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闲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闲王- 第2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嘿嘿,爹爹您这可冤枉儿臣等人了,这次儿臣和姐姐们前来,其实是有一件发财的事情要和爹爹您商量的。”赵颜听到赵曙的话却是嬉皮笑脸的道。

    “发财?”赵曙听到这个词先是一愣,紧接着大笑着开口道,“朕可没功夫陪着你们姐弟几个做生意,所以有什么发财的事情,还是你们自已去做吧!”

    看到赵曙没有明白自已的意思,赵颜当下解释道:“爹爹您误会了,儿臣不是说要做生意的事,而是想为朝廷开辟一条财路,有了这条财路,不敢说让朝廷以后不再缺钱,但每年的收益绝对超出爹爹的想像!”

    赵曙听到赵颜的话也不由得震惊的看着他,他了解赵颜的性格,若是没有万全的把握,恐怕他是绝对不敢说出这些话的。想到这里,这让赵曙不禁有些激动的道:“颜儿,你说的财路到底是指什么?”

    “这个财路其实朝廷已经注意到了,那就是南方的海贸。”赵颜淡笑着开口道。

    “海贸?”赵曙听到这里不禁有些失望的道,“我知道海贸收益十分丰厚,但所冒的风险也是极大,朝廷又不能像那些商人那样运输货物去卖,只能收取一些税收,这样的收入虽然不少,但其实也很有限。”

    “嘿嘿,爹爹错了,海贸的利益可远不止您看到的那些,别的不说,光是海外的物产之丰盛,就足够我大宋为之垂涎的了……”

    赵颜说着就把自已所知的海外物产讲了一遍,特别是南洋那里的物产,比如香料、黄金、铜矿、稻米粮食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大宋的急需之物,赵颜每说一样,赵曙的眼睛都会变亮一分。

    好不容易等到赵颜讲完了,赵曙的口水也都快流出来了,他也是第一次才知道,原来一直被大宋视为蛮荒之地的南洋竟然如此的富饶。不过很快赵曙却又摇头叹息道:“颜儿,你讲的这些东西虽好,但奈何都在别人的土地上,而且距离又远,我们总不能开着船去抢吧?”

    我还真想去抢。赵颜心中想到,不过这句话他只敢在心里想一想,毕竟这个时代和后世不一样,这是一个讲究礼义廉耻的时代,做什么事情都讲究师出有名,若是仅仅因炎贪图别人的财富而去抢劫,那绝对会天下人群起而攻之,赵颜可不想背上这个骂名。

    “爹爹,抢肯定不能去抢,不过我们却可以和那些当地人做生意,我们大宋的丝绸、瓷器都是十分畅销的货物,有时只需要一个盘子,就可以换回大把的香料和黄金,这样的好生意自然不能放弃。”赵颜言不由衷的开口道。

    “可是那些海商不是已经在做这样的生意了吗?”赵曙这时却是奇怪的问道,他不明白赵颜所说的海贸和现在的海贸有什么区别?

    “爹爹,现在我们大宋的确有不少海商都是做着海贸的生意,包括大姐家中也有一条船队,但是这些海商们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彼此之间也没有联系,甚至还会因为生意展开竞争,这对于海贸的发展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赵颜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又开口道:“另外海商们的船只行驶在海面上,最怕的就是两件事,第一是海上的风浪,这个是天灾,我们只能尽力的去避免,另外改良船只,增加航行的安全性。第二个则是海盗,这些海盗在海面上横行霸道,甚至是划地为王,向路过的海商征收重税,动辄就是船毁人亡的下场,可以说海盗们的危害已经超过了天灾,也是海商们最怕遇到的事。”

    赵曙听完赵颜说的这些后,却不禁皱紧了眉头问道:“颜儿,你说这些到底有什么样的打算,不妨直接说出来吧?”

    赵颜也正等着赵曙的这句话,当下只见他一脸兴奋的道:“爹爹,我的意思是这样的,现在的海贸如此混乱,不如就由朝廷出面,将那些松散的海商们组织起来,然后由朝廷统一分配管理,另外这些愿意听从朝廷指挥的海商也可以得到一些好处,比如朝廷可以派出战船给他们护航,让他们免于受到强盗的欺压……”

    “等一下,朝廷出面组织海商没问题,但若是派出战船,每次都要有不少的花费,朝廷可是负担不起啊!”赵曙这时忽然打断赵颜道。

    听到赵曙的话,赵颜却是哈哈一笑道:“爹爹怎么这么糊涂,咱们朝廷自然不能只出力不收钱,那些海商们想要受到朝廷的保护,自然要上交一部分税收,另外朝廷也可以参与到海贸之中,这些可都是钱啊!”(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六章 拜见曹太后

    在中原历代王朝的历史上,宋朝的海贸应该算是十分有名的,后世的中国沿海和南洋一带的许多沉船都是宋代的,甚至沿海地区还能发掘一些宋代的船坞,可以造几十米长的大海船,可以说航海技术十分的先进。

    不过宋朝的大发展却主要还是在南宋时期,那时中原大地沦陷于异族之手,南宋的小朝廷偏安一隅,根本不敢向北发展,结果最后只能把目光投向海外,也正是那个时期,使得大宋的海贸直线增长,而在此之前,北宋时期的海贸虽然也比以前有所增长,但却远不及南宋时期,这也是赵颜有把握说服赵曙的原因之一。

    只见赵曙听完赵颜的话后也是沉思良久,现在的朝廷的确很缺钱,特别是他要准备对西夏动手,暗中已经投入了大笔的财力物力,可以说朝廷的财政也有些吃紧,若是这时能够多一条财路,对于朝廷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赵颜看到赵曙沉思不语,心中也不禁有些着急,当下想了想再次开口道:“爹爹,我大宋承平日久,特别是南方一带,更是长时间没有经过过战火,战备早已经十分松弛,连小小的越李朝都敢觊觎我大宋的国土,所以南方的军备也必然要加强,若是爹爹同意以战船护送海商,一来可以增加收入,二来可以消灭海盗,扬我大宋国威,三来则可以练兵,增强南方的军备,可以说是一举三得啊!”

    听到赵颜的再次劝说,赵曙这时终于有了反应,只见他皱着眉头开口道:“颜儿,你这个将海商们统一组织起来,并且派战船护送的建议倒是可行。只是这件事若是由朝廷直接出面好像有些不妥吧?”

    “这个好办,朝廷若是不愿意直接出面,可以从海商中找出一个代理人来,比如我觉得大姐就不错,首先她家的船队在海商中也是顶尖的,另外她又是大宋的公主。算是半个朝廷的人,若是由她出面的话,即可以快速的把海商们组织起来,又可以便于朝廷的控制。”赵颜笑着开口道,并且还推荐了德宁公主,毕竟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说,德宁公主都是最佳的人选。

    “这怎么行,你大姐是个女子,怎么能出面做这种事?”不过赵曙却是反对道。不过他只反对德宁公主不能出面,却没有反对这个代理人制度,由此可知他心中已经同意了赵颜的建议,这也让赵颜十分的兴奋。

    “大姐不行就让姐夫出面,反正姐夫在家也没事做,有大姐在背后帮他,最后的效果都是一样。”赵颜笑呵呵的开口道,若是这个海商的行会组织起来。日后很可能成长为类似于后世东印度公主的巨无霸,所以最好还是掌握在自已人手中。

    “嗯。这倒是个可行的办法,不过这件事我还要和大臣们商量一下,想来应该问题不大!”赵曙最后终于点了点头道,其实他这时也猜到赵颜来找自已说这件事,肯定和德宁公主有关系,不过他也没有多问。毕竟德宁公主也是他的女儿,有什么好事自然要先想到自已的女儿。

    “爹爹英明!”赵颜这时也急忙称赞道,同时心中也总算松了口气,只要把海商们组织起来,再加上大宋的战船护送。到时那些盘踞在海上的海盗恐怕只能是望风而逃,哪里还敢收取什么过路费?

    接下来赵颜又陪着赵曙聊了一会,这才起身告辞,毕竟赵曙每天都要批阅大量的奏折,对此赵曙也没有再留他,只是在赵颜刚要离开时,赵曙忽然开口道:“颜儿,这几日太后的身体有些不适,你不妨去探望一下,陪她说说话!”

    “儿臣遵命!”赵颜听到这里先是一愣,紧接着立刻躬身道。赵曙和曹太后之间的关系一向不好,特别是前段时间为了争权的事,使得两人闹的很僵,但是现在赵曙却主动要赵颜去探望曹太后,这也就意味着两人之间的关系已经有所缓和,想到这里赵颜也不禁松了口气,毕竟两宫失和对于大宋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情。

    当下赵颜出了赵曙的寝宫,然后在一个内侍的带领下去了曹太后那里,说起来赵颜以前和曹太后接触的不多,甚至还故意躲着对方,怕的就是被卷入到曹太后和赵曙之间的争斗中来,现在他们两人的关系缓和,自已终于少了这一层顾虑了。

    曹太后居住在宫中的宝慈殿,这也是历代宋朝太后居住的宫殿,位于福宁殿的西侧,赵颜还是第一次来这里,当他和带路的内侍来到曹太后寝宫时,刚好有一个年老的内侍从殿中走出来,前面带路的那个内侍立刻主动上前开口道:“小的见过徐内侍,广阳郡王前来给太后请安,还请内侍通禀一声!”

    这个徐内侍身高七尺白面无须,因为他一直佝偻着身子低着头,让人看不真切他的相貌,不过却可以看到他眼角和额头带着不少皱纹,再加上花白的头发,让人一见可知他的年纪肯定不小了。

    徐内侍听到广阳郡王这四个字,身子明显的一震,当下微微抬起有些浑浊的眼睛看了赵颜一眼,很快又低下头对他行了一礼,用苍老又带着几分尖锐的古怪声音道:“小人这就去向太后禀报,请郡王稍候!”

    徐内侍说完转身就进了大殿,背后的赵颜却忽然皱了下眉头,因为刚才就在对方抬头的那一刹那,他忽然感觉对方有些眼熟,这让他有些奇怪,当下对旁边带路的内侍问道:“这个徐内侍叫什么名字,又是什么身份?”

    “启禀郡王,徐内侍名唤徐得祖,是太后身边的第一近侍,以前在宫中权势很大,很多人都怕他,不过现在太后不再管理政务和宫中的事务,徐内侍也就专心的侍奉起太后来!”带路的内侍低声回答道。

    “他就是徐得祖?”赵颜听到这里惊讶的自语道,对于徐得祖这个名字,他可是几次听人谈起过,第一个和他说的人正是掌管着皇城司的黄五德,当初曹太后不肯交权,据说就是这个徐得祖在背后撺掇着,没想到现在赵曙掌权之后,这个徐得祖竟然还活着,由此可知曹太后对他的宠信。

    不一会的功夫,那个徐得祖就再次出来请赵颜进去,赵颜也趁着这个机会打量了对方几眼,不过徐得祖却一直低着头,赵颜也只感觉对方有些眼熟,不过想到以前可能无意中在宫里见过,所以他也没有太在意这件事。

    赵颜刚到大殿,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女子的说笑声,其中尤以寿康公主的声音最大,另外还有德宁公主和宝安公主的说话声,以及曹太后的笑声,听起来十分的热闹。

    当下赵颜大步走到里面,刚好看到寿康公主好像说到什么有趣的事,惹得曹太后也大笑起来,这让赵颜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曹太后那么宠爱寿康公主的原因了。

    还没等赵颜走过去,曹太后就已经看到了他,当下笑着招呼道:“三哥儿来的正巧,你三姐正说你会做一种生日蛋糕,上次她生日时你可是用蛋糕糊了她一脸,刚好老身的寿辰也到了,到时你可别忘了给我也做一个!”

    “孙儿拜见祖母,祖母的寿辰孙儿自然不会忘记,到时不但有一个更大的蛋糕,另外还有其它的精心准备的寿礼,以此聊表孙儿的孝心!”赵颜也是笑呵呵的上前行礼道,曹太后不但是他名义上的祖母,同时还是曹颖的姑祖母,这也算是亲上加亲,而且当初他能够娶到曹颖,也多亏了曹太后点头,所以赵颜对她也表现的十分尊敬。”

    “呵呵,老身不需要其它的寿礼,就想让你和颖儿快点抱个大胖小子,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寿礼了!”曹太后这时却是打趣道,结果让旁边的德宁公主和宝安公主都是笑成一团。

    “祖母您有所不知,颖儿妹妹可是想孩子都想疯了,这段时间正翻医书,打算找几个宜生育的方子试试呢。”寿康公主这时也是开口调笑道,对于曹颖想要孩子的事情,她们也都知道,时不时的也会拿这件事打趣。

    曹太后听到这里却是没有笑,反而十分认真的道:“颖儿还翻什么医书啊,宫里本来就有促孕的方子,等下我让人抄几个给颜儿带回去试试!”

    “谢……谢谢祖母!”赵颜有些哭笑不得的道,说来也奇怪,他和薛宁儿、耶律思在一起时,都是很快就让她们怀孕,但是曹颖却迟迟没有动静,而且曹佾已经帮他们号过脉,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这也让赵颜只能归咎于自已和曹颖的运气不好。

    接下来赵颜也和寿康公主她们一起陪着曹太后,自从曹太后放下大权后,她也好像变得开朗多了,和几个孙子孙女聊的也十分高兴,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只不过说笑中的赵颜却没有发现,大殿的角落之中却一直有双眼睛在悄悄打量着他。(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七章 了空的家族秘史

    傍晚的香积寺内,了空端坐在禅房之中,面前摆放着一个古木茶几,上面摆放着各种茶具,旁边小泥炉上的水也快要烧开了,正在“咕咕”的冒着热气,不过了空却并没有理会,依然闭目坐在那里,低声吟唱着梵经。

    也不知过了多久,了空终于把今天的晚课做完,这才轻轻的睁开眼睛,将泥炉已经烧开的水提起来,轻轻的注入到面前的茶碗中,等到将茶具都清洗了一遍后,这才将茶筒中的茶饼拿出来,并且轻轻的敲下一块,然后放到茶磨里轻轻的研磨,直到磨成粉末后,这才放到茶碗中,先用水将茶粉调成泥,然后再加上入姜、盐等物,这才用开水冲开茶。

    “茶已冲好,你还不进来吗?”了空看着面前的两碗茶,声音淡然的对门外的开口道。

    了空的话音刚落,就见禅房外面忽然出现一个人影,全身大部分都隐藏在黑暗之中,同时用一种嘶哑的声音道:“这倒是奇了,你竟然会请我喝茶?”

    “茶可清心,希望可以冲淡你身上的杀戮之气,免得那些枉死的冤魂冲撞了佛家清净之地。”了空依然面色平静的道,虽然对方是他的父亲,但是了空每次见到他时,都不会有任何的好脸色,言语间也不会有任何的敬意。

    外面的人似乎早就对习惯了了空这种冷淡的态度,也并没有因为了空的挖苦而生气,反而轻笑一声,缓缓的迈着步子进到禅房,借助房间里的灯光,可是看到这个人大概五十多岁,身高七尺白面长须。相貌与了空有几分相似,只是额头与眼角带着不少的皱纹,看上去有些苍老,此人正是了空和颜玉如的父亲。

    只见对方的脸上一直带着微笑,几步来到了空的面前,然后在茶几的另一侧盘膝坐下。了空则将一个茶碗放在他的面前,这时再次开口道:“茶如君子,最容不得任何虚假,既然来到这里,就不如去掉你的那些伪装,也好让我坦诚的和你谈些事情。”

    听到了空的话,只见对面这个老者眉毛一挑,紧接着却又欣慰的一笑,声音也忽然由嘶哑变得有些尖锐的道:“果然不愧是我的儿子。看来你早就知道了我现在的身份!”

    只见对方说着伸手摘掉了嘴唇和下巴上的胡子,立刻变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