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闲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闲王- 第5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在大宋紧锣密鼓的准备对辽国用兵之时,辽国那边再次传来一个让人感到惊讶的消息,本来已经被大宋皇城司认定已经必死的萧岩寿,最后竟然得到了耶律浚的赦免,不过虽然死罪可免,但是活罪却依然难逃,耶律浚给了萧岩寿一支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四万大军,然后命他在一个月内平定渤海人的叛乱,若是完不成这个任务,他依然是死罪难逃。

    当赵颜听到上面这个消息时,当时也不禁愣了一下,然后又为耶律浚感到悲哀,因为这件事标志着耶律浚手中实在没有可用之人,最后竟然不得不压下心中的怒火,赦免一个必死之人替他打仗,遥想当年辽国猛将如林,在军事上一直力压大宋,可是谁能想到现在的辽国竟然落到如此的地步?

    不过对于萧岩寿的这次临危受命,赵颜也并不怎么看好,萧岩寿虽然有统军之能,但毕竟与耶律仁先那样的帅才还是有相当的差距,顶多算是一个不错的将领,之前受到国内的牵制,对付一个女真人已经十分的吃力了,现在又是戴罪之身担任统帅,受到的牵制肯定也更大,反观他的对手虽然变成了渤海人,但是渤海人与女真人的活动范围已经交叉在一起,所以就算他能够打败渤海人,可是之后女真人肯定会插手,到时面对这两个敌人的联手,恐怕萧岩寿也是无力回天。

    之后传来的消息也证明赵颜的判断十分正确,萧岩寿率领的大军赶到辽阳府平叛,刚开始时的确十分顺利,渤海人毕竟只是一群临时征召起来的乌合之众,之前还可以打辽国一个措手不及,可是等到辽国缓过劲来,他们就显得不堪一击,哪怕是号称大渤海王的高永昌亲自带兵,在对上萧岩寿的平叛大军时也是连战连败,辽阳府以南和以西的广大地区也迅速被辽国收复。

    高永昌看到辽军势如破竹的兵锋根本不是自己可以阻挡的,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向北方的女真人求救。之前阿骨打袭击了萧岩寿撤退的大军,虽然给辽军带来惨重的伤亡,但他自己也不好过,特别是萧岩寿那次设下的圈套,一下子让他损失了上千人,他们女真本来就人少,再加上后来的损失,可以说让他是元气大伤,所以这段时间他一直没有其它的动作,而是回到老窝里养伤,顺便招募一些人手,要知道他现在可是财大气粗,光是之前劫持的辽军物资就够他挥霍很长时间。

    也正是托了那些物资的福,再加上山林里的女真人实在是太穷了,几车粮食就能换来一个部落的效忠,再加上完颜部的威名,所以阿骨打很快就恢复了不少的实力,也正是在这时,他忽然接到了那位大渤海王高永昌的求救。

    阿骨打虽然一直没有再出兵,但是他对外界的消息却一直十分的关注,特别是对于自己的那位老对手萧岩寿,更是十分上心,本来他也以为萧岩寿死定了,却没想到最后耶律浚竟然赦免了他,还让他带兵平叛,这让阿骨打也十分的失望,现在接到了高永昌的求援,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于是就在三天之后,他就再次集结了五千人的女真骑兵。

    阿骨打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他却很喜欢动脑子,特别是在用兵之时更是如此,这也是他与辽国抗衡这么多年却没有失败的主要原因,所以对于这次出兵,他也做了周密的计划,首先他分出一千兵力交给吴乞买,然后让他扮做主力,但却不是去救援渤海人,而是背着渤海人的方向,冲着黄龙府的方向而去,一路上攻取了黄龙府周边的一些小城,以此来误导辽国,让他们以为自己的大军正在进攻黄龙府,事实上他率领的主力却悄悄的赶往渤海人那里。

    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高永昌手中的数万大军就被萧岩寿打的溃不成军,最后只能龟缩于辽阳府一线,借助着坚固的城池做最后的防守,不过就算是如此,也只能暂缓辽军的攻势罢了,在萧岩寿的指挥下,辽军将一座座属于渤海人的城池慢慢的拔掉,最后终于将大军推进到辽阳府城下,这里已经被高永昌做为他们大元国的国都,若是连这座都城都保不住,恐怕渤海人的军心立刻就会涣散,高永昌要么以身殉国,要么就是如同丧家之犬般四处逃亡。

    不过也就在高永昌的大元国眼看着就要被消灭之时,之前已经用攻打黄龙府成功迷惑了辽国的阿骨打忽然率兵出现在萧岩寿的背后,辽军情势危急,萧岩寿也再次陷入到更大的危机之中,只是不知道这次他是否还会有底牌对付突然出现的女真人?(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章 突围

    萧岩寿面色阴沉的坐在大帐之中,分列两旁的将领一个个也都低着头不开口,就在今天上午,他们正准备要进攻被高永昌占据的辽阳府时,却被忽然杀到的阿骨打偷袭了后方,结果导致他们一连丢失数座城池,后路完全被女真人封死,与后方的联系一下子中断了。

    “各位,后路被断,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解决眼下的困局?”萧岩寿这时扫视了一下众将,然后沉声问道。

    本来他在攻打渤海人时,就曾经不止的一次的向朝廷反应,让他们一定要关注女真人的动向,千万不要让女真人与渤海人联合一起夹击自己,可惜他现在还是个戴罪之身,在军中也只能暂时指挥军队作战,对于他其它的意见,朝廷根本没有人重视,甚至之前朝廷还派人向他保证,女真人正在进攻黄龙府,可是这才眨眼之间,女真人竟然出现在自己背后,再一次将他逼到进退不得的境地之中。

    听到萧岩寿的询问,下面的各位将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全都没有说话,虽然截断他们后路的女真人数量不多,但他们的战斗力却不可小觑,另外辽阳府中的渤海人在知道女真人的援兵到来后,也立刻变得活跃起来,随时都可能从城中杀出,在这种进退不得的情况下,他们也都没有任何的办法。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帅帐中很快陷入到一种难堪的沉默之中,不过也就在这时,只见一员须发皆白的老者站出来道:“萧将军,咱们前后受敌,特别是后路被女真人切断,想要求援都做不到。更何况以现在朝廷的情况,想要救援也是无兵可派,所以依老夫之见,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想办法自保,然后再想办法杀出重围才是!”

    这个老者虽然身穿皮甲,但却满脸的儒雅之色。看起来就像是个饱读诗书的大儒,事实上个老者名叫萧韩家奴,虽然是契丹人,但却博览经史,是辽国少见的大儒,而且他不但在辽国有名,连大宋的诗书人都知道他的名字,这也使得他被当时的人称为‘为时大儒’。

    萧韩家奴本来担任着翰林都林牙兼修国史,参与编撰辽先朝《实录》、《礼书》等。自己也有不少的著作,甚至以前他还担任过耶律浚的老师,所以在朝中颇受信任,这次萧岩寿戴罪立功,率领大军平叛,大辽朝廷自然不放心让他一人掌兵,所以就安排了两个人担任监军,萧韩家奴正是其中之一。说起来他虽然是个文臣,但辽国文武不分家。萧韩家奴以前也曾经担任过武职,再加上耶律浚对他的信任,所以由他担任监军最是合适不过。

    萧韩家奴是朝堂上少数不依附耶律乙辛的大臣之一,再加上对方的博学与名望,使得萧岩寿对他也十分的尊敬,现在看到他开口。当即也站起来道:“萧翰林说的极是,朝廷那边的援军是不用指望,为今之计只能靠我们自己,只是想要杀出重围,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萧岩寿的话音刚落。就见站在萧韩家奴对面的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站出来开口道:“末将以为突围之事其实也并不难,之前渤海人被咱们杀破了胆,现在就算是有女真人的援军,恐怕一时间也不敢贸然出城,所以咱们需要对付的只有背后的女真人,而女真人虽然剽悍,但军队的数量还是太少,所以只要咱们只需要派出一支军队牵制住女真骑兵,剩下的军队自然可以从容的撤离!”

    听到这个中年人的话,萧岩寿也不禁惊讶的看了对方一眼,只见这个中年人四方大脸五官端正,满脸坚毅之色,说起来这个人正是除了萧韩家奴外的另一个监军,此人名叫耶律淳,是耶律浚的堂弟,爵位为郑王,平时也十分受耶律浚的信任,而且他又是皇族,担任监军自然更加的合适。

    “郑王之言的确十分有理,只是以女真人的战斗力,想要缠住他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万一交战时渤海人再从城中杀出,到时留下牵制女真人的大军肯定会更加危险,所以这个办法虽好,但恐怕要牺牲相当一部分人的性命!”这时只见萧岩寿再次开口道,这个办法并不复杂,关键是需要懂得取舍,耶律淳平时声名不显,却没想到会在这种关头显露出他在军事方面的才华。

    “末将不才,愿意留下来做为牵制女真人的主将!”萧岩寿的话音刚落,就只见耶律淳再次开口道,他能想到上面的办法,自然也知道其中所蕴含的风险,甚至他已经做好了舍生取义的打算。

    帅帐中其它本来已经踌躇不前的将领看到耶律淳这位皇族竟然主动请战,当下也不由得惊讶的看向他,甚至连萧岩寿和萧韩家奴也同样没有想到,这位一向声名不显的郑王竟然在这种关键时刻,做出这样大义凛然的选择。

    “郑王忠心赤胆,实在让萧某佩服,不过牵制女真人之事太过危险,郑王的身份非同一般,实在不宜冒这个险,所以这件事还是交给老夫来做吧!”这时萧韩家奴也再次开口道,他对耶律淳的表现也十分满意,皇族中像他这样的人已经太少了,刚好萧韩家奴的年纪也大了,对生死之事也早已经不放在心上,所以才开口道。

    “万万不可,老翰林乃是国之柱石,而且又年事已高怎可轻易冒险,还是由晚辈来牵制女真人吧!”这时只见耶律淳再次一脸坚定的道。

    “好了,郑王殿下与萧翰林你们都不要吵了,女真人的头领阿骨打狡猾无比,若是不熟悉他的人,很可能会在战场上吃大亏,萧某与他交战多年,对他的性子倒也摸到一些,自信可以在战场上拖住他的脚步,所以这件事还是由萧某来做吧!”正在这时,只见坐在帅位上的萧岩寿忽然开口道。

    “这怎么行,萧将军乃是军中的主帅,撤退之时还需要您从中调度,若是你留下牵制女真人,恐怕剩下的大军也将无人指挥,岂不是更加的危险?”听到萧岩寿的话,耶律淳立刻高声反对道。

    “无妨,撤退之前我会做部署,而且萧翰林与郑王身为监军,在危急时刻也有指挥军队之权,所以在撤退时就由两位代萧某指挥大军,说起来萧某有负陛下重托,这次回去也难逃一死,所以还不如留下来死在战场上,也算是死得其所了!”萧岩寿最后笑呵呵的开口道。

    听到萧岩寿后面的那段话,大帐之中的所有人都再次沉默下来,他们都知道萧岩寿是戴罪之身,若是能够在一个月内灭掉渤海人,还有可能逃过一劫,可是现在别说灭掉渤海人了,连他们的大军都可能被保不住了,所以就像萧岩寿说的那样,他回去也是死,还不如死在战场上,也算是能搏一个名声。

    “萧将军,你一向忠君为国,这一点老夫也十分的佩服,而且这次平叛老夫也将你的所做所为看在眼里,若是这次能够保证大部分的兵力撤回上京,老夫一定拼死为你求情,再加上现在又正值用人之际,说不定陛下会看在你这些年的功劳上放你一条生路。”这时只见萧韩家奴考虑半晌,终于上前一步开口道,其实对于萧岩寿的难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也知道萧岩寿之前获罪实在太冤了,可是耶律浚现在听不进别人的话,他的话也同样没用。

    “多谢萧翰林的好意,不过萧某心意已决,说起来在整个大军之中,萧某算是对女真人最为了解的人,所以由萧某留下也未必就一定会死,若是萧某能够摆脱女真人的追杀逃得一命,到时就要萧翰林您救萧某一命了!”这时只见萧岩寿再次开口笑道。不过他的话却让耶律淳和萧韩家奴全都是眉头微皱,因为萧岩寿把话说的这么开,反而让人感觉他似乎早就报有死志。

    为了不让萧韩家奴和耶律淳再反对,当下萧岩寿就对突围一事进行了详细的部署,现在他手中还剩下三万两千人,若是突围的话,他最少需要留下五千骑兵牵制女真人,剩下的两万七千人将由萧韩家奴和耶律淳率领,在萧岩寿与女真人交战时绕过战场离开。

    在这次撤离之中,最大的变数就是辽阳府城中的渤海人会在什么时候杀出来?对方出来的越早,萧岩寿他们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逃生的希望也就越小,甚至连萧韩家奴的大部队也可能被渤海人缠住,从而导致这场突围功败垂成,针对这种情况,萧岩寿考虑到渤海人出城的时间点,做出数种应对的部署,对此萧韩家奴等人也都牢牢记在心里。

    当天夜里,辽军就趁着夜色的掩护做好突围的准备,而当第二天的凌晨时分,东方的天际还是漆黑一团时,萧岩寿突然率领着数千骑兵,对女真人的大营进行了决死冲锋!(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一章 萧岩寿之死

    冰冷的北风之中,两支骑兵如同两条蛟龙般厮杀在一起,老当益壮的萧岩寿双手握枪,一杆镔铁大枪在他的舞动下如同苍龙出海,已经连挑了十八个女真人落马,看到身为主将的萧岩寿如此勇猛,他身后的辽国骑兵也是声威大振,紧紧的跟随在萧岩寿的身后冲杀而出。

    “不要恋战,所有人随我向东冲!”好不容易杀透重围,萧岩寿立刻对身后的将士高呼一声,然后一马当先的向东方逃窜而去。

    之前为了掩护萧韩家奴等人率领的大部分撤退,萧岩寿主动要求率领一支骑兵牵制住女真人大军,好让主力部分撤出战场,从而逃离这种两面夹击的不利境地。说起来他们也十分幸运,刚开始时女真人并没有料到他们会主动进攻,竟然被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不过等到女真人反应过来后,萧岩寿手中的五千骑兵就被杀得连连后退,根本挡不住女真人犀利的兵锋。

    不过万幸的是,这时萧韩家奴率领的大军已经绕过战场成功撤离,虽然阿骨打已经发现了辽军的动向,但无奈他手中的兵力太少,又被萧岩寿的骑兵死死拖住,所以也根本没办法追赶,不过这也让他发了狠,最后干脆不再理会逃跑的辽军主力,而是集中力量围攻萧岩寿的几千骑兵,看样子是一定要把他留在这里。

    面对这种糟糕的情况,萧岩寿也只能边打边退,但是很快他就要退到辽阳府城下时,这时城中的高永昌也终于明白了辽军要逃跑,当下抱着痛打落水狗的心态,终于打开城门与女真人前后夹击萧岩寿,可以说这时的萧岩寿已经陷入到绝境之中。甚至连萧岩寿也都以为自己这次真的要死在辽阳府城下了。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高永昌手下军队的战斗力实在太差了,他们从后方包围住萧岩寿的骑兵,这几千骑兵已经被女真人消灭了近半,剩下的也大都伤痕累累,可是高永昌手下的上万将士竟然连这些残存的辽国骑兵都没有挡住。有不少人还没有与辽军接触,就大叫一声扔下武器就跑,因为之前他们被萧岩寿杀得太惨了,所以很人在看到辽军时,都有一种本能的畏惧。

    身为一名优秀的将领,萧岩寿也十分敏锐的发现了高永昌那边的异常,当下也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