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剑相错,喊杀之声不绝于耳,不时有骑兵坠落马下,被来往的马匹踩成肉酱,尸骨无存,无主的战马悲鸣之下在战场上奔走,一些战马站在死去骑士的身边久久不愿离去,杨再兴将手中银枪猛的刺向面前的一个西夏骑兵,枪尖刺穿了那兵士的喉咙,那兵士随着惯性向前猛的一冲,闷哼一声,血花四溅之中,身体靠在了杨再兴的枪尖之上。
杨再兴将银枪快速抽出,并不理会跌下马匹,早已失去生命气息的西夏兵士,朝着另一个骑兵投掷了过去,枪身重重刺穿了迎面而来的西夏兵士,杨再兴策马上前,顺手抽出了银枪,整个动作行云流水,转瞬之间杨再兴便杀死了两人,数个西夏骑兵看到杨再兴如此勇猛,从三面包抄过来。
就在同时朝着杨再兴刺出手中的长枪,杨再兴身体往后一仰,后背几乎贴在了马背上,手中长枪横握与胸前,几把长枪刺到了空出,还未等西夏骑兵再有动作,杨再兴大喝一声,用长枪往上一顶,身体跟着弹起,手中长枪顺势大力回旋,此时的西夏骑兵手中兵器被杨再兴的大力一顶,不能及时回防,枪尖划破了周围西夏兵士的喉咙,顿时血染当场,杨再兴目光冷然,对于收割敌人的生命似乎早已麻木,不顾满身被敌人喷洒的血迹,朝着西夏军还未完工的营寨猛冲。
秦凤军骑兵见到杨再兴如此英勇,不禁士气高昂,愈战愈勇,说实话,杨再兴刚来秦凤军骑兵部队时,遇到了不少刁难,但杨再兴胆大心细,用智慧和实力,逐渐掌握乐儿这支秦凤军中最精锐的部队,当然能获得这支军队的领导权还要多亏种师道之弟种师中的大力推荐,不论如何这个结果对赵谌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了。
血战许久,杨再兴率领骑兵终于冲到了西夏军营寨的不远处,杨再兴浑身是血,早已分不清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杨再兴用手擦去遮挡住眼睛的血水,大声道:“迅速放火,焚毁一切看到的目标,不要恋战,半个时辰之后不论战绩迅速退走。”
“是,将军。”各个近前的校尉抱拳应命。
不消片刻,熊熊大火在营寨之中升起,很多赶工的西夏军步兵多未带武器,未穿铠甲,根本不是北宋铁骑的对手,西夏军步兵一时间被杨再兴率领的骑兵打懵了,一般情况下都是西夏骑兵追敌人,现在角色互换,自然只有舍命奔逃可选,根本无法给秦凤中造成多少麻烦,杨再兴左突右杀之下,不知道收割了多少生命,秦凤军众将士将身上的引火之物快速投往西夏军还未完工的营寨之中,也许今日是上天保佑,燥热之中还带着一些微风,火势愈发猛烈。
杨再兴砍翻了一个逃跑的西夏军步兵,仰头一看太阳,看来时辰已到,猛吹口哨,做着手势,秦凤军铁骑立刻向着杨再兴集合,杨再兴看人数差不多,立刻下令全军向秦凤城突击,此时每耽误一分钟,便会有生命逝去,不能被西夏军合围在此,唯有快速突破,才算安全。
看着营寨中升起的冲天大火,看着如同利箭冲击回来的秦凤军骑兵,赵谌心中颇感自豪,赵谌和王惜宸皆松了一口气,虽然早知道杨再兴毫无问题,但还是有一股莫名的担心,现在既然没有问题,赵谌也不想被杨再兴嫌烦,至于秦凤城墙头其他代表,除了几个赵谌暗暗留了心,其余众人赵谌理都不想理。
赵谌对王惜宸道:“一会犒劳众将士之事就拜托王兄了,有些事必须尽早解决。”
王惜宸并未阻拦,只是点了点头,以示支持。
赵谌的离开并未造成多少混乱,众势力的代表也不是傻子,看到部队打了胜仗,自然也少了赵谌会逃跑的顾虑,如此一来便少了很多烦人的消息。
一个西夏将领走到那女子的马旁,单膝跪地道:“七公主殿下,我军营寨几乎被全部焚毁,步兵损失惨重,尚未全部统计完成。”
七公主并未说话,若有所思的看着远处朝着秦凤城而去的秦凤铁骑,只听她自言自语道‘如此英勇男儿,可惜是个汉人,所以只能死了。’
七公主对身边将领道:“再次修建营寨,不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一定要把秦凤城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次让步兵交替修建,持枪带胄,等待敌人的再次到来。
就在赵谌准备前往自己府邸的时候,突然一个小校快马上前,拦住赵谌的马匹跪地禀报道:“太子殿下不好了,西夏军似乎得到了船只,从岳浪河上度过,大军直逼潼关。”
“什么!”赵谌大惊,看来有人在背后早已和西夏人达成了协议,如此一来,情况变得更加复杂,赵谌也没有回府邸的心情,立刻掉头前去兵营调兵,当赵谌到达兵营时,王惜宸早已在此,赵谌看道王惜宸深深的担忧,王惜宸抱拳道:“没有预料到西夏军会得到渡河船只,此时其中颇为蹊跷,潼关还是我去吧。”
赵谌笑着道:“这是什么话,危险了你去,安全了我去,你也太小看我赵谌了,此地还需要王兄坐镇,此去潼关,我定然会阻止西夏军攻破那里,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好,秦凤城的确需要再度整合,潼关也是十分重要,希望潼关的守军可以坚持住。”王惜宸略带担忧的说道。
赵谌上前拍了拍王惜宸的肩膀,转身走进了军营,此次领军只需擅长守城的兵士,赵谌早已决定带上两万御林军,三万秦凤军,前去支援潼关,潼关两万秦凤军要面对将近十五万敌军,情况堪忧,但潼关有天下第一险关之称,赵谌只能希望潼关在手,不然秦凤城必须在第一时间内放弃,否则只有全军败亡一个结果,如此道理,王惜宸同样知晓,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该做的都已经做了,潼关若失,西军必败。
第一百一十章 民心所向
深秋的微风吹拂着大地,天高云淡之下,苍茫的大地呈现别样的色彩,远远看去一条长龙朝着远方快速前进,若是走进就会发现,这些人正是前去潼关支援的五万大军,赵谌走在中军之侧,看着行进的队伍心中若有所思,现在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潼关若失,只能依托江暮城进行依托防守,秦凤城只能放弃,不然孤城一座,最终只有被困死一途,一时大意之下,被西夏军钻了时间的空子,让秦凤军完全陷入了被动。
赵谌对身边传令兵下令道:“传令下去,全军快速进军,不得停留懈怠,违令者,斩。”
就算这样快速行军,也要两日之后才能赶到潼关城下,希望潼关守将早一步发现了西夏军队偷袭的动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赵谌唯有下令军队继续加快前进的速度,此去潼关路途崎岖难行,多有兵士吃不消了,赵谌策马而行,看到前方有数百兵士围在路口,似乎兵士和督战兵士对峙了起来,赵谌上前,一个督战什长上前向赵谌禀报,赵谌才智原委。
原来一个战功卓绝的老兵,在前面与西夏人的作战中受了箭伤,本来此战不比前来,但其求战心切,偷偷跟随大部队前来,但现在如此急切行军,箭伤崩发,再也坚持不住,倒在地上,而督战队恪尽职守,将要处决此人,那些和这个老兵一同作战的兵士宁死不从,自然对峙起来。
赵谌看着两边的兵士,督战队没错,自己下令停留懈怠者斩,这个老兵虽然战功卓绝,但依然违反了军令,就算心系自己弟兄,私自出营本是大罪,罪无可恕,督战队恪尽职守并没有错,按理说该论功行赏。
这些兵士同样没错,和自己一同面对死亡,一起备受战争煎熬的弟兄有难,怎么说也要帮上一把,赵谌上前环视周围兵士,大家沉默了下来,不敢多言,赵谌上前,朝坐在地上面色苍白的兵士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李安,太子殿下不必为了我破了军纪,请下令斩杀我吧,我毫无怨言。”李安虽然面色苍白,但语气坚定有力,让人敬佩。
众人皆看着赵谌会如何裁决,赵谌知道不论自己做什么决定,都会失去一些东西,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照彻你还是懂得的,赵谌上前一步,将李安沉重的身体扛起,李安疼的冷哼一声,汗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赵谌将李安扶到自己的马匹之上,朗声对周围众人道:“此事是我之过,我不能让浴血奋战的兵士倒在自己人的刀下,我来代替他的位置,全军继续前进。”
赵谌身边护卫皆下马将马匹让给赵谌,赵谌沉声道:“你等骑马而行,到达潼关还有恶战等着我们。”
数十名原金鳞军护卫将马匹交给了一些支持不住的兵士,自己默默的追随在赵谌身边,赵谌心中感动,但嘴上并未说什么,而是拎起每个兵士所要背负的辎重向前走去,本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此时救援潼关迫在眉睫,没有时间等待运粮车队的补给,每个兵士除了要携带随身的干粮,铠甲武器外,还要分摊大军的粮食,淡水,这样才能缓解行军之时的粮草供应。
赵谌的加入虽然看起来有些收买人心之嫌,但秦凤军兵士还是颇为感动,虽然秦凤军本来就是官兵一家,众人平等,但赵谌贵为太子,依然能以身作则,实在是难能可贵。
军队行至一处村落,已经到了中午,大军埋锅造饭,不多时炊烟袅袅,众多兵士围坐在一起等待饭食,赵谌同样和一众军士坐在一起吃着锅中饭食,喝着淡水,就在此时数个兵士跑过来道:“太子殿下,大事不好了,我军的数个兵士被村名围在一个房屋之中了,对方是手无寸铁的百姓,不知该如何应对。”
赵谌一愣,没想到此地百姓如此彪悍,竟然扣押官军,赵谌放下手中饭碗,随着兵士前去村里的方向,等赵谌到来之时,数千兵士早已将村子团团包围,和村里的百姓对峙起来,而村里的百姓扶老携幼围在一个房屋周围,年轻的男子手持着务农的工具,对官军怒目而视,而一个年近半百,须发花白的老者,此人双眼微眯着,好似睡着一般,只见他穿着粗布衣,手持着火把,房屋周围堆满了引火之物,房门早已被木头顶上,里面的人根本出不来。
赵谌担心的事果然发生了,秦凤军虽然军纪严明,但多年在西北抗击西夏军,多有烦躁的情绪,军队之中有一部分人虽然作战英勇,但对周边百姓多有欺辱,上层将领为了保持西北军的战斗力和团结,也就睁一只闭一只眼,这样的传统延续下来,慢慢很多老兵开始鱼肉百姓,这也是西北城市多为孤城,周边村落早已被山贼,匪徒,加上官军消灭了。
赵谌虽然早已三令五申军队不得扰民,看来必须杀一儆百,以儆效尤。赵谌上前一步抱拳道:“在下赵谌,是这支军队的领军之将,此次前来,乃是支援潼关守军,潼关守军正被西夏大军强攻,还望各位行个方便,放了我军兵士,有什么话好好说。”
那老者冷冷道:“这几个兵士杀死我的儿子儿媳,若你从那边跪着过来,我就放了这些兵士,不再计较。”
赵谌身边金鳞卫皆拔出刀枪大怒道:“大胆,你可知他是…”
赵谌一摆手阻止了金鳞卫的话,在数千双眼睛面前,跪在了地上,男儿膝下有黄金,尤其古人更加重视,赵谌的举动顿时让众人哗然,尤其知道赵谌身份的数千秦凤军,愿意为手下兵士跪地乞命,这种举动让中将士动容。
赵谌跪在地上,头颅高高扬起,朗声道:“您的儿子儿媳死于非命,与我治军不严有关,在此代表他们向您老一拜。”
赵谌的额头撞击在地面上,声音清晰,动作虔诚,老者和众村名皆动容,如此大宋官员真可谓是第一次见,不远处的大王村遇到过同样的事情,来大王村驻扎的官军和村名起了冲突,最终被官军全部杀死,人头全部充作了战功,血流成河,人神共愤,但这就是百姓的悲哀,文言草民便是如此。
今天遇到此事,作为村长,心中充满了悲伤,自己的村子就要步上大王村的后尘,如何不悲伤,不愤怒,所以事情发生不久,他立刻下令让村民们把那几个行凶的兵士堵在房屋之中,周围填满引火之物,若是官军强来,一把大火之下,起码可以保得身体完整,一切皆化为虚无,那些行凶的兵士也必须死,不能让他们逍遥法外。
还未等众人反应过来,赵谌朗声道:“第二拜,为您死去的亲人。”说完身体前倾,脑袋重重撞击在地面之上,原本淤青的脑门,此时已近渗出了鲜血。
“第三拜,拜那些曾今死在自家兵士手中的无辜百姓。”赵谌话音刚落,自己的脑袋再次重重的撞击在地上,赵谌身后数千兵士皆单膝跪地,很多兵士都是热泪盈眶。
那老者手中的火把,‘咚’的一声掉落在地上,上前扶起满脸是血的赵谌颤抖着道:“你这样的军官我真是第一次见到,也算没白活这一大把年纪,我儿身死,也怪其对军爷出言不逊,只要大人放过我一村老小,我现在就是死也可以瞑目了。”
赵谌毫不在意脸上流淌的鲜血,笑着道:“老丈放心,此事我会秉公办理,不会偏袒我军兵士。”
当数个灰头土脸的秦凤军兵士从房子之中走了出来,在数千双眼睛之下,跪在了和走啊陈面前,金鳞卫和督战队横立在一侧,听候差遣,赵谌走到这些兵士不远处沉声问道:“事情经过如何,老实道来。”
一个贼眉鼠眼的兵士走出来道:“禀告太子殿下,我等前来村里讨口水喝,没想到这些群名对我们恶语相向,口角之下,一时不慎杀死了他夫妇二人,请太子殿下责罚。”
赵谌淡淡道:“你等可记得临行前我颁布的法令,第三条是什么,背出来。”
“若敢扰民,随意…滋事…。。”说道后面,皆不敢多言。
赵谌冷笑道:“既然不知我来帮你们补充,若敢随意滋事,烧杀抢掠者,立斩,来人拖下去,立斩。”
“殿下饶命,我等再也不敢了。”赵谌并不理会这数人的求饶之声,卡卡数声之后,地上尸首分家,这几个兵士皆被斩首示众,赵谌冷冷的环视了周围兵士一眼道:“若再有胆敢扰民者,立斩。”
站在不远处的村名实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看起来极为年轻的男子居然把刚刚以跪地为代价救出来的兵士全部斩首,此等人物的确第一次见,惊讶之余对赵谌多了几分信任和灵感,赵谌的一跪换来了太多的东西,不禁完全控制了军队,而且缓解了村名对于秦凤军的仇视,相信在流传之间,秦凤军不扰民,辱民的名声定然会广为传颂。
第一百一十一章 山重水复
今天更新晚了,很抱歉,凌晨还有一章。
在秦凤城向东数百公里的一个村庄里,原本平静的村庄到来一批不速之客,正是赵谌率领前去支援潼关的秦凤军来到了这里,赵谌以铁血政策,斩杀作奸犯科的兵士,如此一来一得百姓民心,二来震慑全军将士,以儆效尤。
虽然着急赶路,但老者非要留大军在此留宿一晚,赵谌多番推辞之下,才作罢,全军休息之时,村民将山中酒食拿住来招待兵士,接到酒食的兵士急忙起身道谢,虽然一个小山村的储备的酒食对于大军来说杯水车薪,但重在情谊,村庄免遭屠戮,村长高兴之余,把村里储备的食物全部拿了出来,赵谌让金鳞卫把银两送给小山村的村民,本来村民不敢要,但在赵谌虔诚的请求下只能收下。
赵谌和村长坐在一起,两人详谈甚欢,这个老者似乎不是这个村里的原住民,很有见识,对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