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穿残汉 黑柳丁 最新更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穿残汉 黑柳丁 最新更新- 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亓选敝醯钠平庵ǎ芪薹ü始贾厥┕テ撇芫笥
  
      面对曹操赤luo裸的挑衅,袁绍自然是不能坐视不理。就在曹操高挂免战牌的第二日,袁绍便命弓箭手在箭楼之上冲曹营放箭。一时间两营之间,箭如雨下,曹军将士在营中行走,甚至都要用盾牌遮挡飞箭。不过曹操并没有被袁绍这种不计成本的万箭齐发攻势所吓倒。而是立即着人推出早已准备多时的霹雳车,发射石块,将袁绍设于土山之上的箭楼一一击毁。作为回应袁绍军自然也推出了自家的投石机,只不过在威力和射程之上,都不能与曹军的霹雳车相提并论。几个回合之后,袁绍的投石机便与他的箭楼一样毁于霹雳车之手。
  
      头一轮攻防战,就遭遇如此败绩,令原本心高气傲的袁绍不禁有些恼羞成怒。他在呵斥手下部将未能全力作战之余,也再次找来于吉,向其质问何时能开坛做法请黄帝显灵,降下天崩地裂之术。于吉在袁绍一再的施压之下,只得硬着头皮答应袁绍在七月半开坛施法。。。。
  
      
      汉朝之时虽没有中元节,但已有在七月十五祭祀的习俗,特别是太平道讲究在这一天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因此于吉选在七月半开坛做法与黄天交流,祈求黄帝显灵降下天崩地裂之术,在外人看来倒是颇为顺理成章。
  
      这一日,袁绍军照例在阵前垒起高高的土台布下七星之阵。由于同样的情景已经在易京、黎阳两城轮番上演,因此在场的袁军将士除了心生好奇之外,更多的则是带着跃跃欲试的肃杀之气,一心想着能借着神迹降临取得一场不费吹灰之力的大胜。
  
      事实上,抱着这种想法的不仅仅只有底下的兵卒,身为主帅的袁绍也希望能通过“天降神迹”来一扫之前同曹操交手屡次战败的阴霾。因此今日的他特意换上了一身耀眼的金色盔甲,脚跨同样附有黄金饰品的乌骓战马,在长子袁谭与一干谋臣强将的簇拥之下,威风凛凛地立于战阵之中,只等那震天之雷响起,就策马挥鞭直下曹营。
  
      相比自信满满的袁绍,站在战车之上的曹操这会儿的心情可就只能用忐忑不安来形容了。虽说他已依照许攸所言,挖出了绕营壕沟,也向袁绍下下了挑衅的战书。可壕沟究竟有没有用,在尘埃落定之前都只是未知之数。且就在曹操暗自深呼吸之时,四周忽然传来了一阵哗然之声。原来对面袁绍阵前的七星坛上出现了一个身穿道袍鹤发童颜的老道。不用问,此人自然就是大陈国的国师——于吉。
  
      “主公,妖道做法也”夏侯渊倒抽了一口冷气向曹操提醒道。
  
      曹操听罢夏侯渊所言,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搭话,不过他眼角的余光到是扫到了一旁站着的许攸。却见曾经自信满满的许攸,此刻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显然同周遭的曹将相比也好不到哪儿去。不过这会儿的曹操已无心追究许攸是否说谎,他所能做的只是暗自在心中向上天祷告,请求神灵能庇佑大汉读过这次的难关。
  
      于吉的一段神舞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可在曹营众将士眼中却像是过了一年般漫长。众人一面嫌弃着“这妖道还有完没完”;一面却又打从心底里期盼于吉没跳完,因为这样一来传说中的天崩地裂之术就不会降临。
  
      然而当日头移至正空之时,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终究还是响彻了天际。从未见识过这等阵势的曹营将士纷纷本能地弯下腰,想要躲避那无形的冲击。唯独曹操一人兀自伫立在战车之上,其双手虽紧握着车驾的边缘,却始终挺直着腰板直视对面的神坛。因为在出战之前,曹操便已然暗自发誓,无论胜败与否他都不能向妖术低头
  
      一阵硝烟过后,官渡战场终于恢复了沉寂。一些曹军将士开始陆续抬头,发觉自家阵营似乎并没有发生什么剧烈的变化。高耸的箭楼依旧挺立,成片的营帐依旧连绵,就连夯土的矮墙都没任何的裂痕。不过很快一阵哗哗的水声就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只见原本堆满猪狗血等秽物的壕沟之中,骤然涌出了大量的河水。几乎就在眨眼之间环营壕沟就变成了环营的小河。
  
      成也——脑中反应出这两个字的曹操,惊愕地将目光投向了许攸。不过后者的反应可比曹操迅速得多,却见顾不得拍去身上尘土的许攸,指着对面的神坛手舞足蹈道,“妖术已破袁贼妖术已破”
  
      随着许攸的叫嚣声响起,在场的曹将们在疑惑地面面相觑了一番之后,亦跟着一道起哄起来。曹操眼见时机已然成熟,当即拔出长剑直指袁营,大声吼道,“妖术已破杀”
  
      同样的情形在袁绍营中却有着另外一种解释。虽说于吉这次的“天崩地裂”之术并没有给曹军的工事造成任何实质性的损害。但毕竟“天崩”的气势已到,因此在硝烟散尽之后,袁谭也举起长剑冲着曹营,大喝一声道,“黄帝显灵,杀”
  
      刹那间数万袁绍军就像黑压压的潮水一般,抗着云梯、推着冲车朝曹营蜂拥而去。曹营方面则迅速以箭矢与石块予以还击。神灵的力量似乎已不能再左右战局,一场硬碰硬的攻防之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袁绍望着对面拼死防守的曹军,不禁向刚刚回来复命的于吉发出了犀利的质疑,“国师,今日之术,似乎效果欠佳?”
  
      然而面对袁绍的质问,早有心理准备的于吉倒是显得颇为镇定。却见他恭敬地朝袁绍一弯腰道,“禀陛下,此次曹军以猪狗血等秽物护营,致使天崩地裂之术未能击中要害。还请陛下降罪。”
  
      于吉的言下之意很明确,那就是神他是请过来了,法术也施了,只不过曹操用了“外门邪道”在营外搞了个防护圈,才使得法术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的解释虽不能令袁绍满意,但袁绍也不能就此真治罪于吉。因为倘若自己真因这次的失败而惩罚于吉。那无疑就在向世人承认曹操已掌握破解“天崩地裂”之术的方法。这对己方的士气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打击。毕竟当初河北四州的百姓之所以会支持袁绍称帝,是看在他有神灵庇佑的份上。
  
      于是在计较了一番得失之后,袁绍决定暂且不找于吉算账,而是向其探问道,“国师可有应对之策?”
  
      “此事尚待研究。”于吉谨慎地回答道。
  
      “那就有劳国师也。”袁绍说罢挥了挥手示意于吉退下。
  
      虽然这一次袁绍并没有给予于吉赏赐,但对他来说只要袁绍不降罪与自己那就是最大的赏赐。因此于吉在再次口称告罪之后,便低调地离开了战场。而随着于吉离开,难得站在袁绍身旁的沮授不禁开口向袁绍进言道,“陛下,既然国师一时半会儿没有应对之策。陛下可一面佯攻曹军大营,一面派遣偏师绕过官渡奇袭许都使曹操首尾不能顾。如此这般便可解官渡之结也。”
  
      沮授的这一建议可谓是与蔡吉等人当初的分析不谋而合。然而袁绍却紧盯着对面的曹营,一摆手道,“不孤要直捣官渡大营活捉曹操”
  
      建安四年,秋七月半,于吉于营前再次使天崩地裂之术,稍后双方酣战一日一夜,袁绍军未能攻破曹军大营,只得暂且收兵。而曹操面对三倍于己的对手亦不敢冒然出战,继续凭借工事誓死坚守官渡一线。八月,袁军大将淳于琼率领一万余人护送大批军粮渡黄河与袁绍会师。得到军粮补给的袁绍更加笃定,开始派出大批兵马将曹军团团围住。反观曹操则兵少粮尽,士兵疲惫不堪,其治下的百姓更是赋税沉重。不少无力担负朝廷重税的郡县开始纷纷倒戈投靠袁绍。
  
      迎着凛冽的朔风,一队打着“曹”字大旗的骑兵自伏牛山下奔驰而过。荒芜的山峦间看不到一丝人影,偶尔碰上某个小村小落,也已是一片狼藉。曾几何时豫州在曹操的治理之下一度已然恢复了农业生产。可随着袁绍在河北称帝,此地残留的黄巾余党接连起事,豫州的农业再一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无数新建的水利设施以及田地被摧毁,大量流离失所的百姓开始向南边更为安定的荆州逃难。只留下曹军与黄巾余党争夺那些早已被战乱摧残得丧失生机的城池。
  
      “启禀子孝将军、昂公子,前方安城县已倒伐投袁。”
  
      一个疾驰而来的斥候不仅打断了队伍的进程,同时也为领队的曹仁与曹昂带来了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话说曹操在出征之前,将豫州交给了曹仁、曹纯、曹昂三人打理。起初曹操如此安排只是为了提防荆州的刘表,却不曾想豫州的黄巾竟会接连响应北方的袁绍。为此曹仁让弟弟曹纯固守汝南城,自己则与曹昂带上一支六千人左右的队伍转战豫州各郡县剿灭此起彼伏的叛乱。
  
      其实相对原有的历史而言,曹仁等人的压力已经小了不少。须知按照原有的历史,尚没有根据地的刘备本该投效于袁绍麾下,带着一干部将在豫州的东南部四处出击扰乱曹军部署。甚至还一度占据宛城。而孙策也会在曹操与袁绍对峙之时,派兵北上袭扰徐州南部。而今在蔡吉的插手之下,刘备正与孙策争夺扬州的地盘无暇北顾。这在无形中就为曹操除去了两个颇为棘手的对手。然而就算是如此,曹家叔侄消灭的黄巾虽多,却还是阻止不了豫州各郡县接连的叛乱。
  
      这不,听闻阳安郡内的安城县倒戈袁绍,曹仁在与曹昂互换了一下眼神之后,忍不住感叹道,“这已是十天来第三个倒伐的城池了啊。”
  
      面对叔父的感慨,曹昂亦跟着点头唏嘘道,“豫州遭受黄巾屠戮,百姓穷困不堪。在此紧要关头,朝廷非但不体恤百姓,反而向豫州各郡县加紧征收钱粮,逼得百姓流离失所。此前吾已向父亲禀明豫州的困局,可父亲却迟迟没给答复……”
  
      “子修莫怪主公。而今主公正与袁绍对峙于官渡,每日皆须消耗大量粮草。不向各郡县征收粮食,难道还等老天送粮来否?”曹仁抬手拍了拍曹昂的肩膀劝慰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也是主公的无奈之举。”
  
      “仁叔,昂又何尝不知父亲的难处。”曹昂扫了一眼身后略显疲惫的部下,兀自皱眉道,“只是照此情势下去,豫州的匪患怕是会愈演愈烈。”
  
      “愈演愈烈就愈演愈烈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对就杀他一双有这长槊在手,还怕杀不完那些反骨贼子?”曹仁朗声大笑,傲然地挥了挥自己手中的长槊。
  
      曹昂见状亦被激起了心中的雄心,欣然颔首道,“仁叔说得是。只要吾等再坚持一些时日,等父亲击败袁绍。而今豫州地界上的这点宵小之辈又何足挂齿。”
  
      “有志气这才像主公的儿子,吾的侄子说出来的话。”曹仁朝曹昂的肩头捶了一拳,戏谑道,“等主公击败袁绍,吾等平定了豫州,子修可别忘了请众兄弟喝喜酒啊。”
  
      “仁叔何出此言?”曹昂神色微微一变道。
  
      曹仁见曹昂如此反应,以为他这是害羞不好意思。于是便嘿嘿一笑揶揄道,“大丈夫娶妻生子乃人之常伦有啥好别扭的?仁叔可是一早就听说了,主公让荀令君为汝说了一门亲。对方乃是茂陵马氏之女,真正的经学世家闺秀。”
  
      “此事八字还没一撇,仁叔胡说啥。”曹昂撇过头竭力否认道。
  
      “哪儿胡说了若非袁绍那厮突然称帝南下,闹出如今这事端来,主公早在东征吕布之后,就要为汝筹备婚事也。”曹仁提高了嗓门辩道。不过当发觉曹昂正故意避开自己的眼神之时,曹仁立即就意识到事情恐怕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于是他试探着向曹昂问道,“怎么?子修不满意这门亲事?”
  
      却听曹昂虎着脸抱怨道,“吾连那马家女郎的面都没见过。如何谈婚论嫁”
  
      “如此说来,子修是已有心仪之人?”曹仁侧目反问。曹昂低着头没有作答。不过曹仁并没有就此罢休,但见他紧盯着曹昂追问道,“让仁叔猜猜。莫不是东莱的蔡安贞?”
  
      被一语道中心事的曹昂微黑的脸膛上竟泛起了红晕,“吾已与安贞有约。”
  
      见此情景,曹仁在哭笑不得之余,不由低声喝道,“傻小子,汝在说啥胡话犯浑呢”
  
      曹昂见曹仁不信他的话,当即抬头反驳道,“吾没犯浑。安贞曾向吾说,‘天下未平,何以为家。’此话言外之意,就是只要天下平定,安贞就会同吾谈婚娶之事。而今父亲已辅佐汉室平定中原,一旦诛灭袁绍,则天下指日可定。吾与安贞岂不是可以鸳鸯于飞。”
  
      “蔡安贞若真有这心。眼下就该出兵帮主公讨伐袁绍。最不济也该向朝廷进贡些粮草,省得吾等在此整日东奔西跑讨伐流民。”曹仁向曹昂猛泼了一盆冷水道,“傻小子,事到如今汝还不明白,蔡安贞那是在敷衍汝?”
  
      面对曹仁如此一番犀利的言语,曹昂不禁张了张嘴巴,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反驳才好。毕竟曹仁说的都是事实,蔡吉虽然已向天下表明忠汉的态度,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向朝廷提供任何实质上的帮助。而是同刘表等诸侯一样,坐视父亲曹操与袁绍苦战。这种做法显然违背了蔡吉当初“天下未平,何以为家”的誓言。
  
      可曹昂怎么都不肯相信,那个在围猎场为自己解围的女子;那个在邺城城外拨出亲随护送天使救驾的女子;那个带着上计簿进京面圣的女子;那个在宛城之外一直关心自己安危的女子,会欺骗自己……。。。
  
      
      事实上,曹袁大战不仅让兖、豫二州的百姓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同样也让位于许都的汉皇室再次陷入了窘困的境地。为了保证前方粮草供给,曹操重新布下严格的禁酒令,一时间各种宴庆聚会几乎在许都城内消声灭迹。甚至就连汉宫大内也接连取消了夏至等一系列重要节庆的祭祀。可饶是如此,官渡的战况却依旧不容乐观。曹操此前虽对外宣称已破解“天崩地裂”之。但袁绍方面不仅对此矢口否认,还从河北四州源源不断地运送粮草及兵马到官渡,大有将曹操一举歼灭的架势。反观曹操每与袁绍在官渡多对峙一天,就需多消耗数千斛粮草。
  
      眼瞅着许都的粮仓几近见底,曾经竭力主战的刘协这会儿也无法再在深宫稳坐钓鱼台,忙不迭地就将一干公卿朝臣招入皇宫商讨对策。虽说刘协之前已当众斩案立誓要与袁绍死战到底,可而今朝堂之上悲观气氛却比数个月前更加浓郁。
  
      但见身为少府的孔融出列上前,冲着龙榻之上的青年天子高声宣扬道,“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智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忠臣也,任其事;颜良、高览勇将也,统其兵。仅以曹公一部之力殆难克乎”
  
      眼见孔融如此明目张胆地当众吹捧袁绍,作为曹操帐下第一谋士的荀彧自然是不能就此置之不理。却见他迈步出列朝着孔融似笑非笑道,“孔少府此言颇有长袁逆之士气,灭王师之威风之嫌。”
  
      “荀令君莫要言此诛心之论。孔少府不过是就事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