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落燕云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花落燕云梦-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高燧在唐家堡内调养休息了半个月,我和朱棣日夜陪伴在他身边,他很快就恢复了原来活蹦乱跳的神态。他这次被困石壁之中,似乎是一场意外。他所住的房间内有一条秘道,男孩天性活泼顽皮,他清晨起床无意触碰到了机关,立刻跌进了秘道。起初他还很兴奋,准备玩捉迷藏游戏,结果一直沿着秘道走到青城山中,前无通路,秘道繁杂类似迷宫,他想回到原来的位置,却无法找到回来的路,直到炸药炸开石壁后,唐家堡中众人才知道这条秘道的存在。我宁愿相信这次确实是意外,而不是由于别的原因。朱高燧在小院内草坪上开心玩了一场“蹴鞠”,我在葡萄树荫下,替他擦着额头的汗珠,问道:“累不累?”
他摇了摇头,突然眼睛一亮,向院门处飞跑过去,欢声叫道:“母妃!”我抬起头,院门处所立宫妆女子,正是湖衣。她温婉微笑,神情却焦虑不安,朱高燧扑入她怀中的一瞬间,我看到她美眸激动喜悦的泪光。她仔仔细细将朱高燧端详了一遍,抚摸着他裸露小手臂上的浅色疤痕,说道:“乖燧儿,伤口一定很疼吧?”他摇了摇头,搂着她的颈项,亲昵叫道:“儿臣看到母妃,伤口就不疼了!”一向温柔庄重的湖衣听见了朱高燧受伤的消息,居然顶着三伏天的暑气从金陵赶来蜀中,这份真心关爱让我无比感动,我走近湖衣,说道:“姐姐一路辛苦了。”
湖衣看向我,微笑道:“我有一事,想与妹妹商议。”我们携手走进厅内,阵阵山风吹来,一片清凉。湖衣啜饮了一口冰镇莲子茶,轻柔说道:“燧儿长大了许多,越来越像妹妹了。皇上命人传旨意给我,我才知道前些时候发生的事情……唐家堡果然是人间仙境,能在这里渡过一生,应该没有遗憾了。”我见她言辞闪烁,已经猜到了七八分,说道:“姐姐和我之间,还有什么话不可说?姐姐尽管直言吧。”她如春风般的眼波向我投射过来,诚恳说道:“皇上和妹妹经历了世情百态,归隐山野,堪称神仙眷侣。妹妹自然能够将燧儿教育成材,可是,青城山毕竟是山野之地,他能够学习到的知识实在有限。唐家堡虽然是武林世家,堡内却陷井无数、机关重重,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情,皇上他一定受不了……”我顿时了悟,问道:“姐姐此次前来,是他亲自安排的吧?”
湖衣微笑道:“他有心事说不出口,我贸然前来,妹妹想必不会怪我多事吧?”我远远注目朱高燧欢快奔跑的身影,又看了一眼温柔美丽如昔的湖衣,心潮起伏。朱棣登基之初一直借故拖延不肯立太子,直至永乐二年迫于众臣进谏压力才不得不册立燕王世子朱高炽,却始终没有放弃立朱高燧为太子的念头,朱高燧在唐家堡中遇险或许是巧合,但是朱棣对他向来异常珍爱,不愿将他再留在山野之地。他想知道亲自向我开口必定遭受拒绝,所以借此机会从千里之外请来湖衣作说客,让她带走朱高燧。自从朱棣明月山庄和我相遇后,他和湖衣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情侣,他欠湖衣的情债,也是我欠她的。十五年来她不但没有恨过我,还悉心照顾着我的孩子,无私地给予他关怀,这份恬然大度,我永远都铭记在心,她对我从无任何要求,时时处处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我又怎能拒绝她的好意?虽然我万分不舍得,但是湖衣这样的女子做母亲,朱高燧必定能够成为一个宽容正直的孩子。我心中有了决定,对她说:“姐姐这次回金陵,带燧儿一起去吧。”
湖衣走近我身旁,向我盈盈拜倒,说道:“多谢妹妹,姐姐一生一世都会感激妹妹!”我急忙扶住她道:“姐姐,不要!我受不起!”
她眼中水光潋滟,说道:“宫廷之中无人不以子为倚仗,除了妹妹,绝不会有人放心将燧儿交给我。皇上的选择一直都没有错,后宫三千粉黛,远远不及你。”我触动心事,说道:“姐姐不怨我吗?如果没有我,你们本来可以……”
她轻轻道:“妹妹错了,即使没有你,他对我一定还是现在这样。一匹马累了的时候,会想找个地方歇一歇,但是他心中喜欢的却是能陪着他尽情驰骋的人,当年他娶我之时我就明白他的心思,与妹妹毫无关系。”我低头道:“这些年他一直独居,难道姐姐不觉得他辜负了你对他的情意?”
湖衣淡然道:“我体质一向孱弱,时常生病,也不在乎这些……他待我很好。我只想劝妹妹一句,他能为妹妹放弃江山抱负,妹妹才华横溢,为何不能帮助他成就一番宏图伟业?若能泽被千秋万代,不比独善其身更好吗?”我略怔了一下,问道:“这是他的心思吗?”湖衣微微摇头道:“不是,不过是我的浅见而已,妹妹千万不要误会。皇上对妹妹情意深重,除非妹妹愿意,他一定不会轻易离开青城山的。”晚间,一阵狂风骤起,仲夏之夜的雨来得大而急,清凉的山风化解了身上的燥热,我立在窗前,隔着纱帘轻摇折扇,注目夜空中飞舞的萤火虫,眼见点点流萤为避雨四散而逃,不由笑道:“下雨了,你们快跑吧!”
朱棣似乎刚刚沐浴完毕,随意穿着一套月白纱衣踱步走进来,这些天他一直和唐少扬在一起,十分忙碌。他见我独自一人,问道:“不用陪燧儿吗?”我用折扇遮住脸,娇嗔道:“还装,你明知道,以后用不着我管他了。”他靠近揽我入怀,会意笑道:“你答应湖衣了?”我努起嘴说:“我能不答应吗?你明明都算计好了,就等着我入彀,还来问我!”他放开我,躺在竹榻上遥望夜景,说道:“山间风物景致真好,我戎马半生,直到现在才有了几天清闲的日子,希望下辈子我不再做皇帝,也不要托生到帝王之家。”我想起湖衣的话,心道:“可你现在毕竟还是明朝天子,这样陪我隐居在山中,纵使朝臣不讥评、你自己也觉得满足,我却不能够再心安理得将你留在青城山内了。”想到这里,我微笑道:“棣棣,你最欣赏前朝的唐太宗李世民吧?”他俊颜果然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黯然,却很快就消逝得无影无踪,淡淡应道:“去年我在北京的时候,写过一部《圣学心法》,虽然是仿《帝范》之作,有些地方却是前人所无,难说孰优孰劣。”我有意试探他,说道:“编著《永乐大典》和《圣学心法》,文采之道你的确胜似他。你迁都浚河、派人出使西洋,政绩也胜过他,只是……”唐太宗是他的偶像和榜样,他为我放弃了朝政,心中的理想却未必随之湮灭,他表面虽然指自己与唐太宗相较并不差太远,但是如果内心的确如此作想,不会流露出刚才那一丝遗憾的表情。朱棣果然上当了,立刻支起身,紫眸紧盯着我,追问道:“只是什么?”话一出口,他立刻发觉失言,又闲闲靠在竹榻上,说道:“我见你那么认真,不过随口问问。”我注视着他,说道:“大明疆域版图目前远远不及唐朝辽阔。”他似乎不为所动,轻轻合上双眸,说道:“蕊蕊,帮我揉揉肩膀吧。”
我侧身看着竹榻上合眸养神的白衣男子,一遍遍问自己:“林希,这就是你费尽心血研究过的永乐大帝朱棣吗?你逼迫他在江山和你之间做一抉择,如今你终于得到了疼爱你的夫君,可是,他为了得到你的爱,又失去了什么?”年少执著的我,曾经梦想着他爱我胜过一切、梦想着他为我放弃一切,十五年前宝云阁上那江山美人的一问,我要的不过是一个肯定的答复——蕊蕊,我选择你。然而,现在的我终于明白,爱情不是单项选择题。我既然爱他,就可以利用自己的长处帮助他,成就他的理想,十五年前,朱棣在宝云阁上早已给出了答案,只是我没有明白其中的涵意而已。我散开发间束系的丝带,温柔躺在他身侧,伸手按摩着他的双肩。他睁开紫眸,微微一笑,问道:“为什么突然对我这么好?”我看着他的眼睛,认真说道:“棣棣,我不要你陪着我在山里隐居了,你回去吧,回北京、回金陵去吧。你还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不要为我耽误了你的大事。”
他身躯一震,说道:“蕊蕊,你说什么?你不要我了吗?”我轻微摇头:“不是,我和你,我们一起离开这里。”他紫眸中带着难以置信的疑惑,说道:“我们一起离开这里?你可知道离开这幽静山谷,我们就不会再有这样闲情逸致的生活了?”我看向他的眼神无比坚定,清清楚楚对他说:“你不能输给唐太宗,蕊蕊答应你,无论以后我们会面对什么,都会陪在你身边,直到命运将我们分离的那一天为止。”他怔怔看了我片刻,似是喟叹一般说道:“蕊蕊,朱棣有妻如此,夫复何求?”窗外雨声淅淅沥沥,一夜未停,今年春夏雨水皆充沛,明朝的百姓可以盼来一年的好收成,据历史记载,朱棣此次即将返回金陵后,将会有新的安民举措,明朝将会迎来一个新的昌盛繁荣时代。我们告别唐家堡时,安云等人依依不舍,对我说道:“小姐要记得常回堡中来,奴婢会恭候着小姐。”
我拉着朱棣的手,对她微笑道:“我们每年都来这里住些时候,好吗?”朱棣环顾群山,应道:“好,我会陪你一起回来。”唐飞琼和朱高燧一起从马车中探出头来,朱高燧说道:“我也会和父皇、母妃一起来看舅舅和姑姑的,姑姑别忘了给我们一起种的小果树浇水!”安云忙道:“小殿下,等山上的青果熟了,奴婢给您摘下来,送到京城去。”他兴高采烈,说道:“好啊!”马车内伸出一只浅藕荷色的衣袖,扶住他的小身体,温柔说道:“燧儿小心,不要跌下车了。”唐少扬率唐家堡众弟子在堡门处恭候,见我们的马车经过,一起跪地说道:“臣恭送皇上和小姐。”朱棣对他说道:“制造火器一事朕就交给蜀中唐门,如果你能制出新式火器,大明国力又可以增强一倍了。”唐少扬跪地应道:“臣遵旨,一定不辱使命。”我见他称“臣”,微觉诧异,说道:“难道你封了他什么官职吗?”朱棣将我抱上马,策动缰绳,嘴角扬起微笑道:“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不告诉你。”我举起拳头在他眼前晃了晃,道:“快告诉我!否则……”
他低头道:“否则什么?晚上不准我回房间休息吗?”我脸泛微红,他带着我在青城山道上疾速飞驰,山间洒下一阵阵爽朗的笑声。
第十一章

恨水东逝

我们一行数日后回到金陵,经过江畔时,只见户部一帮大臣撑着遮阳伞,户部尚书夏原吉正在亲自督工,额头汗流不止。承建的工人们正将一株株粗壮的树干装船,准备发运往北京,这些树木多来自深山老林,是极好的建筑材料。六百年后看到的北京宫殿的确很美,可当时的工人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承担这样的工程确实辛苦,树木沉重,他们肩扛手举,数人才能搬动一株,因为天气炎热,一个个都汗流浃背。我不由轻轻叹息,问朱棣道:“他们长途搬运就依靠水路吗?”
他并不在意,说道:“水运陆运,兼而有之。”我说:“让他们歇一歇吧,天气太热了。”那些户部官员远远望见御驾归来,急忙赶过来,纷纷跪地叩首,说道:“臣等恭迎圣驾!”朱棣向夏原吉道:“进展如何?”夏原吉忙奏道:“启禀皇上,托皇上洪福,一切都按方案进行,比设想中还要顺利!”他眼看了那些工人,说道:“骄阳似火,若不妨碍工期,不必过分督促,对他们多加体恤关怀,人命要紧。”夏原吉连连称是,又奏道:“臣只恐耽误皇上迁都,所以心急了些,以后一定体恤他们。”进入皇宫,太子朱高炽和太子妃张如容、几位公主一起跪在谨身殿前迎候,说道:“儿臣恭迎父皇、二位母妃回宫。”咸宁公主朱亭亭、常宁公主朱玉立是孪生姐妹,二人面貌都像极了铃儿。徐妙云薨逝之时,我远远见过太子妃张如容一次,她是张玉嫡妻所出之女,与亭亭、玉立本是异母姐妹,年约十六七岁,品貌端正,谦恭有礼。朱棣问我道:“你陪我住谨身殿,还是回紫宸宫?”
我想到紫宸宫与湖衣的凤泽宫相临近,方便探视朱高燧,说道:“我住紫宸宫。”朱高炽上前说道:“儿臣有事启奏父皇。”朱棣离开金陵整整一年有余,朱高炽见他返回,一定有不少的朝政之事要禀告他。我见他进入谨身殿,和湖衣带着朱高燧回到凤泽宫,一名侍女前来禀道:“几位昭仪、婕妤前来向二位娘娘请安。”湖衣道:“让她们进来吧。”几名袅袅婷婷的女子从殿外走进,带起一阵香风,她们行走之间姿态娉婷,大多是芳龄十八岁左右的佳人,见了我们躬身行礼。湖衣态度温和亲切,说道:“多谢你们惦记着我们姐妹,都回宫去歇着吧。皇上国事繁忙,不必前去打扰他了。”她们齐声称是,中间一人身材窈窕,穿着淡紫衣裙,鬓旁斜插一枝玉钗,我眼角余光微瞥,发觉她从进殿之时就不停地观察着我,心中顿生疑惑,向她看了一眼。她立刻有所察觉,低垂下头,说道:“妾身婕妤吕淑美,与贤妃娘娘一样来自朝鲜,进宫有两年了,婕妤封号是皇上与皇后娘娘所赐。”永乐四年朝鲜国王进献了一批美人给朱棣,这吕婕妤应该就是其中之一,而且与一桩后宫公案有着极大的关系。我见她一开口就与我攀附交情,摆明身份是徐妙云所定,以避开我对她的妒忌之心,直觉此人极有心机,简短说道:“我知道了。”吕婕妤略微抬头,说道:“宫中还有几位姐妹,与妾身都是同乡。”
湖衣眸光带着感怀之意,向我说道:“当年妹妹生下燧儿时失血太多,还好宫中有几名朝鲜宫人,才能救下妹妹。”我第一次听人说起朝鲜宫人输血救我之事,却不知当年那救命恩人是谁,忙问湖衣道:“她还在皇宫中吗?”湖衣微笑道:“皇上因她救治你有功,赐赏黄金千两,将她送回朝鲜父母身边了,吕婕妤就是她的亲侄女。”我听见湖衣这样说,想起自己身体中还流着那异族女子的血,却从来没有对说过一声感激,顿时对吕婕妤的印象好转了不少,说道:“多谢你姑姑当初救我,你在宫中如果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尽管说出来。”吕婕妤道:“妾身姑姑回到朝鲜后就出嫁了,身边有两个儿女,一直感念皇上和娘娘的恩典,只愿贤妃娘娘玉体安康。娘娘独得天宠,也是我们朝鲜国人的荣耀,妾身听说娘娘善吹玉箫,一直仰慕在心,如果能够偶尔聆听娘娘箫曲,妾身于愿已足。”
我说:“我并不擅长声乐,如果你不怕我献丑,就来听吧。”吕婕妤无限欣喜,盈盈跪拜道:“妾身谢娘娘恩典。”他的登基整整五年,明朝政局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朝中文臣武将不乏精明强干之人,朱棣将朝中琐事交给太子处理,诏命丘福和朱高煦出兵征讨安南,一切有条不紊。转眼到了初秋,他兴致很好,带着我和朱高燧去金陵郊外牧场打猎。天空晴朗,牧场周围是密密层层的枫树,初霜熏染,枝头的叶片渐渐泛出些微的淡红色,朱棣在马上遥望天际高飞的大雁,引弓欲射。内侍黄俨在马旁扶着朱高燧,他站在马背上大声欢呼:“父皇加油!e on!e on!”
他转过头来,说道:“燧儿,想学射箭吗?”朱高燧点了点头,朱棣将他抱到自己的马上,握着他的小手教他拉开弓弦,说道:“看准了目标,发射之前不可犹豫,就像这样……”
新任锦衣卫指挥使急忙走近他们身边,呈递上一把小弓箭,说道:“奴才这里有小型的弓,请殿下试用。”他穿着橘红色的飞鱼服,腰佩光华刺眼的绣春刀,锦衣卫的身形体态多有相似之处,我蓦然想起纪纲和金疏雨,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