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李世民 (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谁是李世民 (全)-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坏起义的计划,所以此次应敌只能智取,不能力敌。”

“呵……”我笑了起来,幸亏我对隋唐这段历史比较熟悉,否则还真是一点忙都帮不上了,“孙子兵法云:‘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这指的就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二计——空城计。”我本来想举诸葛孔明智退司马懿的例子,可转念一想,这是《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写的,李世民他们现在还看不见呢,于是转口说道:“春秋战国时,郑国智退楚军,用的就是这空城计。”

刘文静缓缓开口说道:“楚成王六年,楚国的丞相公子元亲率兵车六百乘去攻打郑国,楚军一路连下几城,直逼郑国国都,郑国都城内兵力空虚,无力抵抗,于是郑国大夫叔詹就献空城计智退楚军。风公子所说的可是这个?”

“嘿嘿……”我只隐约知道有这么一件事情,哪记得如此详细,只得干笑两声,“刘先生果然博古通今,我所说的就是这个。”

“果然是好计,我们只需派兵分头埋伏,令守城将士都躲在城墙后面,再将四面城门大开,将城墙旗帜统统收起,唱一出空城计,以迷惑突厥。”李世民轻拍了下桌案,“如此一来,突厥以为城中有重兵埋伏,定立即引兵退去。我们关上城门,调兵遣将,再谋对策。”

“空城计毕竟是空城计,倘若突厥莽撞地强攻进来,那就糟了。”刘文静补充道:“所以,为防不测,再派一支精锐骑兵,乘黑夜悄悄出城,占据城外险要地势,一旦晋阳城遭遇袭击,就立刻从背后突袭突厥,也好有个照应。”

“文静说的是,我想突厥兵也不会如此简单地完全退去。”李世民伸手摸了摸额头,“等突厥兵稍退,我们再派遣千余名将士,命他们连夜潜行出城,等到天明再入城,大张旗鼓、呐喊前行装作是援军的样子,如此一来,突厥兵必定以为这是别路来的救兵,便会转身退去,那晋阳城就能转危为安了。”

我只是稍微提示了一下,而李世民和刘文静在转瞬之间就能想出这么精妙的计策,我是因为白占了一千多年历史的便宜,所以才如此清楚形势,但他们两人身在当局,却也能想得如此透彻,确实是睿智过人,令人佩服。

“哦,对了,二公子,还有一事,”刘文静站起身,从衣袖中取出一份文书递于李世民,“这是瓦岗寨李密声讨炀帝的檄文,历数杨广十大罪状,号召天下百姓同心除暴。”

“哦?”李世民伸手接过,他边低头看着,边说道:“这一篇檄文洋洋洒洒,长达数千言,痛斥时弊,文辞凿凿,笔风犀利,精彩绝伦啊,看来瓦岗寨这群人确实不同于一般草寇。”说罢,将那文书递给我看。

我接过细细一看,上头列举了隋炀帝十大罪状:“弑父杀兄,乱伦兽行,沉溺酒色,广营宫榭,苛税繁杂,游幸劳民,征伐高丽,拒谏嫉能,贿政鬻狱,言而无信,”罪状罗列的确实很详尽,再往后看,“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文笔确实是好,而且还留下了一句成语“罄竹难书”。

瓦岗寨……秦琼和王伯当如今都在那里吧?不知道他们过得好不好?

“李密已取河洛,瓦岗寨大盗翟又将奉他为盟主,自称魏国公,如今掌握中原六大粮仓其四,连续两次开仓济民,颇得民心,有兵马数十万,声势极盛。”刘文静眼睛一瞥,顿了下,“依二公子之见……”

“李密如今手握重兵四十万,中原起义军又纷纷前往投靠,他虽然已是天下最有实力的义军,但另有王世充镇守洛阳,对抗瓦岗,双方僵持不下,一时之间谁也拿不下谁,我们可以不用去趟这浑水。”李世民稍一沉吟,开口说道:“他如今发出这样的檄文,无非是想师出有名,我们不如暂时修书一封,与他交好,结为同盟,如此一来,也可免去我们东顾之忧。”

“是,那我回去后立刻修书一封,明日就派人送去给李密。”刘文静说完后,便起身道别,“天色已晚,我也不打扰二公子歇息了,先行别过。”

“那我也告辞了。”我原本还想留下和李世民说说话,可是脑中忽然生出一个念头,也立刻起身告辞。

“好,你们都回去休息吧。”李世民摆了摆手。

我和刘文静就一起退了出去。

“刘先生,请留步。”到了门外,我叫住了刘文静。

“哦,风公子有事?”刘文静停下脚步,转身看着我。

“是。”我点点头,“你刚才说要修书给李密,明日即刻派人送去,是么?”

刘文静颔首,“是啊。”

“那可不可以也帮我送一封信呢?”我顿了一下,才说道:“那封信是给瓦岗寨秦叔宝的。”

“秦叔宝?”刘文静怔了怔,“你和他有何关系?”

“他是我的义兄。我与他失散了,一直很惦记他,如今知道他在瓦岗寨,所以想修书一封,报个平安。”我犹豫了一下才说,“不知,刘先生可否帮我这个忙?”

“原来如此……”刘文静应了声,但是没有立刻回答我。

“不许。”身后忽然传来一个冷冰冰的声音,我一惊,回头看去,是李世民,他两眼直直地望着我,脸色已经沉了下来。

正文 第三十章 错综复杂(上)

我看了他一眼,下意识地问道:“为什么不许?我真的很挂念秦大哥啊……”

李世民没有开口,他只是定定地看着我,他的眼神凌厉非常,我感觉他在生气,可是为什么呢?

“二公子,我还有事,先告辞了。”刘文静看了看我们,立刻躬身施礼告别,转身就走了。

“我……”我看着李世民,觉得心里有点毛毛的。

李世民一瞬也不瞬地望着我,他的神情很冷,目光莫测高深,他的身上有着我从来没有见过的邪魅气息,这样的他,让我有些害怕。我小心地往后退了一步,直觉地回避着他。

“呵……”他的嘴角忽然勾起一个诡异的微笑,左手一拉我的右手腕,一个转身,硬生生地将我拉进屋内。

“你……”我猝不及防,脚下一个踉跄,刹不住身子,直直地往前扑去,恰好落在李世民的怀里。

他双臂一收,将我紧紧搂在怀中,随即抬脚一踢,门“砰”的一声,关了个严实。

“你是怎么了呀?!”我真的有些恼了,使劲在他怀中挣扎着,他的怒火来得莫名其妙,一点都不像平日里冷静从容的他。

“你知道如今的形势么?”李世民紧紧扣住我的腰,不让我逃离。

“形势?”我怔了下,停止了挣扎,“你指的是李家与瓦岗寨么?”

“对,如今有好几路起义的人马,每一路既互相扶持也互相牵制,倘若其中一路有异动,恐怕会被其他反王群起而攻之。”他低头轻抵着我的额头,“秦琼已投效李密,你在这个时候私下送信给他,是想告诉李密,他秦琼和我们李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么?就算李密对秦琼不生疑心,也必定认为我们李家想从他手里抢人……”

“啊……对,那样一来,秦大哥就危险了……”我一惊,也忘了要别开头去躲避他的碰触,“即使李密不怀疑他,他的处境也会很尴尬的……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我差点就害了秦大哥……”

“你只顾着会不会害了你的秦大哥,就不曾想过自己的处境么?”李世民眸中异光一闪,搂着我腰的手忽然又收紧了,“你方才明目张胆地对文静说出秦琼是你的义兄,还说你很挂念他,莫非就一点不担心我会怀疑你送信给秦琼的动机么?”

“动机?我能有什么动机?难不成有人会认为我是李密派来的奸细?别人我不敢说,但是我知道,你一定不会怀疑的。”我边说,边低头去掰他紧缠在我腰间的手指,“李密和秦大哥只是军臣关系,但我和你不一样,我知道你一定不会怀疑我的。”

李世民盯着我,忽然笑了起来,“你怎知我不会怀疑你呢?”

“没有什么原因啦!总之我知道你会相信我的。”我掰了好一会,他的手指还是紧紧地扣着我的腰,“喂,你可以放手了吧?”

“你方才说李密和秦琼只是军臣关系,但我和你不一样,”李世民非但没放手,反而变本加利,将我抱得更紧了,笑容也越来越深,“我们哪里不一样呢?”

“你……”我抬起头想斥责他,他含笑的蓝眸柔柔地罩着我,那种感觉很奇妙,我顿时一句话也说不起来,心中似乎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又像揣着一只兔子似的蹦蹦跳个不停。

“别,别再这样看我了……”我觉得脸很烫,像火烧一样,突然不敢看他,但目光又一刻也不想离开他。

“好……”李世民很合作地移开目光,他低下头,将脸埋入我的颈间。

我长舒一口气,才想放松下精神,但随即被贴在脖颈上的冰凉僵住了身子,他,他在干什么?!

他的薄唇紧紧贴在了我的脖颈上,轻触几下后,便辗转吮吸着。

有点痒,又有点疼……说不清楚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想推开他,却四肢无力,身体完全无法动弹,就算动一根手指,也要用全身的力气才能做到,我只能细软地说道:“世民,你,别,别这样……”

“明,我有个问题想问你,”他忽然停了下来,抬眼看着我,“倘若秦琼知道你在我这,他来接你,你会离开我和他走么?”

我会离开他和秦琼走么?我被他问的愣了一下,因为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有想过,也不想去想。

“我……我不知道……”我不敢看他的眼睛,只能选择低下头。

“看着我……”有力的手指挑起我的下颚,我被迫与他对视着,他轻轻地诱惑着,“明,你说,说你不会离开我……”

“为什么我要说?”我皱起了眉,他命令的口气让我很不喜欢,腰板顿时硬了起来,“我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那是我的自由,谁也管不着。”

“呵……你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李世民大笑起来,可是笑声里却没有一点笑意,“恐怕不能如你所愿……”

我立刻沉下脸,“腿长在我的身上,就算是我的爸妈,也没有权力阻止我去任何地方,更何况是你!”

“明,你是我的,你的一切,都是我的……”他轻抚着我的长发,温柔的动作,像是倾注了所有的爱怜,但眸光中的冷然,却清晰地显示出他内心的不悦,“你是属于我的……”

“我只是我,我喜欢自己属于自己的感觉,我不属于任何人。”我摇了摇头,为什么所有的男人都妄想要得到一个女人的全部呢?真正的爱情不是这样子的呀!即使是出于爱,也不能勉强他人,更不能禁锢所爱之人的自由,在爱的名义下,不是什么事情都被允许的。

爱情?我被这个从心里冒出的字眼吓了一跳。我和他,是爱情?

我抬头看着他,黑色的发,深蓝色的眸,白色的衣,悠然笑着,散发着魅惑世人的气息。

我喜欢他纤尘不染的白衣,喜欢他瞳孔里那永远的深蓝,却始终无法喜欢他眸底那乍现的血腥。

这样的男人,太容易让人爱,却也太容易让人恨。

他像是最完美的猎人,而我则是被盯上的猎物,不论我怎么逃避,他依旧步步进逼着,不许我有丝毫的退缩,像是有一张密密的网,在初见面的那一瞬,就已经紧紧地笼罩住我们,那网在我们相处的每个日夜里,逐渐的收紧,不遗漏一丝一毫的情绪以及情感。

他看似平静,却处处都是波澜。无可否认,他对我充满着难以抵挡的诱惑,但这样诱惑往往是致命的。真的有些怕了,我怕再往前一步,自己就会粉身碎骨。

我长叹一声,不由自主闭上了眼,在此刻,我仍是选择逃避。

“唉……”他深深地叹息着,灼热的气息喷洒在我的面上,修长的手指爬上了我的脸,来回抚弄着我紧闭的眼,下一瞬,我已经被禁锢在他温暖的怀抱里。

轻柔的声音,在我耳边不停地低转徘徊,“明……总有一天你会是我的,完全属于我,永远也离不开我……”

********************************************

当晚,李世民就亲率三千精锐骑兵,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悄出城,占据了城外几处险要的地方。万一突厥识破了空城之计,正面袭击晋阳城,他们就从背后突袭突厥,来个里应外合。

而到了第二日,李渊就摆出了空城计,命士兵全部躲起来,将旗帜也收得一杆不剩,然后敞开大门迎敌。

突厥兵见晋阳城四门洞开,城上不见旗帜,守城的士兵更是一个都看不见,整个晋阳就像是一座空城,大概他们心里也是非常疑惑,一时之间也不敢贸然进城,只在晋阳城外喧哗了一阵,仍是驻足观望。

到了晚上,李渊又派了部分兵马秘密出城,等到早晨,再张旗伐鼓,由其他地方呐喊前来,好像是来了大批援军的样子。而这些所谓的“援军”一旦遇到突厥骑兵,也不正面交战,只迅速抢占险要地形,以守为攻。那突厥骑兵即使有心阻击,却也奈何不得,只得退走。

李世民的疑兵之计果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在城外,虽然李家军与突厥交锋了几次,但那只是小范围的交战,基本上没有大的冲突,兵士大都没有损伤。而突厥此次来太原,主要就是为了耀武扬威,并不准备强攻太原,且突厥人最擅长在平原野战,攻城掠地其实是他们的短项,如今见李渊有所准备,知道晋阳城是铁定攻不下了,于是就连夜退兵了。

晋阳城立即转危为安,避免了一场劫难,军民都感到十分欢慰,人们奔走相告,盛赞李家父子的用兵方略,李家父子自然也是越来越得民心了。

这日,李渊召集众人到大厅议事,共议出兵方法。李世民这次倒是没有把我落下,也叫上我一同前去。

李渊捻了捻胡须,缓缓问道:“如今时机都已成熟,依诸位看,举兵一事,该如何进行?”

正文 第三十一章错综复杂(下)

李渊捻了捻胡须,缓缓问道:“如今时机都已成熟,依诸位看,举兵一事,该如何进行?”

众人都默不作声,还是李世民打破沉默,率先发言,“起兵并不难,难的是,仍有后顾之忧。兵行天下,必须确保后方的安全,倘若后方不保,我军必得被迫回师救援,如此一来一往,将无宁日,举义之事必定大受阻碍。”

我虽然在心中暗许,但面上仍是波澜不惊,在这种场合,我只听听就好,绝不能妄加评论。

“二公子所虑正是文静所忧。”刘文静也说道:“晋阳北方,是突厥与刘武周,倘若不安抚好他们,我军直管挥师前行,万一突厥与刘武周乘虚袭击晋阳,我们必定应接不暇,瞻前顾后,举义之事恐怕会就此做废。”

李渊问道:“你们说的都有理,可有解决的方法么?”

“晋阳如今最大的威胁来自突厥,突厥有兵马百万,兵强马壮,倘若与他们一力对抗,以后仍会麻烦不断。“李世民悠搭着十指,徐徐说道:“依我愚见,我们不如向突厥虚以委蛇,暂时妥协,与其休兵,如此一来,晋阳才能得以安定,起义也能顺利实施。”

我又暗自点了点头,无论什么时候,李世民都是思路清晰、视野广阔,他对如今的形势看得十分透彻,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也许这就是他最终能得到天下的原因吧?

刘文静进言道:“突厥生性贪婪,好掠夺抢掳,他们所要的无非是金银珠宝,我们可以适当给之,以安其心。一旦突厥与我方结盟,刘武周自然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如此一来,我们才可放心起兵前行。”

“唉……”李渊叹了一声,“我方若与突厥交好,恐怕会召来天下骂名,但眼下却不得不如此了……”他一挥手,“就有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