋里所有的动物加餐,jī鸭让他喂得饱饱的,小雄和白球它们更是得了一大盆的鸟粥,三点当然是不能忘记的,人家守着老婆没功劳也有苦劳,所以顺便也给三郎和那头母狼小雪都加了餐。

    当天晚上小猫香狸和小猪猪、豪猪兄弟都在前院里吃饭,吃着香喷喷的鸟粥都不知有多开心,吃完饭后,小猫还难得的趴在乐腿上睡了起来得他哭笑不得。

    隔天一早,当阳光照落窗台,乐就听到后院传来一阵jī鸭狗叫的声音。

    朦朦胧胧醒来,听到声音,乐想着,不会是昨天的那群水鸟又来了吧!连忙起床推开后面的窗户一看,果然是那些水鸟又飞了过来,而且阵容比昨天还大,水田周围的树上,凉亭上都落满了水鸟,平时站在上面当侦察兵的jī鸭已经不见,看了一下,乐也无心睡觉,就穿了衣服起来。

    穿好衣服,匆匆洗漱一下,来到后院,拿出铁锹把水田挖了一道口子,想把水放干,然后把泥鳅都捉了,省的这些贼鸟红眼,天天到院子里闹个不停。

    水可能还有一会儿才干,乐就先去做饭。

    今天的早餐是鸟粥,昨天晚上那些鸟还没吃完,早上接着吃。煮好粥后,乐去叫陶成,等会儿还要他帮忙,没想到这家伙已经起来,就去把三郎叫醒,带着他刷牙洗脸后来到前厅吃饭。

    “陶成,等会先不要去工地,帮我先把田里的那些泥鳅捉了,不然估计这些鸟会天天守在这边。”乐咕噜噜吃着鸟粥,对着陶成说道。

    “嗯,可惜了,要不然以后天天都有鸟吃了。”陶成吃着鸟不无感慨的说,也不怪他,怪只怪这些鸟的味道太好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吃野味,原因就是这些野生的东西都是汲取大自然的jīng华而生,它们的质、骨头是那些家养的东西所没法比的。当然煮出来的东西味道更是天差地别。也就是这样所以现在野生的东西越来越少。

    我就奇怪,同样是野生的东西,为什么那么多的老鼠、蟑螂、蚊子都没人吃呢?那不也是野味吗?那蚊子更是jīng华中的jīng华,你说没兄弟,吃其它野生动物说不定有人查,但如果是吃以上三类那可是为民除害,不仅没人查,说不定有关部还要给你发锦旗,上面是红通通的四个大字“民族英雄”。再说了,那蚊子再小也是现在那么贵,吃这些玩意儿还可以省下些柴米油盐的费用。

    乐听了陶成的话,没好气的对着他说:“要是都像你这样,估计这边早就连麻雀都没有了,还有这么多鸟看吗?”

    “也是,不过如果鸟多的话,抓几只打打牙祭也是可以的,这也有利于鸟群的发展嘛,这鸟太多了也不是好事。”陶成那歪理一套一套的,乐懒得跟他说。

    吃了早餐,休息了一下,乐拿了根绑着件破衣服的竹竿,带着几个水桶,两个大人一个小屁孩就往后院走去。

    来到后院,好像刚刚又经历了一场大战,水田中倒下了几只水鸟,jī鸭这边也是出现了伤员,几只火jī更是被啄的都没了一大片,不过看起来jīng神不错。田里的水已经放干,一些泥鳅在那泥浆里跳来跳去。天上的鸟群看了,更是馋的不得了,时不时的作势俯冲而下,不过看到院中的动物虎视眈眈,都不大敢下来。

    乐看了连忙把手中绑着破衣服的竹竿递给陶成。

    “等会儿,你就拿着这竹竿在这边挥舞,让那些鸟看了不敢下来,我好捉泥鳅。”

    “哦,”陶成接过乐手中的竹竿,挥舞了几下,怎么感觉这样子好像有点傻??

    陶成挥舞着破衣服,天上盘旋的鸟群看到都不敢下来,乐连忙拿着捞网走下田去捞泥鳅。

    过了一会儿,总算把泥鳅捉完了,不过这些泥鳅比乐预想的要多一些,家中的大大小小桶和盆子都拿出来装,连以前买给三郎小屁孩洗澡的洗澡盆都拿出来装得满满的,这才装完。

    捞完后,院里的jī鸭都跑下去捡泥鳅吃,乐也不管它们,和陶成一起把装满泥鳅的大盆小盆抬进屋里,陶成看没什么事就去酒厂了,乐倒是看着这一大堆的泥鳅发起愁来。本来只是想养一些自己吃,没想到竟然变成这么多,这要是吃下去非拉泥鳅屎不可如意空间里剩下的那一大堆鱼都还没吃完呢?

    没奈何,乐只好拿起电话打给几个狐朋狗友,看他们要不要吃泥鳅,说不定就内部解决了,也免得对着这些东西发愁。A!~!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卖泥鳅

    第二百四十三章  卖泥鳅

    “喂,老七呀,我这边捉了一些泥鳅,你要不要拿一些回去吃哦,那等会儿过来,我在家等你。。。。。。。嗯,那就这样。”

    “老六,干嘛呢?。。。。。。没什么,只是捉了一堆泥鳅,看你要不要拿一些回去煮。。。。。。。嗯,那就这样。”

    “慎民,你过来一下,我捉了一些泥鳅,你来拿一些回去煮。。。。。。。条条都有拇指粗,大的要命,快点过来啊

    打完电话,乐看着屋里一大堆钻来钻去的泥鳅,不由在心里暗暗骂道:你个香蕉芭乐,东西多了也不好。

    一会儿,慎民三个就过来了,这几人闲的要命,一听有东西,还不紧巴巴的跑过来。

    这老六养猪,最近扩大规模,又请了人帮忙,平时也闲的很,也就猪出栏的时候忙一下,山上那片参更不用说,都不怎么打理;老七呢,养鱼养鸭,也就是喂食的时候忙一点,平时也没事;慎民更不用说了,开着店,没人看病的时候,无聊得要命。

    一进慎民就对着乐问道:“怎么回事?我怎么看到你家屋子上面一大群鸟在那飞呀飞。”

    “还没走吗?”乐听了诧异的说道,连忙走到后院一看,这些鸟东西果然还没走,有的鸟看到院子里的动物也不围在那边了,就偷偷的飞下来在田里扒呀扒,可田里的泥鳅已经被乐给捞了起来,还被一大群jī鸭收拾得干干净净,哪还有什么东西。飞下来后,在那边东啄啄西抓抓,看没什么东西就又飞走了。也有的不死心,继续飞下来找着,院里的jī鸭也不管了,只要它们不要在院子里来就好。乐看了一下,就这两天的功夫,屋顶、凉亭墙上就都落满了黑白相间的厚厚鸟屎,看起来格外显眼。

    “都是这些泥鳅惹的祸,昨天我把稻子割了,田里的泥鳅没抓,谁知道让这些东西盯上了,那些家伙看到了都飞下来抓泥鳅得和院子里的那些jī鸭打起架来搞的一塌糊涂。没法,今天一大早只好把那些泥鳅都捞起来,没想到捞了一大堆。你们看要多少,自己拿袋子装去。”乐对着慎民他们解释着天上那群鸟的来历,顺便叫他们自己去拿泥鳅。

    一行人来到放泥鳅的地方,慎民看了惊呼道:“这么多?”

    “没这么多我自己就消化了,还找你们干嘛?”乐听了没好气的瞪眼说道。

    “阿这么多也吃不完,你还是拿去卖了吧?”老六看着这一大堆的泥鳅对着乐说。

    “去哪卖,这么大条。而且人家都喜欢吃小一点的,这么大的,谁要?”

    “我在村里好像看到收山货那个小胖子阿财的车了,就是现在老是来你这边拉酒的那一个,他不是老是要一些迁稀奇古怪的东西吗?你这些泥鳅养的这么大也不多见,说不定他会要,你打个电话问一下。”一片的老七看着那些拇指粗细的泥鳅对着乐说。

    乐听了就试着打电话问了一下,没想到那小胖子一听,就说马上要过来看一下。这个小胖子平时除了到他家拉酒外都很少过来他这边,所以乐都不知道这家伙有没有来,他甚至都以为他改行卖酒了。

    不一会儿,小胖子阿财就来了,跟着大家打了招呼后就来到放泥鳅的地方。

    “哇,这么大?”看到乐那些大大小小家伙装着的泥鳅,小胖子阿财不由惊叫道,不由得他不叫,现在市场上卖的大多数是小指粗细的泥鳅,像乐这边拇指大小的泥鳅根本就看不到,这可是要养好几年的老泥鳅,而且看这泥鳅一身土黄è;的样子,看起来都和野生的差不多了,要知道家养的可都是黑è;的,只有野生的才会出现土黄

    泥鳅入具有补中益气、除湿退黄、益肾助阳、祛湿止泻、暖脾胃、疗痔、止虚汗之功效。而且还可以治小便不利、阳事不举。听人家说,吃了泥鳅,下面那那东西就会像泥鳅一样活蹦跳,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看了一下泥鳅,阿财对着一旁的乐问道哥,你要卖这些泥鳅?”

    “废话,不卖我叫你过来干嘛?”

    “那好,我马上叫人过来装。”

    “这么大的泥鳅还有人要?”

    “开玩笑,这东西谁会嫌大,那不都是没有大的才吃小的,有大的谁不吃。今天来这一趟就收你这泥鳅也值了,你等会,我叫人拿东西过来装。”

    说着,就拿起手机打起电话来,没过一会儿,就有一辆货车开了过来,两个人抬着一个大塑料桶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台大台的电子秤。

    来到里面,阿财指挥着他们把泥鳅倒进桶里,乐自己留了一盆泥鳅下来,本来是叫慎民他们过来拿泥鳅的,都卖了算什么回事。不一会儿,阿财他们就把泥鳅称好,两个人载着泥鳅先走,阿财就留下来付钱。

    来到前厅,几人泡着茶,阿财拿起一个计算机埋头在桌上算着,一会儿,才抬头对着乐说哥,这泥鳅一斤我算你二十块,那些泥鳅有四百七十八斤,一共九千五百六十,这是这是九千五百六十,你数数。”说着,把从包中取出来的一叠钱推给乐

    乐拿过去也没数,放在一边,疑惑的对着阿财问道。“这泥鳅有这么贵吗?我在市场上可是看到一斤才八块钱。”

    “现在涨了,一斤要十块,再说你这泥鳅和那种泥鳅能比吗?你这种不仅大,看起来和野生的都没什么两样,味道肯定比市场上那种泥鳅好。”阿财拿起一杯茶喝着对着乐说道。

    “奇怪,人家不是都喜欢吃小的泥鳅吗?这么大的还有人喜欢?这打了可是有点苦味。”

    “这你就不知道了,泥鳅可是可以当用的,这一入锅煮那个苦胆就会融化在汤里,就不觉得苦了。再说,我这些东西都是销往广东那边的大酒楼,那些酒楼就喜欢这些东西,你不大他还不喜欢呢?他们那边什么不吃,连那个癞蛤蟆都吃,还有我们这边那个红猪哥(一种无毒水蛇),我们这边小于食指的谁吃?他们那边比食指小的都拿来吃,还不去皮。有一次我去吃那个蛇粥都差点吐出来,带着皮,半生不熟,咬起来还有点滑,从那次以后我就再也不敢吃那个蛇粥了。”阿财喝着茶对着众人大吐苦水。

    “还有,那种绿绿的吃树叶的那种胖胖的食指大小的那种大青虫,见过没有?”阿财对着慎民他们问道。

    几人听了阿财的话,齐齐点头,那玩意儿谁没见过。

    “就是这种大胖青虫人家那些酒楼都有在卖,吃的人都很多,还贵的要命,一小盆最少也要几十块钱,你说那玩意儿送给我,我都不要,还有人吃?”

    阿财旁若无人的发着牢ā,旁边的慎民他们听了微微笑着。其实这些东西说起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每个地方都不一样,有的地方不是还吃蝗虫什么的东西,以前他们也喜欢从甘蔗地里挖那个吃甘蔗的蔗虫回来炸着吃,别说,那个味道还真不错。

    几人就这么说这话,聊天,过了一会儿,阿财就先走了,他不放心那些泥鳅,那些可都是钱,而且泥鳅不好运输不好会死光光。

    看着阿财离去,乐才拿着桌上的钱对慎民他们说:“本来就想养点自己吃,没想到还能卖钱,不知道这算不算‘无心ā柳柳成荫’?”

    “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像你这么轻轻松松就又捞了将近一万块钱,哪像我们辛辛苦苦就只挣了那么一点血汗钱?”慎民不屑的对着乐说道。

    “算了吧,要是说老六老七他们挣的是血汗钱还差不多,你那要是血汗钱就要天打雷劈了,天天没事就窝在店里看小说,别以为别人不知道。”

    几人就这么喝着茶,聊着天,渐近中午的时候才悠悠散去,回去的时候乐让他们把泥鳅给带回去,几人也没客气,拿着泥鳅就走了。

    中午,乐把剩下的泥鳅煮了豆腐,这泥鳅煮豆腐最合适,当然不是用钻的那一种,是另类一点的做法,不过最好是大泥鳅。

    首先要把泥鳅家姜丝下去油锅里煎一下,然后在加水,放入豆腐同煮,煮起来的汤浓浓的,那泥鳅都融入汤中,只剩下一根直直的鱼骨,最后调味,放点葱下去,那鲜味只能用四个字能形容“冷凉卡好”。

    吃完午饭,陶成就搭着去市里了,明天一早要去验收从法国运来的酿酒设备,从小溪村过去太晚了,今天晚上要在市里住一晚,权当散散心,要不然呆在这小山窝里久了,估计连母jī公jī都快分不清了。A!~!

    ..

第二百四十四章 人生的歌

    第二百四十四章  人生的歌

    陶成来到市里已经将近晚上,随便找了家酒店住下,找了家比较有古早味的饭店吃了一下,就在这mí;离的街头走着。台湾路,在以前可是客商云集,人来人往,但现在却成了一些卖衣服的所在。

    台湾路的东段是仿照英国“麦加顿”式建筑的骑楼店面,上楼下廊,富有“西欧风情”;中段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具有“南洋风格”;西段是闽南特è;民居,呈现一派隋唐“活化石”建筑的“中原风韵”,真让人难分南北中外。

    走在街上,可以看到一个个老字号招牌,“至人房各è;洋货”、“有大道华洋杂货”、“洛阳楼”、“黄合德中外靴鞋”、“万圆钱庄”……,从一个个招牌上可以看到中国明清时期的繁华。可惜的是现在这些古街都已经被拆的只剩下几条小巷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城市的悲哀。

    看着四周熟悉的红砖墙,踏着这石板路,昔日的繁华有若梦幻一般。

    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有些东西注定会被历史的车辙碾过,而飘渺无踪。现在很多人都在说中华民族必须有自己的服饰,而汉服就是中华民族的服装,虽说可以用服装来凝聚民族的热血和情感,但却不知中华泱泱大国几千年,历经无数朝代,不说远古之时的夏、商、周,还是上古之时的秦汉三国,或者是中古的两晋隋唐,还是宋明,哪朝哪代没有自己的服装。

    街上的霓虹灯闪烁着光亮,人如织,小吃店里坐满了人群,烧烤摊一个接着一个,三三两两的在那划拳喝酒、惬意的聊天。陶成看了不由笑笑,多年的生活,已然使他的格如化石般的古老,或许这是酿酒师和他本身的病。他本身就不是个很喜欢说话的人,他更向往在僻静的所在安静的看着,所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