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紫 (更新至210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重紫 (更新至210章)-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墨理应承担起陈先生的吃穿嚼用才是。

    窦昭气愤地想着,还是担心陈先生受了委屈,段公义去账房支银子的时候,她吩咐段公义:“想办法给陈先生送一千两银票去。”

    她在京都住了十几年。深知京都居,大不易。

    段公义应了,听了窦昭的吩咐按照谭老太爷的喜好买了些补身体的药材之外,还买了几幅字画、几本古藉送到了谭家庄。

    谭老太爷已年逾古稀,听说窦昭派了人来看望他,拂着齐胸的雪白胡子呵呵直笑,对孙子谭举人道:“这位窦四小姐有点意思。”

    谭举人只在一旁陪着笑。

    谭老太爷就问起那孩子。

    “孩子我让人连夜抱去了保定府,乳娘我让梅公子带了回去。到时候只说十八家的生了对双生子就是了。”谭举人道,“如果蒋家能度过这一劫。把孩子要回去了,就说那孩子夭折了。要是度不过这一劫,我让十八他们过两年再回来,到时候孩子都两、三岁了,就算是差几天也看不出来。要是真有人看出什么来,就拿一个顺产一个难产说事。也能搪塞过去——并不是所有的双生子都长得一模一样。

    谭家老太爷满意地点了点头,手捻胡须感慨道:“你们总怪老祖宗立下来的规矩挡了你们的前程,可你看蒋家,倒是荣华富贵,烈火烹油,结果怎样?还不是一锅给人端了!连自己的骨血都保不住……”

    谭举人顿时老脸一红,低声道:“爷爷,蒋家的事,我们真的不管?”

    “世间万物,一啄一饮,皆由天定。”谭老太爷叹道,“我们就算想管,能管得着吗?若是能死了他一个,换来全家的性命,倒也死得不冤枉。”

    谭举人想起那个大碗喝酒,击剑纵歌、睨视天下的身影,觉得视线突然有些模糊。

    窦昭也在想孩子,不过她是在想前一世这个孩子到底是生是死。

    如果当初多留意些宋墨的事就好了!

    她也好决定和谭家交往到哪种程度。

    有这样一只猛虎比邻而卧,又有几个人能安生睡觉?

    无知者无畏,要不是宋墨,她怎么知道谭家?

    真是伤脑筋!

    窦昭狠狠地朝手中的李子咬去,李子咔嚓一声,被咬走了一半。

    素兰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

    “四小姐,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她眨着不大的眼睛问窦昭,“您想先听哪个?”

    窦昭递了个李子给她,道:“先听坏消息,再听好消息。”

    素兰嘻嘻笑,道:“坏消息是——王大人被弹劾,说他什么强买强卖,不修私德,纵容子女仗势欺人……”

    她还为是定国公被人弹劾了呢!

    窦昭有点失望,道:“都说他们干了些什么了吗?”

    “没有。”素兰笑道,“不过听说被骂得挺惨的,连皇上都下旨问话了。”

    窦昭撇了撇嘴,道:“那你所谓的好消息就是我五伯父做了内阁大学士啰?”

    “您怎么知道的?”素兰睁大了眼睛。

    “这还不容易。”窦昭意兴阑珊地道,“如果是其他人弹劾王行宜,肯定会把他的罪状一条一条地列下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扣些大帽子,说些笼统的话,肯定是怕把窦家也牵扯进去。既然连皇上都下旨问话了,不管这些事是真是假,内阁为了避嫌。肯定不会让他入阁了。你又说有个好消息,不是我五伯父做了内阁大学士还能是什么?”

    “小姐,你好厉害啊!”素兰满脸的佩服。

    “什么厉害不厉害的。”窦昭不以为然地道,“你要是像我这样。也会和我一样厉害的。”

    “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小姐这样的啊!”素兰羡慕地望着窦昭道,“小姐怎么晒也晒不黑,我就是躲在屋里也养不白。”

    窦昭一愣。随后哈哈大笑起来。

    素心端着一碟洗好了的桃子撩帘而入,喝斥着妹妹:“你又胡说了些什么?”

    “没有,没有。”窦昭摆着手,让素兰吃桃子,“这两个消息你是听谁说的?”

    素兰道:“是六老爷差人回来报的喜。东府那边已经开始打赏了。扫地、擦桌子的小丫鬟、小厮每人十个承平元年的铜钱,三等的丫鬟、婆子、媳妇子每人一百,二等的二百。一等的三百,有头有脸的管事和管事嬷嬷是一两银子,我亲眼看见三老爷的随从抬了银子回来!”

    在官场上,早一天中进士,晚一天中进士。早一天入阁,晚一天入阁,都是论资排辈的重要依据。

    这的确是件值得庆祝的事。

    她吩咐素心:“等东府的人给我们报了喜,我们也照着东府一样的打赏。”

    素心笑着去准备铜钱、银子去了。

    东府那边报喜的人过来了。

    “去给五小姐说一声。”窦昭叫了甘露和素绢进来帮她收拾打扮,“我们得过府去给二太夫人道个喜。”

    素兰主动跑去通知窦明。

    回来悄悄地跟窦昭道:“我跟五小姐一说,五小姐就哭起来了。我就说,这大喜的日子您要是红着两个眼睛,只怕二太夫人心里会不高兴。五小姐气得朝我丢了一个茶盅,我一闪。茶盅落在地上摔了个粉碎,我就跟周嬷嬷说,这茶盅是官窑新出的斗彩,一套茶具十二两银子,这摔碎了一个,这套茶具就用不成了。只怕库房的管事嬷嬷不好交代,您不如在外面买一套补上……”

    甘露和素绢就在一旁捂了嘴笑。

    窦昭无奈地摇头。

    她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是很喜欢与人争斗的,何况是素兰这个活泼到有点唯恐天下不乱的小丫头。

    “你们都比她年纪大,和她争这个气做什么?”窦昭教训她们,“以后再不许说这样的话。”

    甘露和素绢齐齐应是,素兰却做了个鬼脸,一溜烟地跑了。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梳妆打扮好的窦明由周嬷嬷陪着走了过来。

    窦昭见她脸上光洁红润,看不出任何异样,暗暗点了点头,一起去了东府。

    每个人脸都上都洋溢着掩盖不住的喜气,见着窦昭和窦明不停地道喜,奉承的话像流水似的往外直淌,比过年的时候还热闹。

    等进了二太夫人的厅堂,窦昭这才发现窦家的人都到齐了。

    二太夫人正和二太太商量着怎样庆祝。

    见窦昭过来了,忙招了她到身边坐,问她:“这大戏是唱十天好,还是唱十五天好?”

    上次家里出了三个秀才,连唱了十天的大戏。

    窦昭笑道:“我看家里人围着吃顿饭好了。唱戏,未免太喧嚣了些。”

    不过是刚刚入阁就这样大肆庆贺,不免有些张狂,像那暴富人家似的。

    大家俱是错愕。

    二太夫人沉思了片刻,一抚掌,道:“还是我们寿姑通透。就这么定了,家里人一起庆贺庆贺就算了。”

    二太太也反应过来,再看窦昭的时候,就多了几分郑重:“你六伯母去了京都,家里就少了一个帮衬的人,寿姑你在家里也没有什么事,这几天就过来在帮我整几桌酒席吧?”

    这对别的闺阁女子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可对她这个可以指导别人怎样主持中馈的人来说,那就是去帮忙。

    她才不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我什么也不懂,还是让几位堂嫂帮您吧!”窦昭笑着拒绝了,“这雨刚刚停下来就出了大太阳,我那边的花房可遭了殃,这几天要盯着那些丫鬟、婆子把我的花房整理出来,不然今年成活的那株双色牡丹只怕是难逃一劫了。”

    二太夫人不懂养花,可她知道能养出一株双色牡丹意味什么,毫不犹豫地放窦昭回了府。

    等窦家吃过庆祝宴,京都那边传来消息,王行宜被调任云南巡抚。





第124章报信
 
    见淑姐儿在,忙收敛了情绪,笑盈盈地给淑姐儿曲膝行个礼。
  
  淑姐儿知道甘露有话对窦昭说,可她哪能就这样无功而返呢?借口要挑两盆花带回去,领着身边服侍的出了门,想着等会再好好劝劝窦昭,纪家表叔的画是小事,把六叔祖母看着四姑姑肯定很高兴,就留了个丫鬟在正院:“四姑姑的事一忙完,您就来告诉我。”
  
  小丫鬟是常随淑姐儿在西府走动的,笑着应是,找窦昭屋里的小丫鬟去玩去了。
  
  淑姐儿去了窦昭的花房,自有婆子殷勤地给她介绍,她挑了一盆大红镶白边的仙客来,一盆含苞待放的夏娟,又喝了两杯茶水,吃了几样点,那小丫鬟还没有来。
  
  她催了身边的大丫鬟去看看:“出了什么事?”
  
  大丫鬟去了半炷香的功夫才折回来,她看了一眼花房里服侍的人,淑姐儿会意,出了花房,和她站大柳树下说话。
  
  “是京都王家的二公子,来五小☆姐捎了封信,说王大人调任云南,王家老太太一听,急得闭过气去。又把七太太叫去狠狠地训斥了一通,把七太太气得直哭。五小姐就嚷着要去京都探望外祖母,陪七太太,谁也挡不住。四小姐没有办法,让人守在栖霞院,说这就写信给七老爷,只要七老爷同意,立刻送她回京都。”
  
  淑姐儿奇道:“王大人的官运不好,与七太太有什么关系?”
  
  御史弹劾只说王家,却没提王映雪扶正的事,窦世枢又借着这次机会入了阁,有心人仔细想想就会会心一笑,淑姐儿长在深闺,自然不知道这其中的门路。
  
  丫鬟就更不知道了,笑道:“或者是心里不痛快,叫了闺女回去喝斥两句?”
  
  淑姐直皱眉,道:“四姑姑此时只怕也没心思和我说什么了,我们先回去吧!”然后去了窦昭那里。
  
  窦昭正在给父亲写信,和淑姐儿寒暄了两句,把她送到了二门。
  
  淑姐儿回到家里,母亲正和裁缝商量给她做去京都的衣裳,她想到窦昭伏案疾书的样子,心里突然酸酸的,待裁缝走了,她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
  
  三奶奶听着心里不喜,道:“这件事原是七叔父做得不对,寿姑也不过比明姐儿大两岁,再沉稳,也是个小姑娘,又不是一个母亲生的……这几年真是难为寿姑又吓又哄的,没出什么大事。”想想,又怕那边闹出什么事来,打发了女儿,去了二太太那里。
  
  二太太拉着她往二太夫人那里去:“那边只有两个还没有及笄的小姑娘在家,这件事还得老夫人拿个主意才好。”
  
  祖母从来都不是正经的长辈。
  
  二太夫人听了冷笑:“我们窦家原来是在给王家养闺女!她想回去也使得,让她和她那个娘一个回去!”
  
  这话就说的很重了。
  
  二太太忙出来打圆场:“怪只怪家里没有个主事的人。七叔到今天也没个继承家业的,我看不如帮七叔找个清白人家出现的女儿过去服侍,让那王氏回来主持中馈。”
  
  “这倒也是个主意。”二太夫人思忖道。
  
  二太太忙道:“我看这人还得在亲戚里头找才好,知根知底的,这相互间也好走动。”
  
  二太夫人颔首。
  
  二太太就和二太夫人讨论起谁家的女儿合适起来,那模样,倒像是有备而来。
  
  三奶奶坐在旁边一声不吭地喝茶。
  
  这几年他们帮着寿姑管理产业,日子渐渐宽裕起来,眼红的人不在少数。七叔父那边没有儿子,就算是分了一半给寿姑,那也是一大片产业,何况寿姑出嫁不用再备嫁妆,窦明最多也就照着公中的惯例多给一点,也不怪有人惦记。
  
  两人正说得热闹,柳嬷嬷沉着脸走了进来:“太夫人,西府的四小姐派了人过来传说,说济宁侯病逝了。”
  
  “啊!”屋里的三个人都目瞪口呆,还是二太太最早反应过来,毛遂自荐地道:“寿姑是没有过门的儿媳妇,照理应该送份祭礼过去,她一个小姑娘家,哪里懂这些,我过去给她帮帮忙。”

   前所未有的热忱。
  
  二太夫人考虑到这些从前都是三太太的事,也没有多想,道:“你和老三媳妇一起过去吧!”
  
  三奶奶想着三太太也去,再多自己一个想必二太太也不会多心情,亦道:“我也跟着一块过去瞧瞧吧!”
  
  “行!”二太夫人道,“济宁侯府只有魏廷瑜这一个儿子,老侯爷一走,他就在当家理事了,府上少了主持中馈的人,魏家派是会派人来商量婚期,你们把老三叫来,这件事还得他去应付。”
  
  两人齐声应喏,一面派了人去请窦世横,一面回去换了身衣裳,叫上三太太,一起去了西府。
  
  和济宁侯病逝的消息一起传来的,还有陈曲水的一封书信。
  
  他已随宋墨平安抵达京都。宋墨是英国公府的世子爷,宅院在英国公府的西路,三间五进,出门就是英国公府的侧门,通往剪子巷,剪子巷朝南是英国公府胡同,朝北就是因座落着顺天府学而得名的府学胡同,走过了府学胡同,就是安定门大街了,进出十分的方便。他被安置在了宋墨宅院花园东北角的一个三间带退步的宅子里,宋墨派了两个小厮服侍他的日常起居。他没事的时候常和两个小厮聊天,知道宋家人丁不兴,英国公宋宜春是独子,一个堂兄宋茂春、两个堂弟宋逢春,宋同春都没有出五服,其中逢春还是一个祖父的。宋宜春和宋茂春都只有两个儿子,宋逢春有一儿一女,宋同春只有一个儿子。或者是嫡长孙的缘故,宋墨生下来就很得长辈的喜欢,老英国公夫人,也就是宋墨的曾祖母——原两广巡抚陆宗源的女儿,越过了儿子,把自己的陪嫁全赠给了宋墨,宋墨在广东有十三间商行,一万多亩良田……最后委婉地告诉她,前几天英国公夫人进宫给定国公求请之后,现任通政使的陆宗源次子陆复礼上书为定国公喊冤。
  
  窦昭心火蹭蹭直冒,“啪”地一下把书信拍在了书案上。
  
  到底还是人轻言微!
  
  定国公死了不要紧,要紧是定国公死后那些倭寇怎么办?福建的黎民百姓怎么办?宋墨有权有势还有钱,和她算起帐来什么办?
  
  所以当魏家人提出让她百日之内出嫁时,她不禁喝斥道:“我们窦家又不是破落户,没有拿了自己姑娘去给别人家贴金的道理。”
  



第125章死讯
 
    济宁侯府来传话的妇人四十来岁,穿了件莺背色妆花褙子,头上簪着鎏金簪子,手上戴碧玉镯子,白白胖胖,看上去像殷实人家的主母。

    窦昭记得她。

    她夫家姓金,大家都称她金嬷嬷,是魏廷珍的乳娘,也是魏廷珍最信任的人。

    在前世的时候,她就看着魏廷瑜的脸色行事,这世自然也不会例外。

    想必这是魏廷珍的主意了!

    窦昭冷笑,说起话来就更不客气了:“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济宁侯府不是请了媒人去和我父亲商量,却派了个下人来告知我们家的长辈,莫非是瞧我家不起?或是觉得我们窦家女人都没见识,软弱可欺?”她大声地吩咐陪着金嬷嬷过来给她问安的柳嬷嬷,“你去告诉魏家的人,他们不要脸,我们窦家还要娶媳嫁女,可丢不起这个脸!这门亲事他们想结就结,不想结,就把当初我母亲送给侯夫人的玉佩还回来,从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断然没有百日内成亲的道理!”看也没看金嬷嬷一眼,仿佛这屋里没这个似的。

    金嬷嬷看着心头一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